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由央行和中国社科院金融所共同完成的《中国金融生态调查报告》在北京正式发布,“金融生态”即刻成为业界的高频词,金融生态到底包括什么?它和百性的生活到底又有多大关系?  相似文献   

2.
在金融危机的现实下,金融本身最基本的几个问题再次被提出:金融作为一个整体性的运行机制,在经济生活和实业生产中的作用是什么?作为金融的核心概念——货币与信用,相互之间的关系如何,运作机制又是怎样的?如何与企业实业生产发生联系?银行在整个金融系统中的地位和根本职能是什么?  相似文献   

3.
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十二项”任务构建了一个基本的轮廓,却在具体操作上留下了意味深长的空白;在核心命题的指向上突出,却在条例上分散含糊。短暂的悸动之后,温州和众多沉默观望者们的迟疑折射出显性共通的焦虑: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点到底带来了什么?我们又能够做一些什么?这一场改革究竟能够持续多久?  相似文献   

4.
叶翔 《发展》2012,(9):11-11
过去十几年,我们一直不遗余力地推进直接融资市场的发展,但间接融资的比重并没有下降,经济依然相安无事地快速发展。我们为何认为中国银行业在金融市场中的比重过大?这可能是与美国金融业比较的结果。问题是,中国是否应与美国直接类比?中国以间接融资为主的模式是否自有其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顾美玲 《辽宁经济》2009,(10):44-45
当前,席卷全球的美国次贷危机让人们在感受金融动荡、地产泡沫、经济衰退的同时,也深切地认识了“杠杆”、“风险”和“证券化”这样几个词汇,而它们之间存在的实质联系叫作—“金融创新”。那么,可否认为是金融创新造成了这场经济危机呢?金融创新到底是一个怎样的角色呢?金融创新在中国应何去何从呢?  相似文献   

6.
《上海国资》2012,(7):90-91
在未来,是否可以培养出像苹果、甲骨文这样的科技企业?关键在于,中国经济的顶层设计下如何在稳健的经济政策下发挥产业的持续创新能力和金融创新智慧的结合  相似文献   

7.
温州经济在过往十余年里一直找不到方向,经济增长减速,结构转型迟滞,在踯躅蹒跚间最终跌入经济危机的泥淖,房产泡沫破裂,民间借贷崩盘。一段时间以来,关于温州“衰落”的讨论屡见报端。那么在温州究竟发生了什么?何以落到如此境地?  相似文献   

8.
新的《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日前正式颁布实施。新《办法》在原来的基础上做出了哪些具体调整?增加了哪些业务范围?对出资人资质条件又有什么新的规定?  相似文献   

9.
碳金融发轫     
郭莉 《首都经济》2009,(8):34-37
二氧化碳也值钱? 2002年,当世行找到中国乃至亚太地区第一个水电CDM(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张掖小孤山水电站负责人丁建军要求合作时,CDM在国内还属于一个陌生的概念。  相似文献   

10.
金融看台     
《西部论丛》2008,(5):9-9
年报披露落下帷幕?2007年上市公司盈利接近万亿;中国银行业金融资产首次突破50万亿元;融资融券5月试点首批入选券商或增至5家;美联储再降息25基点中国加息进程可能终结  相似文献   

11.
未来的金融格局会是什么样子?在新金融时代,互联网为金融插上了富有无限想象空间的翅膀。“以电子商务、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等为代表的新一轮信息技术快速的推动着互联网金融‘新势力’的兴起,成为科技改变金融、金融改变生活的又一证明。”正如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所言,中国的金融版图正在发生剧烈的、甚至是革命性的变化。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传统的商业银行、证券公司、担保机构和保险公司等该如何应对互联网科技对金融的冲击和挑战呢?《新金融时代》一书汇集了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局)所对互联网金融研究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其中较为全面的分析了互联网各业态的发展现状、监管规则和未来趋势。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达50%,而美国、日本仅为5%左右。我国关键技术自给率低,占固定资产投资40%左右的设备投资中,有60%以上要靠进口来满足,高科技含量的关键装备基本依赖进口。 金融业作为承担筹融资、扶持、促进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杠杆部门,在推动科学技术跨越式发展中存在哪些问题?应发挥哪些积极作用?如何加快金融体制改革,以迅速适应贯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国家战略服务?[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贾康 《上海国资》2010,(7):12-12
在中国,自多年以前就开始探讨的商业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分道扬镳后,进展并不顺利。政策金融到底怎样构建它的体系?怎样支持这些直接效益往往并不明显的绿色经济的发展?它在近几年受到明显挑战之后何去何从?这些问题并没有得到一个全面深入的探讨和比较合理的解决方案。因此,有必要结合绿色金融,进一步去深入探讨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4.
“普惠金融”的概念,近年来越来越被大家接受,显然,这一概念的内涵是针对现实生活中金融不普惠问题的。笔者对此提出两方面的分析:一是金融为什么不普惠?二是怎样提高金融的普惠性?  相似文献   

