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消费社会是以商品的大规模消费为特征的社会,从消费社会的角度来看,广告文化具备符号化、视觉化、时尚化和鼓励炫耀性消费的特征。在消费社会,广告通过建构商品符号意义,强化、误导目标受众的身份认同,刺激消费者的欲望,来助推消费心理,夸大其对心理满足的功能。它深深地受到商品逻辑的制约,反过来以商品逻辑瓦解原有的社会价值结构和秩序,并在与媒介的同谋中,广泛而持续地干扰媒介传播,刺激着消费社会以及社会文化的负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广告作为一种消费手段,在产品的销售和消费者的购买环节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广告主要是通过语言来传播信息的。因此,广告语言是广告的核心,它带有深深的文化烙印,从一个侧面展示出一个民族的文化取向、心理价值、道德观念、生活方式和态度等。充分挖掘广告语言的深层文化内涵,有助于加深对耐克产品的认识,实现广告的促销目的,更有助于对耐克销售模式,价值观念,社会责任等方面的了解和沟通。本文试图通过耐克NIKE的标志、使命以及经久不衰的广告语言,阐释耐克广告语言所包含的文化多样性及其深刻的文化内涵。耐克广告语言具有多样性,正是这种多样性促进与提升了其产品的销售与品牌的知名度,使它更多地接受异国的语言和文化的优势,以达到广告的传播功能。  相似文献   

3.
广告作为一种特殊的传播活动,对社会文化、伦理观念的影响愈加明显。由于传播过程中的各主体所处地位和立场的不同,以及传播目的及方式的差异而导致广告活动产生出一系列伦理问题。广告传播对社会文化、伦理精神、民俗风尚的漠视,对受众消费心理和价值追求的把握的欠缺,以及职业道德精神的缺失,是造成广告道德困境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广告发展的历史不仅是商品所体现的物质层面的表述,而且也是商品所象征的精神层面的价值展示。这种附加在商品实体非功能性价值使广告传播具有市场导向性,广告传播的内容从商品的有形价值传播向以人为中心的消费附加值转移。因此,我国古代广告发展不仅传播着商品的价值理念、传递着买卖双方的情感,而且塑造着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其所展示的价值模式对现代广告的运作有着不可估量的市场启迪。  相似文献   

5.
广告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重要,其作用不仅使产品生产延长,而且还满足消费者的必需。同时,广告还具有引导消费、弘扬文化等作用。  相似文献   

6.
张梦洁 《大众商务》2010,(12):298-298
当人们的消费水平能够满足基本的温饱需求后,消费者的注意力就开始转向精神消费品以及享受性消费品。制造商生产的产品为了迎合消费者的需求,从功能性产品向文化性产品转换。那么,广告就必须牢牢把握住消费者和生产者的需求,从简单的功能诉求转向产品附加含义的售卖。在这样一种背景之下"礼品"作为一种特殊的产品,正悄悄的融入到商品的行列中。于是"脑白金""黄金搭档""黄金酒"等礼产品的广告大肆兴起,成为广告业的一种特殊现象。这类商品的购买者与消费者分离,广告以"孝敬老人""关爱家人"为诉求,根源于道德和情感,应用于经济与营销。在这种现象的背后,隐藏着广告发展以及道德心理等诸多原因,本文由送礼广告出发,深入探究这种经济现象背后的社会根源。  相似文献   

7.
当人们的消费水平能够满足基本的温饱需求后,消费者的注意力就开始转向精神消费品以及享受性消费品.制造商生产的产品为了迎合消费者的需求,从功能性产品向文化性产品转换.那么,广告就必须牢牢把握住消费者和生产者的需求,从简单的功能诉求转向产品附加含义的售卖.在这样一种背景之下"礼品"作为一种特殊的产品,正悄悄的融入到商品的行列中.于是"脑白金""黄金搭档""黄金酒"等礼产品的广告大肆兴起,成为广告业的一种特殊现象.这类商品的购买者与消费者分离,广告以"孝敬老人""关爱家人"为诉求,根源于道德和情感,应用于经济与营销.在这种现象的背后,隐藏着广告发展以及道德心理等诸多原因,本文由送礼广告出发,深入探究这种经济现象背后的社会根源.  相似文献   

