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海油收购尼克森单纯以经济收益而言短期内很难获得理想的回报,甚至可能会在一段时间拖累中海油的业绩历时7个月波折,中海油2月底终于宣布完成收购加拿大尼克森公司的交易,交易总对价约151亿美元。中国企业最大一笔海外并购尘埃落定。  相似文献   

2.
如果真的重视海外市场,就会相信状告总统,或者脱光了让别人检查,并不能减少麻烦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0883.HK,简称中海油)提前收到了圣诞礼物。北京时间12月8日,它151亿美元现金收购加拿大油气运营商尼克森(Nexen)的交易获得加拿大政府批准,这意味着此项刷新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纪录的交易,已扫除了一个重要障碍。同日,在美国芝加哥举行的竞拍中,万向以约2.5亿美元的价格成功拍得A123系统公司资产。美国江森自控和日  相似文献   

3.
《中国总会计师》2012,(12):15-16
经历了内幕交易案和两次延后审批,中海油-尼克森价值151亿美元收购,终于在加拿大时间12月7日获加拿大工业部批准。 这不仅是中国企业海外能源收购金额最大,亦是中国所有海外收购中金额最大的一笔。该交易最终交割,还需要获得交易涉及的其他政府和审批机构的审批。由于尼克森公司主要资产位于加拿大,因此业内人士一般认为加拿大政府的审批结果对收购成败最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环球资讯榜     
《经营者》2008,(14)
<正>挪威:AWO公司被中海油收购据悉,7月7日,挪威海上钻井公司Awilco Offshore ASA(AWO)已与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达成协议,中海油收购AWO公司100%的股权。这笔收购总对价约为127亿挪威克朗,相当于25亿美元。  相似文献   

5.
今年中海油以151亿美元的总对价完成收购加拿大尼克森公司的普通股和优先股,创下了中国企业完成海外并购金额最高纪录。这一收购不仅对中海油自身的资产管理、海外布局以及发展战略和公司价值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更重要的是对中国公司在面对全球经济处于复苏乏力背景下如何发展应对挑战有一定的思考价值。当然,完成收购只是企业收购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收购之后的整合才是决定收购能否成功的关键,其  相似文献   

6.
2005年,我国第三大石油天然气集团--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下文简称"中海油")考虑对美国同业对手尤尼科公司发出逾130亿美元的收购要约,它标志着中国企业规模最大的一宗海外收购案拉开了序幕.但是历经雪佛龙公司及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的阻挠,这宗收购案的进程可谓一波三折.最终,中海油权衡了各方利弊,果断地宣布退出竞购,虽然令国人感到惋惜,也使我们看到了希望.中海油收购尤尼科其意义深远,在整个竞购过程中,中海油遵守国际规则,始终抱着积极主动的合作态度,但是仍有一些主客观因素导致了收购的失败.其中包括企业的竞争力和综合素质、缺乏跨国兼并经验、国际商战的扑朔迷离、跨国运作的公关技巧等等因素.本文从公关技巧这一角度来分析中海油收购案,为将来国内企业跨国兼并运作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7.
月度明星榜     
傅成玉:世界最有影响力人物“他过人的胆识开启了一个新时代。”2006年1月2日出版的美国《时代》周刊,对于中海油董事长傅成玉给予了高度评价。由于参与了出价收购美国石油业巨头优尼科公司,54岁的傅成玉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05年度14位世界最有影响力人物之一。2005年6月,中海油发起了中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海外收购交易:斥资185亿美元与美国第二大石油公司雪佛龙竞购优尼科,最终美国不惜修改能源法案,将中海油挡在了竞购成功的门外。2005年8月2日,傅成玉选择适时撤出并购。尽管收购优尼科公司宣告流产,但在2006年1月9日,中海油宣布…  相似文献   

8.
2013年2月12日,中海油发布公告称,中海油151亿美元收购加拿大尼克森公司的交易已获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的批准。同时,尼克森也发布公告表示,该交易所涉及的所有审批条件均已获得,据此中国企业最大金额的并购案已经悄然诞生。据商务部数据,2002-2012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保持了11年连续增长。日前,普华永道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2012年中国对外投资额达652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在金融海啸、欧债危机等全球经济不景气的背  相似文献   

9.
2005年,我国第三大石油天然气集团——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下文简称“中海油”)考虑对美国同业对手尤尼科公司发出逾130亿美元的收购要约,它标志着中国企业规模最大的一宗海外收购案拉开了序幕。但是历经雪佛龙公司及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的阻挠,这宗收购案的进程可谓一波三折。最终,中海油权衡了各方利弊,果断地宣布退出竞购,虽然令国人感到惋惜、也使我们看到了希望。中海油收购尤尼科其意义深远,在整个竞购过程中,中海油遵守国际规则,始终抱着积极主动的合作态度,但是仍有一些主客观因素导致了收购的失败。其中包括企业的竞争力和综合素质、缺乏跨国兼并经验、国际商战的扑朔迷离、跨国运作的公关技巧等等因素。本文从公关技巧这一角度来分析中海油收购案,为将来国内企业跨国兼并运作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10.
数据     
《中国新时代》2009,(9):22-22
75.6亿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8月18日宣布,以每股52.8加元的价格成功完成对Addax公司的要约收购,交易总金额约合75.6亿美元。这是迄今为止我国公司进行海外资产收购最大一笔成功交易。  相似文献   

