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我国城市土地使用权出让制度的缺陷与理性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我国大部分城市相继建立了城市土地使用权出让制度,这一制度对规范和培育城市土地市场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也存在不少缺陷,主要是有关主体缺乏规范,法律法规不完善以及存在损害有关主体利益等。本文论证了其构建的理论基础,分析了我国目前城市土地使用权出让制度存在缺陷,提出了理性构建我国城市土地使用权出让制度对策。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对城镇土地使用者而言,城镇土地使用权折旧是客观存在的,这就扭曲了城镇地产的增值性,进而影响到投资者对城镇地产的投资决策。  相似文献   

3.
土地作为一项自然资源,因其自身所固有的特性而比其他资源更为人们所关注和重视。我国对土地资源的管理尤为严格,直接涉及的法律就有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管理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物权法等,间接涉及的法律法规更是难以一一列举。笔者拟就物权法中对土地使用权的规定,结合其他相关法律,对土地使用权的出资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乡镇企业的重组、合资、联营和改制相当普遍,在评估业务中也有相当一部分是对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土地使用权市场价格进行评估。根据评估实践,按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方式一般划分为厂房连同土地转让;厂房连同土地租赁;土地使用权入股和以土地为条件联营以及以抵押贷款为目的的集体建设用地土地使用权评估。但目前,占据建设用地半壁江山的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产权本身具有众多的法律限制。笔者认为对集体土地使用权的评估首先应该建立在合法的前提下进行,故对集体土地使用权有关的法律法规进行了整理,以便对读者有所借鉴和启发。  相似文献   

5.
我国建设用地使用权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物权法》的出台初步建立了我国的土地物权体系,解决了实践中的一些疑难问题,但是现行的土地出让制度在用益物权的本质与权能规定之间发生了冲突,在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收取和分配上,存在不公平问题。为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建设用地使用权制度,需要引入“地上权”概念,限制政府自利性。在《物权法》和现行法律法规的冲突与衔接问题上,应按照下位法服从上位法、旧法服从新法等原则来处理。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国有土地使用权制度的深化改革、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建设规模的扩大和房地产业的兴旺,各级政府出让土地使用权的土地出让金收入大幅度增加。为进一步规范土地出让金的收支管理,2007年1月1日起,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制定了《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支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对土地出让金的征收管理、  相似文献   

7.
现阶段,我国在信用方面的法律法规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这种法律缺失问题是我国社会信用体系进一步完善的制约瓶颈,而社会信用体系的立法则是社会信用体系健康发展的基石,因此迫切需要加快有关社会信用体系方面的法律法规建设,逐步出台《信用信息公开法》、《商业秘密法》、  相似文献   

8.
土地的建设发展是工业生产的第一要素,在改革开放之前,因为缺少土地相关制度的制约,致使土地资源在开发、利用等关系上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严重的制约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建设,造成社会秩序的混乱局面出现,为了良好的弥补这些缺陷,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土地使用权的出让制度,土地的招挂拍政策也逐步建立起来,包括土地的有偿、有限期等可以依法运行土地交易高效率、最优质的发展,展现了国家作为土地所有者对土地使用权限。实施招挂拍政策有利于土地市场的公平竞争,促进了经营性的国有土地和工业性国有土地的良性发展,本文就经营性的国有土地和工业性国有土地使用权招挂拍政策进行了简要的历程阐述分析。  相似文献   

9.
土地使用权按照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方式进行自由流转,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客观要求。我国现行有关法律、法规对国有城市土地使用权的流转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允许国有城市土地使用权自由的转让、抵押、出资、入股。但对于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问题却少有规定。现实中,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也是非常有限。我们认为,建立灵活有效,且符合国情的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使土地按照市场规律的要求,同其他生产要素优化组合,有利于促进我国农村改革的深化。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国有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土地资源的资产价值得到进一步体现。国有土地使用权有偿收入(即土地收入)已成为城市建设、土地复垦和财政收入的重要资金来源。在土地市场需求量不断增长的新形势下,如何管理、使用好这部分资金,加强土地收入的成本核算和资产资源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李冠琛 《上海财税》2001,(12):21-22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明确规定,城市市区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土地所有权是一切财富之最初源泉。”在当今市场经济发展迅速,商品市场活跃的新时代,商品经营者通过市场交易,从土地所有者手中获取了有限期的土地使用权,地产作为土地交易的结果而形成,具有商品属性。  相似文献   

