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物业行业税收的法理分析 (一)税收法定 税收法定主义是现代法治国家普遍适用的税收基本原则,所有税收活动都必须依照法律的规定进行.我国宪法第5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这是物业服务行业税收法定原则的宪法根据.  相似文献   

2.
一、物业行业税收的法理分析(一)税收法定税收法定主义是现代法治国家普遍适用的税收基本原则,所有税收活动都必须依照法律的规定进行。我国宪法第5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这是物业服务行业税收法定原则的宪法根据。我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3条规定:税收的开征、  相似文献   

3.
征税权作为国家重要的公权力之一,是整个国家生存的基本。但是征税权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国家以合法手段对公民私有财产的获取,为了避免公权力过于强大,必须以法律的手段对政府的权力进行规制,此即税收法定主义的要求所在。我国并未完全确立税收法定主义,征纳双方矛盾仍尖锐,而税收法定主义的确立对限制税收立法权的行使,限制公权力及对纳税人权利保障均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经贸导刊》2015,(10):28-29
<正>一、总体改革部署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此次修改《立法法》,进一步明确了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专属立法权事项。一是落实税收法定原则,明确"税种的设立、税率的确定和税收征收管理等税收基本制度"只能由法律规定。二是根据2004年宪法修正案中"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的规定,将《立法法》第八条第六  相似文献   

5.
王亦秋 《消费导刊》2014,(8):216-216
现代的法治社会中,税收法的本质是对纳税人的权利之保护及对国家的征税权力之限制。目前,我国税收法律体系以及在税收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折射出我国税收法定及其基本精神的缺失。随着国五条的颁布与实施,民众要求“税收法定”的呼声越来越高。本文试从税收法定的概念入手阐明将税收法定主义写入宪法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税收法定原则的主要是由课税要素法定主义、课税要素明确主义、税务机关依法稽征等组成。然而在我国的实际征税中,税收法定原则并未得到严格的遵守。本文通过对税收法定原则的阐述,指出实际工作中出现的社会现象,最后指出相应的完善措施,希望这些方法能够对出现的社会问题进行纠正,比如授权立法规范性差,税收征收过程中计划征收模式及一些地方政府滥用税收优惠措施等等。  相似文献   

7.
为完善我国的法定节假日制度,国务院对国家法定节假日制度作了调整,同时出台了《职工带薪休假条例》,并于今年1月1日起开始实行。调整后,国家法定节假日总天数增加1天,即由目前的10天增加到11天:元旦放假1天不变;春节放假3天不变,但放假起始时间由农历年正月初一调整为除夕;"五一"国际劳动节由3天调整为1天,减少2天;"十一"国庆节放假3天不变;清明、端午、中秋增设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各放假1天。与此同时,国务院法制办《职工带薪年休假规定(草案)》具体规定了年休假天数: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为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为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为15天;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假期。法定节假日调整意味着"五一"黄金周长假被缩短为三天,国民的休假日由原来的"三长"(三个"7天长假")变为"两长五短"(两个"7天长假"和五个"3天短假")。  相似文献   

8.
黄木生 《现代商业》2014,(33):92-93
税收征管法修改应当贯彻税收法定的原则,充分吸收借鉴行政强制法的立法理念、基本原则和具体制度,丰富完善税收强制有关规定。  相似文献   

9.
善意取得制度源于日耳曼法“以手护手”原则。是否承认不动产物权善意取得,与其物权变动立法模式的选择有关。采用意思主义立法模式的国家不承认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采用形式主义立法模式的国家承认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我国《物权法》第9条规定了不动产的法定登记,第109条规定不动产适用善意取得制度。可见我国立法选择了形式主义立法模式,确立不动产的善意取得制度。本文在善意取得制度的视角下对不动产相关交易人予以界定:不动产登记权利人一不动产出让人一不动产买受人,前两者可能为同一人,所指之第三人是不动产买受人。  相似文献   