15.
金融专家徐滇庆就开放民间金融问题答记者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记者:听说你们在搞民营银行试点,你们长城金融研究所有批准建立民营银行的权力吗?能够得到批准吗? 徐:首先,让我简单介绍一下长城金融研究所最近的活动情况。为了迎接中国加入WTO之后的挑战国内外40多位学者成立了一个长城金融研究所。制度创新是我们目前研究的重点。我们注重探讨加入WTO前后对金融体系的冲击以及中国应当采取的对策.研究表明在对外开放金融的同时还必须实现对内开放。建立民营银行是大势所趋。我们希望通过研究为中国的金融改革探索出一条比较合理成本最小的途径。 为了稳定地实现对内开放金融必须要做到有…  相似文献   

16.
何晶 《中国报道》2012,(5):28-29
应该如何看待温州金融改革的示范效应?这一改革未来走向如何?本刊记者就此专访了全国人大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 中国报道:温州获批金融改革综合试验区,您认为最大的突破是什么?辜胜阻: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浙江省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从民企投融资和民间金融服务、管理与风险防范两大方面提出金融改革方案,并重点强调十二项任务。  相似文献   

17.
金融危机以来,对美国的口诛笔伐从未停止,美国市场上数十倍于GDP的衍生品交易额、惊人的高杠杆、严重透支未来的借贷消费习惯,都成为众矢之的。 实际上,次贷这一金融产品在上世纪60年代就已出现,为何现在爆发危机?雷曼兄弟10年前就高杠杆运作,为何2008年出现崩溃?让我们穿越时空,透过纷繁复杂的往事,还原美国金融发展的拼图。  相似文献   

18.
美国金融市场上爆发的次贷危机,在2007年底与2008年初恶化。由于去年四季度对次贷相关资产冲减,先后有花旗银行、美林和瑞银计提大量坏帐准备,从而导致利润大幅度下降,分别预亏98.3亿美元、98亿美元和114亿美元。 “蝴蝶效应”引发了全球性股灾,也波及到了我国A股市场,全球市值损失超过10万亿美元。那么,这次贷危机是有否阴谋?美国的战略意图是什么?我国资本市场将带来怎样的变局?  相似文献   

19.
提到CDM项目,上海某化工企业老板王先生还显得心有余悸。2009年,曾有一个外国人,自称在某国外大公司驻中国办事处工作。他频频到王先生的公司游说,"你把碳减排指标给我,我帮你到联合国登记注册,一系列手续办完后,每年我们公司会给贵公司划来上千万元。不过,你先要付20万元,我们进行技术评估。"就在王先生支付了20万元后不久,这个外国人就人间蒸发了。其实,像王先生遇到的这个骗局并非个案。CDM项目一度被视为天上掉下的大馅饼,不少人趋之若鹜。但后来,有人发现这俨然是个大陷阱,唯恐避之不及。CDM项目究竟是什么?能给企业带来多少收益,又需要怎样运作?  相似文献   

20.
在当前欧债困局难破、欧美市场需求下滑、警讯频仍之际,中国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模式已经不可持续之时,中国经济的增长模式今后将如何变革?中国的金融业又将如何通过开放和发展来加大对中小企业特别是微型企业的服务,从而促进促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和中国经济的成功转型?在深圳举办的CIHAF2011中国地产金融(国际)论坛上,博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