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刑法司法解释是否具有普适性,刑法司法解释应分为刑法立法性解释和刑法裁量性解释。而刑法司法解释的实质是刑法裁量性解释,即各级人民法院在审理具体个案时对刑法精神和条文的理解,这样的解释只具有个案性。两院刑法立法性解释存在诸多缺陷,应使立法性司法解释隐退,完善刑事立法,把刑法司法解释定格为刑法裁量性解释。  相似文献   

2.
目前的刑法解释存在许多问题 ,应该引起重视。刑法解释体制是一个有机系统 ,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学理解释三部分的自身状况及相互关系决定刑法解释体制整体性能的良性发挥。  相似文献   

3.
刑法解释必须严格遵循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要求进行,不能与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思想相背离,文章以晚近以来最高司法机关涉税犯罪的司法解释为核心,具体分析了涉税犯罪刑法的司法解释主体不合法、内容不合法、方法不合理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因我国刑法立法的历程特殊,由预防、惩治和控制犯罪的刑法基本要求向加强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罪犯的人权保障趋势转变,为司法解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司法解释应在其客观、公正的本色基础上发挥出它积极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刑法分则中有很多结果加重犯,至于结果加重犯有没有未遂状态,理论界说法不一,而目前我国司法解释关于抢劫罪解释中又对抢劫罪加重结果的未遂形态予以明确规定。鉴于结果加重犯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本文仅从行为人对加重结果具有故意的视角来探讨结果加重犯的未遂问题。  相似文献   

6.
我国刑法第156条之规定及相关司法解释是实践中认定走私罪共犯的法律标准。刑法第156条之规定是法律拟制而非注意规定,其核心在于对“通谋”的认定。司法解释确立的“明知”和“多次帮助”原则分别有主观归罪和客观归罪之嫌,将走私罪共犯的认定范围不当扩大。刑法应以主客观相统一原则和帮助犯的构成要件为依据,认定走私罪的共犯。  相似文献   

7.
我国关于偷税罪的立法是从1979年《刑法》开始的,但该法对偷税罪的规定几乎只是一个名分。历经多次司法解释以及全国人大常委会1992年《关于惩治偷税、抗税犯罪的补充规定》之后,有关偷税罪的立法不断改进。1997《刑法》整理了司法解释以及《补充规定》对偷税罪的有关规定,重新对偷税罪立法作出权威性规定。2002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偷税罪的司法解释进一步完善了偷税罪的立法。  相似文献   

8.
经济犯罪司法认定是我国刑事司法实践的重要方面。当今世界不少国家刑法都呈现泛化倾向,我国经济刑法也明显存在调整范围过度的现象。刑法解释的不规范,容易引起经济刑法处罚范围的不当扩大。在对刑法条文进行解释时,应当考虑市场领域所独具的特性,遵循同类解释规则、参照前置法规则、体系解释规则等,重视刑法解释方法的运用,以限缩经济刑法的处罚范围。  相似文献   

9.
非法经营罪是1997年《刑法》修订后变动较多的罪之一,近年来,全国人大及两高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涉及非法经营罪的补充条款、立法解释及司法解释,这在我国刑法史上是非常少见的,一方面造成了司法实务部门具体实践活动的困难,另一方面也影响到了公民及其他经济主体的经济自由。因此,为了准确理解非法经营罪,有必要对国内外非法经营罪的立法发展及其构成进行具体阐述与界定,以期对刑事司法有所参考与指导。  相似文献   

10.
《全国商情》2009,(11):92-93
Q1:2009年10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外发布了《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补充规定(四)》。这个司法解释已于2009年10月16日起施行。据了解,此次“两高”出台的司法解释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七)》的规定,对刑法的罪名作出了补充和修改。  相似文献   

11.
行政解释、司法解释与立法解释都属于我国的有权解释,但在司法实践和行政管理权的运用过程中存在着行政解释与司法解释相冲突的现象。要解决两者之间的冲突适用问题,就要采取以下措施:相关部门要加强合作,构建和谐一致的法律体系;人民法院在尊重行政解释的前提下进行司法审查;强化司法审判的终局效力,保证司法独立;完善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法律解释权限。  相似文献   

