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巨灾保险体系构建研究:一个国际比较的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借鉴国际巨灾保险制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构建巨灾保险制度的几点建议:建立巨灾保险基金;明确政府定位,实行政府与商业保险公司相结合的巨灾保险制度;培养公民的保险意识,建立强制投保的巨灾保险制度等.  相似文献   

2.
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必要性及模式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存款保险制度具有稳定金融体系、保护存款人利益、降低金融风险等功能。本文从隐性存款保险制度的缺陷以及建立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重要性两方面分析了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必要性;并从存款保险组织机构的形式选择、存款保险范围及方式的确定、存款保险最高限额的确定以及存款保险费率的设定等方面,探讨了选择符合我国国情和经济发展状况的存款保险制度模式。  相似文献   

3.
国外巨灾保险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许均 《海南金融》2009,(1):66-70
当前,我国的巨灾保险制度建设正受到空前的关注。本文从域外视角先后考察了关国、英国、法国等国外巨灾保险制度的相关概况,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各国巨灾保险制度共通性的经验:巨灾保险运作模式大体有三种;巨灾保险多有相应立法予以肯认;巨灾保险风险转移机制非单一化。进而从中得出对我国的启示,即我国巨灾保险制度的构建首先需要法律支持,应当因地制宜地借鉴国外巨灾保险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4.
我国对农业保险的潜在需求量巨大,但我国农业保险的供给严重短缺.主要原因是农业保险制度的缺失.必须加强农业保险法律法规建设,开展多层次的农业保险,完善财政补贴制度,以推进我国农业保险制度的建设.  相似文献   

5.
许闲 《上海保险》2014,(11):49-51
2014年8月,国务院发布保险业"新国十条",其中,我国巨灾保险制度建设与灾害保险产品开发被提上了议事日程。"新国十条"强调,"建设巨灾保险制度"以商业保险为平台,积极发展"企业财产保险、工程保险、机动车辆保险、家庭财产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等不同险种,可见推出巨灾保险产品在践行"新国十条"中的重要意义与地位。  相似文献   

6.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是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重要手段。保险科技能提高保险服务质效,优化保险发展模式,是完善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基础力量;能扩大政府、保险公司及参保人在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中的功效,助推三者合力加快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构建。但保险科技赋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存在区域应用程度差距大、科技适老化程度不高、保险数据共享难、数字化水平不高、传统监管模式受到冲击等问题。基于此,保险科技与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融合需政府出台区域协调发展政策、构建数据共享平台、引入“监管沙盒”模式,以及保险公司提升数字化水平、了解受众群体需求。  相似文献   

7.
一、问题的提出与绝大多数陆上财产保险不同,海上保险中常见定值保险,其中尤以船舶保险为甚。对于约定保险价值超过保险标的物真实价值的情况,学理上称之为超额定值保险。我国《保险法》及《海商法》均确认了定值保险合法性,但对超额定值保险的法律效力没有规制。立法空白导致学者对此问题的观点差异较大,司法实践中不同个案审判结果至今没有统一,使得这方面的纠纷和风险不可预见。  相似文献   

