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说起房地产市场的“庐山真面目”,很少有购房者能搞清楚:这边说房子空置很多,房价必然要降:那边说房子卖得断档,买得晚就吃亏。该马上掏钱还是应该观望,令老百姓不知所措。业内人士认为,造成这种情况是由于我国房地产市场存在“四大不对称”,信息匮乏的购房者在市场上始终处于被动局面。  相似文献   

2.
正房地产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对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近几年,随着我国房地产行业迅速发展,房价不断上升,不少购房者对于持续高涨的一手房只能"望房兴叹"。于是,  相似文献   

3.
一、购房者、政府、商业银行与开发商的三重博弈框架 在房地产行业里进行利益博弈的主体很多,从重要性角度看,核心主体是购房者、政府、商业银行和开发商。购房者提供住房购买需求,商业银行为购房者的购买需求提供住房按揭贷款,政府提供土地和行政管理服务,开发商提供住宅产品。购房者、商业银行和政府都要和产品提供者开发商打交道,在房地产行业纷杂的多重利益关系中,他们和开发商的利益博弈关系是最重要的,厘清这三重博弈背后的逻辑,能够更好地理解行业现状和更好地预判行业前景,也能更好地解读行业的波动。  相似文献   

4.
武汉爆发新型疫情且迅速传播全国,对我国经济造成了严重的打击。随着疫情防控基本稳定,我国经济逐步恢复,房地产市场也正在回温。论文立足于购房者角度,经过新冠疫情时期对购房者需求的变化来分析后疫情时期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趋势,研究发现品牌房地产企业与二、三线城市中高端房地产项目在未来房地产市场具有向好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正2014年10月底,以"理性发展,宜业宜居"为主题的"2014汕头房地产展示展销会"在汕头林百欣会展中心室外广场隆重举行。作为汕头房地产和楼市趋势的风向标,本次展会汇集了11家开发商18个楼盘。记者了解到,随着央行新政推出,将会给房地产市场带来一些变化。在全国楼市冷淡之下的汕头楼市将呈现出怎样的景象呢?购房者又将怎样看待当前楼市?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访了多家房地产开发商及购房者。  相似文献   

6.
受中国宏观经济走势的影响,许多房地产开发商出现资金链断裂问题,导致预售制度下大量期房出现问题,引发了社会对取消期房销售制的呼声。探究中国商品房预售制度的起源与发展,分别从购房者、房地产开发商和政府的角度讨论商品房预售制度的利弊,并分析取消商品房预售制度的可行性。得出结论:短期内取消预售制度不利于当前的经济形势,应采取“渐进式”改革措施,继续给房地产市场“去金融化”,加强第三方资金监管,在预售制中引入分期付款等,进一步降低购房者风险、保护购房者权益。  相似文献   

7.
简单分析一段时期内,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对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风险的影响。从购房者角度、房地产开发商角度和商业银行自身的角度进行分析,并对如何防范风险做出了论述。  相似文献   

8.
简单分析一段时期内,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对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风险的影响。从购房者角度、房地产开发商角度和商业银行自身的角度进行分析,并对如何防范风险做出了论述。  相似文献   

9.
徐勰  王奇  程梅 《企业导报》2012,(3):15-16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房地产的发展也达到了一个高潮。过高的房价远远超过了居民的实际承受能力,楼市调控和高房价问题成为近几年关注度很高的话题。文章首先从银行、政府、购房者以及开发商这四方面分析房价的影响因素,认为房价合理稳定的上涨将有助于经济的发展,远高于正常水平的房价则会给社会经济带来负面影响。最后从房地产市场近期住房价格下降的现状出发,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商品房预售制度对于培育我国房地产市场、推动房地产业的发展确实起到了重要的历史性作用。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房地产行业的不断变化,加之相关制度的不完善,期房预售的负面影响也渐渐显现,在给房地产开发商带来便利、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同时,风险却都转嫁到了银行和购房者身上,商品房预售制度已显得不适时宜。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楼盘广告无处不在,几乎“泛滥成灾”。由于五花八门的楼盘信息充斥着人们的眼帘,难免让人对广告产生视觉疲劳乃至厌恶。 广告是房地产开发商与购房者的沟通手段,是楼盘信息的传播。为了使购房者产生购买欲望,推动潜在消费者转化为现实消费者,广告是每个房地产开发商不可缺少的营销手段。如何避开硬广告带给人们的视觉排斥,让楼盘信息被人接受是每个房地产营销人员必须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电子商务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房地产网络营销是必然的趋势,部分房企试水房产电商并建立独立的区域性体系,却收效甚微,弊端与瓶颈凸显。通过对我国房地产网络营销宏观和微观上现存问题的分析,提出未来房产的“整体-区域”在线交易模式的要点以及构建。首先,在政府引导下,房地产企业和第三方机构以购房者为中心,构建出四位一体的全国整体性营销信息平台体系;其次,在此基础上建立由企业、购房者、第三方机构组成的区域性在线交易三角关系;最后,诱导更多的企业进入,进而构建出有效的房产在线交易模式。  相似文献   

