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完善侵犯著作权罪的犯罪构成要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晓虹 《特区经济》2010,(2):254-256
著作权是一种重要的知识产权。用刑事方法打击盗版、保护著作权已成为世界各国的立法趋势。我国对著作权实施刑法保护的起步较晚,在很多方面存有缺陷。本文着眼于探寻我国现行刑法制度不能有效保护著作权立法方面的原因,就如何加强和完善著作权的刑法保护制度提出对策,以期增强打击盗版侵权行为的力度、最大限度地预防和控制侵犯著作权犯罪,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和维护国家的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2.
文章对网络小说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前景作出了一些探讨,对侵犯网络小说著作权犯罪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针对我国关于网络小说著作权的保护出现的问题提出一些解决办法。文章首先对网络小说著作权作出专业的解释,然后分析国内网络小说著作权侵权的表现形式,对网络小说著作权人维权的难度作出概括,综述目前我国对网络小说著作权的司法保护,最后完善我国侵犯网络小说著作权犯罪的立法建言。虽然我国目前在网络小说著作权保护方面存在诸多漏洞,但是也作出了很大努力。  相似文献   

3.
许美 《特区经济》2005,(11):272-273
一、知识产权刑法保护现状 1.有关知识产权刑法保护的立法状况 在1997年我国新修订的《刑法》第三章“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中专列第7节“侵犯知识产权罪”,从第213条到第220条设置了包括商标、专利、著作权和商业秘密等7种罪名,它们分别是:假冒注册商标罪(第213条)、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第214条)、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第215条)、假冒专利罪(第216条)、侵犯著作权罪(第217条)、销售侵权复制品罪(第218条)和侵犯商业秘密罪(第219条)。  相似文献   

4.
<正> 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列为五大挂牌案件之首的南京"9·26"特大侵权盗版案,鼓楼区法院在2004年11月11日,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人民法院就此案作出一审判决,被告人钟山犯侵犯著作权罪,判处有期徒刑4年,处罚金200万元;犯非法经营罪,判处有期徒刑7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100万元。决定执行有期徒刑10年,处罚金200万元并处没收个人财产100万元。以侵犯著作权罪,判处钟山之父钟家内有期徒刑3年,缓刑5年,并处罚金200万元。以侵犯著作权罪、非法经营罪,判处钟山及钟山之母名下的两家被告单位罚金共1000万元。盗版数额巨大,涉及单位多,成为全国第一侵权盗版大案,现在终于尘埃落定。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一则案例,探讨了网络上的搜索引擎服务提供商在提供歌曲的 MP3下载服务时,哪些行为不属于侵权行为;哪些行为侵犯了权利人的音乐著作权。  相似文献   

6.
梁宾 《魅力中国》2011,(8):81-81,134
我国《刑法》关于侵犯著作权的规定都在第217条,该规定及其后来的司法解释对侵犯著作权罪的定罪标准、刑罚裁量、犯罪构成要件等作了一些规定,解决了审判实践中的不少疑难问题。但是,伴随着网络和信息数字化技术的日益成熟,涉及网络环境下的侵犯著作权罪认定越来越普遍,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法律适用和认定上的突出问题,值得关注和进一步研究。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讨论侵犯著作权的认定问题:一是关于复制发行的认定、二是关于以营利为目的规定的讨论、三是关于销售假冒他人的美术作品的探讨、四是关于私服、外挂的认定。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法律为依据,从档案工作的角度,对高校研究生学位论文档案的著作权归属、权益保护、侵权行为及法律责任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合法利用研究生学位论文档案。  相似文献   

8.
王静莲 《魅力中国》2010,(32):140-140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侵权现象屡见不鲜,新型侵权手段层出不穷,不断给传统著作权法带来新挑战,如何更好的保护网络作品的著作权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仅从分析目前我国网络作品著作权侵权行为等问题入手,提出相关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在传播信息方面为人们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但是随着其深入到我们的学习、生活当中,其又带来了一系列著作权方面的问题。目前,网络著作权的侵权案件层出不穷,这种网络侵权行为呈现上升的趋势。针对这一问题,我们有必要通过对其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从法律管辖、网络著作权保护遭遇的问题、构建全新的法律保护制度出发,探究我国的网络著作权的保护问题,并为解决实践中的网络侵权案件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0.
现行刑法中关于侵犯著作权罪的规定直接来源于199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的<关于侵犯著作权的犯罪的决定>,在司法实践中有许多认定中的疑难之处,需要理论上的进一步探讨.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刑法二百一十七条表现出滞后性.200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改<著作权法>后,刑法与著作权法之间也出现了不能衔接的情况,这种情况如何解决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樊彦敏 《特区经济》2006,(5):291-292
在互联网日益发展的今天,网上的侵权案件时有发生,网络的广泛传播使得著作权损失巨大并且严重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但是侵权人并非都以营利为目的,更多的是为了名誉,同时网络传播权又不在刑法的保护范围之内,因而无法追究其刑事责任.缺乏具体的侵犯网络环境下著作权的具体刑法立法规定、刑法对于侵犯著作权规定过于粗糙受到了我国学者的普遍关心.  相似文献   