10.
保险合同法定解除制度是保险合同法中的重要制度,我国《保险法》对其规定存在着不足之处。本文通过对保险合同法定解除制度的反思,并借鉴日本商法和我国台湾地区“保险法”的相关规定,提出了完善我国保险合同法定解除制度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朱伯玉 《商业时代》2005,(29):43-43
税收法定原则是税法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基本原则。它肇始于英国,现已为当今各国所公认,其基本精神在各国宪法或税法中都有体现。税收法定原则的基本含义是:税收主体必须依且仅依法律的规定征税;纳税主体必须依且仅依法律的规定纳税,其具体内容包括三个部分:税种法定、税收要素法定、程序法定。我国宪法、税收征收管理法中都有税收法定原则的要求,在即将制定的税收基本法中亦应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12.
关于房地产税立法的几个相关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对房地产税改革做出了新的部署和要求。本文从房地产税的概念层次、税收立法权的回归、房地产税与稳定税负、房地产税与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房地产税改革与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等多个视角对下一阶段房地产税改革需要注意的新问题进行了探讨,得出了房地产税的概念四层次,房地产税收法定主义原则、稳定税负为房地产税改革的基础,不动产登记制度是房地产税开征的前提,农地产权制度改革将"倒逼"房地产税改革等结论。  相似文献   

13.
本文拟从"税收法定"这一基本原则在我国的贯彻落实现状入手,分析造成该现状的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原因,并结合税收的三大基本特征对"税收法定"的必要性做进一步的探讨,最后提出如何贯彻落实"税收法定"的有效性对策,以期推动我国财税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4.
俞佳颖 《商场现代化》2010,(23):195-195
2010年5月10日我国今年第三次调整法定准备金率。法定准备金率在我国是一个常用的货币政策工具,使用频繁,调整幅度也大。本文通过对比分析西方国家弱化使用法定准备制度的现状和原因,进而分析我国长期依赖存款准备制度的原因,认为我国目前依赖存款准备制度是由现阶段经济形势和金融市场的不成熟所决定的,在其他替代工具发挥作用、金融市场具备一定成熟性前,我国当前必然还是主要依靠存款准备制度来调控经济。  相似文献   

15.
对非法所得要不要进行征税,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税法方面争论不息的话题。根据我国税收法定主义的原则,征税主体和纳税主体都由法律明文规定,在我国现阶段,非法所得收入不是我国税法上的征税对象。但在现实生活中,对非法所得不进行征税,又显失公平。从税法理论和实际操作方面,及在前人基础上,浅显地分析对非法所得课税的可行性及其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当前税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苗瑞 《现代商业》2011,(7):107+106
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律规定,通过税收工具强制地、无偿地征参与国民收入和社会产品的分配和再分配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是我国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税收管理对于我国财政收入具有重要的影响。当前",以申报纳税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强化管理"的征管模式已基本形成,强化税收管理的制度、办法和措施已比较健全,税收管理工作得到有效加强,税收征管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从基层税收管理工作的实践来看,我们的税收管理工作与新时期、新形势下税收管理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存在着管理不深、不透、不严的问题。本文阐述了税收的相关知识,分析了当前税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合同经当事人行使法定解除权后的赔偿事宜,在理论界、实务界均有不同观点。现阶段,理论界主要存在选择主义和两立主义的模式。我国《合同法》确立了以补偿性为主,惩罚性为辅的救济原则。《合同法》虽然规定了法定解除与损害赔偿并存的原则,但是过于笼统,亟待完善。  相似文献   

18.
卢运辉 《商业科技》2008,(35):338-338
我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在《合同法》规定的基础之上,从税收的公法之债的属性出发,规定了税收撤销权制度,首次明确规定税务机关有权依《合同法》第七十四条的规定行使撤销权。但由于税收撤销权制度在我国尚属新问题,其具体如何适用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李东 《市场论坛》2004,(7):22-23
传统税收理论认为,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强制、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这一定义指明了税收的国家主体性,但并未指明纳税人应该享有的权力与义务.本文拟在当前"公民主权"社会的条件下,从纳税人的角度出发对税收定义进行分析,对纳税人税收筹划与税收法治的关系进行探讨,并进而指出我国当前税收法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我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在《合同法》规定的基础之上,从税收的公法之债的属性出发,规定了税收撤销权制度,首次明确规定税务机关有权依《合同法》第七十四条的规定行使撤销权。但由于税收撤销权制度在我国尚属新问题,其具体如何适用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