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汪光焘 《房地产导刊》2012,(10):35-37,34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人口大国。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首次超过50%,达到51.27%。城镇人口为6.9亿人,“十二五”期间,预计每年新增城镇人口约2100万人。此外,我国每年有2.1亿农村人口在流动,7000万城市人口在流动。我们面临的是资源短缺、生态退化、污染严重等资源和环境问题,如何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赢”,是中国面临的长期挑战。  相似文献   

2.
正城市化关键要让人安居乐业城市化的关键是人的城市化城镇人口超农村人口不可盲目乐观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大陆总人口为134735万人,城镇人口6907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100万人。大陆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51.27%。一般说来,城镇人口比重明显增加是城市化水平提高的一个标志。城市化快速推进,盘活了农村土地资源,拓展了经济发展和就业空间,促进了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亿万农  相似文献   

3.
数字     
《房地产导刊》2012,(10):118-118
中国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 51.27%城镇人口约为6.91亿,在13.5亿人口中占51.27%,使中国在文明史上首次成为一个城镇人口居多的国家。  相似文献   

4.
2011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51.27%,城镇人口总量首次超过农村人口,但该统计口径下的城镇人口包括大量户籍在农村、居住在城市的农民工,这使得城镇化水平被隐性提高,城镇化质量被忽视。本文利用常住人口统计数据和户籍人口统计数据,分  相似文献   

5.
《2012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指出,中国城市化率突破50%。这意味着中国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中国城市化进入关键发展阶段。但应试教育上普遍将城市化率划定在40-50%间。城市化实现GDP腾飞,实现打造国际城市的梦想,更帮助农民、房地产开发商、建筑商等实现了赚大钱的梦想。然而,城市化带来梦的同时也带来了痛。交通拥挤、住房紧  相似文献   

6.
谢泽锋 《英才》2012,(12):120-121
中国采取先进行工业化的做法,导致城镇化远远滞后,还导致了"城乡二元结构"的弊端积重难返。纵观各个新兴经济体的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起到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国也不例外。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显示,2011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51.27%。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道:"中国城镇化率超过50%,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这是中国社会结构的一个历史性变化。"  相似文献   

7.
正一、节约集约用地的政策背景新世纪以来,我国城镇化水平迅速提高。2001年我国城镇化率为37.66%,此后12年以平均每年增加1.3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到2013年达到53.73%。全国城镇人口从2001年的4.81亿人,以平均每年0.21亿人的速度增长,到2013年达到7.31亿人。短短12年的城镇化发展,改变了我国长期以来以农村人口为主的城乡人口结构,进入以城镇人口为主的发展阶段。1980年~2011年,我国城市建成区面积由0.5万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8.
从世界范围看,1800年世界城市人口只占3%,发展到1900年,也只有14%。而经过1900-2000这一百年的时间,城市人口比重提高到55%,取得了城市人口超过农村人口的非凡成就。1950年世界上1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有484个,1970年增至844个。1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在1950-1970年间由71个增至157个,1980年达到234个。根据美国《全球2000年报告》,全球已有400个城市突破了100万人口大关。  相似文献   

9.
王密 《企业导报》2013,(7):20-20
权威报告显示,2011年的中国内地城市化率首次突破50%,达到了52%。这意味着中国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中国城市化进入关键发展阶段。《2012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称,中国城市化率突破50%,必将引起深刻的社会变革,在中国发展进程中是一个重大的指标性信号。  相似文献   

10.
2011年,我国城市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达到总人口的51.3%。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城市化进程还有继续加快的趋势。随着城市化及城市机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交通能源消耗占全部城市能源消耗的比例也逐年增加。预计到2020年,我国道路上行使的汽  相似文献   

11.
我国城镇化的基本态势、战略重点和政策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基准情形下,2010—2020年我国城镇人口总规模均年增长1,650万人左右,到2020年,城镇化率将达到56%左右,城镇总人口将达到8亿左右。这个时候我国城镇化的战略重点和政策取向是:继续扩大城镇人口规模,更加注重提高城镇化得质量;根据各地资源环境承载力、发展基础和潜力,结合实施国家主体功能区划分,优化城市在国土空间上的布局,提升沿海和东北城市人口承载量,促进形成中部城市群体系,着力培养可持续发展;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推进城镇化,使城乡居民公平分享城镇化带来的物质和精神文明成果。  相似文献   

