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强和改善宏观金融调控手段上下功夫,实现计划到市场,直接到间接,行政到经济和法律手段的转变,中央银行正在着手建全国统一的资金同业拆借市场和开展公开市场业务,以及严格藉核监管,正是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
基于流动性过剩分析资本证券的替代效应反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以来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我国股市火爆,债券牛市,房地产持续上涨,人民币升值加快以及六个月来四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这些经济现象都与流动性过剩有着密切的关系.而据市场资金流动的主体走向,结合上年度物价指数对比情况可一窥我国当前资本证券市场在流动性过剩背景下的替代效应反映.资本证券市场资金非理性流动必然成为影响宏观经济均衡和金融稳定的重要因素,如何通过宏观调控手段引导资金理性流向将成为探究当前我国经济稳定发展,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和加强金融安全,实现经济"软着陆"的主流方向.  相似文献   

3.
宏观调控是政府履行经济管理职能的重要手段,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充分发挥市场调控经济主导作用的同时,十分重视应用宏观调控手段进行市场资源配置,并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宏观调控管理方式。有效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逐步建立起符合我国自身经济发展特点的新型宏观调控方式,理清政府与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定位,实现各方面的有效配合,不断完善宏观调控法律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房地产中介市场是房地产市场的桥梁和纽带,是后者顺畅运行的基本保证,也是政府获取信息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媒介.但是房地产中介的价格欺诈行为对"房价运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不仅歪曲了房价,损害了老百姓的利益,也增加了宏观调控的难度.我国应借鉴西方国家成熟的经验,从品牌建设、信息系统、资金监管和行业自律四个方面对房地产中介市场加强监管,减少和杜绝价格欺诈行为.  相似文献   

5.
本文强调不发达地区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必须进行金融制度创新。具体从机构组织体系、产权制度和管理制度、金融业务和服务功能、资金运营和管理、金融市场、宏观调控手段和方法等方面阐述了进行改革和创新的思路和构想。  相似文献   

6.
陈军 《全国商情》2009,(5):125-127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正在进一步完善和健全的过程中,因此,如何充分发挥市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基础性作用,实现政府对经济的有效调控并构建宏观调控与市场导向的协调机制,是进一步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论证了在现代经济中,市场作用与政府作用都有缺陷但又缺一不可.进而提出,能由市场调节的应交给市场去发挥作用,政府干预只能做那些市场解决不了或解决不好的问题,政府干预和调节应以市场为基础.  相似文献   

7.
税收调控论     
宏观调控是政府重要的经济职能.税收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弥补市场失灵是税收调控存在的客观基础.税收调控具有国家干预、弥补市场失灵和改变所有权的性质.一方面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另一方面,国家必须自觉地运用税收这一强有力的手段,来规范市场机制的运行.  相似文献   

8.
王焱 《全国商情》2008,(5):133-134
宏观调控权主体就是要解决谁有权进行宏观调控的问题.对此,我国经济法学界的基本观点是,宏观调控权主体是国家.本文对于宏观调控权主体问题进一步的具体化,就宏观调控权主体的内涵、分类、能力和相对人方面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宏观调控权主体就是要解决谁有权进行宏观调控的问题.对此,我国经济法学界的基本观点是,宏观调控权主体是国家.本文对于宏观调控权主体问题进一步的具体化,就宏观调控权主体的内涵、分类、能力和相对人方面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重庆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庆农产品批发市场网点少、规模小、布局不合理、服务单一、设施简陋、交易手段落后、建设资金有限,且在管理、中介、政策法规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应合理规划布局,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推行拍卖制、销售代理制、配送制和电子商务等现代交易方式,完善服务功能,拓展市场的外延与内涵,积极培育规模化经营的现代批发商,并加强宏观调控和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11.
一、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从我县近三年情况看,金融逐步加大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力度,一是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农村信用社大力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工作;二是以解决农民卖粮难为目的,实行封闭管理,保证资金足额供应;三是以防化风险为重点,国有商业银行资金向个人、消费流通领域倾斜,大力发放住房、个人存单小额质押贷款;四是以提高效益为中心,农村信用社参与货币市场融通业务,资金向多元化倾斜;五是以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为核心,积极开办贴现和承兑票据业务.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法律法规、规划管理、税收手段等三个维度,对德国政府的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政策的历史沿革和具体手段进行了系统梳理分析,并对德国政府将房地产业作为社会福利机制重要组成部分的理念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正在不断的深化和发展,财政支出管理机制也在不断改革,资金管理问题已经成为了当前事业单位在财政经济方面的重要问题。本文以事业单位财政经济的资金管理为研究核心,对于当前在事业单位资金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从而提高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希望事业单位能够加以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由于农用地利用的外部性特征及市场配置的低效性,为克服农用地特别是耕地利用中的外部性,保障耕地动态平衡、遏制“圈地”和整顿土地市场,国土资源部采取了政府行政干预行为和财税手段,但难以和无法控制地方政府行为的外部性,导致保护措施难以奏效。垂直管理势在必行,同时,垂直管理是使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成为国家干预经济的重要手段的保证,但要避免垂直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论宏观的虚实一体化调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现代经济已经是高度虚拟化的,如果宏观调控仍然只是调控实体经济,那对于保持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是难以起到有效作用的.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表明,宏观调控不涉及股票市场,不涉及金融衍生品市场,早晚是要出现大问题的.现代的宏观调控必须是虚实一体化的宏观调控,现代的宏观调控必须抵达虚拟经济领域.自由的股票市场应该终结了,自由的金融衍生品市场也应该终结了,而应当建立的是各个国家或地区的虚实一体化的宏观调控体系.宏观调控的核心由此要从货币调控转化为资本调控.  相似文献   

