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烟台开放     
辛闻班 《走向世界》2014,(48):36-47
烟台因港而立,烟台山上的古灯塔,波光潋滟的芝罘湾,见证了开埠一个半世纪的繁华荣辱。第六集跨海扬帆2007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2008年,整个欧洲经济受到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匈牙利宝思德化学公司,世界聚氨酯8大巨头之一,受到金融危机冲击,现金流断链,濒临破产;在宝思德公司亟待重组的关键时刻,一直关注研究国际市场的烟台万华集团发现了商机,决议跨国并购宝思德化学公司。"  相似文献   

2.
杨潜 《走向世界》2014,(4):36-39
烟台因开埠而得名,也因开埠而兴。烟台正式作为地理名称,始于1862年1月,最早出现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向清廷所上的奏折中。此前,开埠仪式已于上年8月举行,宣布开关征税,标志它成为山东第一个口岸城市。随着登莱青道署由莱州移住烟台,城市的规模得以快速扩展,洋人纷至沓来,特别是外人开设的洋行,一下子使烟台繁华热闹起来。  相似文献   

3.
李钰 《走向世界》2014,(40):74-77
一条老街流淌着百年的历史,一条老街沉淀看文化的碰撞融合,一条老街记录了烟台自开埠以来的蜕变与繁华。伴着温柔的海浪,伫立在烟台山下的广仁十字街区,沉静、安然.保护性的商业开发,不曾扰了它的半分清净,亦不曾熏染了嘈杂的烟火,却为她洗去泥沙,点染风华,于岁月倥偬中重焕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4.
<正>从城山渡口到三江口,不过短短20公里路程,开车只需1个小时左右,但宁波港口从句章港迁移到三江口却花了足足1200年。自唐代迁移后,宁波奠定了即港即城的城市新形态,明州港被列为开埠港口,步入快速扩张和发展时期,繁华盛况一直延续到了元代。很难想象,现在看来船只不多的三江口,在古代却是名副其实的国际大港。古籍上记载,"海外杂国贾舶交至",江厦码头一带"帆樯如林""镇鼓相闻",足以见证当时"海上丝绸之路"的繁盛。  相似文献   

5.
《走向世界》2014,(22):99-99
烟台大悦城坐落在烟台市芝罘区海港路与北马路的交汇处,紧邻芝罘湾畔,坐拥烟台商业中心的唯一临海地块,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人流量密集,在这块“皇冠上的明珠”上,大悦城打造起全国首个滨海主题型购物中心。  相似文献   

6.
尹其超  苗伟 《走向世界》2013,(18):32-35
<正>烟台山景区大门右侧的领事署路于1934年改称东领事路和西领事路。它分别起自海岸街和海关街,绕烟台山东西两侧而上,在烟台山灯塔处汇聚。整座山像一艘巨舰,几十座牢固百年、骨骼健壮、造型奇特的欧陆建筑,构成烟台山这座航母上的堡垒。1861年烟台开埠后,英国、美国、德国、意大利、奥匈、日本、俄国、荷兰、比利时、西班牙、朝鲜、芬兰等16处领事馆、代理领事馆  相似文献   

7.
法国水师兵营,这座位于重庆市南岸区南滨路上的古文物建筑,作为重庆开埠历史的见证者,经历了西方列强加速掠夺旧中国以及重庆开埠后开发川江航道的特殊历史时期,同时也见证了这一时期重庆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一系列动荡和重大变革。 1891年3月1日,重庆开埠,设立海关。1899年,法国夺得对重庆等地煤铁的开采权。1902年。  相似文献   

8.
焉轩 《走向世界》2014,(31):14-21
烟台,中国古代东方海上丝绸之路首航地; 烟台,中国近代北方最早开埠的通商口岸; 烟台,中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 一部烟台发展史,就是一部始于开放、兴于开放的历史。开放,是烟台最浓重的底色、最靓丽的本色和最鲜明的特色。  相似文献   

9.
城市标志性建筑的更新,从文化哲学的视角来看是文化变迁的产物。烟台山灯塔作为烟台市原有的城市标志物,主要是从港口城市对外开埠的意义上确立的。如今烟台两次成功地承办了亚太经合组织大型博览会,为博览会新建的烟台国际会展馆是烟台市改革开放走向世界大舞台的纪念碑,是融合地方历史文化和时代精神的文化结晶,这一新的城市标志性建筑的诞生必然引起强烈的文化震撼。首先,城市标志性建筑的更新,根源于城市定位的改变,而城市定位的根本在于文化定位。  相似文献   

10.
小麦 《沪港经济》2010,(9):68-69
如果把香港比作是亚洲的纽约,那么中环就是当仁不让的曼哈顿。这里是香港开埠以来最早开发的地区,早在1841年香港被占领的时候,英国人便率先在此建立军事基地,并兴建多条干道。经过逾一个半世纪的发展.如今的中环.已是香港乃至整个亚洲最主要的金融和商业中心。  相似文献   

