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王岩 《黑龙江对外经贸》2010,(12):28-30,110
分别以时间序列数据和面板数据对欧盟对华直接投资与中国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欧盟对华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总体上具有促进作用。从区域上来看,除了中部地区外,欧盟对华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至少通过了5%的显著性检验;比较分析来看,欧盟对华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明显好于美国、日本和中国香港的对华直接投资。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日本对华直接投资额逐年增长,其对华投资金额一直明显高于英、德、法等欧洲发达国家,接近甚至超过欧盟整体水平,并有9个年度超过美国居于发达国家对华直接投资第一位,在华投资项目数仅次于美国居于第二位。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在西方跨国公司对华直接投资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近年来,日本跨国公司对华战略作出了大幅调整,这必将对中国经济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3.
数字看经济     
《光彩》2011,(11):4-4
中国对外资仍有较大吸引力受欧美债务危机阴霾影响,前三季度的中国吸引对外直接投资(FDI)金额同比增速再次下滑,其中,欧盟对华投资同比首次由增转降。前9个月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866.79亿美元,同比增长16.6%,比前8月回落1.1个百分点。值得关注的是,自今年4月份开始欧盟27国被列为单独外资来源以来,欧盟对华投资同比首次由增转降。业内专家表示,欧盟对华直接投资的下降是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直接结果,不会影响中国经济的基本面。从全球来看,中国对外资仍然具有较大吸引力。  相似文献   

4.
欧盟在华直接投资对中国与欧盟贸易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运用面板数据的方法,研究了欧盟在华直接投资对中国与欧盟贸易的影响,结论表明,欧盟在华直接投资促进了中国对欧盟各成员国的进出口贸易,但影响较小,影响中、欧贸易的主要因素是中国和欧盟各成员国的经济实力(GDP)。这表明欧盟在华投资企业的市场战略主要是针对中国广阔的国内市场的。文章最后部分对如何促进欧盟对华直接投资和扩大中、欧贸易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投资欧盟     
张良卫 《大经贸》2003,(4):72-73
在1998年对华新战略的基础上,欧盟2001年进一步制定了新的对华政策和战略措施,2002年3月获得欧洲议会通过.这是欧盟近年来又一次提出的对华政策文件,表明了欧盟对发展对华关系的高度重视,非常有利于中国扩大对欧盟的直接投资,加快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而且分析表明中国扩大对欧盟的直接投资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协整关系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对1979—2008年度人民币双边实际汇率与美国、日本和欧盟对华直接投资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对美国而言,从长期来看,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不仅不会导致中国FDI流入的减少,反而能够促进FDI流入的增加;对日本和欧盟而言,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与其对华直接投资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对美、日和欧盟而言,我国的开放度和政策的稳定性对它们的对华直接投资均有显著的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7.
中欧战略合作关系及其面临的挑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良卫 《国际经贸探索》2002,18(2):60-62,70
进入21世纪,中欧战略合作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欧盟确立新的对华战略,中国重视中欧关系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但在中欧之间仍存在一些挑战性的问题,中欧之间的对外直接投资及技术合作等领域,仍然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8.
扩大对欧盟直接投资的分析与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经济发展迈入全新的发展阶段。欧盟正加紧实施其对华的新战略和新政策。2001年12月11日我国成为WT0的正式成员。有这样的国际国内条件,我国扩大对欧盟的直接投资,在欧盟进行相当规模的直接投资具有可能。与此相应,我们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中国对欧战略”及相应的对欧盟新政策,包括促进我国对欧盟直接投资的新政策。  相似文献   

9.
中韩建交后,韩国对华直接投资发展迅速。本文在分析韩国对华直接投资特点的基础上,借助于计量经济模型,采用1992-2007年的相关数据对韩国对华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韩国对华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包括中国的工资水平、中国的市场开放度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  相似文献   