12.
《城市问题》2012,(2):103
中国社科院社科文献出版社和上海社科院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近日联合发布了首部国际城市蓝皮书———《国际城市发展报告2012》。《报告》指出,虽然我国一直以来是农业大国,但是近年来快速的城市化使得人口结构发生了里程碑式的变化。2011年末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首次超过50%,在统计学意义上,中国已成为"城市化"国家。预计到2020年,中  相似文献   

13.
《城市经济》2006,(2):4-12
城镇化是人类社会文明逐步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必然趋势.21世纪初,中国城镇化发展进入“第四波浪潮”后,正以迅猛之势汇入全球城镇化发展浪潮,农村人口加速向城镇转移,现代化工业加速向城镇集聚,推动经济社会加速向前发展。我国城市总数已从1990年的467个增加到2005年的661个,其中50万人以下的中小城市达到533个;建制镇总数达到2.06万个。城镇人口从1990年的3.02亿增加到2005年的5.4亿。  相似文献   

14.
王瑛 《城市问题》2002,(2):17-19
一、浙江城市化发展现状和问题   1 现状新中国成立以来 ,浙江的城市化经历了一个发展、曲折、停滞、再发展的过程。 1 949— 1 95 7年是全省城市化稳步发展时期。这一时期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 ,城镇人口和城市化水平从 1 949年的 2 46万人 ,稳步上升到 1 95 7年的 3 85万人 ,大批农村人口涌入城镇 ,造成 1 95 8— 1 960年期间城镇人口急剧增加和“城市化”水平急剧上升。 1 961—1 965年的国民经济调整中 ,城镇人口从 1 960年的 5 88万人降至1 965年的 42 3万人 ,城市化水平也从 2 2 4%直跌至1 4 3 %。 1 966—1 977年为浙江省城市…  相似文献   

15.
中国失业问题:形势严峻举措艰难牟岩国家有关部门预测:到2000年,中国的失业人口将超过1.5亿人,占总人口的12%。该项预测首次包括了农村大量流动人口(约1.2亿)和破产国有企业计划裁撤的冗员(约800万),同时预计2000年城市失业人口将增加150...  相似文献   

16.
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曾经说过,“以美国为首的新技术革命和中国的城市化是影响21世纪人类社会进程的两件最深刻的事。”中国目前正在进行的城市化进程以其飞快的发展速度证明了这一点。“截止到2007年末,中国城市数量达到655个,城镇人口达59379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44.9%,其中,小城镇人口的比重由1978年的20%上...  相似文献   

17.
李瑜 《上海房地》2012,(9):28-30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城市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城市化导致城市人口不断增加,2011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首次超过50%,直接促成了城市用地的快速扩张,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全国各地都在进行新城区建设,城市范围越来越大。然而,城市环境不仅没有得到提升,反而产生了许多城市问题.其中包括与人们生活关系密切而备受关注的交通拥堵问题。  相似文献   

18.
关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市是现代明的标志,是经济、政治、科技、化、教育的中心,纵观世界历史, 是一个国家工业化、现代化的过程,也是逐步实现城市化的过程。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工业化的推进,城市数量不断增加,城市人口数量和比例逐步扩大,新中国成立之初,祖国大陆设立城市136个,建制镇5400多个,城镇人口5765万人,城镇化水平仅有10.6%。2000年,全国设市城市660多人,建制镇2万多个,城镇人口45594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36.09%。目前,城市的国内生产总值,工业产值和社会商品零售额都占到全国的70%以上,城市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我国城镇化率自1978年的17.9%持续上升至2013年的53.73%,城镇人口在2012年超过农村人口.这意味着我国的城镇化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城市的空间结构、产业定位、城市规划等都面临新的发展机遇。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有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镇生存、生活.这为房地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本文从定性与定量两个角度研究上海市城镇化与房地产业的互动发展关系.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发布的《2012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披露,截至2011年底,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首次超过50%。这表示中国进入了以城市社会为主的新发展阶段。城市是物流活动的重要载体,也是物流活动较为集中的区域。城市物流发展水平与质量,不仅关乎城市自身的生产、生活的运行效率,而且对城市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产业布局等也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