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社会,名牌战略被抬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这既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但是在数不胜数的品牌中,真正能为广大消费蓄所接受的品牌却是凤毛麟角。许多品牌在何以成名牌上做足了文章,有的引进国际标准创名牌,聘请“伯乐相马”树名牌;有的创办专业商店售名牌,争请名人评价扬名牌;有的借路各名桥墩名铸名牌,打破常规辟名牌;有的巧着“时髦”外衣美名牌,集聚“他山之石”攻名牌。但最多的还是通过大量广告来宣传自己的名牌,以达到成“名”之目的。我认为这些都不是真正的8牌内涵。8牌不是市因的产物名牌…  相似文献   

2.
名牌与文化     
现在许多地区或企业都在实施“名牌工程”、“名牌战略”。何为“名牌”?“名牌”的内在价值包括哪些因素?一般人以为,所谓“名牌”是“牌”与“名”两部分组成。“牌”实际上是商标的俗称,“名牌”即是著名的商标或驰名的商标。而“名牌”的“名”笔者认为还包涵着另一层含义,即牌子的“名”要正,“名正”才能“言)顺”。要有“名分”,要取得法律的承认和保护,才能在一个国家扬名,进而在世界扬名,成为真正的名牌。按照国际惯例,广义的商标不仅保护各类商品商标,还保护各类服务,如金融、法律、广告、会计、咨询、设计、教育培…  相似文献   

3.
名牌创新和名牌延伸可以使企业由弱变强。必须做好市场调研和新品开发工作,必须把名牌变为民牌,要克服一系列认识上的误区。  相似文献   

4.
中良传奇     
金秋时节,兰州城几大媒体上的一则“寻衣启事”又一次将人们的目光聚焦到“中良”西服,这个曾让大西北人感到骄傲的服装品牌,这一曾荣获中国十大名牌西装第三名的服装名牌。“中良”制造了西北服装业的一个神话;由温州“面料大王”季中良投资兴建的兰州中良西服有限公司,1994年正式投产以来,推出的“中良”牌西服风靡大西北,连续获得国内六大金奖,1997年跃居中国十大名牌西服第三名。创业短短4年,中良公司就成为年产西服20万套、年产值突破亿元的西北最大的西服生产企业。这种在国内少见的企业高速发展的现象,被经济学…  相似文献   

5.
创名牌是一个宏伟的事业.创造名牌除了必须在科技进步上狠下功夫、坚持走质量创牌的道路、努力把售后服务工作做得尽善尽美等外,笔者强烈地感受到,一个新创牌之道--文化创牌已渐成时尚,在名牌的内涵上甚至可以说,名牌的一半是文化.  相似文献   

6.
《环渤海经济瞭望》2004,(10):i011-i012
品牌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是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源,也是企业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体现——如利金公司生产的利达牌面粉——天津名牌——中国名牌。  相似文献   

7.
争创名牌产品适应优胜劣汰──“安乐”牌卫生巾的名牌剖析唐锋太随着市场机制的建立和市场经济的运行,我国企业已从计划体制中挣脱出来,直接走进了市场,在强手如林的激烈争中,优胜劣汰已成为必然趋势。消费者心目中的天平逐步向名牌产品倾斜,名牌意识、名牌观念已由...  相似文献   

8.
(四)发展名牌必须以文化为手段,千方百计提高知名度文化对创名牌的发展趋势与促进作用,大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文化创牌渐成时尚。也许是时势造就,抑或是西风东渐,一个新创牌之道——文化创牌已渐成时尚,甚至可以说:名牌的一半是文化。当名牌竞争在质量、价格、售后服务等物质因素上费尽心血且数番轮回再难有大的突破时,一种非物质因素——文化便引入了名牌竞争,而当产品一旦被注入了文化因素后,其身价就不仅仅是物质因素的总和;竞争一旦赋予文化因素后,也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竞争,而是一种高层次的竞争。  相似文献   

9.
“名牌战略”作为山东省委、省政府的一项重大决策,自1993年实施以来,特别是近几年,全省通过建立和完善名牌工作机制,组织和制定名牌发展规划,大力开展质量兴市活动,已逐渐形成了以培育、发展、评价和保护名牌为主要内容的名牌战略推进体系,形成了一个省级、国家级、世界级的三级名牌梯队。到目前为止,全省已拥有中国世界名牌产品2个(海尔牌电冰箱、海尔牌洗衣机),占全国三分之二;中国名牌产品119个,位居全国第三位;山东名牌产品941个。  相似文献   

10.
成功的奥秘──中外知名企业创造名牌的启示吴正龙中外知名企业在长期的发展中,创造了巨大的名牌优势,造就了良好的企业形象和知名度,成为世界企业的精华。探讨他们创牌的成功经验,有助于我门优比创牌决策,开阔视野,卓有成效地组织和推进名牌战略的实施。本文对中外...  相似文献   

