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灵活就业是指在正规形式就业之外的其他就业形式,主要是指在劳动时间、收入报酬、工作场地、保险福利、劳动关系等方面不同于建立在工业化和现代工厂制度基础上的、传统的主流就业方式的各种就业形式的总称.  相似文献   

2.
灵活就业--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兰色 《经济论坛》2004,(23):16-17
所谓灵活就业是指在劳动时间、收入报酬、工作场地、保险福利、劳动关系等方面不同于建立在工业化和现代工厂制度基础上的传统主流就业方式的各种就业形式的总称。灵活就业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劳动关系非正规化。灵活就业人员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一般都比较松散,多数都没有签订正规的劳动合同,处于随时中止的状态。二是劳动报酬低,劳动报酬一般只能达到当地法定最低工资水平。三是与社会保险几乎没有制度性联系。四是灵活就业的门槛低、机制活。  相似文献   

3.
吕红 《当代经济》2007,(5):49-50
我国官方首次提出灵活就业是在2001年,在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人口、就业与社会保障重点专项规划中,提出了要引导劳动者转变观念,采取非全日制、临时性、阶段性和弹性工作时间等多种灵活的就业形式,提倡自主就业.所谓的灵活就业,是指在劳动时间、收入报酬、工作场地、保险福利、劳动关系等方面不同于建立在工业化和现代化工厂制度基础上的传统主流就业方式的各种就业形式的总称.  相似文献   

4.
城镇灵活就业问题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勇  王俊杰 《经济论坛》2004,(24):14-16,7
灵活就业的涵义。灵活就业是指在劳动时间、工作场地、收入报酬、劳动关系、保险福利等方面不固定的各种就业形式,如非全日制就业、临时就业、季节性就业、钟点工等。其从业人员主要是国有或集体企业离岗下岗失业人员、城镇新增就业中缺乏劳动技能者和农民工等,这是我们当前研究的重点,部分具有较高知识水平或特殊技能者也采用这种就业形式。  相似文献   

5.
多丽梅 《经济视角》2007,(10):47-49
所谓"非正规就业"是指在劳动时间、收入报酬、工作场地、保险福利、劳动关系等一个或几个方面不同于建立在工业化和现代企业制度基础上的、传统的主流就业方式的各种就业形式的总称。  相似文献   

6.
顺应时代要求促进灵活就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谓"灵活就业",就是指在劳动时间、收入报酬、工作场地、社会保险、劳动关系等方面,不完全按照建立在工业化和现代化工厂制度基础上的就业规则的各种就业形式的总称.目前,在广大的发展中国家,灵活就业表现为非正规部门就业.  相似文献   

7.
灵活就业的理论、实践及发展思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一、灵活就业的内涵和主要形式 灵活就业(Flexible Employment),在国际上大多与非全日制就业和非正规部门或非正规经济就业的定义相关。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课题组在2002年撰写的《我国灵活就业问题研究报告》对这个概念做出了如下界定:在劳动时间、收入报酬、工作场地、社会保险、劳动关系等方面不同于建立在工业化和现代工厂制度基础上的,传  相似文献   

8.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的研究表明,互联网使用可以显著增加灵活就业者的自雇概率,概率增加7.0%.无论全样本还是自雇和受雇分样本,互联网工资溢价的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互联网使用显著增加了灵活就业者的劳动供给时间,而且对自雇灵活就业者的正向影响大于受雇者.机制分析显示,互联网使灵活就业者拥有更自由的价值导向和生活追求,增加了 自雇就业概率,同时互联网通过增加个人工作偏好和收入水平进一步延长了该群体的劳动供给时间.此外,使用互联网学习、工作、社交等方式对灵活就业者劳动供给的影响存在异质性,与中老年和城镇户籍群体相比,互联网使用更显著地增加青年和农村群体的自雇概率和劳动供给时间.  相似文献   

