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张剑颖烈士纪念文集》是一部颂扬共产党人“正能量”的可信、可传的力作,对存史、资政、教化都具重要价值. 张剑颖50多年的人生旅程最令人感动的是一个共产党人的精神力量.他早年投身革命,护法时期为于右任领导的陕西靖国军筹措粮饷;“二虎”守长安期间不遗余力为守城军民提供急需;大革命失败后,奉命在关中国统区做党的秘密工作.  相似文献   

2.
梨园花开,易俗百年.在近代革命史当中,秦音铿锵激昂,为三秦儿女乃至中国的近代革命唱出了一曲曲荡气回肠、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那个时期,涌现出了赵伯平、杨公愚(斯曼尼)、张剑颖和马健翎等一大批革命名编名导,他们殚精竭虑,勤奋耕耘,创作出了一大批脍炙人口、经久不衰的精品力作,为开展革命宣传和丰富边区军民文化生活做出卓越贡献.而我的姑父张剑颖,也是其中一位.  相似文献   

3.
对于张剑颖这位戏剧界的革命前辈,我怀有深深的崇敬之情,他对党、对革命赤胆忠心,而且多才多艺,成就卓著. 其戏剧佳作《黄花岗》,我是一读再读,感触颇深.《黄花岗》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与经典艺术价值,而且具有博大的文化胸襟与广阔的历史视野,我每读一次都能得到新的感悟和思想启迪,都能听到那“一朝野火忽燎原,拼把崔嵬轻葬送”的彻心裂胆的呐喊,都能感受到那一代革命先贤誓为国家“雪大耻,振积弱,臻强盛”的革命豪情.  相似文献   

4.
田同生   《中国经济周刊》2006,(15):53-53
不曾谋面而能够认识一个人的最好途径便是阅读他写的那些文字,我认识黄铁鹰就是如此。先是在《万科周刊》读到他的文章,后来去过他的个人网站,再后来又看过他的书《斗大黄金印》,从而知道了他在生意场上打拼的故事。在他熟悉的人群中也有我相识的朋友。例如万科的王  相似文献   

5.
<正>这是一位用实际行动告慰英灵、激励后人的基层干部。他30多年来坚持传播抗战文化,热心新四军历史研究,替46位烈士寻亲,给69位烈士修墓,为121户烈军残复修建住房。他用不懈的坚韧和执着,在传承红色基因之路上努力前行。"不能让英雄们流血又流泪"脱下橄榄绿,挥泪别军营。1983年3月,徐振理退伍,回到家乡江苏省滨海县天场镇,在镇民政办工作。他清楚地记得,上班后承担的第一项工作,是根据民政部的统一部署,换发、补发《革命烈士证明书》。  相似文献   

6.
编辑同志: 2008年《中国老区建设》第9期发表了《宜昌市烈士后代生活状况甚忧》一文后,在湖北宜昌市各界人士中产生强烈反响。宜昌市学雷锋协会会长李广佳说:“不看杂志不知道,一看心里吓一跳。我们宜昌市革命烈士这么多,他们后代生活有的还这么困苦,真叫人心痛,不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有愧于为国捐躯的烈士们!”  相似文献   

7.
旧事尘香     
著名作家叶兆言写了三十多年小说,曾说自己"就是一个喜欢编故事的家伙,成天胡思乱想".直到有一天,因"怀旧是人生难免的一种情绪",他开始写些非虚构的文字,且写得津津有味,自得其乐. 早几年,他的一本《陈旧人物》一推出便博得读者的盛赞,都说文字笔法不俗,值得一读."既然有人愿意看这样的文字,读者喜欢,能写为什么不写,何乐而不为."于是,延续《陈旧人物》体例,如今叶兆言推出新著《陈年旧事》,并在书里写道:阅读过去回忆当年,事实真假都在其次,关键是我们愿意相信什么,需要什么样的真相.  相似文献   

8.
当我刚刚拿到《裘元伦文集》的时候,便想写一篇书评,一是出于对裘先生为人治学的景仰,二是颇为自信自己的“专业资格”,三是以谢裘先生多年来的谆谆教诲之恩。而当读完文集之后,我又犹豫起来。虽然之前不止一次地读过这些文字,事到临头我却发现学力浅薄,自己的任何“评”都会显得苍白。裘元伦先生之名已是学内共知。学界之人知其诚为人,也知其勤治学。与裘先生共过事的人会更津津乐道其乐于助人、先人后己。细读其文字,我们还能够感受裘先生对于  相似文献   

9.
正编辑部:《中国老区建设》2011年第10期《老区呼声》栏目刊登了山西省平顺县老促会会长申树森写的《无名烈士也盼有个"家"》。文章反映:有近千名抗日战争时期牺牲的革命烈士散葬在平顺县二十几个村庄。这些村庄曾经是八路军后方医院驻地。许多重伤员牺牲后埋葬时墓前都竖立一个木牌,写着烈士的姓名、籍贯、生辰以及所在部队单位。由于年代久远、  相似文献   