8.
广告文化与社会责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告是商品促销的重要手段,具有鲜明的功利特征和强大的经济功能。同时,广告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具有文化的特征和功能,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广告文化不断地渗透,不但影响受众的文化心理,改变受众的文化观念、价值取向,示范、引导受众改变生活方式,而且推动文化的变迁,促进文化的交流与整合。因此,我们在利用广告的经济功能的同时,还应当把广告纳入社会文化的系统中加以考察,充分认识广告的文化功能及其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以便更好地利用它,使之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也能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同质化时代的商品广告具有概念化特点,这种特点是社会文化的因素催生的.概念化广告回应了人们的炫耀式消费心理,是人们主动建构自身的表征,在大众媒介的作用下,概念化广告制造着幻想,人们在幻想当中追逐着伪需求.同质化时代的概念化广告履行着涵化消费者的工作,向人们展示着新的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0.
广告及其伦理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告的发展对拉动经济增长,启动社会需求有相当大的作用。同时,我国广告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也暴露了经济关系对立和文化观念冲突等诸多问题,适时构建合理的广告伦理和社会主义市场伦理,将对我国广告业和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有着重大现实意义。本文根据广告的特征和利益构成,从广告主客体利益关系与利益行为、广告社会功能和社会价值的评判,广告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三个方面对广告伦理进行了探讨并得出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11.
广告艺术“培养”、“改造”和引领消费观念的时代已经到来。现代人的生活观念和消费方式瞬息万变,日新月异,消费心理趋成熟,五光十色的商品及其广告,不仅开阔了消费者的眼界,也增加了他们选择的机会。广告艺术正好可以利用其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形象信息,从消费目的、消费动机和消费行为诸方面对受众加以引导,推广的弘扬有时代特征的消费观念和先进的生产生活方式。提高消费者的选择能力和水平,帮助他们作出判断。  相似文献   

12.
广告文化消费至上观的价值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费对商业社会而言,其合法性毋庸置疑,但在广告等现代促销手段的推动下,一些畸形消费行为开始大量出现,广告文化所宣传的消费至上观加剧了商业社会中人的物化,它所秉承的消费主义价值观模糊了人们的价值意识,误导了人们的价值选择,并激化了不同阶层之间的社会矛盾。当然,消费不应该一味地受到批判,但消费需要加以引导和规范。  相似文献   

13.
广告作为市场经济的产物、信息传递的主要方式越来越多的进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在市场经济运行中,具有辅佐企业开拓市场,引导社会消费的功能,是国际国内市场信息交换的有效渠道。但是,目前我国广告所具有的开拓市场、促进消费、信息传播的积极作用还不能完全正确发挥,广告活动中的不正当行为也表现得日益突出,损害了广大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扰乱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相似文献   

14.
广告旨在推销商品、劳务和观念,是对消费者的说服过程。不少消费者对某些商品广告很熟悉,但并不是产品的目标消费者,关键是广告缺少说服力。因此,正确使用广告信息很重要。  相似文献   

15.
我国特殊商品虚假广告及其治理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特殊商品虚拟广告已成的社会的焦点,消费者对之深恶痛绝。因此,探讨特殊商品虚拟广告及其治理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现代人人消费物质的同时,也在消费精神和文化。单纯宣传商品的广告已不能适应竞争环境的要求,于是出现了广告情景化倾向,即营造一种意境深远的生活情景,记公众在消费中得到精神和文化享受。  相似文献   

17.
我们广告正常发展的主旋律下还是能发现一些不和谐音符,一些低级庸俗的广告用语、广告画面纷纷通过各种媒体粉墨登场,这些广告是违背了一定的社会规范和原则的,对人们的行为会产生误导,对社会易产生消极影响。要求政府、企业、广告界及社会通力合作,重视广告的社会功能,重视提升广告的文化品位。  相似文献   

18.
经常逛街的人都知道:看见自己喜欢的商品就不知不觉地买了回来,结果这些商品其实并不是自己需要的、引起这一动机的行为,是商品广告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广告中的某些策略使我们产生了购买的行动。因此,增强商品广告的诱惑力,能促使消费者“乐于接受”。一个成功的商品广告,必须符合消费者的心理特点;必须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事实证明:“广告战即心理战”,一个好的创意广告要富有心灵震撼力和感染力,“让人注意到你的广告,就等于你的产品推销出去了一半”。可见,从消费者接受心理方面讲,广告能否吸引消费者注意是其成败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人文关怀是广告传播中受众心理接受的基础条件,广告传播中的人文关怀具有向人们传达人生哲学观念和精神诉求的现代意义。消费文化的社会环境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广告传播中的人文关怀状况,重视广告传播担负的社会责任,使广告真正成为社会文化建设中的一个有机部分,以建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健康发展。从广告的题材选择、诉求角度和表现方式等方面分析了广告中人文关怀的的传播特色,并着重论述了广告中人文关怀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20.
由于广告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广告主体缺乏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虚假广告发布的媒体越来越广泛,且出现了高层化倾向;虚假广告涉及的商品、服务种类也越来越繁多;集体化倾向明显,严重侵害了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扰乱了广告市场的秩序.为此,国家必须建立和健全广告监管体系,完善法律法规,使广告主体对虚假广告"不想为"、"不能为"、"不敢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