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现代乡镇》2011,(4):73-73
2011年3月16至18日,广东省港澳事务办公室副主任金萍率粤港澳合作促进会秘书处有关人员赴澳门调研,期间拜访了在澳的促进会理事会部分成员及会员单位:促进会顾问谭伯源先,  相似文献   

2.
《现代乡镇》2011,(4):76-76
7月6日,广东省港澳事务办公室副主任金萍、省港澳办粤港澳合作促进中心主任(副厅级)兼粤港澳合作促进会常务副秘书长朴俊安、省港澳办合作促进中心调研员梁伟光到本社调研考察。  相似文献   

3.
“邀请国家部委领导、三地政府代表、社会业界代表以及各方专家学着共聚一堂,为推进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把脉开方,为深化粤港澳更紧密合作出谋献策,围绕‘十二五’时期推进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  相似文献   

4.
《现代乡镇》2011,(4):74-75
2011年5月至6月期间,由粤港澳合作促进会金融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助理连坚雄先生为领队的代表一行人,在香港和澳门专访了多家著名商会,各方交流了在粤港澳合作方而的意愿和细项。  相似文献   

5.
粤港澳合作是广东发展的引擎,且是《规划纲要》能否在2020年全面落实的其中一个关键。 《规划纲要》颁布不久后的2009年2月19日,粤港澳三方即在香港联合举行了共同推进实施《规划纲要》联络协调会议,一致认为《规划纲要》将粤港澳合作纳入国家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6.
2009年11月1日,由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江苏省科技厅和如皋市委市政府共同举办的全国首届县域经济产学研合作高峰论坛在江苏如皋市隆重举行。国务院参事、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常务副会长石定环宣布论坛开幕。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副会长、秘书长王建华主持论坛。  相似文献   

7.
2009年8月,国务院正式批准《横琴总体发展规划》。按照《规划》的部署,未来横琴新区将以合作创新和服务为主题,充分利用横琴邻近澳门的优势,在推进粤港澳紧密合作中发挥制度创新、先行先试的先导作用,把横琴建设成为“一国两制”下探索粤港澳合作新模式的示范区、深化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的先行区、促进珠江口西岸地区产业升级发展的新平台。  相似文献   

8.
石永旗 《开放导报》2009,(2):I0018-I0019
《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描绘了粤港澳合作的前景和蓝图。在最近召开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不断拓展粤港澳合作的深度和广度”。粤港澳合作第一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标志着粤港澳合作已经进入到国家议事层面,表明建立粤港澳三角“共同市场”,实现商品、资本、人才和服务的四大流通已在中央领导层形成共识。  相似文献   

9.
《中国高新区》2009,(11):9-9
作为我国“产、学、研”领域每年一度的高层盛会,第三届中国产学研合作(滨海)高峰论坛暨2009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年会于11月7日在天津滨海高新区召开。  相似文献   

10.
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是国家发展大计,而粤港澳人才合作示范区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高地建设提供了先行先试的经验借鉴。本文全面分析了粤港澳人才合作示范区最新人才政策,并凝练出粤港澳人才合作示范区人才高地建设的主要经验,基于该启示,文中提出应从积聚大湾区人才高地建设“聚合力”、构筑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的“大舞台”、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试验田”、营造全球一流科技人才的“向往地”、形成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强磁场”五个方面发力,全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高地。  相似文献   

11.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支持建设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大力发展金融后台服务产业,建设辐射亚太地区的现代金融产业后援服务基地。”——2008年12月17日  相似文献   

12.
论珠江三角洲农业旅游的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正>一、珠江三角洲农业旅游发展的背景和条件珠江三角洲,其范围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中山、江门、肇庆、惠州等9个地级市共28个县级行政区。全区面积4.2 万km2,占全省总面积的23%,人口3450万,占全省的39%,工农业发达,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省的74%。是广东省乃至全国最富裕、最发达的区域之一。  相似文献   

13.
在汇率改革、劳动力成本上升、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环境保护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广东产业发展进入高成本时代。2005年起,省政府实行"腾龙换鸟"、"双转移"战略,积极推动地区产业转移升级。运用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探析广东产业升级转型的内在动力珠三角地区着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经济社会收益最大化;而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基本生存环境恶化,借助转移升级,重新焕发活力。产业升级转移过程,好比露珠滴入平静水面,形成"涟漪"效应。  相似文献   

14.
金融危机对珠三角地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苏生 《特区经济》2008,(11):12-12
<正>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地区依靠基于低成本资源优势的外向型经济出口取得辉煌的经济发展。但是,2007年2月开始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已经对全球经济产生深远影响,包括正在日益积极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中国,也必将对出口制造在全球占据重要位置的珠三角地区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邓路 《特区经济》2010,(9):27-28
本文通过产业出口竞争力的三个指标,即显示比较优势指数、贸易竞争指数及出口商品结构转化率,来分析珠三角各出口产业的竞争力状况。珠三角目前以机电及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为主,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出口为辅。其中传统密集型产业虽仍对珠三角出口有较大贡献,但以价低量多取胜,国际竞争力趋弱;机电及高新技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尚未形成,但有较大潜力。因此对劳动密集型产业应实行产业升级和产业淘汰并举,对机电及高新技术产品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及鼓励创新,使其形成长期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关于珠三角区域竞争力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严红梅 《特区经济》2003,(11):35-38
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在汹涌澎湃的市场经济大潮中,靠着大胆创新这把"利器",成功地"杀出了一条血路",基本实现了以工业化为主导,信息化初露端倪的经济腾飞,其创造的经济神话一时无双.然而,随着全国新一轮发展热潮的涌动,珠江三角洲的先发优势、地缘优势相对弱化.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经济区分别开始了新一轮的合纵连横……三大都市经济圈的迅速崛起,正在悄然改变着中国区城经济的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7.
泛珠三角区域的经济一体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泛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意义不仅在于其自身的整合与共赢,还在于对整个中国经济的发展、经济社会体制的转变和完善,甚至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以及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形成和推进都有着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章进一步分析了在两种社会体制、多种经济发展层次、多种化和法律背景共存的情况下,泛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可行性及其路径。  相似文献   

18.
珠三角服务业集聚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首先对服务业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并介绍国外服务业发展状况,通过分析珠三角各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指出珠三角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一些加快珠三角服务业集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20.
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比较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本文运用统计数据对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三次产业结构、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工业结构进行了比较,并在此基础上对这两个地区进行了产业结构层面的分析,最后在对比较分析结果总结的同时就其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发展重点及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