13.
程关松 《企业经济》2012,(8):189-192
《认购合同书》是不法开发商转移经营风险、设置法律陷阱、损害购房者权益普遍使用的工具,它不仅使购房者陷入法律陷阱,也使监管机关和司法机关陷入策略短缺与规则短缺的困境。揭开《认购合同书》形式"合法"、实质违法的面纱,有利于维护购房者的合法权益,有利于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有利于防范房地产市场成为社会危机的风暴眼。  相似文献   

14.
应刚 《江苏楼市》2004,(10):42-42
目前在新推出的中高档房地产项目中,采取复式住宅设计的越来越多。复式住宅以其格局精巧、使用功能灵活方便而受到了很多高收入购房者的青睐.对于购房客户来讲,挑选这类房屋时.应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的转型和体制的转轨,利益博弈问题在我国社会中不断突出和显性化,在这其中,房地产市场中的博弈更是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这场博弈中,无论消费者采取何种策略,房地产商的选择都是唯一的,那就是维持价格。同样,不论房地产上选择何种策略,消费者的选择都是购买。因此,理智的开发商和购房者之间的博弈的结果应该是维持价格和购买。本文通过房地产商同购房者的博弈问题进行简单的梳理和总结,以期对这一问题有一清晰明确的把握。  相似文献   

16.
李晨 《上海企业》2010,(11):104-105
李晨律师:我公司是房地产中介机构,因近期国家和地方不断发布房地产调控政策,部分已经签约的购房者提出退房要求。他们提出“新政”属于情势变更,导致他们无法按原计划获得银行贷款,希望中介帮助协调解除购房合同,并提出此种情况不属于购房者违约,不同意承担违约责任。请问,这些购房者的说法是否成立?房产新政下,我们中介机构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相似文献   

17.
3·15购房者的节日。今年的3·15,因为近期房地产市场走势的独特性而与众不同。今年因为"降价"很多购房者走上了"维权"之路,而这一新特点目前正呈现出井喷态势。同时,2009年又是广大业主收房的大年",交房危机"的迫近又对维权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3·15《楼市》深入维权现场调查,期望能为购房者的维权行动提供一些理性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购房者可否因商品房质量瑕疵拒绝受领房屋。拒绝受领后,开发商应当尽到何种义务救济购房者的合法权益。上述问题在我国司法实践中有着不同的裁量和认定。这造成了购房者的困惑,也间接导致开发商怠于履行义务。对此,选取《民法典》颁布后的218份相关裁判文书,对拒绝受领房屋制度进行了学理和实务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我国应当明确拒绝受领的法律性质和行使的法律依据;对行使条件进行客观规定,便于法官准确把握,适度扩大制度的适用范围;也应适度放宽适用违约金等救济措施,以此来敦促开发商交付质量合格的房屋,及时履行维修义务,弥补购房者的客观损失,平衡购房者与开发商的利益,实现房地产市场良性运转之目标。  相似文献   

19.
从短期看,受国家宏观政策调整的影响。房地产市场已进入一个敏感期。新政策的频繁出台将加重市场的观望气氛。造成购房者延迟交易。对短期成交会有较大的影响。但从中长期来看我国房地产市场目前依然处于总量增长时期现阶段出现的结构性和区域性矛盾属于发展中的问题。必将随着宏观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国家宏观政策调整而逐步解决房地产业的发展前景长期看好。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房地产开发、营销中的深层次问题也逐渐显露。如法规不完善、部分开发企业和中介机构因缺乏诚信而产生的一些不规范甚至是严重的违法违规行为等。破坏了房地产市场的正常秩序,严重损害了购房者的利益,导致群众反响强烈,甚而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隐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