12.
《财会学习》2008,(10):11-11
一、根据我国现行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和政策,外商投资企业是否缴纳场地使用费,应当区别以下情况而定:(一)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外商投资企业由于没有支付土地出让金,应当按规定缴纳场地使用费。(二)以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外商投资企业由于已支付了土地出让金,不再缴纳场地使用费。  相似文献   

13.
土地空间使用权的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权法》提出了土地使用权可以分层设立的规定。这就提出了评估土地空间使用权价值的新课题。本文通过借鉴国外建筑物各层立体价值的评估方法,认为可以将这一方法引入我国土地空间使用权的评估。本文还认为对以往的地价评估方法加以改进也可以用于土地空间使用权的评估;并认为土地空间使用权评估不应脱离现有的基准地价体系和地价评估理论。  相似文献   

14.
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审视与构想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我国信用体系的建设严重滞后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育的进程.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信用数据分割、企业信用管理未开展,制约了我国信用体系建设的发展.必须建立完善的信用法律法规、规范信用数据的采集和使用、培育信用中介机构、引导信用需求、开展企业信用管理.  相似文献   

15.
史福厚 《征信》2011,(5):58-62
增强城市软实力是建设广州国家级中心城市的重要内容,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是增强广州作为国家级中心城市软实力的有力举措.让“信用广州”这张名片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通行证,建设广州区域社会诚信体系,应该把信用道德教育、信用文化建设作为基础,将广州区域信用信息共享机制与地方性信用法律法规建设作为抓手,以政府监管、行业自律与社会舆...  相似文献   

16.
土地使用权转让,是指土地使用者将土地使用权再转移的行为。土地使用权转让包括出让的土地使用权转让和划拔的土地使用权转让,土地使用权转让行为方法有出售、交换、赠与等。土地使用权转让所取得的收入应按《企业税暂行条例》的有关规定交纳营业税,税率为5%。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城市建设不断发展,城区范围在不断扩大,使原来的城市农村变成了繁华的闹市,城乡结合部的土地使用权转让交易空前繁荣。旧城区的改造,使旧土地的使用价值得到空前的提高。转让价格一路飚升,由每平方米补偿几元、十几元,上升到每平方米收取上千元转让费。但实际征收的土地使用权收入的应纳税额却很少,国家税收流失相当严重。笔者现就此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7.
6月21日晚,荣安地产公告称,因"竞得土地所在村村民上访等原因",导致土地合同未能按约定的进度执行,公司当日与宁波市国土局解除了宁波市鄞州新城区庙堰-4号地的《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在  相似文献   

18.
城市房屋拆迁是由于城市建设需要收回城市居民的建设用地使用权而引起,对居民房屋的拆迁必不是需要土地上的房屋及其附属物,而是对房屋下面的建设用地使用权。目前因房屋拆迁引发了种种社会问题,主要是原因是城市房屋拆迁制度存在很大的问题。如公共利益不明确,赔偿规定模糊不清,赔偿范围狭小。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2009-2018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全面深入地考察社会信用对企业资本成本的影响,并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的实施为切入点,进一步深入分析社会信用与其的交互影响,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发现:社会信用水平的提升显著降低了企业的债务资本成本与权益资本成本。路径分析部分表明,社会信用对企业资本成本的影响主要通过缓解企业的经营风险与信息风险实现。进一步分析表明,作为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总纲领文件的《信用建设纲要》的出台显著促进了社会信用对企业资本成本的影响。本文不仅补充了社会信用与企业资本成本的相关研究,而且对于完善我国的信用建设法律法规以及更好地为企业融资服务,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和国有土地市场的建设,使土地进入市场成为现实。但是目前可以上市流转的只有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是否能进入市场流转以及如何流转,在流转中如何保护农民利益等,一直还在实践中探索。有专家认为,从解放农村生产力的角度评价,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意义,直比土改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可以称作我国农村的第三次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