8.
农业保险经营组织是农业保险关系中重要的三方主体之一,是农业保险计划得以推行的重要依托,也是一国农业保险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自2004年我国开展新一轮农业保险试点以来,包括农业保险经营组织制度在内的农业保险制度构建正在进行之中。如何借鉴国外的经验,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农业保险经营组织体系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9.
国外农业保险制度模式的比较与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保险制度模式的合理选择是加快农业保险发展的关键。国外农业保险制度模式主要有美国、加拿大等国的政府主导型模式,日本等国的政府支持型相互保险模式,西欧国家的民办公助模式,亚洲发展中国家的政府选择性重点扶植模式等四种。目前,我国正在进行新一轮农业保险试点,必须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实际,积极推进农业保险制度创新,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农业保险制度模式。目前情况下,我国采用政府主导型政策性农业保险与政府支持下的农业相互保险相结合的模式具有现实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建立我国地震保险制度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地震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地震对我国经济社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5.12汶川大地震使得社会各界对保险的关注程度显著提高,对建立地震保险制度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本文从我国地震保险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商业保险公司不愿涉足地震保险的原因,在借鉴有关国家和地区地震保险制度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我国地震保险制度应加快地震保险立法工作、政府主导与商业运作相结合、以居民住宅保险为基本险种、建立多元化风险损失分摊机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云月秋 《中国保险》2003,(12):42-44
同样的赔案不同的赔法 案例一,根据<上海保险>题为<超额保险出险时超额部分不应得到保险赔偿>一文,基本事实是,河北省涿州市李某将其夏利车在平安保险公司保定支公司投保,约定保险价值等于保险金额,并交纳相应的保险费.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频繁发生的农业巨灾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建立农业巨灾保险制度迫在眉睫.农业巨灾保险基金是分散农业巨灾风险的一种有效手段,也是农业巨灾保险制度建设的关键环节.本文在分析其他国家巨灾保险基金运作模式的基础上,提出构建我国农业巨灾保险基金的设想,并就农业巨灾保险基金的财政税收支持政策、核心机构建设、资金来源和...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自1993年提出要建立存款保险基金以来,存款保险制度已经酝酿研究了多年,作为一道金融安全网一直存在着争议,而且这项制度有着不可避免的道德风险,这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担心。因此研究存款保险制度带来的道德风险和道德风险对存款保险制度危害情况以及设计规避道德风险的方案变得紧迫。那么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相对隐性存款保险中的道德风险是高是低。本文从这一问题出发,对显性存款保险与隐性存款保险制度下的道德风险进行分析,并且对二者之间的道德风险的高低进行了比较,最后得出中国应推出显性存款保险制度,来保障存款人的资金安全,以及来增加金融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自1993年提出要建立存款保险基金以来,存款保险制度已经酝酿研究了多年,作为一道金融安全网一直存在着争议,而且这项制度有着不可避免的道德风险,这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担心。因此研究存款保险制度带来的道德风险和道德风险对存款保险制度危害情况以及设计规避道德风险的方案变得紧迫。那么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相对隐性存款保险中的道德风险是高是低。本文从这一问题出发,对显性存款保险与隐性存款保险制度下的道德风险进行分析,并且对二者之间的道德风险的高低进行了比较,最后得出中国应推出显性存款保险制度,来保障存款人的资金安全,以及来增加金融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地震保险在中国的发展,总体而言十分有限,根源在于缺乏一套合理完整的地震保险制度安排,而且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地震保险制度的建设已刻不容缓。本文从分析地震保险的现状及问题,并且对国外的地震保险制度做对比分析,吸取经验,对我国地震保险制度的建立提出一些政策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地震保险在中国的发展,总体而言十分有限,根源在于缺乏一套合理完整的地震保险制度安排,而且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地震保险制度的建设已刻不容缓。本文从分析地震保险的现状及问题,并且对国外的地震保险制度做对比分析,吸取经验,对我国地震保险制度的建立提出一些政策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地震保险在中国的发展,总体而言十分有限,根源在于缺乏一套合理完整的地震保险制度安排,而且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地震保险制度的建设已刻不容缓.本文从分析地震保险的现状及问题,并且对国外的地震保险制度做对比分析,吸取经验,对我国地震保险制度的建立提出一些政策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分析了我国地震保险制度的现状后,认为我国现有的地震保险制度中尚存在法律法规不健全、财产保险中地震责任缺位、风险转嫁渠道狭窄及民众投保意识薄弱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以日本的地震保险制度为借鉴,充分利用保险职能,从完善地震保险相关法律、开发地震附加险、建立有效的风险分散机制以及将自愿保险和强制保险相结合等方面入手,积极构建我国完善的地震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需要长期护理服务的失能老年人数急剧攀升,构建高效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已迫在眉睫。经过10多年的发展,日本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已十分成熟。本文通过对日本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研究,总结出社会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优势和不足,为我国构建可持续发展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提供启示。从日本的经验得出,我国应构建社会性性长期护理保险与商业性长期护理保险相结合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以期同时实现广覆盖、保障性、资金筹集方式多元化与保单形式多样化等目标。  相似文献   

20.
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对于确保农业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农民收入的稳定增加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由于我国农业保险制度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导致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尚处于较低水平。本文结合了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的现状,尝试探讨制约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