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予燕 《理财》2014,(6):59-61
企业总会在一定利益的驱使之下铤而走险,采取不合法的手段,进行利润操纵。利润操纵的有些手段貌似合乎会计准则和制度的要求,但是突破了一定的限度,就成为不合法的操纵行为。警惕上市公司利润造假是股票投资者的必修课,以防踩雷。  相似文献   

2.
利润操纵是通过违规违法手段弄虚作假,人为造成利润增加或减少的行为。不管是中小企业还是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目的主要是经济利益,但具体又在操纵利润的目的、特征及手段等方面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3.
新会计准则对企业利润操纵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慧萍 《会计师》2010,(8):13-15
<正>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有效规范会计工作秩序和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缩小企业利润操纵空间,满足投资者、债权人、政府等利益相关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维护社会公众利益等具有重大意义。同时,通过对新旧会计准则的比较发现,新会计准则一方面缩小了企业利润操纵的空间范围,另一方面又可能为企业利润操纵开辟新的空间。  相似文献   

4.
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当局在法律和会计准则、制度允许的范围内,为了自身利益的需要采取多种手段使企业报告盈余达到期望水平的行为。从本质上讲,盈余管理属于利润操纵,它是一种由于主观故意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行为,  相似文献   

5.
廖盛山 《会计师》2011,(5):67-68
<正>在我国目前的证券市场上,不少的上市公司为了保住"壳资源"或达到配股、增发股票等某些目的,往往利用多种手段进行资产的账面重组,以达到操纵利润、粉饰业绩的目的。利润操纵行为广泛存在于我国上市公司内部财务活动中,新会计准则在一些方面遏制了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行为,但也给上市公司利润操纵提供了新的空间。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资本市场不断成熟,企业利润操纵问题也随之而来.利润操纵扰乱了资本市场秩序,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如果不加以严厉地打击和治理,我国的资本市场就难以健康地发展.文章结合这一背景,对企业利润操纵行为产生的原因以及各种动机作了相应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盈余管理(earnings management)是指企业管理者以获取一定的私人利益(private gain)为目的,迫于相关利益集团对其盈利预期的压力,在公认会计原则的约束下选择最有利的会计政策或控制应计项目,以使报告盈余达到期望水平。一、盈余管理与利润操纵的区别1、法律界定不同。从本质上讲,盈余管理也是一种利润操纵行为,但利润操纵是通过违规违法的手段改变企业的盈余信息,人为地造成利润的增加或减少,其目的是  相似文献   

8.
武丽君 《理财》2004,(4):55-55
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企业管理者为了达到获取非法利益的目的而蓄意粉饰会计报表,通过各种办法来进行利润操纵。本文就企业常见的利润操纵方法作一分析,以便会计报表使用在对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有一个更加清醒、正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我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及其防范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造假行为屡禁不止。上市公司往往采用利润操纵的方式编制虚假财务报告,或包装上市,圈占投资者的资金;或配合庄家操纵股价;或为了取得配股权虚构利润等等,损害国家和社会公众的利益的现象屡禁不止,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尤其是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一大隐患。本文从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形式和成因入手,对如何对利润操纵行为进行防范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愿此文能够对上市公司的财务管理工作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左党杰 《理财》2003,(10):34-34
利润操纵是指上市公司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通过各种方式隐瞒或粉饰真实的经营业绩、超过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进行利润调节的行为。这种行为将导致会计信息使用者做出错误的决策,从而损害了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合法权益。本文通过对上市公司的利润操纵的动机和方式的分析,对防范利润操纵行为的途径作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利润操纵行为广泛的存在于我国企业内部财务活动中,新会计准则将通过对存货记账方法、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和债务重组方法的调整等方面控制企业的利润操纵行为。下文将结合新会计准则的规定,深入分析新会计准则的若干规定,探讨其对企业利润操纵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企业会计报表应该真实、公允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但实际生活中,企业为了某种目的而通过各种手段进行利润操纵。本文从企业利润操纵的三个主要动机入手,从六大方面对企业常见的利润操纵方法进行了初步的会计分析,并给报表使用者提出了一些强化分析的措施与对策建议,以期对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有一个更加清醒、正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曹芸萍 《会计师》2012,(1):43-44
<正>所谓上市公司会计利润操纵,一般是指上市公司出于某种动机,利用法律规范的空白,甚至违反法规,通过各种手段对上市公司会计利润进行操纵的行为。这种行为严重妨碍了整个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对我国上市公司会计利润操纵行为进行探究,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一、上市公司会计利润操纵行为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高飞 《理财》2011,(11)
上市公司会计报表粉饰是指上市公司为了自身利益,采用伪造、编造等手段编制会计报表,向资本市场传递虚假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等会计信息,是一种典型的人为会计操纵。当前,在我国会计信息失真、会计报表粉饰、人为操纵利润的案例比比皆是。尤其是上市公司会计报表粉饰的行为极具危害性,它不仅误导投资  相似文献   

15.
闫飞雪 《会计师》2008,(7):11-13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并于2007年1月1日起首先在上市公司中执行,其他企业鼓励执行。新准则的发布和实施对中国企业规范会计行为、遏制利润操纵产生重大影响,但在一定范围内也存在企业利用新准则进行利润操纵的可能性。文中将就新会计准则对企业利润有较大影响的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据以提出一些作者的见解。  相似文献   

16.
全球经济一体化,利用外资新办合资企业越来越多,这个过程中,一些外商投资者受利欲驱使,失去职场应有道德,利用资金、产品等优势,操纵董事会,操纵企业利润,使中方投资者受损。本文笔者根据亲身经历及感受从供货环节、销售价格等方面对外商投资者操纵利润手段进行初步探讨,并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
赵红燕 《理财》2004,(11):41-42
在现实生活中,企业管理层为了达到获取非法利益的目的,往往蓄意粉饰会计报表,操纵利润。本文试图就企业常见的利润操纵方法予以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全球经济一体化,利用外资新办合资企业越来越多,这个过程中,一些外商投资者受利欲驱使,失去职场应有道德,利用资金、产品等优势,操纵董事会,操纵企业利润,使中方投资者受损.本文笔者根据亲身经历及感受从供货环节、销售价格等方面对外商投资者操纵利润手段进行初步探讨,并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
李亚敏 《中国外资》2010,(14):122-123
由于我固的社会正处于转型阶段,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许多相关的法律、制度等体制还不健全成熟无法到达与经济相匹配的发展速度,使得我国很多企业利用财务制度上的漏洞操纵利润的风气越来越盛,给投资者和国家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更严重的是它导致资本市场信任危机,严重影响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本文从企业操纵利润的行为动机出发,通过对企业利润操纵常见的方法进行分析,从而提出有效遏制利润操纵行为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我国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通过会计估计和会计政策的选择等等财务处理手段虚增利润一直是会计信息质量不高的重要原因。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对企业操纵利润的空间进行了严密的限制,较多地压缩了会计估计和会计政策的选择项目、限定了企业利润调节的空间范围,对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公众利益起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