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佳莉 《市场论坛》2012,(11):28-29
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建立现代的公司治理机制已成为改革的重点.公司所有权和管理权的两权分离是现代企业最突出的特征.公司高管人员和公司所有者的目标利益不一致,加之公司高管和所有者存在信息不对称、利益不对称以及契约的不完备,导致二者之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从而产生了委托代理问题和高管人员激励约束问题.针对这些现象作为委托人必须思考适当加强激励,建立长期激励机制以减少委托方代理方之间的利益差距,最终使高管层的长期利益与股东的利益趋于一致.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传统的委托代理理论模型基础上运用数学因子模型分析方法,根据当今企业内部实际情况,同时考虑到传统双方信息不对称时观测指标唯一的缺陷性,引入部门绩效与权力两个激励强度指标,设计高管团队的激励制度,同时针对三个激励强度因子模型分析方法,又提出了旨在为资本所有者设计最优激励合同有价值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张建儒  何敏飞 《商业研究》2006,46(17):65-67
供应链是一个由许多不同利益集团组成的动态变化的系统,其中各企业之间由于信息不对称存在着委托代理关系,如何协调这种关系,并处理好各利益成员之间的激励问题是供应链管理的主要问题之一。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就是制定有效的激励机制,处理好供应链各组成企业之间由于信息不对称引起的委托代理关系,充分发挥供应链的整体优势。  相似文献   

4.
供应链环境下各成员企业以动态联盟的形式加入供应链,并以"委托一代理"的合作关系存在,因此委托代理机制所带来的道德风险必然存在.文章基于委托代理理论,指出委托人应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使企业的个别利益和供应链整体利益相联系,激励其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实现供应链整体利益最大化,并予以适当的监督,在最大范围内保证供应链成员企业间交易合同的公平性,减少成员企业的投机行为,促进供应链组织合理有序的运行,以最有效的合作方式完成供应链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姚晨珊 《中国市场》2022,(30):98-100
科技型企业的稳定成长必然需要持续的技术创新,技术创新竞争力来源于核心技术人员。因此科技型企业应考虑如何留住核心技术人才,充分调动核心技术人才的研发积极性。委托代理理论认为在企业所有者与代理人利益冲突下,企业所有者作为委托人应通过制度优化激励代理人,其中股权激励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但在股权激励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科技型企业要结合自身发展情况合理选择股权激励模式,达到预期的激励目标,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的最大价值。  相似文献   

6.
吴威 《现代商业》2008,(17):66-67
现代企业的显著特点就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相互分离,从而出现了一种新的、古典企业所没有的经济关系,即财产委托者与财产代理者之间的关系(简称委托代理关系)。从委托代理关系出发,自然引致出激励问题。本文拟对“委托代理”问题和“激励”问题展开讨论,并尝试分析二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从改革开放后,由于中国经济发展迅猛,特别是上市公司中将经营权和所有权进行了分离,这造成不少公司借助股权进行激励,从而使委托代理问题得到解决,使管理企业的成本降低,然而,现在,我国的股权激励刚刚兴起,在上市公司实施时仍然有不少问题。基于这种情况,本文探究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将相应的对策提出来,以便于在更好的环境中进行股权激励的实施。  相似文献   

8.
奖金激励是激励销售人员的重要方法之一.该研究针对传统的奖金激励模型的不足,以委托代理理论为理论依据,建立新型模型,并分析了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如何进一步完善企业与销售人员之间的奖金激励机制的优化设计问题.  相似文献   

