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文章从东阳木雕传统工艺的发展历史和当今木雕产业化快速发展的现状出发,提出了东阳木雕产业化发展的着眼点在于人才培养。通过木雕从业人员的现状分析,明确木雕人才培养的目标与任务,探索有效的人才培养的方法与途径,并提出东阳木雕产业化发展人才培养顺利实施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2.
《价值工程》2016,(7):30-31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探索东阳木雕文化旅游发展战略思路。应在了解和分析东阳木雕文化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的前提下,围绕"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影响,明确完善东阳木雕产业"走出去"的平台,利用机遇把握好"请进来"的重点,不断提高木雕文化旅游活动的体验参与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进一步了解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找出其发展的制约因素,为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指导性建议,文章通过农村走访、调查问卷等方式,对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和制约因素进行了充分的了解和分析,指出制约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因素表现在农户对农村电子商务了解程度低、对网上购物安全性担忧等,提出加强农村电子商务知识普及、培养农村电子商务人才等5点建议,为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了进一步了解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找出其发展的制约因素,为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指导性建议,文章通过农村走访、调查问卷等方式,对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和制约因素进行了充分的了解和分析,指出制约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因素表现在农户对农村电子商务了解程度低、对网上购物安全性担忧等,提出加强农村电子商务知识普及、培养农村电子商务人才等5点建议,为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价值工程》2016,(4):66-69
为更好地了解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本文以北京市部分跨境电商企业为调查对象,对其进行调查分析。通过调研发现,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非常紧迫,特别青睐将外贸与电子商务技能相结合,既懂技术又懂商务的复合型人才。最后,本文根据调研结果,提出高职院校国际商务专业面向跨境电商方向进行专业改造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苏州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迅速,电子商务交易额不断攀升。电商产业的飞速发展需要充足的电商高技能人才作保障,政府部门与电商协会、职业院校、企业等不断深化合作,在电商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面对苏州电商产业的快速发展及其对电商高技能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要通过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拓宽电商人才培养渠道,鼓励企业积极参与电商人才培养,优化政策保障机制和实施效果,构建企业与人才诚信管理体系等措施,加快电商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满足电商产业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7.
农村电商在电商巨头,政府以及"互联网+"的促进下,迎来了再一次的发展机遇,但严峻的挑战也随之而来,尤其是严重匮乏的农村电商人才,以及不完善的农村电商人才培养模式等都制约着农村电商的发展。本文从农村电商发展现状,农村电商人才现状入手,从电商企业对农村电商人才培训,政府政策引导以及高校对农村电商人才方面的培养进行分析,从而确立农村电商人才的培养目标,最终提出高职农村电商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衡阳市现有的电子商务政策对推动当地农村精准扶贫具有很重要的引导作用,当地的农村电子商务近年来发展已初具规模,然而仍然存在农村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足、电商人才相对匮乏、农业产业发展水平不够、农产品不具特色、农村电商发展缓慢及电商扶贫模式不健全等问题。文章通过树立"互联网+"的发展理念,从基础设施建设、大量引进电商人才及健全扶贫体系等方面着手,对衡阳市当前的电子商务扶贫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浙江东阳木雕红木家具产业快速发展,逐渐成为东阳市的一大支柱产业。截至目前,东阳市共有木雕红木家具生产企业2000多家,有各类木雕红木家具市场和企业展厅近100万平方米。目前该市已经形成东阳中国木雕城、东阳红木家具市场等两大交易市场和南马、横店、城北等三大生产基地。两个市场所在的东阳工艺品创意集聚区已成为国内最大的木制工艺品和木雕(红木)家具的集散地。  相似文献   

10.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各城市之间争夺创新型人才的竞争日趋激烈。本论文调查对象是南宁市部分创新创业人才,通过问卷分析法、文献法等调研方法,调查了解南宁市引进创新创业人才的激励机制现状,在调查中,发现缺乏实际情况调研,政策难以落到实处,南宁市创新创业人才激励政策覆盖面相对较窄,创新创业人才激励机制与创新人才需求层次不相匹配,缺乏良好的创新创业人才环境和服务平台不健全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建议根据南宁的自身特色和现实,实施科学有效的人才激励措施,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人才激励政策,加大创新创业人才政策的扶持力度,建立科学的激励组织管理,改善、优化人才环境,为创新人才打造优质的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