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乃根 《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08,8(1):1-6
中美知识产权案已进入WTO争端解决程序。中国有关知识产权保护和实施措施是否违反WTO《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协议),世人拭目以待。本文拟对该案所涉TRIPS协议条款,做进一步的条约解释,以期探讨我国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解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内容、体系比较复杂,部长会议和总理事会享有规则的专门解释权,但规则适用中的解释属于争端解决机构。它要求在解决争端中按照国际公法解释的习惯规则,澄清有关协议的现有条文。实践中专家组和上诉机构采用了一系列的规则解释方法。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国际条约退出行为频发,但国际法对此并无有效约束。国家主权原则是条约退出权的权利基础,在肯定主权国家的条约退出权前提下,应遵守条约必须信守的国际原则,充分发挥国际法效力,约束违背诚实信用的随意退出条约。依据退出条款和当事国共同同意下可以退出条约,此外,一般应该禁止退出国际条约,除非有例外情况。条约退出权行使的条件、程序已经具备一定的国际实践,但是尚未形成具有国际法效力的国际原则。当前,对于条约退出行为的规制需通过退出条款进行,应在缔结条约时尽量明确规定条约退出的规则,以保持条约的稳定性,保证条约的目的得到有效实现。 相似文献
4.
张乃根 《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14,(1):12-27
电子支付案是WTO历史上两起专门涉及GATS减让表本身的条约解释案件之一。本文通过评析该案的条约解释,比较其他涉及GTAS减让表条约解释的争端解决案件,揭示包括中国涉案在内的GATS减让表条约解释的复杂性、与其他WTO争端解决条约解释相比较的相同性与特殊性。本文基于比较国内外学界对GATS减让表条约解释的不同看法,对电子支付案专家组的条约解释提出了反思性的批评,并建议中国向WTO决策机构提议行使立法解释权,以寻求解决GATS减让表条约解释这一具有体制性意义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张乃根 《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08,(2):1-5
<正>4.TRIPS协议第59条。该条规定:"在不损害权利持有人采取其他行动的权利前提下,并尊重被告寻求一司法机关复议的权利,主管机关依照第46条规定之原则,应有权责令销毁或处理侵权物。对于假冒商标商品,该机关应不允许该侵权物在未改变状况下再出口,或适用一不同海关程序,例外情况不在此列。" 相似文献
6.
张乃根 《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12,19(3):34-44,52
2011年是中国入世后涉案WTO争端解决的结案数量最多的一年。这些结案报告含有大量关于WTO协定的条约解释,且多半直接影响案件的裁定,全面地、深入地研究这些条约解释,对于总结中国涉诉案件的经验教训以及继续更好地应对WTO争端解决,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及企业合法权益,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于洋 《中国商贸:销售与市场营销培训》2012,(5Z):200-201
发生的WTO争端解决机制内以中国为被申诉方的WT/DS363案中的条约解释的若干方面呈现出了某些新动向。上诉机构在该案中通过采用"当代意义解释法",从而将中国入世议定书及服务贸易减让表签署之后才逐渐产生和迅速发展起来的网络音乐服务,分销包含在中国的承诺范围之内无可厚非,但该案的上诉机构裁定亦应有所调整,即在裁定中国应由于全球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等方面因素而将其承诺范围相应扩大以囊括网络音乐分析服务的同时,亦应建议中美双方于裁定后再行协商以达成共识,由美方向中方提供适当的利益补偿,从而以确定一个更加公平合理且更易于为双方所共同接受的最终审理结果。 相似文献
8.
《现代营销(创富信息版)》2016,(6):166-167
自新企税法首次提出合理商业目的以来,我国一般反避税规则体系逐步形成。但相关法律规定过于抽象,在实践中存在诸多争议。加之一般反避税规则的税法解释制度至今仍不规范,立法解释、司法解释长期缺位以及行政解释的强势使得对一般反避税规则的税法解释未发挥其应有效果,也使得纳税人在纳税争议行政诉讼中较为被动,不利于其合法权益的保护。对此,荷、英等普通法系国家一般反避税规则的税法解释制度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保险合同由于其附合性以及标准性,导致其解释大多侧重于客观标准解释,侧重保护投保人或被保险人的弱者利益.这种明显的倾向性固然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但是合同本来应该是平衡双方利益的平台,而不是通过遏制一方来达成另一方的利益. 相似文献
10.