11.
荆强 《走向世界》2005,(4):64-67
烟台山,位于烟台市区北端,三面环海、风景秀丽.最高海拔53米,总面积11.6公顷,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在此建狼烟墩台,以防倭寇侵扰.1861年烟台开埠,随之英、美、德,法等十几个国家在此大兴土木、建造领事馆、教堂、官邸、别墅等,形成了数量繁多、风格各异的建筑群.这些近代建筑是外国早期殖民地风格在中国内地最早的建筑实践之一,也是见证中国近代百年沧桑的历史缩影.  相似文献   

12.
正伴随着港口的发展与振兴,临港产业已经成为最具活力、最有潜力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1861年,烟台正式开埠以来,正是依靠港口崛起而成为胶东半岛的重要城市。优越的区位条件、丰富的资源禀赋、有力的政策支持,成为烟台发展临港产业的强力支撑。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的实施,又为烟台临港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但面对周边城市的激烈竞争,烟台如何立足当地实际,做大做强临港产业,推动"以港兴市"战略的实施,这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烟台临港产业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相似文献   

13.
一、古代、近代天津地区因港兴城的历史回顾由于天津地区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以及政治、经济的历史变革,造成天津港区中心的三次历史变迁,而每一次变迁都在天津历史上引发了因港兴城的历史过程。天津港不仅催生了天津城,而且港区变迁拉动了天津城市发展重心的转移。唐《通典》将位于永济渠、滹沱河和潞河三水汇流的人海处,称为三会海口,即现今的军粮城一带。因守卫边境地区的军事需要,三会海口成为唐代向北部边境各地转运军粮的必经之路,使这里成为具有泊船、装卸、中转和仓储功能的天津最早的海港。由于三会海口港的兴盛,促使当时的军粮城成为一个繁华的港口名镇。这是天津历史上最早的一次因港兴城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4.
天天 《走向世界》2014,(13):108-109
芝罘区是中国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一一烟台的中心区和老城区,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红色文化、蓝色文化、开埠文化、民俗文化等交相辉映、异彩纷呈,共同组建了烟台的文化基因。烟台独具特色的美食文化,  相似文献   

15.
哈本厚 《走向世界》2013,(4X):68-70
<正>烽火台上游客压肩叠背,庙宇里香烟缭绕,香客们正顶礼膜拜,新老灯塔形态各异,交相辉映:见证了古城的千年兴衰,承载着近代百余年的风风雨雨,铭刻着民族复兴的艰难历程,昭示后人,路漫漫其修远兮……一部烟台山灯塔史,半部家乡近代、现代史。塔下基石上的波痕浪迹,深深地刻划着历史的踪迹。我自幼生在海边,长在塔下,灯光塔影伴我度过童年,母亲给我讲的第一个故事是:"海神娘娘送灯":  相似文献   

16.
《重庆与世界》2011,(10):20-23
大渡口区是重庆主城核心区的重要功能城区。大渡口的历史渊源流长,距今2万多年前的马王场旧石器时代遗址、杨家嘴新石器时代遗址,见证了重庆主城区域最早的人类活动遗迹。大渡口区因重钢而立,充满了传统工业色彩,飞溅的钢花、奔腾的铁水……过去几十年,“钢城”成为了大渡口区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17.
芝罘区地处黄海之滨、山东半岛东北部,境内有烟台山、芝罘岛、崆峒列岛、朝阳开埠街、所城旧址、白石遗址等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为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相似文献   

18.
董丽丽 《走向世界》2014,(44):118-119
相传800多年前,在莱山大地上,一夜间来了一座小山(今烟台莱山机场内马鞍山),当时便取名"来山",后因山上草木丛生,遂演变为"莱山"。  相似文献   

19.
沪上沉浮     
1843年11月17日,根据《南京条约》上海正式开埠。从此,外商与外资纷纷通进长江门户开设行栈、码头、银行,划定租界。上海历史由暗转明,从一个不起眼的小渔村开始朝着远东第一大都市迈进。虽然2010年上海世博会给上海重新赢来了关注与商机,但去无法与上世纪初那个号称“东方巴黎”的上海相提并论。这里的繁华不仅源于各国租界并起,更关键的是商人大量云集、商业的繁华与市民商业生活的丰富,使得这座城市充满了活力。  相似文献   

20.
烟台,是我的家乡,我从未想过换一个角度看她会是什么样子。当我有机会阅读摄影家从空中拍下的烟台照片时,我被深深地震撼了——这块曾经如此熟悉的土地,此时显得陌生又新奇。如同一位天生丽质的少女,经由现代城市文明的熏染,已出息得落落大方、风韵有致,充满了时代气息。 其实,烟台的开埠很早,在19世纪末就有现代工业的萌动,著名的“张裕”葡萄酒那时已进入了小型工厂化生产。烟台还秉持着地理优势,向北经大连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