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四有"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因此,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和目标是: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四有"社会主义新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2.
林森 《魅力中国》2011,(4):220-220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四有”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因此,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和目标是: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四有”社会主义新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3.
怀美娜 《魅力中国》2010,(33):216-216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四有”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的开发。因此,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和目标是: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四有”社会主义新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4.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村镇文化建设的思考高巧林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我们党始终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党的十五大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战略目标,其中无疑也包括村镇文化建设。可以肯定,有...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其主要内容来说,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贯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这里既提出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科学概念,又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为衡量、判断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一个标志,这实质上不但给文化在社会上位置予以科学的定位,而且是高度概括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战略地位,为我们学习、掌握邓小平的文艺理论,加强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服从服务于…  相似文献   

6.
7.
“七十年来的历史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国家才能强盛,民族才能振兴,人民才能富裕。”党的领导,是我们一切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邓小平同志指出:“从根本上说,没有党的领导,就没有现代中国的一切。”建国以来,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走上了社会主义的金光大道,开始了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实践的  相似文献   

8.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经济和政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又对经济和政治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反作用.时代进步要求先进文化,要创造性地发展先进文化;要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加强先进文化建设;要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相似文献   

9.
徐跃 《魅力中国》2013,(19):74-75
积极的文化建设才能从数量和质量上拓展和提升一个民族和社会成员的文化库。们从各学科出发,众说文化不同的概念,但是约定俗成,文化的因素大约可以包括行为规范、价值观念、信仰。以及包括语言在内的象征表达系统。这些文化因素共同的特点是意义,即文化赋予我们的行为以意义,使社会交往成为可能。从而保证大众有序的社会生存。  相似文献   

10.
11.
才立琴 《黑河学刊》2001,2(6):10-15
马克思曾经指出,从根本上说文化就是人的素质不断提高的活动及其成果,文化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有狭两义,在性质上也有先进与落后之分,它们对社会的发展起着不同的作用。中国共产党历来与先进文化紧密相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我们党的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12.
经过百余年的摸索和不懈的奋斗,中国人民终于以血的代价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上了振兴之路。历史以雄辩的事实证明了这样一条真理: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人民至今还会在黑暗中徘徊;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不可能有社会主义的新中国,中国人民至今还会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然而,20世纪末共产主义运动风云突起,东欧一些社会主义国  相似文献   

13.
14.
15.
无极 《北方经济》2011,(23):25-30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是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也是我党建国以来第一次重点研究和专题部署文化建设的会议。以这次全会召开为标志,我国文化改革发展将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6.
17.
18.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逐渐形成了一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路线、政策。近10多年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显著提高,充分证明了这一理论、路线的正确性。最近举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号召:“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要论述,进一步提高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我以为,学习首先要弄清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相似文献   

19.
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以贸易国际化为先导,以国际金融、国际投资和生产全球化为显著特征,以跨国公司全球活动为微观基础的经济全球化浪潮迅猛发展,对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何在全球化浪潮中,既维护本国的政治经济利益,又积极参与世界经济进程,并在这一进程中发展自己,对各个国家和民族都是一种严峻的挑战.就中国而言,一方面,我们要坚定不移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另一方面又要融入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进程,其挑战的严峻性更是不言而喻.因此,探讨经济全球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未来,对于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文化自觉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是文化建设的精神力量和时代需要。只有通过文化自觉,优秀文化才可以演化为一种内心信念和文化信仰,从而指导我们在实践中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