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发展路线已经从传统的销售转为诚信营销,诚信营销是企业重要的销售手段之一,也是一种有效的促销手段。企业的信用政策是企业对自身进行信用管理的战略,在如今竞争十分激烈的经济市场中,企业若想长期处于不败之地,就需要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信用政策,从而保证企业能够稳定、持续的发展。本文主要针对企业的信用政策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商业发展的快速推进中,商业信用已然成为企业拓展销售市场和营销管理的主要手段,然而由于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并不完善,很多企业在信用政策的建设与实施方面,仍然面临着许多商业风险,一些企业应收账款无法回收,使得企业遭受损失。因此,企业应收账款、信用政策的建设与管理对于企业而言尤为重要,需要企业加强对自身和客户的分析,制定符合实际的信用政策与应收账款管理政策,进而实现企业收入的颗粒归仓,保障企业效益的实现。文章首先论述了企业信用政策建设的主要内容,进而分析了企业应收账款及信用政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企业应收账款及信用政策建设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潘辰雅 《商业科技》2009,(14):64-64
每个企业在市场中总是扮演着双重角色,既是制定信用政策的卖方又是其他企业制定信用政策的对象——买方,所以企业在信用政策的建设中,除了制定信用政策还要保持自身在其他企业眼中的信用形象,为企业争取更为宽松的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4.
每个企业在市场中总是扮演着双重角色,既是制定信用政策的卖方又是其他企业制定信用政策的对象——买方,所以企业在信用政策的建设中,除了制定信用政策还要保持自身在其他企业眼中的信用形象,为企业争取更为宽松的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5.
蒋珩 《北方经贸》2010,(4):74-75
随着企业应收账欺数额的增加,应收账款管理也日益成为企业资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设立专门的信用管理机构、合理制定信用政策、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是提升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水平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6.
进入市场经济体制后,大部分企业采用赊销的形式销售商品,因而信用风险管理和风险控制的难度加大。企业应建立科学的信用管理机构,制定科学的信用管理政策,加强内部控制。要用现代的信用管理规范日常控制,科学评价客户信用风险,建立专业化的货款回收系统,使企业在一个健康、稳定、风险可控的经济环境中运行  相似文献   

7.
现代企业运用信用形式进行业务往来,一方面可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增加销售,但另一方面延迟了企业的现金回收时间,增加了账款的催收费用甚至遭受坏账损失的风险,要解决这矛盾,就必须做好信用管理工作。本文从信用管理政策制定,客户信用档案的建立,采取有效收账措施等几方面对现代企业的信用管理进行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8.
王浩良 《商业科技》2010,(20):27-27
现代企业运用信用形式进行业务往来,一方面可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增加销售,但另一方面延迟了企业的现金回收时间,增加了账款的催收费用甚至遭受坏账损失的风险,要解决这矛盾,就必须做好信用管理工作。本文从信用管理政策制定,客户信用档案的建立,采取有效收账措施等几方面对现代企业的信用管理进行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9.
周鸽 《商业研究》2000,(6):46-49
应收帐款的管理是我国目前流动资产管理中所关注的焦点。制定合理的使用政策是加强应收帐款管理,提高应收帐款投资效益的重要前提。企业应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收帐款信用政策,借助应收帐款的管理方法促进销售,扩大销售收入,增强竞争能力,尽量避免可能发生的坏帐损失。  相似文献   

10.
尤丽团 《北方经贸》2010,(2):114-115
信用政策又称应收账款政策。应收账款的安全与否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可用资源、损益情况、现金流量。因此,研究企业的信用政策和我国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现状,提出信用决策的定量分析,从克服信用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  相似文献   

11.
刍议应收账款的控制与管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企业信用销售和应收账款产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意识比较淡漠,许多企业因应收账款管理不善导致现金流紧张,甚至陷入财务危机.本文针对我国应收账款的管理现状,分析了应收账款的形成原因,并进一步提出应制定合理的应收账款管理政策,重点是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其次还应强化企业信用销售的内部控制,最后还包括逾期应收账款的处理.  相似文献   

