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要实现重庆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要解决观念上的“峡谷”,突破思维障碍,坚持自强不息,顺应时代的要求,以开拓开放的精神姿态,积极投身到全市教育发展的热潮当中去,在实践中煅铸重庆教育精神,营造独具魅力的教育人文环境,培育最具号召力和激励性的精神动力,为实现重庆教育新的跨越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持。  相似文献   

2.
彭智勇 《今日重庆》2006,(11):88-90
要实现重庆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要解决观念上的“峡谷”,突破思维障碍,坚持自强不息,顺应时代的要求,以开拓开放的精神姿态,积极投身到全市教育发展的热潮当中去,在实践中煅铸重庆教育精神,营造独具魅力的教育人文环境,培育最具号召力和激励性的精神动力,为实现重庆教育新的跨越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持。[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在世界"平坦化"过程中,重庆教育在中国教育"发展链"上,随着年轻直辖市的成长而迅速提升。2007年3月8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重庆代表团审议时寄语重庆":把重庆加快建成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3月14日,重庆市委汪洋书记在与教育部领导的会谈中强调":怎么贯彻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实际上就是要求在中西部地区,有一个地方能够按照科学发展观,率先在城乡统筹问题上走出一条路子。我们想教育首先要走出这样一条路子来,应该为重庆实现加快和率先的目标提供最基础的保障。"在世界日趋"平坦化"的大背景下,重庆教育怎样贯彻落实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怎样为重庆实现加快和率先的目标提供最基础的保障?其发展战略的构想和具体的举措又该如何确定?这些问题都很现实的摆在我们面前。到了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入、系统思考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4.
抗战时期,几十所高校迁入重庆,一时间,重庆人文荟萃,名师汇聚。在最艰苦的岁月中,在炮火纷飞的年代里,重庆的教育事业得到长足发展,并以顽强不屈的精神,存留中国教育精髓,培育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5.
重庆现有高等院校67所,在校大学生80多万,重庆与欧美、亚太60多个国家、200多所教育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展开了全方位的教育合作。5000多名来自120个国家的学生留学重庆。重庆在海外建立25所孔子学院,极大地推动了重庆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进程,被称为“重庆教育是中国教育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6.
<正>重庆市九龙坡区是重庆主城核心区之一,两山巍峨,一水相依,幅员432平方公里,辖8个街道、11个镇,常住人口117.01万人。拥有全市唯一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九龙园区、西彭铝产业区两大市级特色工业园区,是重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先行示范区和科学发展开放型经济示范区。强区富民必先尊师重教。九龙坡区委、区政府一直以来高度重视教育,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实施"科教兴区"和"人才强区"战略。2013年,区委、区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教育强区建设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决定》,以建设"教育强区",在全市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为总体目标,大力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区委书记丁洪多次提出"要努力把九龙坡区打造成为全市的教育大区和教育强区,让百万人民受益"。  相似文献   

7.
向冲 《改革与开放》2012,(14):147-148
红岩精神是历史文化名城重庆的象征,也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充分发挥重庆的红色文化资源在反腐倡廉工作中的优越性和可塑性,如何结合红岩精神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是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进一步加强校园廉政文化建设,推进反腐倡廉理论创新、实践创新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8.
正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指出:要大力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支柱。他同时指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永恒主题。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要深化爱国主义教育研究和爱国主义精神阐释,不断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载体、增强教育效果。要结合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广大青少年中开展深入、持久、生动的爱国主义宣传教育,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广大青少年心中牢牢扎根,让广大  相似文献   

9.
构建和谐社会,必然要加强公民教育。与此相适应,公民教育的内容要加强科学发展观教育、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民主法治教育和社会公德教育。要弘扬传统文化,丰富教育内容;要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公民意识;要更新教育理念,加强实践锻炼;要拓展教育渠道,实现德育创新。  相似文献   