11.
《经营者》2006,(4)
中石油收购PK石油公司2005年10月26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的收购团队终于可以打开香槟,庆祝成功收购哈萨克斯坦石油公司(简称PK公司),加拿大法院批准中石油收购PK公司。至此,这一桩中国石油走出国门的收购案终于在一波三折之后宣告棋近终局。规模空前的41.8亿美元交易,几乎集中了全世界所有视线。中石油通过旗下全资子公司中油国际以每股55美元的价格100%收购PK石油公司,这也是迄今为止中国企业最大的海外并购交易。中石油成功实施对PK公司的收购后,将使中石油获得5.5亿桶原油储量,这一数字将使该公司的的原油产量一举增收6%。加之…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实施,近几年,海尔、中石油、中海油、京东方、TCL等许多企业走出国门,开始了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特别是2004年12月联想集团斥资17.5亿美元收购IBM个人电脑事业部,一举跻身世界第三大PC厂商之列的举动,更是掀起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高潮.  相似文献   

13.
并购成功固然可喜,但适时收手亦可谓明智之举在中海油撤回对优尼科的收购要约后不久,另一石油企业中石油打赢了另一个关键之仗。日前,哈萨克斯坦石油公司已接受中石油集团通过其全资子公司中油国际提出的41.8亿美元收购报价。看来,中国这两大能源巨头同样的海外寻油故事很可能有不同的结局。但如果就此说中海油集团优柔寡断、中石油集团是深谋远虑的智者,笔者不敢苟同。我们总有“非成即败”的思维恶习。殊不知,  相似文献   

14.
月度金榜     
《经营者》2006,(18):24-25
最佳战略经营奖NO.1上榜企业关键词概述上榜理由2006年8月,中国建设银行以97.1亿港元(合12.5亿美元)收购美国银行亚洲分部,这是建行在内地之外的首宗收购。美国银行等国际集团,一直在对中国迅速成长的金融服务业大举投资,美国银行就持有建行8.52%的股权。然而,中国的银行到海外进行股权收购交易十分罕见。建行海外战略收购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收购NO.3上榜企业关键词首条民营铁路诞生深圳中技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产权转让、民营资本控股NO.2上榜企业关键词银行、汽车厂商联姻东风标志雪铁龙汽车金融公司汽车金融建行的收购美国银行亚…  相似文献   

15.
最近,国有的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CNOOC)提出以185亿美元收购美国能源企业优尼科公司(Unocal),西方分析家认为,是中国企业关注海外的自然资源和品牌的最新迹象.这些在海外进行并购活动的中国公司还从政府得到很多帮助.  相似文献   

16.
8月2日,中海油决定撤回以185亿美元现金收购美国优尼科石油公司的投标。结果雪佛龙以总值170亿美元的现金和股份完成对优尼科的收购。在此,我们除了对中海油所遭遇的政治风险可能以法律行为的形式表现进行分析外,更想探讨的是.假使中海油收购成功,其将会面临的额外风险。这将有助于阐明上述石油天然气行业特有的诸多法律风险。  相似文献   

17.
从2005年8月2日中海油宣布退出收购优尼科到10月27日中石油宣布成功收购哈萨克斯坦PK石油公司,短短两个多月内我国跨国并购舞台接连上演两场“大片”。尤其是当中石油顺利完成总值高达41.8亿美元的中国企业最大海外收购时,这其中确实有太多的东西值得我们回味和反思。  相似文献   

18.
正进入2013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依旧保持强劲增长势头,2月,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海油)以151亿美元完成并购加拿大尼克森石油公司(以下简称尼克森)。但笔者在研究中也发现,更多的企业在并购过程中遭遇了如国家政策突变、文化冲突、整合经营不善等问题,导致并购受阻。本文以中海油并购尼克森为例,分析能源企业海外  相似文献   

19.
2013年2月,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下称中国海油)旗下上市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下称中海油)与加拿大尼克森石油公司(下称尼克森)达成协议,以现金151亿美元(不含尼克森43亿美元债务)收购尼克森.2016年尼克森再次入选加拿大阿尔伯塔省最佳雇主70强,一方面说明尼克森良好的工作环境得到了加拿大民众的认可,另一方面也充分说明中海油对尼克森整合进展顺利.这次整合过程及其整合过程中的风险控制方法,对于类似并购整合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私破分众     
分众传媒(NASDAQ:FMCN)的私有化终于有了明确信号. 2012年12月20日,分众传媒宣布,公司董事会已批准由CEO兼董事长江南春和9家投资财团提出的私有化要约收购协议,以每股5.5美元或每股美国存托股票27.5美元收购分众传媒,涉及融资金额约27亿美元.预计2013年第二季度完成退市交易.如果私有化获得成功,这将成为迄今为止从美国资本市场退市规模最大的中国公司以及最大的杠杆收购案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