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 毫秒
1.
申辉 《致富时代》2015,(3):158+160
社区矫正是假释罪犯重新回归社会的一个重要环节,矫正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育改造工作的成败。本文以假释罪犯的社区矫正应用问题为切入点,具体分析在社区矫正过程中应逐步完善的各项制度和措施,尤其是对假释犯在社区矫正过程中的人格调查和风险评估等教育假释罪犯的举措方面进行研究,对假释罪犯社区矫正制度的完善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2.
<正>合理的社区矫正制度是和谐社会的要求1、社区矫正制度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必然产物。社区矫正是一种不使罪犯与社会隔离并利用社区资源改造罪犯的方法,是与“监狱矫正”相对的一种行刑方式。具体是指将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执行,并由相关社会团体  相似文献   

3.
社区矫正这个概念是从西方国家传入的,主要目的是在社区的帮助下矫正罪犯,令罪犯回到社会中后减少再次犯罪的现象出现。我国在2012年正式颁布了相关的规定规范,制定出了社区矫正制度。但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该制度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需要在日后不断完善。该文主要介绍了我国社区矫正制度中社会工作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4.
谢昊宇 《品牌》2015,(1):61
随着我国社区矫正工作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升,社会工作的方法和理论也逐渐在社区矫正中运用,社会工作者开始成为社区矫正中的重要力量。本文首先分析了社会工作对青少年罪犯社区矫正中的介入方法和途径,然后结合具体案例,从矫正关系的建立、问题分析、矫正计划的制定、执行和解除等方面阐述了社会工作在青少年罪犯社区矫正中的介入,最后总结了介入效果,对于社区矫正工作质量的提升具有较大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李春红 《消费导刊》2009,(10):130-131
随着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展开,天津市社区矫正的机构设置问题也逐渐凸现出来:具体负责社区矫正工作的司法所任务庞杂,无法满足专业性强的社区矫正工作的要求;在社区与监狱之间缺乏一个缓冲的机构,用以预防犯罪人因在社区服刑而忽视刑罚的严肃性,预防其重新犯罪,并可以对特殊的罪犯进行有针对性的矫治;检察机关要督促司法行政机关为法院提供准确的判决前调查报告,对罪犯的危险性做出准确评估;此外,天津社区矫正还应当鼓励非官方的组织机构参与社区矫正制度的管理。  相似文献   

6.
《商》2015,(49)
<正>矫正是一种在西方实行多年的罪犯矫正方式,但在我国属于新兴的产物,可以理解为,它是将具有某些犯罪共性的罪犯统一管辖在社区之内,在专业对应的矫正工作人员、团队以及联合部分其他团体共同协助下,在矫正的时间期限内,对所处人员进行矫正,并向其提供必要的教育和帮助,最终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今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刑法修正案(八),将"社区矫正"以法律条文的形式确定下来,明确了"对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依法实行社区矫正",  相似文献   

7.
社区矫正的价值是指社区矫正对国家、立法者、执法者以及执行对象的罪犯的意义、作用或效用。它同样具有两面性,包含正负两个方面。社区矫正的正价值,也称社区矫正的正向价值、肯定价值,它是指社区矫正的利、长处、优势和意义。与传统监禁刑相比,社区矫正制度的正价值可从普遍价值和特殊价值两个方面加以说明。社区矫正的负价值,也称社区矫正的负向价值、否定价值,它是指社区矫正的弊、短处、劣势和不良效果。社区矫正的负价值是客观存在的。  相似文献   