10.
重庆现有高等院校67所,在校大学生80多万,重庆与欧美、亚太60多个国家、200多所教育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展开了全方位的教育合作。5000多名来自120个国家的学生留学重庆。重庆在海外建立25所孔子学院,极大地推动了重庆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进程,被称为"重庆教育是中国教育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11.
重庆现有高等院校67所,在校大学生80多万,重庆与欧美、亚太60多个国家、200多所教育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展开了全方位的教育合作。5000多名来自120个国家的学生留学重庆。重庆在海外建立25所孔子学院,极大地推动了重庆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进程,被称为"重庆教育是中国教育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12.
闫维桢 《发展》2006,(12):117-117
一、转变传统教育理念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没有摆脱“为应试而教、为应试而学”的倾向,整体上呈现出知识不少而能力不够、分数很高而创新精神不强的现象,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要求和形势发展的需要,为此,转变传统教育理念势在必行。转变教育理念,首先要有“教育是为了培养人”的教育理念。教育的出发点是人,归宿也是人。就是要尊重学生,把学生看成是具有巨大潜能的、能够实现主体全面发展的人。其次,要有“培养完善的人”,注重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教育者关注每一个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以及情感态度和思…  相似文献   

13.
■重庆要实现跨越式发展,核心就在扩大开放。■对外开放,扩大开放是实现重庆振兴的必由之路。谁占先机,跑在前边,谁就可能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重庆更要有紧迫感,更需要找差距,要睁大眼睛看中国、看世界。  相似文献   

14.
马继杰 《发展》2008,(3):95-96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民勤县教育工作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事业为目标,按照“抓班子、带队伍、严管理、要质量、上台阶”的思路,围绕“两升两降”(教育教学质量、学校管理水平要大幅度提升,安全责任事故要持续下降,贫困学生上不起学的贫困面要持续下降)的目标,努力做到“五抓五促”,全力促进教育公平,推进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5.
杨玉兰 《重庆与世界》2015,(1):77-79,102
高校外语教育国际化是一种趋势。由于各地区经济和教育发展存在差异,因此,如何结合各地区特点实现高校外语教育国际化值得探讨。在分析重庆普通高校外语教育国际化必要性及现状的基础上,从深化国际合作、完善课程设置、开发校本教材及推动教师可持续发展4个方面对重庆普通高校外语教育国际化的发展策略进行构建,以期为重庆普通高校实施教育国际化策略提供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16.
教育中科学精神教育和人文精神教育长期分离,严重影响着教学效果。物理作为一个基础的理科学科,更加需要在科学主义教育中融入人文精神教育。在物理学科学精神教育中融入人文精神教育,需要将两者有机的融合在一起,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方式,要注重物理教育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大视野     
要正确理解“新经济”西北“不缺水”等十条重庆“十五”计划思路的主要特征 重庆市副市长赵公卿认为,重庆制定“十五”计划的主要思路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以人为本,坚持发展社会生产力,大力提高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十五”期间的发展主线就是继续进行经济结构调整,提高经济综合竞争力,加速推进市场化、城市化、信息化和国际化进程,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 为此,重庆“十五”计划中的指标测算有一些变化,一些关系人民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指标提得非常明确,如城镇平均受教育程度、人均拥有住房条件、每…  相似文献   

18.
文章阐述了青少年是实现“中国梦”生力军的必然性,论述了必须正确认识当代青少年的现状,认为要成就青少年,实现“中国梦”,就要加强思想引导,坚定理想信念;提升综合素质,尊重个性成长;丰富教育内容,满足精神需求.  相似文献   

19.
《重庆经济》2005,(12):13-17
本世纪头二十年,重庆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成长江经济中心的战略目标,必须强化实施“科教兴渝”和“人才强市”战略,教育发展是推进两大战略的基础和前提。适应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能力提升的要求,加快打造长江上游教育培训基地,深化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势在必然。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浙江省温州市秉承民营经济优先发展的理念,扶持壮大民营经济,使民营经济成为温州快速发展的核心源泉,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成功典范,形成著名的“温州模式”。本文试从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人手,通过比较分析重庆、温州两地民营经济发展现状,提出重庆要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和实现“314”总体部署要求,当务之急是要把加快民营经济发展作为推动重庆快速发展的重要内生动力,实现重庆在西部率先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