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多年的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了一个重大的变化,那就是对外部的世界更加了解了,经过比较,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差距,提高了发愤图强的决心和信心,于是,各行各业似乎同时都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口号,要尽快和世界接轨。  相似文献   

2.
正目前,我国旅游研究大多基于经济学、管理学、地理学或是社会学、人类学的视角,而从伦理学的角度研究,不论从著作成果、影响力或是实际从事研究的学者数量上看,所占比例非常少。究竟,从伦理学视角研究旅游即旅游伦理的研究重要不重要呢?笔者认为旅游伦理的研究(尤其对中国的旅游发展而言)相当重要,原因在于当今旅游发展的现实困境及旅游伦理理论的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3.
马波 《旅游学刊》2014,(11):3-5
一、旅游伦理究竟是什么?一般认为,哲学是由求"真"的逻辑学与求"善"的伦理学构成的。无论中外,有关伦理的探索可谓历史悠久,成果丰硕。然而,把旅游同伦理这个超级大词连缀使用,则是晚近的事情。检索文献发现,旅游伦理作为学术词汇的使用,中西方都只是进入21世纪后才逐渐多了起来。  相似文献   

4.
陆林 《旅游学刊》2005,20(4):10-10
随着旅游的发展,有许多前沿课题需要研究,旅游城市化是其中一例。  相似文献   

5.
笔者一直以来坚持认为,旅游学是一门实践的学问。离开了大千世界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旅游研究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旅游研究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因此,寻找旅游研究的前沿,不仅要从书本上找,更要从实践中找。无论理论界还是业界,都不喜欢“大而空”、“大而全”的所谓学术前沿问题,而是对“小而实”、“小而精”、言之有物的所谓微观研究课题情有独钟。  相似文献   

6.
虽然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时间不过20余年,因其成长的速度非常快,旅游理论研究也随之拓展和深化,已经几乎触及了各个前沿领域。  相似文献   

7.
旅游学的独立地位必然体现在其研究方法的独立性上,要发展中国的旅游研究,研究方法是不能忽略的方面。我们认为,初具独立性的旅游研究方法可以总结为以下5种要求与规范:  相似文献   

8.
伴随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以及在国际上地位的提升,中国旅游研究也应该取得更多的成就,在国际上发出更多的声音,并对旅游业实践发挥更好的指导作用。基于上述目的,本刊特意组织了主题为“为中国旅游研究出谋划策”的笔谈,欢迎大家就此话题进行讨论,各抒己见。[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当前,旅游营销由单纯的产品营销发展到区域目的地整体营销已成趋势,这是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必然。与大多数国家从国内旅游到国际旅游的常态发展轨迹不同,中国旅游业是先有国际入境旅游,其后国内游和出境游才蓬勃发展起来,旅游业的发展也逐步由接待事业型向经济产业型转变。与此相应,中国的旅游产品必然有一个从景区、宾馆等简单的旅游设施到旅游带、旅游区域的建设发展过程,这使旅游营销从20年前行业层次的景区、宾馆独闯天下,发展到今天由政府组织、各相关行业、相关部门分工合作的目的地整体营销。  相似文献   

10.
王兵 《旅游学刊》2005,20(4):6-7
跨文化研究是对跨文化现象以及由多元文化融合形成一种新型文化过程的理性研究。这一研究的基点建筑在对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尊重,以平等的态度,客观地分析研究不同民族的文化在人类同一文化行为表现上的差异,以及造成这种差异的思想基础;同时研究各文化间的共同点,从而提炼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理论,以促进各民族文化的发展。其最终目的是保护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并使之持续发展,构建多元文化共生的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11.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顺应新时期、新形势、新要求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日趋重要的龙头产业,其加快发展、完善提升、走向成熟,乃至于圆旅游强国之梦,每一步都离不开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和规范。  相似文献   

12.
我们参与了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的起草,在此前还参加了标准的前期研究——《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的编制,从《规范》的编写到《标准》编写,其间有一个逐渐认知的过程,有一些感受在这里和大家交流。  相似文献   

13.
最近,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国政府开始倡导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理念。而这一发展理念也正是国际旅游组织一贯主张的旅游业发展理念。世界旅游组织始终把“保护生态环境,以人为本,消除贫困,创造就业”等作为全球旅游发展的崇高的“社会导向”。  相似文献   

14.
本文呈现了笔者对中国旅游研究发展的看法,文中所采用的“中国旅游研究”概念是广义的概念。“中国旅游研究”这个术语既可以解释为中国学者对中国旅游所做的研究,同样也可以解释为任何国家的学者所做的有关中国旅游的研究。根据写作意图,本文主要采用前一种解释。  相似文献   

15.
赵鹏 《旅游学刊》2008,23(2):5-6
旅游高等教育的产生,是教育与旅游的结合,由此引发了如何结合的话语,并成为一个长久存在的命题,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关系到旅游教育的价值取向和评价。  相似文献   

16.
无须讳言,长期以来,旅游界钟爱节会的程度越来越高,但对节会的理性认识却一直甚为笼统。围绕北京奥运的一系列判断、行为以及绩效的戏剧性变化,就是很好的注脚。回想北京申奥成功之后,许多地方政府和旅游企业无不豪情万丈,争先恐后出台宏大计划,意在搭奥运的车,唱旅游的戏,随着奥运临近,才发现“挤出效应”绝非危言耸听,无奈已无多少调整的余地了。  相似文献   

17.
刘益 《旅游学刊》2006,21(1):8-9
旅游资源的认识和评价问题是旅游规划研究的基础性课题,它决定了区域旅游开发的方向和重点。《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以下简称《国标》)作为国家标准颁布以来,在旅游规划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应该说,《国标》的颁布对于各地区摸清资源家底,促进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在旅游规划实践中,《国标》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评价标准的科学性也受到了一些质疑。笔者曾在广东省旅游发展研究中心从事旅游规划研究工作多年,对于《国标》的局限性也深有体会,笔者认为,要科学认识《国标》的应用价值应首先确立四个命题:  相似文献   

18.
1982年秋,笔者参加南开大学建系工作之初,在国家旅游主管部门听到高等旅游教育负责人严肃地告诫说“旅游不是学问,不要去研究它”。从这位刚从美国夏威夷大学旅游管理学院接受一年专业培训的高教负责人口中听到这样的说法,不能不令笔者感到十分惊讶,不知该从何说起。  相似文献   

19.
刘德谦 《旅游学刊》2005,20(4):13-13
在我国,旅游科学的发展正在迎来它成熟壮大的关键时期,研究者和有关方面对它的用心关注(其中又尤其是对前沿的关注),将为它的更加成熟和新的发展增加更多的助力。  相似文献   

20.
《旅游学刊》2008,(1):5-12
中国旅游高等教育中的教材建设问题 一 中国的旅游教育已经开展了将近30年,教育总体规模已经相当大。能够在短短的30年里便构建这样一个庞大的专业教育体系,旅游高等教育所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但是,旅游高等教育发展的质量水平远远没有跟上数量的急剧扩张。这种落后表现在方方面面,其中一个重要环节体现在教材建设上。就目前情况看,旅游管理专业的教材建设可能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