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4月26日召开的武汉市国税系统强化税收征管质量工作会议,曝出一条新闻:汉阳分局在全市率先试行取消税收指令性计划,突出征管质量考核,坚持依法治税,确保应收尽收的征管方式改革取得成功,从新世纪开篇之年元月起,他们实施变收入任务指令性计划为指导性计划,突出以“三率”为重点的征管质量考核,促进了税收收入的稳定增长,元至四月份,共完成各项税收12736.52万元,为市局下达的年度收入计划的39.4%,同比增长143%。他们的经验犹如平地一声春雷,引起了过去长期按照指令性计划征收模式工作的税干们强烈反响,市国税局局长刘勇充分肯定汉阳分局的试点作法,强调地讲:“抓住机遇,尽快转变思想观念,实现税收工作重点心的转移,在全市国税系统全面推进以及征管质量考核为主的征管方式。”  相似文献   

2.
一、当前耕地占用税征管工作的主要问题 1.招商引资,竞相让税。目前,各地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强势推进招商引资工作。而招商引资的成功与否,除区位、资源、环境等比较优势外,地方税收优惠政策也是一项决定性因素。笔在工作中耳闻目睹了“零耕地占用税”现象,具体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直接让税,即对招商引资引进项目的耕地占用税实行“免征”;二是间接让税,即先按标准征收耕地占用税,然后通过地方财政预算列收列支,采取“收支两条线”,如数“返还”纳税人,这类手法在经济较为发达地区运用相对频繁。  相似文献   

3.
《湖南地税》2007,(2):32-33
近年来,隆回县局针对个体私营经济异军突起而税收定额普遍偏低、税负相对不公、纳税人反映强烈的问题,开展了以“民主评税、公开定税”为核心的“阳光”治税行动,对全县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的地方税收征管进行全面的整顿和规范,取得了规范征管、公平税负、增长税收、构建和谐的多重效应,2006年入库个体税收4312万元,占全县地方税收总量的70.6%。他们的具体做法是:[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我认为税和税收是两个根本不同的概念,应当严格区分开来。但是,长时期来,在我国经济学界、财政学界,一直把税和税收混同于一个概念。即税就是税收,税收也就是税。因而,在很多报告、文章和专著中,在表述“税”的一般概念时,都混用“税收”一词来代替“税”。如:《国家税收》一书中:“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按照法律预先规定的标准,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国家税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79年版,第1页)  相似文献   

5.
《税收征纳》2023,(12):9-10
<正>十年飞逝,是税收事业蓬勃发展长河中的短暂一瞥;十年漫长,是无数基层税务人用汗水浇筑而成的千百个日夜。武汉市硚口区税务局的田佳佳就是这样的一位基层税务人,她用十年“税月”深耕于货劳税事业,从税务新人到业务骨干,税心依旧,初心不改,书写了税务人的十年答卷。  相似文献   

6.
网络交易是信息时代贸易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其虚拟化、跨时空、高流动性的特点对税收征管形成了新的挑战。本文分析了我国网络交易货物和劳务税(以下简称"货劳税")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网络交易货劳税管理的原则,以及具体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费改税”作为一种约定俗成的简化称呼,是当前税费改革的一种流行说法,实际上是不算全面和准确的,它不能涵盖税费改革的全部内容,同时易歪曲“费”的性质,给税费改革带来观念上的障碍,因为费改税并不是将所有的“费”均改为“税”,而只应是把那些具有税收性质或名为费实为税的政府收费项目,纳入税收轨道,因此,笔认为:费税改革的实质是基于构建一个结构合理、规范的政府收支体系的目标,通过费改税规范费,使税、费合理分流、各归其位,各负其责。  相似文献   

8.
《税收征纳》2023,(4):14-15
<正>“乡土作家”话税收税宣月里传书香“从2008年‘乡土作家’看税收到今年话税收,时隔15年,我们重聚于此,想必大家对于税收的体验也更有感触!……”这是国家税务总局钟祥市税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刘全中对钟祥“乡土作家”参加税宣活动的一番感慨致词。  相似文献   

9.
《税务纵横》2003,(8):35-35
多年来,沂源县国税局遵循“从严治税、管理兴税、科技强税、形象树税“的治局方针.牢固树立税收经济观.认真做好依法治税、从严治队和科技加管理这三篇章.以质量求发展、以管理求规范、以创新求深入,实现了税收工作全面、健康和跨越式发展。连续十五年保持了“省级明单位”称号.被表彰为全省普法依治理先进单位、全省税务系统先进集体、全省国税系统明建设先进县局.连续两年被县委、县政府授予集体三等功。  相似文献   

10.
堵住变相减免税的口子──“缓税”在今年的税收、财务、物价大检查中.发现有些部门允许某些行业、企业"缓税",这实际上是一种变相的减免税。长期下去,危害很大。(1)影响财政资金的调度和财政收入的均衡入库.造成财政收支不平衡,从近两年来的财政资金运行情况来...  相似文献   