11.
广州上名牌     
广州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商埠,商品经济发育较早,据现存史料记载,它早在1918年就出现了现代的注册商标。到2000年,全市共有境内注册商标37355件,境外注册商标946件:当年全市品牌商品出口总量为52348万美元,前10名的品牌为:GSI船舶,虎头牌电池、红帆牌集装箱,五羊牌钢筋、华凌牌家用电器、珠江牌啤酒、珠江牌钢琴、万宝牌家用电器、九佛牌电器、攀达牌烟花,其合计出口39851万美元,占品牌商品出口总量的76%。到2001年,我市被国家定为“重点支持和发展的名牌出口商品”共有5个,它们是:虎头电池、乐华电器、华凌电器、虎头电筒、万  相似文献   

12.
名牌对于带动地方企业的发展有着榜样和示范的效应,对区域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拉动和引领作用,在我国,一些先进省份和地区,如广东省、青岛市已率先制定实施名牌发展战略,且形成了企业、政府和各部门共同推进之势。在过去两年我国评选出的180个名牌产品中,沈阳市名牌产品仅有红梅牌味精和雪花牌啤酒两个,名牌产品数量与其特大型中心城市  相似文献   

13.
名牌产品到底应“名”在哪里 对于名牌产品到底应“名”在哪里,认识是不一样的:有人认为,从我国消费者绝大多数目前收入还不高的实际出发,名牌产品应该“名”在它是“民牌”上,要以生产中低档产品为主;而不少名牌产品生产厂家则认为,国际名牌产品生产厂家的名牌产  相似文献   

14.
座落在上海声名远扬的商业街淮海路上的古今内衣有限公司原名古今胸罩商店,由一家二开间的小商店起步,至今有610名员工、一家古今内衣制造厂、三家定牌监制厂和一个古今布制产品工场,至1998年年底,在全国设有60家连锁、专卖店的名牌企业。"古今"发展的动力源自何方呢?细加回顾,不难发现,"古今"的成功是品牌加经营的成功,著名品牌与特色经营的相辅相成,使"古今"步入良性循环、递次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15.
名牌是产品在大家庭的“天之骄子”。大概正因为此,一些企业一旦拥有名牌,便想方设法巩固名牌,提高名牌,发展名牌,把名牌叫得更响,让名牌走得更远,使名牌之花更鲜艳夺目。但名牌文化中也有不和谐的乐章,必须给这些名牌产品生产厂家提个醒。 名牌是企业的生命,借名犹如索命;视成名为大功告成,忽略产品乃至企业形象,又无异于自毁其名  相似文献   

16.
以思想掌控未来,用行动为企业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已成为当今时代发展的主流价值观,这正是求真务实的重要体现。二轻是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品牌无形资产的传统产业,企业无形资产的内涵十分丰富。目前,天津市二轻行业共有中国名牌2个,天津市名牌7个,中华老字号4个,津门老字号7个、中国驰名商标2个、天津市著名商标12个。如:“春合牌”体育用品、“中华牌”体操器械、“蜂皇牌”家具、“飞鸽牌”自行车、“盛锡福”礼帽等。  相似文献   

17.
中国是一个服装大国,而不是一个服装强国。服装行业是中国出口的第一支柱产业,但大部分的出口都是为国外品牌订牌生产。究其原因,主要就是国内缺少国际名牌。为什么会缺少国际名牌?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国内名牌”与“国内名牌”之间的相互厮杀过于激烈,你死我也活不好。前年,上海某保暖内衣厂家赚了几千万元。巨额利润引来众厂家竞相“入市”,“有条件要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分杯羹者”由最初的6家猛增到去年的600多家。行业膨胀“已到了疯狂的顶点”,大家的“杀手锏”由广告战、价格战发展到拆台战……“六个南极人”…  相似文献   

18.
名牌当是“永久”牌黎善坤企业赢得市场、产品叫俏、成为广大消费者心目中的"明星"以后,是坐享名牌吃老本,还是再创业绩扬名牌呢。某地有甲乙两家啤酒厂,都是响当当的"国"字号。甲啤酒厂是家颇具资历的"老字号"企业,曾为当地无可争议的名牌厂家,其产品多年来供...  相似文献   

19.
一、倒名牌原因分析 在众多企业的沧桑史上,不少著名品牌由于种种原因失去了往日的光环,或昙花一现,或虎头蛇尾,从此一蹶不振。导致名牌倒牌“变味”的原因诸多,但更多的是来自企业自身。总结得失其主因有九方面: (一)守牌失新 躺在名牌上吃老本是一些名牌产品“变味”失去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原因。一是有些品牌成名之后,丧失了技术创新动力,品牌的科技含量踏步不前;二是一些名牌厂家的新产品开发缓慢,缺乏不断开发新品以迎合市场消费潮流不断变化的意  相似文献   

20.
武汉市玩具工业公司与民营企业合资兴办的武汉市光大塑胶有限公司,经过8年多的运作,已由原来生产加工零星塑料小商品逐渐发展成为武汉金牛经济发展公司的最大配套单位,生产的“金牛牌”PPR管接头与集团的系列管件于2006年被评为中国名牌,年产值由合资初期的不足100万元发展到2006年的4000万元,成为市工业联社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