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刘晓丹 《魅力中国》2009,(12):142-143
从古至今,中国画都离不开笔墨,"笔墨"是中国画的一个独特表现形式,是中国画的精髓。石涛的"笔墨当随时代"的精辟论述,说明中国传统笔墨已成为表现个性和民族性不可或缺的艺术表现形式。特别是在中国山水画中,笔墨又是山水画的灵魂之所在,画家的审美理念,所感所观,传情达意都在其笔墨中有具体的体现,并使其不断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从古至今,中国画都离不开笔墨,“笔墨”是中国画的一个独特表现形式,是中国画的精髓。石涛的“笔墨当随时代”的精辟论述,说明中国传统笔墨已成为表现个性和民族性不可或缺的艺术表现形式。特别是在中国山水画中,笔墨又是山水画的灵魂之所在,画家的审美理念,所感所观,传情达意都在其笔墨中有具体的体现,并使其不断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唐建 《走向世界》2016,(5):60-63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中国画的历史源远流长,为世界创造了举世公认的辉煌艺术成就。从现存的原始社会的岩画和彩陶上已经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中国画成熟于秦汉时期,隋唐时期发展成为具有多种门类的综合性绘画,宋元时期达到鼎盛。中国画追求内在的精神气韵,具有诗、书、画、印四位一体的美,追求以黑白为主的色彩方法,以线造型的笔墨观,以及打破时空局限的透视方法等特征,体现出中国绘画有别于西方  相似文献   

4.
郑晓芳  王中明  庞晶晶 《魅力中国》2013,(8):336-336,338
道家“无”的思想表现并与中国画的画面留白的关系。中国画的留白,是中国画艺术形象的构成要素之一。通过有形与无形的对比,运用充满感情和韵律的线条,组成了明朗概括的视觉形象。留白并非空洞无物,而是艺术家所追求的更高的审美境界,即“无笔墨处之妙境”。中国画的留白,是其独有的表现手法之一。留白是通过欣赏者的审美联想和想象而获得的一种意象空间。它与中国古代道家思想、传统的审美意识、观察记忆方式和艺术表现方法相一致,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留白是中国画中的独特现象,虽没有笔墨的语言,但它与笔墨相互生发并产生独特的“蕴境”。留白是建立在艺术想象基础上的一种艺术创造,通过虚实相生、无中生有,进行意象造型的美学追求。  相似文献   

5.
任加敏 《魅力中国》2014,(22):133-133
传统中国画浓缩了中国的文化内涵、审美表达、哲学思考等内容,可以说是中国人民积累下来的智慧结晶。而中国画主要通过画家的用笔和用墨来进行语言的表达。本文主要介绍了中国画笔墨的特征,分析了作者用笔用墨与情感表达,归纳了现代中国画笔墨的发展与创新。  相似文献   

6.
高瑞菡 《魅力中国》2013,(25):100-100
中国画是用线的艺术,线条在中国画艺术表现上有它独特的概念和作用,中国画的线是一种富于东方艺术特质的表现形式,所以说中国画的发展历史也是一部线的发展史。中国画的线务有鲜明的书法趣味,中国画使用的线条是中国书法的线条,无论写意还是工笔都是这样的。这些线条的表现是用书法的方法“写”出来的。中国画线蒂所具有的点画勾勒、运转自如的节奏感。形成了线条的丰富性。使得中国画的用线具有突出的音乐之美和丰富的表现语言。  相似文献   

7.
“笔墨”观念,在近代以来的中国画实践与理论活动中地位尤其关键,对它的思考反省,是推进中国画论进一步深入发展的必要工作.笔墨不仅是艺术创造的工具材料,还是一套具有文化符号性质的技艺制度,更是精神性的审美观念集合.笔墨的丰富性、多义性、复杂性,正与其历史积淀下的厚重底蕴和其之于中国画的重要意义相匹配.  相似文献   

8.
刘彦明 《魅力中国》2013,(34):175-175
笔墨,是中国画赖依存在的根本,在中国画教学中笔墨训练对初学者至关重要,合理地选择教学内容可使学生的笔墨训练扎实而富有成效。在教学过程中,笔墨是密不可分的,它们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我们在强调用笔的同时,也要对用墨作出一定的解释,反之亦然,同时还应强调笔墨为表现对象服务,单纯孤立地讲解用笔用墨没有实质意义。  相似文献   

9.
王昭 《魅力中国》2011,(20):302-302
在世界上各类绘画艺术中,中国画以其独特的用线表现形式独树一帜。中国画的写意笔墨,既借鉴了源远流长的中国书法用笔的各种表现方法,又结合了绘画的造型表现形式,不求形似,但求神似,以写来“抒写”画家的内心情感,是中国历代文人画家不断探索、不断总结的结晶。本文论述写意笔墨之“写”的表面含义和深层含义,并探究画家“写的主观意向与心路历程”以及引发新时期人们对写意笔墨之“写”的再认识与新思考。  相似文献   