12.
《商》2016,(12)
面对中国市场的经济信用化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越来越多的企业采取赊销的方式来扩大销售,抢占市场份额。但是随之而来的应收账款的增长对企业的稳健发展有利有弊,当前,企业的呆账坏账也会随着应收账款的递增呈增长趋势。适当的赊销有利于企业减少管理费用、抢占市场等,而过多的应收账款可能导致呆账坏账增长,企业面临着资金管理不善的困境,进而导致企业运营困难。信用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而企业信用管理工作的核心则是信用政策。制定信用政策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扩大销售的同时保证货款及时回笼,需要注意的是企业的信用政策应当确保信用风险控制在企业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良好的信用政策,能够为企业带来盈利,控制财务风险的发生,并使企业运营资金良性循环正常周转,因此企业必须以必要的措施以及积极的态度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本文将从事前防范、事中控制和事后管理三个方面论述企业关于应收账款的信用管理。  相似文献   

13.
财务管理工作在客户信用管理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无论是基础资料的积累,还是评价体系的建立,无一不与财务工作紧密相连。财务工作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客户信用管理体系有效与否。企业信用管理,主要是对企业自身及合作方的信用状况进行管理,并根据不同主体诚信状况的差异及变化情况,采取相应对策。具体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将营销管理与信用管理有机结合,建立客户信用状况预测和评估的制度,做好事前控制;二是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重视赊销业务管理,在销售增加的同时降低风险;三是对货款回收进行专业化管理,缩短回款期限,降低呆帐坏帐比率。[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医院信用管理是指通过制定信用管理政策,指导和协调医院各部门的活动,对客户信息收集和评估、信用额度的授予、客户数据库的建立、债权保障、往来款项管理和清理等各交易环节进行全面管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卫生事业的发展,医院在提供医疗服务过程中除与供应商、患者、[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中,企业为了占领市场、稳定自己的销售渠道。会面向客户采用信用政策,提供信用业务。而信用标准合理与否,对企业的收益与风险影响很大,因此企业应根据自己的实际经营情况和客户的信誉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收账款信用政策,建立有效的管理体制,以保证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工作在一个良性轨道上运行。  相似文献   

16.
《品牌》2015,(11):198-200
应收账款与企业生存、运营和发展息息相关,他是企业为提高市场竞争力和扩大市场占有率而进行赊销的产物。如果对应收账款的信用控制不严和管理不当将会影响企业现金流的匹配、增加资金成本和机会成本,可能给企业带来一定的坏账损失,从而不能真实的体现企业的经营成果。可见应收账款信用管理的意义重大,加强这方面管理将成为企业的重中之重,并且企业日渐将应收账款设置为重点考核指标,作为企业业绩评价的标准之一。本文针对应收账款信用管理方面存在的普遍问题和分析,重点对如何制定应收账款信用政策、企业内部人员的信用审批权限、收款政策及建立客户信用管理系统等方面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17.
喻凌云 《中国市场》2013,(33):120-121
应收账款是企业的重要债权,关系到企业的资产质量和赢利质量,本文讨论了应收账款信用政策及信用标准的制定,分析了信用政策对企业经营、财务的影响,对如何处理和解决信用政策松紧的矛盾,做了一些定性和定量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浅谈应收账款的信用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收账款是企业为了提高市场竞争能力、扩大市场占有率而进行赊销的产物,赊销一方面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增加了销售额,但另一方面延迟了企业的现金收回时间,增加账款的催收费用,产生一定的坏账损失,如果对应收账款的信用控制不严,已发生应收账款管理不善有可能形成更大的损失.本文针对目前企业普遍存在应收账款信用管理上的缺陷和漏洞,对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形成应收账款风险因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从企业应收账款信用政策的制定、内部人员的信用审批权限、收帐政策,建立客户信用管理系统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周贤东 《致富时代》2016,(4):168-169
信用管理模式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加强,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竞争力的提高和发展战略的实现。案例中选择以联想集团上海公司应用信用管理模式过程为例,探讨了信用管理模式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随着企业的市场竞争日益加剧,为了更好占据市场份额,多数企业采用赊销这种商业信用方式进行销售,这种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应收款项回收风险。本文主要对通信行业的应收赃款管理和信用政策进行了阐述,并以长实通信股份有限公司为例,探讨了该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与信用政策中存在的问题,文末提出了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和信用政策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