9.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我国就业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严峻的就业问题,也突显了新时期特点:就业压力剧增,结构性矛盾和区域性问题突出;就业格局发生非稳定性的重大变化;中小企业成为就业主要渠道;自谋职业者大量增加,灵活就业成为重要方式等等。这些重大变化中,突出特点是灵活就业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势头,它突破了传统的正规就业方式,是对传统就业体制的创新,但在其快速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缺乏宏观指导、劳动关系不稳定、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等。灵活就业的发展对我国就业政策和劳动保障管理体制提出了新要求,我们面对就业方式的灵活化,一方面要开辟灵活多样就业形式的新领域,另一方面要加强政策导向,健全灵活就业的环境法律机制,从制度上保证其良性发展。本文拟对如何完善我国灵活就业机制和法律保障做一浅显分析。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将城市贫困群体就业扶持政策的实施作为一个自然实验,应用微观经济计量方法分析了城市贫困群体中女性和男性的劳动供给反应。研究结果表明,贫困群体中女性劳动供给和男性劳动供给的净工资弹性分别为3.22和1.94;就业扶持政策使贫困群体中女性劳动供给和男性劳动供给分别增加了106.47%和57.33%;贫困群体劳动供给的增加主要是由就业率上升而非工作时间增加引起的。因此,通过就业扶持政策可以有效地增加贫困人口的劳动供给,提高贫困人口收入,达到有效削减贫困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人们就业观念的变化,灵活就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已成为缓解我国就业压力的重要途径.但目前灵活就业存在问题较多,特别是中低层灵活就业群体的就业问题更加突出,通过对重庆市836位中低层灵活就业人员的就业现状进行调查,发现他们的就业渠道不够畅通,收入很不稳定,缺乏参加社会保障的条件等特点,认为政府应根据这些情况制定相应的政策,以推动灵活就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传统计划经济时期的安置就业退出历史舞台以后,灵活就业逐渐成为我国社会实现充分就业的主要渠道。与此相适应,就是灵活就业也给我们带来了多样化的雇佣关系。本文在两年多的专题调查研究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灵活就业劳动雇佣关系的现状特点,对灵活就业群体及其雇主做了分类,对雇佣关系引发的冲突问题作了归纳分析,对不同类型的灵活就业的雇佣关系提出了规范化管理的思路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就业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在就业形势异常严峻的情况下,被称为吸纳就业“海绵”的灵活就业逐步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目前,我国灵活就业劳动关系具有非正规化、多元化、动态化、多层次化和外部化等特点。为此,应建立完善的劳动法律体系,使灵活就业规范化;建立三方协调机制,保护灵活就业者的基本权利;加强对灵活就业劳动的行政管理及监察工作;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市场及公共服务体系等,保障灵活就业劳动关系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4.
郭露  王峰 《财经科学》2024,(3):118-133
数字经济发展正推动我国就业市场发生新的变革,新就业形态加速涌现,灵活就业已经成为劳动力的主要选择之一,但“增量”的同时,如何提高灵活就业质量日益成为我国面临的重要现实问题。本文利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基于灵活就业不同于正规就业的独有特征,探索性地测度了灵活就业质量,并考察了数字经济对灵活就业质量的影响、分维度差异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灵活就业者多为男性、农村户籍、高龄以及低学历劳动者,且其工作收入低、工作强度大、工作得不到保障等问题广泛存在,就业质量普遍较低;基准回归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显著提高了灵活就业质量,这主要体现在数字经济发展对灵活就业工作收入以及工作自由度显著的正向影响中;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新生代、低人力资本、雇员型以及非农业户籍灵活就业者的就业质量提升作用更强;机制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可以通过培养灵活就业新业态与提高灵活就业者数字素养进而提高灵活就业质量。本文的结论有助于对政府进一步提升庞大的灵活就业群体就业质量,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与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5.
数字平台是资本与劳动多样化关系的典型与集中地,它在交通、餐饮、在线服务、住宿、流通等经济活动各领域的应用与蓬勃发展,带动了一批以自由职业者为主体的创意群体、灵活就业的零工群体、众包和外包群体以及产消工作者等多种数字劳动类型的兴起,甚至广大网络用户都成为“受众劳动”和“无偿劳动”被纳入到数字平台上的新型劳动之中。数字平台中多种劳动类型的形成和发展,一方面增强了高技能者的劳动主体性和自主性,另一方面也让更多低技能的在线外包群体增强了对数字平台的依附性,同时也为创意群体提供了施展才能的空间。数字平台上的不同群体同数字平台资本之间通过多种方式联结在一起,形成了多样化的资本与劳动的关系。基于此,本文对数字平台中所嵌入的各种关系进行一般性剖析,在此基础上理清几点认识,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灵活就业人员医疗保险典型问题剖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以非全日制、临时性和弹性工作等形式就业的灵活就业人员不断增加,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已成为扩大就业的有效途径。目前我国灵活就业人员约占城镇就业人数的40%,成为社会保险扩面征缴的重要增长点,因此对劳动保障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2003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指导意见》,为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提供了政策上的指导,许多地方积极探索,并制定出适合本地实际的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实施方案,在制度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17.
为适应新时期民生需求的变化,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必须要转变.但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仅是产出质量的变化,还将对我国的就业机会、就业结构、职工技能以及人们的收入等产生复杂的影响.就业是民生之本,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因此,要通过扶持中小企业发展解决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就业问题,通过以尊重劳动为核心调节收入分配,解决经济发展中的收入差距悬殊问题,最终使民生的就业和收入问题得以解决.  相似文献   

18.
发达国家的灵活就业政策分析及启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国际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高科技的飞速发展及应用,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第三产业逐渐壮大,多种灵活的就业方式应运而生,并获得迅速发展。本文主要介绍发达国家灵活就业的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及措施并分析其对我国采取灵活就业形式的启示。一、发达国家的灵活就业政策发达国家为促进、引导和保障灵活就业的正常发展,制定了许多相关政策和措施,主要内容如下:1、制定促进灵活就业形式的宏观经济政策和总体规划。为促进本国灵活就业形式的发展,各国政府根据本国就业格局和经济发展需求,都制定了促进灵活就业形式…  相似文献   

19.
在允许灵活用工的法律背景下,劳务派遣、劳务外包等灵活用工方式在制造业中被广泛使用.由于缺乏有效规制,灵活用工中第三方中介群体对劳动力市场的介入不仅催生了高额“返费”乱象,还孕育出围绕“返费”的“食利者”阶层,使得制造业企业用工成本逐年增加,劳动者权益受损.以上实践引发制造业用工和就业秩序混乱,给我国制造业经济的良性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本文在探索我国制造业灵活用工模式中高额“返费”现象生成机制的基础上,探究制造业劳动力市场中各行为主体如何围绕既有劳动法律制度展开竞争和博弈,为解决产业工人就业问题和建设制造业强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依据2002年中国家庭收入项目(CHIP)数据,本文应用微观经济计量方法估计了城镇居民的就业方程和工作时间方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教育年限的增加,个体就业概率不断增加;随着家庭其他收入的增加,个体就业倾向逐渐降低,工作时间逐渐减少;随着家庭人口数的增加,就业个体的工作时间逐渐增加。低收入群体女性和男性工作时间的工资弹性分别为-0.3237和-0.3167,而女性中高收入群体工作时间的工资弹性为0.1429,说明倒S型劳动供给曲线在2002年中国城镇劳动力市场是存在的。因此,政府部门应结合经济发展水平适时地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同时加大对低收入群体教育和培训投入力度,促进低收入群体社会福利水平的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