9.
根据委托代理理论,模型化了农产品物流外包方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分析农产品市场中委托人与代理人利润分配的激励契约模型,指出在信息非对称情况下,双方最优的努力水平及激励强度,并对因双方努力而增加的利润进行"二次分配";同时还拓展分析了重复合作下双方应重视对未来期望收益的关注程度,旨在为农产品物流外包获得帕累托最优改进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供应链企业间委托代理及激励监督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供应链企业间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引起的委托代理问题,从供应链的核心企业——制造商的角度出发,设计出两种模型:即纯激励模型和加入了监督惩罚策略的激励监督模型。通过这两种模型的分析比较,得出了这两种模型各自的适用范围,并探讨了不同因素如分销商的成本系数、风险规避系数、外界环境的不确定性及制造商的监督成本系数对最优激励强度、最优监控强度的影响,为供应链企业间解决委托代理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11.
随羞我圆市场经济体制实践的不断深入,公司制已确立了其市场主体地位,在不断完善公司制的过程中,产生了委托广代理问题,而股权激励这一方法在解决该问题时得到了较为广泛的研究和应用。本文通过博弈模型进一步研究股权激励的相关问题,为怎样更有效地解决代理问题和运用股权激励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实践的不断深入,公司制已确立了其市场主体地位,在不断完善公司制的过程中,产生了委托—代理问题,而股权激励这一方法在解决该问题时得到了较为广泛的研究和应用。本文通过博弈模型进一步研究股权激励的相关问题,为怎样更有效地解决代理问题和运用股权激励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委托代理框架下的激励问题与激励机制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激励问题是现代企业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委托代理框架下企业激励问题是现代企业理论、特别是公司治理结构研究的前沿问题,也是企业管理实践中人们一直探索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正式的理论模型研究在委托代理框架下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委托代理关系作为现代企业的基本特征之一,其产生的直接原因在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委托代理关系广泛地存在于各种经济组织,也同样存在于国有企业中。但国有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有它自身的特点。本文将针对我国国有企业中出现的委托代理关系的某些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唐淑敏 《中国市场》2014,(50):60-62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内上市公司的数量逐年增加,这些上市公司为了能在实际的经营当中获取最大化的经济利润,在经营方式以及经营权方面进行了多次改革。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家上市公司选择了股权激励制度,并以此来解决公司管理成本高的问题。但由于我国的股权激励制度发展尚不完善,在实际的应用中存在了很多问题。基于此,本文深入分析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寻求解决的措施,为公司的发展提供有利的环境。  相似文献   

16.
股权分置条件下委托代理关系中的博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委托代理理论是委托人和代理人在完全理性的情况下,各自可能出现的各种行为选择,以及最终双方博弈形成的纳什均衡,然而,由于我国的上市公司的股权状态并不符合传统理论中的假设条件,则委托人和代理人必然会在行为选择上发生偏移。因此,对股权分置条件下的委托代理关系中主体行为选择的偏移一一阐述。  相似文献   

17.
李国华 《商业科技》2014,(22):97-97
现在公司中由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普遍存在委托代理问题,而股权激励作为一种激励管理层的手段,可以有效地解决委托代理问题,对上市公司业绩产生明显的激励效果,已经备受管理层的欢迎。  相似文献   

18.
股权激励的制度安排是为了解决委托代理关系产生的利益矛盾,将管理层与股东利益一致起来。同时,股权激励也可能导致管理层的机会主义行为,即通过盈余管理、股利政策、投融资决策等影响业绩和股价,使之向对自己有利的方向发展。强化内外监督和约束、防范股权激励的负面影响,是推进股权激励制度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具体包括:一是优化公司治理结构;二是提升我国证券市场的有效性;三是培育经理人市场。股权激励这种上市公司内部的制度安排需要外部的一系列制度安排来配套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外部配套的制度安排会通过影响管理层的预期来影响管理层的行为选择,从而较好地降低和防止管理层的机会主义行为。  相似文献   

19.
预算管理兼具控制、激励、评价等功能,处于企业管理控制系统的核心.本文以委托代理理论研究分析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于基础上提出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张芳  崔文翠 《商业研究》2015,(4):177-182
本文以超市和农户组成的一个二级农超对接供应链为基础,基于委托代理理论构建了信息不对称情况下超市对农户的激励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分析和求解。结果表明,提高农户的产出系数、降低农户付出努力的成本系数、降低农户的绝对风险规避度以及密切关注外界不确定因素都可以降低超市的总代理成本,同时增加超市的期望效用和农户的期望收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