16.
纵观近十年,中国与全球经济共同走过金融危机,逐步迈入"三期叠加"的新常态,经济发展呈现出与世界经济联系加强等八大特征;宏观经济政策也随之发生一定变化:从"双防"到"四万亿"强刺激,从强刺激到定向调控,从微刺激再到供给侧改革;从过度强调有效需求不足和危机管理向强调潜在供给能力下降和结构性改革,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帮助我们首先从金融危机中走出,也越来越呈现中国特色的宏观调控特点:"三位一体"调控模式更加强化,调控目标的多元化决定了调控手段的泛化,在一定程度过多干预常态,同时也成为宏观经济波动的根源之一等等。而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结构性问题依然十分严重,以需求管理为主的宏观经济政策有效性不断降低,破解发展难题必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同时,必须正确认识宏观调控短期目标与改革长期目标的协调、正确认识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正确认识培育、建立中国优势产业体系的长期性等六大问题。  相似文献   

17.
资金集中管理是被大型企业普遍采用的资金管理方式,能够使集团总部有效的控制各成员企业的资金流程.本文首先对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分析;然后结合我国企业集团在进行资金集中管理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加强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对策建议.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许多大型企业逐渐涌现出来,在我国经济社会活动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这些企业集团的资金管理问题也逐渐成为学术界和实践研究的重要领域,多数学者认为资金集中管理是适合企业集团的资金管理方式,并将资金集中管理作为企业集团解决资金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关键手段,希望通过实行资金集中管理达到对企业集团资金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进而实现集团资源优势充分利用和发挥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往往伴随着高通货膨胀,既保持经济的适度增长,又维持较低的通货膨胀,这是许多国家都想达到而又难以达到的理想境界。本文从我国近几年的经济发展情况出发,论述了金融宏观调控政策的内容、目标及手段,介绍了我国进行宏观调控的措施和方法,说明了金融宏观调控政策在国民经济"软着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房地产宏观调控的效果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为提高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有效性,从近期看,应增强政策明确性和稳定性,稳定市场预期,削弱市场非理性冲击,在保持当前调控主基调不变的情况下,依据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区域差异,把握微调时机和力度,增强调节的针对性,并采取堵疏结合的调控措施,逐渐挤出房地产泡沫;从长期来看,与经济结构调整结合起来,进一步规范保障轨与市场轨"双轨统筹"的运行模式,构建合理的利益博弈机制,促进调控方式稳步转型,形成稳定的调节机制,解决体制性等深层次问题。  相似文献   

20.
在发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基础机制作用的同时,实行必要的国家宏观调控有助于弥补市场缺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框架下,我国的宏观调控必须转变为政府主要运用规范的经济参数(经济杠杆)手段,配合以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通过市场中介对企业实行间接调控,而要实现从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的转变,应在政府职能的界定,制度创新,调控方式,收入分配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