11.
乡镇"买税"、"卖税"现象当警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许多乡镇为了完成税收任务,在税收征管方面给予广大纳税户较多优惠政策,促进了乡镇财政的收入。但是,有个别乡镇也附带出一些不正确的税收行为,这就是纳税过程中的“买税”、“卖税”现象。  相似文献   

12.
那是一九八八年初.组织的关心和照顾,我从工作了七个年头的乡下调进了县城.俗话说的“三大差别”之一的城乡差别.在收税上也有了迥然不同的反映,在农村面对的是散居在山村角落的“芝麻税”.忙碌了一天.往往是税收“油水不大”.感觉很有些吃力不讨好,而在县城经济就相对发达些了,南来北往的商贾,沿街为市的摊贩,让我有些眼花缭乱,行业化、专业化管理的要求真使我有些莫衷一是。正当我是“猫子吃乌龟无从下爪子”的时候.领导安排我师从一位即将退休的老税干,他叫田祥清,  相似文献   

13.
非居民税收是国际税收的一个部分。由于非居民税收收入总量小,与其他税收业务相比它又有独立性和税源分散的特点,常被税务人员戏称为“芝麻税”。近年来,随着跨国交易、投资、承包工程和提供劳务等活动日益频繁,非居民税收迅速增长,而且它关系到国家税收权益问题,因此越来越得到了税务机关、各级政府和纳税人的重视。但很多人对非居民税收并不了解,存在小少误区,今大我就跟大家一起来学一学这个越来越重要的“芝麻税”。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在税收征管工作实践中形成了三个不同的概念,即协助护税、信息管税和综合治税,这“三税”有着内在必然的联系,又有着本质的区别。同时,这“三税”也见证了税收历史的变迁。  相似文献   

15.
图片新闻     
一、分清该不该收滞纳金 比如.教育费附加虽是随税收而征且具附加税性质.但毕竟它是“费”而非“税”。所以。加收滞纳金没有法律依据。而实际工作中.教育费附加等往往同营业税一并计算。若也按此计算滞纳金,显然就是错了。  相似文献   

16.
税收是政府财政的一个重要手段。税收分配自身也存在公平税负的政策问题。在税收理论中提到“公平”,人们自然而然地会想到经典的税收公平原则。在税收实务中提到“公平”.如果仍然套用税收公平原则.似乎有些牵强。“公平”之所以会产生这种模棱两可的含义。其原因在于虽然“公平”的字面意思相同,但是两种情形下的“公平”已经有了不同的内涵,具体说就是“税制”建设中的公平原则与“税治”建设中的感觉公平有差别。  相似文献   

17.
外公是一名老税官.在税收战线上奋斗了40多个春秋.曾当过税收专管员、税务稽查队长、税务所长,荣获过县局、市局、省局和总局的许多奖章和证书。外公退休那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为表彰工作35午以上的财税工作者.特向他们颁发了“特别贡献奖章”。外公作为其中的一员.有幸得到这枚奖章.是最让他高兴的一件事。为此,他还身着蓝色的税服,胸前挂满所获得的一枚枚奖章.恭恭敬敬地照了一张退休“戎装”照.[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正>花开时节,第32个全国税收宣传月如期而至。今年税收宣传月的主题是“税惠千万家,共建现代化”,看到这个主题,我不由感慨万分:从第一个税收宣传月的“税收与发展”宣传主题到今年的“税惠千万家,共建现代化”宣传主题,这种变化不仅代表着社会的进步和税务工作的发展,也凝聚着税务人的辛勤努力。  相似文献   

19.
基于博弈视角的企业税收筹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税收筹划是纳税人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依据政府的税收政策导向,利用税收优惠政策等可选择的税收条款.实现节税利益最大化的一种经济行为。本文站在博弈角度,分析企业与企业、企业与税务机关之间的税收筹划博弈.并给出不同情况下企业应理性选择的最优策略,实现“税企双赢”的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20.
酒是特殊消费品。世界上多数国家对酒均采取“寓管于征”的特殊管理体制,主要是过程管制和征收高税。我国是世界白酒生产和销售第一大国,白酒也是我国少数几个高税产品之一。但实际上,白酒的税收贡献与其地位远远不相称。上世纪80年代初,全国烟草和以白酒为主的酒行业向国家提供的税收基本相同,而2004年,酒类产品的税收只是烟草行业的13.5%。究其原因,酒税收的严重流失恐怕是主要的。业内人士把酒行业税收格局概括为“大酒厂避税,中型酒厂欠税,小酒厂逃税或根本不缴税”。至于年流失数额,有专家测算为700多亿元,较多的则认为在200至300亿元,这一严重的税收流失问题应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