10.
2008年笔者主编《奥运篮球第一哨——舒鸿教授纪念文集》时,蒙著名影星舒适先生给予热情支持,文集中收入了他撰写的《饮水思源忆父辈》一文。并承舒适、凤凰夫妇惠赠《时光倒流》一书,该书以平实的文字和诸多尘封了岁月记忆的老照片共同演绎了老一代中国电影明星舒适、慕容婉儿和凤凰三个人艺术与感情相互交织的不平凡的戏剧人生。  相似文献   

11.
上世纪二十年代,美国伟大的广告大师克劳德·霍普金斯在他的《科学的广告》一书中写下过这样一段文字:"我所见过的大多数经营危机大多数都是因为下面几个原因:做事太过分;在潜在的机遇面前不够大胆;看不起保守作风而仓促行事;害怕竞争者可能比自己走得更远或爬得更高,所以不惜在一条未曾开辟的小路上贸然领跑。"  相似文献   

12.
中央明确指出,新阶段扶贫开发的主要任务:一是帮助目前尚未解决温饱问题的贫困人口尽快解决温饱;二是帮助初步解决温饱问题的贫困人口进一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巩固温饱成果,提高生活质量和综合素质;三是加强贫困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态环境,逐步改变贫困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落后状态,为达到小康创造条件。漆工,地处上饶地区国家贫困县弋阳,是一片洒遍烈士鲜血的“红土地”,革命烈士方志敏同志就出生在这里。和他一样的1520名烈士,曾用生命去换取后代子孙的幸福。风风雨雨半个世纪,今日漆工又将如何呢?全镇总面积…  相似文献   

13.
正在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的福建省长汀县县城一座普通民居里,笔者见到了一位革命烈士寄回的3封家书。这些家书出自长汀籍红军黄上禄烈士之手。几十年后,家书早已变得支离破碎,但仔细辨认,其字里行间透出的家国情怀却仍然令人为之动容。年届七旬的长汀县司法局退休干部黄辉昌,既是黄上禄烈士的亲侄子,也是他的继子。在黄辉昌老人满怀情感的介绍中,我们仿佛看到了黄上禄这位革命先烈的形象。  相似文献   

14.
旧事尘香     
《今日重庆》2013,(9):94-94
著名作家叶兆言写了三十多年小说,曾说自己“就是一个喜欢编故事的家伙,成天胡思乱想”。直到有一天,因“怀旧是人生难免的一种情绪”,他开始写些非虚构的文字,且写得津津有味,自得其乐。早几年,他的一本《陈旧人物》一推出便博得读者的盛赞,都说文字笔法不俗,值得一读。“既然有人愿意看这样的文字,读者喜欢,能写为什么不写,何乐而不为。”于是,延续《陈旧人物》体例,如今叶兆言推出新著《陈年旧事》,并在书里写道:阅读过去回忆当年,事实真假都在其次,关键是我们愿意相信什么,需要什么样的真相。  相似文献   

15.
追寻华山     
苏燕 《中国西部》2007,(4):64-71
大概生命里总有这样的冲动,不择时的四处漂流,虽然这样被一份又一份的感情缠绵坠落回原地,这样才有了一次又一次的出发和回程,也才有这样我与非我的完整洁体验.……  相似文献   

16.
2013年5月,《吴敬琏文集》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发行.这部文集收录了吴敬琏先生从1980至2012年间最具代表性文章,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文章和论述,已经成为中国改革史上的重要文献. 《华尔街日报》曾这样评价说,如果说中国有一位经济学家的意见永远值得听取的话,那就是吴敬琏.被誉为"中国经济学界良心"的吴敬琏先生无疑是当代中国最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之一,如今已83岁高龄的他仍然坚持站在改革的最前沿.  相似文献   

17.
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抗争精神对于我国民族精神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他的一生都在为真理而抗争,为理想而奋斗,吟唱出一曲曲高亢的生命悲歌,也成就了自己的伟大。本文试图粗浅探析其代表作《离骚》中对这种精神的表达。  相似文献   

18.
世界著名学者迈克尔.波特教授,在其厚达800多页、被译成12种文字的鸿篇巨著———《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了一个鲜明的观点,一国的持续繁荣来自国家竞争力,但国家的竞争力来自企业。他强调的是企业在经济中的作用。他为何会这样强调?请看———  相似文献   

19.
孙斌 《中国经贸》2007,(1):93-93
优秀,至少对大多数中国企业来说已经是一种苛求了,更何况卓越。在这样的背景下讨论《从优秀到卓越》(Good to Excellent)对中国企业实践的意义是不是有些唐突呢?当我在作者自信的文字的引导下,迅速读完这部流畅而见解独到的作品时,我又一次感到如当初读《基业常青》时的那种震动。  相似文献   

20.
姚贺国 《中国西部》2013,(27):130-131
近日,读到一篇题为《请看到我》的文章,忽然联想到了前不久读过的柴静的那本《看见》,是的,尽管一篇是文章,一本是书,但两处文字的主旨都是看见(看到),而其看见(看到)的实体,唯"人"而已:心中有爱,目中有人. 记得曾经在龙应台先生的作品《孩子你慢慢来》中看到过这样一个片段,安安从妈妈的眼中看到了人,激动莫名.那么,在柴静的这本《看见》中,我也同样为看到了人而激动莫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