12.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侵权损害赔偿适用著作权法的规定,软件产品有着一些特殊的属性,导致了软件著作权侵权行为的复杂性,对软件的侵权损害赔偿的确定十分不易.本文以一则案例为切入点,从损害赔偿原则、损害赔偿范围和具体计算方法三方面入手,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侵权损害赔偿问题做一梳理.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我国涉外侵犯著作权的纠纷不断增长。侵权损害赔偿是著作权司法保护的有力体现,但是,在具体实例过程当中,由于著作权的地域属性、各国的法律差异,导致我国法院在进行赔偿认定时面临“上诉多”“举证难”“赔偿不合理”等问题,法官如何依法对案件事实认定适当的损害赔偿数额成为各方当事人关注的焦点问题,更是司法保护的重点和难点。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本文将从司法的角度来剖析涉外侵权案件赔偿数额该如何准确认定这一问题,并找出相应策略,以期促进涉外著作权侵权赔偿制度发挥出最优的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4.
网络著作权侵权案件管辖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杏飞 《特区经济》2006,210(7):314-315
网络著作权侵权案件是通过网络侵害著作权人合法权益的侵权案件,网络的虚拟性使得确定管辖的依据有别于一般侵权案件。确定网络著作权侵权案件的管辖法院必须立足于网络侵权行为的特殊性,以未来《民事诉讼法》构建的三审终审制为制度背景,有利于平等保护当事人实体权益与程序利益。原则上以协议优先和原告所在地为确定地域管辖的标准;以基层法院作为初审法院,适当兼顾案件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5.
论网上作品著作权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网上作品引起的著作权纠纷日益增多,网上作品著作权保护具有不同于传统著作权保护的特殊性,传统著作权法对其的保护是不完全的。因而,文章提出了通过扩大网上作品著作权保护的范围并重新界定合理使用与侵权使用的界限,以实现对网络时代著作权人的有效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信息技术的发展主要是通信技术的发展,它的发展使得信息全球化,这样对我们如何保护知识产权,如何确定知识产权侵权提出了挑战。正是这样的挑战使著作权的保护也延伸至网络空间,原有的著作权法律体系逐渐地显示出漏洞,通过文章将提出我国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保护存在的几个代表性问题并分析存在的原因,结合现有事实和法律规范,对网络著作权保护提出自己的看法,希望能对我国立法的不足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马知行 《特区经济》2023,(3):113-116
《刑法》第217条规定了“复制发行”是侵犯著作权罪四种行为方式之一,这也是实务中该罪最常见的行为方式。然而,复制行为与发行行为的定义仍有较大争议,特别是随着网络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复制发行的行为方式发生了很多变化,一系列新的法律问题也随之产生。不仅如此,由于该法律条文中“复制发行”间没有标点符号,故此前复制行为与发行行为间应是选择还是结合关系不甚明晰,理论上也存在多种观点。但此后最高院出台多条司法解释明确了两者之间关系。但关于复制发行的司法认定,仍存在众多司法争议需要进一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8.
王丽娟 《黑河学刊》2015,(2):29-30,52
著作权制度的设立在于保护作者的权益,但是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产生了著作权限制制度,著作权限制制度的存在是有其合理性的,对于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当今社会面对的是如何来平衡作者的著作权和著作权限制,达到平衡创作者、传播者和使用者三者之间的利益,来促使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19.
网络领域中采取破坏著作权技术措施的行为严重侵犯了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也为其他侵犯著作权行为提供了便利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2020修正)均对规避技术措施行为进行规定或者完善,体现了从严打击此类侵权行为的政策导向。对提供规避技术措施行为而言,社会危害性较直接规避行为更大,在民事侵权领域其应当是《著作权法》规定的一项独立侵权行为,在刑事犯罪领域可以作为独立的犯罪实行行为来认定。在追究提供规避技术措施行为人的刑事责任时,应当坚持《刑法》谦抑性原则,从主观上是否以营利为目的、客观上犯罪数额是否达到一定标准等方面考量。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著作权法律保护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著作权保护必须有一个合理的界限。著作权的专有性或法定垄断性决定了著作权滥用往往会涉及限制竞争问题。为防止著作权的滥用,著作权的行使必须受到相应的以反垄断法为中心的法律控制。因此,积极借鉴外国经验,构建我国著作权滥用反垄断法控制体系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