12.
我国与赌博犯罪相关的三个司法解释,或者在理论上对行为的定罪不当,或者在逻辑上错误造成司法困境。本文从赌博犯罪的理论展开,在评析三个司法解释的基础上驳正其错误,进一步提出应重构我国刑法的赌博类犯罪体系,将罪名分列,更准确有效地与日益复杂的赌博犯罪作斗争。  相似文献   

13.
我国刑法学界有关实质刑法观与形式刑法观之争,肇始于张明楷教授与陈兴良教授。张明楷教授提倡实质刑法观并且主张实质的刑法解释。与此对应,陈兴良教授在中国刑法学界率先尝试系统梳理"形式与实质"之间的关系。实质刑法与形式刑法交涉的领域有四大部分,即犯罪概念;犯罪论,主要是犯罪构成;刑法解释;和罪刑法定。1本文通过对实质刑法基本观点的梳理,得出必须坚持实质的刑法观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刑法的适用离不开刑法解释,刑法解释必须以客观解释论为原则,在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我们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刑法客观解释论,提高刑法解释公众的认同度。实现刑法解释的情理与法理的统一,促进和谐司法制度构建。  相似文献   

15.
法人犯罪的否定情形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新刑法尽管规定了法人犯罪,但仍然还有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解决。本文运用法人人格否认法理,结合我国有关法人(单位)犯罪刑事立法的特点,在法人制度本质的探讨基础上,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分析了法人犯罪否定的情形。  相似文献   

16.
我国新刑法尽管规定了法人犯罪,但仍然还有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解决.本文运用法人人格否认法理,结合我国有关法人(单位)犯罪刑事立法的特点,在法人制度本质的探讨基础上,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分析了法人犯罪否定的情形.  相似文献   

17.
交通肇事逃逸独立成罪的立法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通肇事逃逸作为交通肇事罪的量刑情节处理,导致交通肇事罪与类似过失犯罪法定刑的量刑失衡,不能有效遏制交通肇事行为。另外,现行法律调控手段失灵,立法与司法解释同刑法理论相冲突,迫切需要将交通肇事逃逸行为作为独立罪刑处理。文章对交通肇事行为进行类型化分析,将定罪情节的逃逸、情节加重犯中的逃逸、因逃逸致人死亡的逃逸纳入交通肇事逃逸罪,并进一步提出立法构想,以期消除刑法及其司法解释与刑法理论的冲突。  相似文献   

18.
枟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枠对原来的贪污贿赂定罪量刑标准进行较大幅度的调整,在枟刑法修正案(九)枠确立的框架体系下,进一步明确了贪污罪、受贿罪、挪用公款罪等罪名定罪量刑的标准,充分彰显了罪刑相适应原则、公平正义原则和依法从严原则.最新贪污贿赂司法解释囊括了司法实践中出现的一些疑难问题,为贪污贿赂犯罪的定罪量刑以及惩处提供了更加具体的指引.  相似文献   

19.
我国新刑法尽管规定了法人犯罪,但仍然还有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解决。本文运用法人人格否认法理,结合我国有关法人(单位)犯罪刑事立法的特点,在法人制度本质的探讨基础上,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分析了法人犯罪否定的情形。  相似文献   

20.
自首是我国刑法确立的一项重要刑罚制度,是我国惩办与宽大刑事政策在量刑方面的具体体现。正确贯彻执行这一制度,对于及时侦破案件、分化瓦解犯罪势力、促使罪犯认罪服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在理论和实践中遇到的涉及自首认定的问题,纷繁复杂,法条和司法解释的规定仍显粗疏,对有关实务问题仍然需要深入地探讨。为了准确理解掌握和正确适用我国刑法中的自首制度,本文拟围绕自首的概念、意义、构成、认定四个方面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