保险合同由于其附合性以及标准性,导致其解释大多侧重于客观标准解释,侧重保护投保人或被保险人的弱者利益。这种明显的倾向性固然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但是合同本来应该是平衡双方利益的平台,而不是通过遏制一方来达成另一方的利益。 相似文献
11.
12.
本文介绍了《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第6个修订本——INCOTERMS 2000(简称《2000年通则》)的结构及其主要的修改内容,并就如何在实际业务中加以运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16,(2):18-29
国际标准对经济发展和多边贸易体制的完善有着重要作用。建立具体的、统一的国际标准,可以避免因创设不必要的标准对贸易形成的障碍。然而,在WTO法律实践中,对国际标准的法律解释问题仍然有待进一步完善。本文结合《TBT协定》的文本规定与WTO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相关案例,分析了国际标准的两大法律解释难题:其一,国际标准的认定问题。《TBT协定》并没有对国际标准进行准确的定义,这需要从《TBT协定》的相关内容和WTO案例中寻找答案;其二,国际标准的有效性和适当性问题。这是国际标准与《TBT协定》合法目的内容联系最为紧密的要素,也是关系到国际标准能否得以适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Rajib N. Sanyal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2001,29(4):379-389
Various advocacy groups and primarily domestic-focused firms in developed countries have been pushing governments to include a "social clause" in trade treaties with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 Such a clause is designed to link trading access to markets in developed countries with improvements in working conditions in poor nations. The implications of such a clause for internationally-focused firms and how managers can effectively deal with human rights issues in their foreign operations are examined. Various constituencies in this debate are identified and an integrated response system on the part of firms is presented.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best policy for firms to adopt would be to acknowledge the relevance of the social clause in today's global economy and work closely with the various advocacy groups to ensure continuing public support while avoiding overly restrictive clauses in international trading agreements. 相似文献
15.
在全球众多的顶级经理中,相互间的共同之处往往是不多的.他们之间存在着各种差异,包括性格、种族和年龄上的差异、各种与众不同的办事风格和各自持续关注的目标.尽管这些优秀经理千差万别,却有一处彼此相同:他们在动手做任何一件事之前,总要打破一切"传统智慧"的陈规戒律.他们不认为,一个人只要经过充分培训,想做什么,就能做成什么.他们从来不试图帮助一个人克服他的弱点,而是扬长避短.他们为什么会这样,《首先,打破一切常规》这本书将会告诉你. 相似文献
16.
环境标志与国际贸易规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关税壁垒得到大幅降低的同时,非关税壁垒却不断升温,有“绿色贸易壁垒”之称的环境标志(eco—labeling)则是其中一例,也是贸易与环境问题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世界上许多国家对不同的产品种类颁布了环境标志,对环境和国际贸易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也带来了国际贸易规则如何处理与环境标志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为帮助外贸业务人员深入理解和正确使用《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条款,本文旨在通过对最新发布和生效的《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修订背景、及其与《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比较分析,探讨《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在国际贸易今后发展中的实际意义,并结合目前外贸企业对贸易术语的应用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如何使贸易术语更好地与外贸企业实际业务相结合,从而使外贸从业人员能熟练掌握、灵活运用《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避免贸易纠纷,减少贸易风险,以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18.
19.
20.
在建立法律法规时,需要考虑各种可能性,进而主要借助条件句的形式把这些可能性规定清楚。我们试图通过对《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公约》(英文版)中所出现的条件成分进行分析,找出条件情况在本公约中不同提法,说明不同的条件成分在规定各种可能性时的不同作用,以及我们在法律翻译中碰到此类问题时该如何处理,对今后的法律翻译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