8.
宁宇  邓晓敏 《商场现代化》2012,(27):299-300
《刑法修正案(八)》对判处管制、缓刑以及假释的罪犯规定依法实行社区矫正,这是社区矫正制度首次写入我国刑法,新规定给社区矫正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也给检察机关带来了新挑战,本文从社区矫正法律监督体系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以及如何完善社区矫正法律监督等方面探讨检察机关应该如何充分发挥自身法律监督职能为社区矫正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9.
张学良  高健  徐静 《商》2012,(14):181+176
社区矫正是一种非监禁的刑罚执行方式,是现代各国不断采用的行之有效的既能惩处罪犯同时又最大限度减少监禁刑的一系列弊端的方法。本文从我国典型的社区矫正试点城市的现状进行研究,探寻其中存在的影响社区矫正进一步发展的问题,并寻求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0.
《商》2016,(7)
社区矫正,作为行刑社会化的一种方式,是指将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通过相关部门和社会力量的协助,在一定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并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园区检察室,作为湘潭市检察机关的一项创新工作机制,其一项重要检察职能就是社区矫正的执法监督。就此,笔者试做以下初步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11.
巩国朋 《消费导刊》2014,(9):223-223
循证矫正,本意是“基于证据的矫正”,其核心是遵循研究证据进行矫正实践,强调罪犯改造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从而把研究者的科研成果与矫正工作者的矫正实践结合起来,实现矫正效果的最大化。浙江是我国开展社区矫正试点较早的地区,通过社区矫正工作的实施,浙江省在重新犯罪率控制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在这些成功背后也存在很大问题,循证矫正的引入将成为解决所有问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雷杨兰 《中国市场》2012,(35):94-95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将于2013年1月1日实施,其中,第二百五十八条规定:"对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依法实行社区矫正,由社区矫正机构负责执行"。至此,社区矫正首次被写入《刑事诉讼法》,这对于社区矫正制度在我国的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是中国刑事诉讼法在人权保障方面的又一大进步。社区矫正作为一项新的刑事司法和犯罪预防模式,符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和"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本文结合新刑事诉讼法关于社区矫正的规定,着重分析当前社区矫正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屈访 《现代商贸工业》2012,24(2):241-242
社区矫正制度正式写入刑法体现了刑罚的轻缓化、社会化。社会服务令作为一种开放性的社会化刑罚与社区矫正制度有着不可分离的关系。从国内外司法实践、青少年犯罪特点、刑罚体系完善等角度看,关注社会服务令在青少年罪犯中的适用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暂予监外执行,是被判处无期徒刑、有期徒刑、拘役的罪犯,本应在监狱或者其他执行场所服刑,由于出现了法律规定的特殊情况,不宜在监狱或者其他监禁场所执行刑罚时,暂时采取的一种变通刑罚的执行方法或执行场所的制度。暂予监外执行是刑罚的一种特殊执行方式,是罪犯在社区中矫正的内容之一,在长期的实践运行中.由这一制度随之而产生的司法腐...  相似文献   

15.
吴亚肖 《中国市场》2012,(5):125-127
2010年起在我省全面试行社区矫正工作,青海省不仅是一个农牧区还是一个多民族聚集区,青海省藏区如何开展社区矫正,它的社区矫正工作与城市社区的社区矫正工作又有所不同。本文从青海藏区社区矫正对象的犯罪心理入手,针对藏区的社区矫正手段提出了建设性的认识与建议,努力探索具有青海藏区特色的社区矫正手段,在青海藏区社区矫正工作中期于实践。  相似文献   

16.
严峻的未成年人犯罪现实,不仅是困扰现代社会的世界性难题,更是严重影响着社会和家庭的安宁。通过阐述未成年犯和社区矫正制度的含义来分析未成年犯社区矫正的意义,指出当前我国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加强专业未成年犯社区矫正队伍的建设及设立多样性的社区矫正形式等完善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吴亚肖 《中国市场》2011,(48):173-175
社区矫正是当今世界各国刑罚发展的趋势,体现了人类社会用刑人道化、文明化的理念。2011年2月25日通过的刑法修正案(八)将社区矫正制度明确的进行了规定,至此实施了八年试点工作的社区矫正制度正式成为了刑法的法条,这对我国的刑罚社会化和国际化有着重要的意义。2009年我省正式启动了社区矫正试点工作,2010年起在我省全面试行社区矫正工作,为了今后在我省全面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积累一些基本经验,本文在分析我省社区矫正工作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省社区矫正制度的具体法律对策,以期在以后的矫正工作中期于实践。  相似文献   

18.
社区矫正是刑罚执行的一种方式,我国自2003年起试行社区矫正,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为社区矫正工作提供了基本法保障。从社区矫正产生的背景与含义、检察机关参与社区矫正为依据,分析社区矫正检察监督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望为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立法提供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9.
杨阳 《商》2012,(18):138-138
自2011年刑法修正案(八)将社区矫正正式将社区矫正纳入刑罚执行方式之后,全国社区矫正在原有试点地区之基础上开始在全国推广施行。在施行过程中,发挥了刑罚教育功能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问题,制约了社区矫正的预计效果。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多种,其中法律层面上的因素是不可忽视的。为此,本文将在法律层面上分析社区矫正中问题的原因,并拟针对性的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0.
齐美玉 《商》2014,(26):210-210
我国的社区矫正制度起步较晚,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显现出的不足严重影响了社区矫正的效果。劳动教养制度被废除后,其形成的法律真空应当依靠社区矫正制度的完善来弥补,从而使社区矫正制度与其他相关制度良好衔接。笔者从社区矫正制度的历史由来出发来分析其存在的缺陷,并试图找到完善的方案以保障劳教制度废止后相关工作的平稳过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