10.
邹世兰 《魅力中国》2010,(7X):294-295
"钩勒"是中国绘画的基本用笔,也是中国哲学本源理论"太极"图的诠释。"钩勒"的线条,是中国画塑造形体的主要形式,中国画以线造型,用笔之法"道"自古有之。如:黄宾虹的"五笔"之说,六法中的"骨法用笔"……中国画家将"太极"中的阴阳,乾坤的中国哲学宇宙辩证法用于中国绘画中,形成中国绘画独特的"钩勒"之"道"。  相似文献   

11.
刘权  宗爱迪 《走向世界》2013,(43):62-64
<正>"我用中国的笔墨纸砚,吸纳了西画好的元素,画我们自己的生活,它仍然是很好的中国画。你就让我西装革履拿上毕加索的笔、洛伊德的画布,我也画不出西方的油画来,我的血脉里不是这些东西!""笔墨挥洒在宣纸上的感觉无以言表,就是给我一个县官我也不换!"  相似文献   

12.
张慧光 《新西部(上)》2009,(7):115-115,106
本文围绕吴冠中的"笔墨等于零"一文来解读吴冠中对于传统的"笔墨中心"的开拓与革新的艺术观点,以此进一步阐述传统笔墨在当代的发展趋势状态,提倡要在葆有中国画的东方气质与民族特征的同时不断地发展与创新.这不仅是继承传统艺术精华的问题,还是意味着如何看待传统文化精神价值的一个大问题,是具世界意义的文化战略问题,没有创造就没有传统.  相似文献   

13.
飞白做为中国传统水墨画中的一种笔墨语言形式,被越来越多的运用在平面设计中.飞白的欣赏价值极高,尤其耐人寻味的是黑与白的边界,有的若丝线、有的若细沙、有的若斧劈,有的若烟雾……在一笔一划中尽显笔墨的韵味,在极简中体现东方的笔墨神韵.这种笔墨语言形式在现代平面设计中越来越体现出其独特的魅力和不凡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14.
姚睿 《魅力中国》2014,(3):180-180
写生是美术课的主要教学方法,又可分为直接写生法和间接写生法。中国画多采用间接写生法,甚至要求画家应具有默写法的基本功。中国画讲究形神兼备,特别追求以形写神、气韵生动、不似之似、意境的审美特征。注重笔墨和意境寓意,甚至突破时空限制。高等院校美术教育是培养美术师资的教育,要求学生能较全面地掌握美术学科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和多方面的知识。要重视写生,加强写生训练,应将写生、临摹与创作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大山包写生就是一次较为成功的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5.
输电线路上波过程的数值计算方法很多,一般工程计算都是建立在无损线行波特征线的基础上,流行最广的贝杰龙(Bergeron)数值计算法也不例外。文章阐述了特性线法的基本原理,并根据个性案例叙述其具体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6.
当代中国画家,不知道"笔墨当随时代"这句话的人大慨极少,但在其中下气力认真弄清此语本质意义的人却为数不多,而真正有能力随着生命过程,不断发现、不断实现笔墨时代性之变的艺术大家则属罕见。"笔墨"是中国画特有的审美形式。"笔墨之变"的现代内涵甚至超过了笔墨本体,它表达着中国画随时代变革而变化着风貌的必然规律。从这种意义看,"笔墨"  相似文献   

17.
我们知道在中国山水画创作中,画什么是相对不难的,难的是怎么画,如何表现.笔墨形式就是以如何表现为着眼点的,它一方面为画家表现万千物象提供了极大的自由性和创造空间,同时也为这种"自由"和创造的"空间"划定了一定的范围--自由的表现但不是任意的表现.  相似文献   

18.
绘画是一种语言,是画家审美取向、自身修养以及艺术追求的深层体现。无论是诗境还是梦幻,每一点笔墨都蕴含着创作者的思考,离不开画家的主观营造。齐勇军的工笔画,无论花鸟人物,皆构图独特巧妙,笔墨细腻精致,色彩斑斓富丽,以他诗意的情怀,精练的绘画语言,突显着蓬勃的时代气息和他的艺术个性。  相似文献   

19.
文章认为,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阐述了艺术作品的本质之源,物与作品的关系,三种流行的对物的解释。其中创作的本质对艺术创作有相当重要的指导作用,而对中国画的创作启示在于,第一,对艺术创作来说,体验是决定性的源泉;第二,创作一定不能忘记物在体验中与其他天地间的关系,在物与物内在的关联中去寻找感觉;第三,在国画创作上,艺术家要不断地超越自己,以更开放的心态,进一步挖掘笔墨颜色等材料,创造出更新的表达语言和方法手段;第四,在中国画创作中尤其要在大自然中去体验。  相似文献   

20.
赵晓卓 《理论观察》2005,(1):142-142
诗是有声的图画,画是无声的诗。诗是用抽象的文字、以精练的语言抒情表意的艺术,因此诗常常以绘景的方法创意。画是用形象的造型、以酣畅的笔墨语言绘形写神的艺术。所以中国画常常以绘景的形式造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