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宜居城市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界定了宜居城市的概念,探讨了宜居城市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生态、安全诸方面的内涵,剖析了宜居城市的环境系统,认为宜居城市是由自然物质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相互交织、融合形成的一个复杂巨系统,提出宜居城市的七大判别标准--经济发展度、社会和谐度、文化丰厚度、居住舒适度、景观怡人度、公共安全度.阐述了宜居城市发展演变的一般性规律,旨在为中国宜居城市建设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宜居城市可以满足当前城市经济、社会和教育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要求,这一理念的提出,为城市的深入建设发展提供了方向,但也提出了更多要求。为提高宜居城市的建设水平,还需进一步研究宜居城市理论指导下棚户区改造的路径,完善棚户区改造工作。文章首先从两个方面介绍了宜居城市理论指导下棚户区改造的原则,然后探索了棚户区改造对宜居城市建设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宜居城市理论指导下棚户区改造的路径,即树立宜居建设理念和以宜居为基本目标建设安置房屋。  相似文献   

3.
建设宜居城市有关问题的探讨——以秦皇岛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秦皇岛市建设宜居城市为例,阐述了宜居城市在哲学、经济、文化、社会、环境、生活、规划设计等层次的内涵,分析了秦皇岛市建设宜居城市的优势,根据秦皇岛市的城市特点和实际情况,探讨了在科学规划、基础建设、产业调整、生态安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建设措施.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不同层次对可持续发展内涵做必要的梳理后,明确可持续发展的价值标准。同时,对现存的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及其理论基础进行追溯与评述。最后根据可持续发展的自然约束和基于社会、经济条件的可操作性提出对指标体系的理解。 一、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人类社会发展到现代,资源和环境受到严重破坏,构成社会发展,尤其是经济发展的约束。在20世纪80年代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资源和环境的价值研究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充实和延伸。学术界对可持续发展展开了广泛的讨论,赋予了可持续发展问题丰富的内涵。概言  相似文献   

5.
《价值工程》2016,(17):1-4
随着城市化进程高速推进,宜居城市已成为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加快城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从宜居城市评价指标、概念、内涵等三个方面阐述国外宜居城市的理论研究成果;从宜居城市的法制法规建设、奖励措施、评价指标、城市规划理念等四个方面分析国外宜居城市的实践特征;从宜居城市的评价、内涵、概念、模式等五个方面概述我国宜居城市的理论研究成果,并政府履行职能探析我国宜居城市的实践。通过整理分析,针对现有研究的不足,对未来宜居城市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内涵及评价指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和谐宜居城市是未来中国所有城市发展的共同目标导向。在回顾国内外宜居城市研究与评价的基础上,对宜居城市、和谐宜居城市、和谐宜居之都和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等概念内涵进行了科学解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评价指标体系,共包括"城市安全、生活品质、环境宜人、社会和谐、开放创新"5个维度14个要素层和35个具体指标。最后,基于此评价指标对北京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水平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7.
增强城市实力建设宜居城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前,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正在逐渐深入人心并渗入到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规划中,城市建设行业也不例外,“宜居城市”的概念正是在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背景下提出的。关于宜居城市,我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8.
目前,如何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迫使企业对环境成本的控制日趋重视。文章在分析企业环境成本内涵的基础上,探讨企业环境成本的确认和控制,并按照可持续发展理念9建立生态文明的要求,提出了一些完善企业环境成本确认和控制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宜居城市的产业支撑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宜居城市"是未来我国城市发展的方向与目标.本文从探讨宜居城市的内涵与标准出发,研究了实现宜居城市目标所需要的产业支撑.研究认为:经济发展是实现宜居城市的基础,合理的产业结构是建设宜居城市的必要前提.宜居城市的产业体系一方面应该在遵循区域产业结构配置的一般原则基础上,依据产业对环境的压力和需求,选择环境友好型的产业作为城市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根据产品链和废物链间的共生、伴生或寄生关系,配套发展关联产业;按照动脉产业和静脉产业协同发展的原则,发展基础产业.另一方面要积极发展生活性服务业,营造多元化、多层次、全覆盖、有特色的生活服务环境.  相似文献   

10.
目前,如何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迫使企业时环境成本的控制日趋重视.文章在分析企业环境成本内涵的基础上,探讨企业环境成本的确认和控制,并按照可持续发展理念,建立生态文明的要求,提出了一些完善企业环境成本确认和控制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庄鲲鹏 《民营科技》2009,(9):226-226
探讨了如何明晰建筑生态环境的真正内涵,推广建筑节能的理念,实践并完善节能评价系统,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探索提供新的依据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是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平衡。本文立足企业经营管理视角,对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当前企业绩效中的作用和影响进行分析,希望为企业更好地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推动绩效增长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关于宜居城市的拙见   总被引:39,自引:2,他引:39  
宜居城市就是适宜人们生活居住的城市.作者认为,宜居城市要有充足的就业岗位、是社会和谐、环境优美、文化有个性、基础设施完善配套的城市,并对宜居城市衡量标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廖元旭 《会计之友》2012,(25):91-93
随着我国"天人合一"城市理念的兴起,对生态宜居城市环境绩效审计概念、审计内容进行探索,初步建立生态宜居城市审计的组织方法、技术方法,构建审计评价体系和审计评价指标,可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相似文献   

15.
中外循环经济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循环经济”一词并不是国际通用的术语,在学术界尚有争议。从“循环经济”概念的外延和内涵的演变进程看,它是国际社会在追求从工业可持续发展、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关于发展模式的理念,它是针对传统线性经济发展模式的创新,不是主流经济学中关于“经济行为”问题的理论与实践。由于所处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不同,面临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问题不一,所以我国与德国和日本等国在循环经济的认识与实践方面,有较大差异,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概念及实践。  相似文献   

16.
文章首先提出了企业危机可持续发展理论内涵及流程。其次,本文根据企业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结合于企业危机管理的理论中,并提出了增强危机与风险意识、更新人才资源观念、完善危机管理体制、倡导持续“绿色”创新理念等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国际经验与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红 《企业经济》2007,(1):125-127
循环经济是国际社会在追求从工业可持续发展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关于发展模式的理念。由于所处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不同,面临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问题不一,所以我国与一些世界发达国家在循环经济的认识与实践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本文试图通过对我国和发达国家在循环经济产生的背景、内涵、社会实践上差异的比较,在总结世界发达国家可持续发展的经验基础上,分析我国发展循环经济所面临的问题,同时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循环经济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对外贸易面临资源、环境约束的背景下,文章介绍环境资源内生化的内涵和必要性,探讨其对我国外贸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康娜 《会计之友》2013,(23):33-35
在强调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社会背景下,传统的仅仅披露财务信息的财务报告已无法满足各种利益相关者的需求,涵盖财务、公司治理、环境、社会责任、未来发展前景等信息的整合报告已经成为我国企业报告发展的必由之路。文章对整合报告这一新生事物的内涵及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整合报告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0.
马飞 《企业研究》2011,(3):113-114
随着社会的文明与进步,人们的生活追求与居住品位已更加立体化。现代的居住欣赏方式,决定了建筑艺术的新型设计理念。本文基于人本主义理念,探讨了现代建筑设计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建筑艺术的创新理念以及基于环境艺术构成的和谐理念,提出了建筑设计的时代性、现代性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