10.
欧债危机下政治因素对中欧经贸关系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治因素对中欧经贸关系产生了消极影响。欧债危机下,出于对全球化发展的忧虑,为了维系与美国的紧密关系、主导未来的中欧投资关系,欧盟仍拒绝承认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尚未解除对华军售禁令、继续限制对华高科技出口,并将国际投资问题政治化。中国需要在非政治敏感领域同欧盟加强合作:在资源问题上加强与欧盟的沟通协调,鼓励中国中小企业到欧盟投资、同欧盟中小企业开展能源领域的科技创新合作,鼓励欧盟成员国企业积极参与中国城镇化进程、到中国投资兴业,运用世贸组织规则纠正欧方的对华不合理政策,并通过中欧经贸协定和中欧投资协定谈判维护中国利益,从而避免政治因素的干扰,实现中欧"双赢"。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与欧盟制成品产业内贸易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Grubel-Llyod指数,对中国与欧盟制成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中国与欧盟整体的制成品贸易以产业内贸易为主,但对不同的欧盟国家以及不同类型的制成品产业,其产业内贸易水平与发展趋势有着较大的差异。通过计量分析,认为欧盟国家的市场规模、对外开放水平、对华直接投资、研发水平以及中国与欧盟国家的市场规模差异等变量,均对中欧制成品产业内贸易水平有显著影响,但这种影响对于不同类型的制成品产业是不一样的。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有着密切的联系,然而中国对欧盟的直接投资与贸易是何种关系并不明确,还需要我们加以进一步地分析和研究。基于贸易效应与对外直接投资关系这样一个学科研究前提,结合中国对欧盟直接投资与贸易发展的实际情况,借用引力模型并对其加以变动,引入对外直接投资的流量和存量为模型自变量,对中国对欧盟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中国对欧盟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是一种创造效应。基于实证分析结果来看,今后我们应该加快对欧盟直接投资的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13.
陈波 《市场论坛》2007,(1):40-42
目前东盟是中国第七大外资来源地,东南亚国家的直接投资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文章在分析东南亚国家对华直接投资的历史、现状、特点及原因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我国和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形势,对东南亚国家对华直接投资的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4.
李颖 《中国物价》2014,(10):34-37
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投资重点集中在制造业。日本对华直接投资不仅给中国制造业带来了建设资金,还带来了技术和管理经验,这促进了中国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本文利用2001-2012年日本对中国国有制造业企业以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制造业企业的直接投资额等相关数据,运用计量经济学回归方法,测量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对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贡献度,并提出加大日本对华直接投资、促进中国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90年代中期,以中日贸易(特别是中国的对日出口)和日本对华投资的迅速扩大为标志,中日经济关系进入一个顺利发展的“蜜月期”。但是,去年在亚洲金融危机和日本经济严重不景气的影响下,中日贸易与日本的对华投资同时滑坡。与此相反,同年美国和欧盟的对华贸易与对华投资(欧盟的对华合同投资额)都有大幅度增加。这种明显反差必将给日本与欧美国家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利用外资的国别和地区中,欧盟是仅次于亚洲十国/地区、美国,成为中国利用外资的第三大来源.自1979年以来,截止到2000年底,在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项目总数(363885个)中,欧盟位居第三,占全部外资项目比重为3.13%,低于亚洲十国/地区81.71%、美国8.60%;在中国吸收外资合同总金额(6760.97亿美元)中,欧盟也位居第三,所占比重为7.46%,低于亚洲十国/地区72.82%、美国10.14%;在中国实际利用外资总金额(3483.46亿美元)中,欧盟仍然位居第三,占全国比重为7.48%,低于亚洲十国/地区75.10%、美国9.29%.但是,自1997年以来,欧盟对华实际投资持续超过美国;2000年欧盟对华合同投资也超过美国,成为中国利用外资第二大来源.  相似文献   

17.
欧盟对华钼铁反倾销案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欧盟对华钼铁反倾销案是近年来欧盟对华产品又一起反倾销大案,其给中国企业造成的严重后果和负面影响是巨大的。本文评析了该案裁决中涉及的一些问题,如市场经济待遇、个别待遇、类比国等问题,这些问题在欧盟对华反倾销案中具有比较典型的意义,值得中国企业在日后反倾销应诉中予以借鉴。  相似文献   

18.
《商》2015,(26)
日本在华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产生了积极影响,如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高新技术的发展、为中国带来了大量的就业岗位等,但消极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本文介绍了日本企业对华直接投资在投资战略、投资产业、投资区域的鲜明特点。然后,又分析了日本对中国经济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包括产业结构不协调、地区投资不平衡、缓解就业等。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从政府和企业层面提出应对日本企业对华直接投资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俄罗斯是中国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研究俄罗斯对华直接投资与中俄贸易之间的内在关系,对于推动两国的投资与贸易合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选取了2001~2011年俄罗斯对华直接投资和中俄贸易相关数据,运用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等方法对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俄罗斯对华直接投资与中俄贸易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不存在短期动态关系,俄罗斯对华直接投资流量与中国对俄出口和进口均存在一种负的长期均衡关系,直接投资存量与中国对俄出口和进口均存在一种正的长期均衡关系。俄罗斯对华直接投资与中俄贸易之间存在两个单向的因果关系,俄罗斯对华投资存量是引起中国对俄罗斯出口的原因,中国对俄罗斯进口是引起俄罗斯对华投资流量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认为,2004年欧盟东扩以后,随着东欧10国的加入.欧盟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发展中、欧经贸关系显得至关重要.目前发展中、欧经贸关系的制约因素主要包括欧盟的对华歧视性贸易政策、欧盟东扩后产生的贸易转移效应和投资转移效应以及中、欧双向投资发展不平衡等.文章提出,为进一步发展中、欧经贸关系,我国应加速实施"走出去"战略,增强双方在技术领域的合作与贸易的互补性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