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还未达成,我国却已步入老龄化社会。“未富先老”的国情使政府难以独力承载养老服务供给的负荷,而老龄人口不断增多、人口流动逐步加快及家庭规模日渐缩小又严重削弱了家庭养老功能,人口老龄化给我国社保体系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冲击。发展民办养老机构能够有效弥补“政府”和“家庭”在承担社会养老责任中的不足,并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供给,有效缓解养老服务供需矛盾。同时.民办养老机构的发展也存在诸多困境与问题,本文就我国民办养老机构的发展进行了相应的探析,并提出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2.
郭锐欣 《改革与战略》2011,27(8):153-156
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严峻,积极发展养老实体产业成为解决未来老龄人口养老问题的重要举措。我国养老实体产业发展还存在着土地性质不明确、行业标准不统一、经营模式不规范、税收优惠不普及等问题。保险资本作为重要的社会投资力量,参与投资建设养老实体产业,既能缓解我国养老困境,又有利于保险公司缓解投资压力、匹配长期性负债资产、提高整体偿付能力等等。  相似文献   

3.
当前,未富先老、空巢化、少子化等养老问题逐渐凸显,传统养老模式已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文章对我国智慧养老发展的新思路进行研究,随着互联网产业的不断升级,"互联网+"正在向智慧化、智能化升级,传统养老产业也向智慧养老转型,智慧养老将成为养老供给侧结构改革的重要推动力,经济新常态下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相似文献   

4.
徐正库 《浙江经济》2012,(14):42-43
如何在商业操作与解决社会问题中找到平衡点,在未富先老的特殊国情下找到养老的正确路径,是养老产业当前要着力解决的问题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表明,中国社会老龄化问题不期而至。养老问题迅速成为社会承载压力,传统的居家养老正在受到家庭小型化和空巢化的挑战,机构养老因保障机制不健  相似文献   

5.
对制定我国新时期老龄人口政策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人口的发展已经快速进入老龄化阶段,如何应对"未富先老"的国情,妥善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已成为关系我国今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本文以全新视野和思路,对如何正确制定我国新时期老龄人口政策,特别是发展老龄人口产业,有效利用老年人力智力资源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魏相明 《中国西部》2014,(43):12-13
<正>养老产业前景广阔专家:盛毅研究员简介:四川省社科院副院长观点:日前,中国首部老龄产业发展蓝皮书《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2014)》已经发布。蓝皮书指出,中国已经处于老龄社会初期,未来将成长为全球老龄产业市场潜力最大的国家。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和老龄产业的发展也随之成为热  相似文献   

7.
社会化养老将成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早在上世纪90年代,我国就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快速增长的老龄人口使社会化养老成为趋势,养老产业逐渐形成,中国社会化养老正在困难中前行。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据统计,截至目前,中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总数已达1.53亿,占全球老年人口的21.4%,居世界首位。而国家老龄委2006年2月公布的《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也指出:"十一五"期间,  相似文献   

8.
正当前,我国已进入快速老龄化发展阶段,与此同时,"银发经济"也逐渐升温。在"未富先老"、"未备先老"的现实状况下,这对于养老服务业的发展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就企业而言,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不断完善内部机制,提升照顾产品质量:一、为老年人研发和生产多样化的服务产品鉴于在居家养老过程中,老年人对生活照料、养生健康、慢性病维护以及紧急救助等多样化需求,养老服务不仅具有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特点,而且  相似文献   

9.
赵方忠 《首都经济》2013,(12):58-63
股市孱弱、楼市风向不明,社会资本投资养老产业怎样? “当前北京正以跑步的速度进入老龄社会,老龄化程度日趋严峻,养老形势十分急迫。”北京市于2010年年公布的《北京市养老设施专项规划》中曾如此描述。  相似文献   

10.
论现代服务业与居家养老服务平台的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促使并加快资金在老龄市场、养老体系内循环流动是解决我国老龄产业发展问题的关键。首先,资本是运动的,只有运动才能增值,加快资金在老龄产业内流动,可以增加产业资金。其次,加快资金在老龄产业内的流动意味着老龄产品和服务消费的速度加快,这意味着老年人在有限的时光内消费了更多的产品和服务,使老年人的福利水平达到最大化。这不仅解决了资金的问题,还满足了社会生产的目的,但如何加快资金在老龄市场内流动成为了问题的关键,本文认为组建养老服务集团可以使现代服务业与居家养老平台相融合,从而促使资金的流动。  相似文献   

11.
张宏 《中国报道》2013,(12):88-89
据统计数据,到今年9月,我国老龄人口已超过两亿,人口老龄化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基本国情之一。与庞大的老年人口及其巨大的服务需求相比,目前国内养老产品供应处于严重不足状况,老年人群的养老需求得不到满足,商业模式模糊、盈利模式不明是养老产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张正 《理论观察》2015,(4):81-82
当前我国已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未富先老”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近年来居家养老模式逐渐兴起,居家养老模式是指老年人通过政府的统筹,以社区为平台,既能得到社会上的有偿和无偿的服务,又不离开家庭,在家庭中安度晚年的一种养老模式。居家养老模式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一种模式,既有大力推进的必要性,又有大力推进的可行性。居家养老模式必将成为今后我国养老模式的主流,是应对我国当前“未富先老”现状的良策。在推进居家养老模式中也存在着政府投入不足,宣传力度不够,有偿开发模式创新不足的问题。这些问题都会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得到逐步解决。  相似文献   

13.
陶薇 《特区经济》2023,(8):77-80
近年来,我国多地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如何积极适应人口发展新常态是摆在各地政府面前一个严峻而又急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江苏省镇江市为例,从分析老龄事业和养老产业的现状出发,通过深入剖析镇江老龄事业与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希望助力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一、城镇化为老龄产业发展提供了机遇1.发展老龄产业是时代的需求老龄产业是在社会总需求中,随着老年人特殊需求的迅速增长,以满足老年人特殊需求的养老服务设施、日常生活用品和社区服务、娱乐业的新型产业。业内亦称"银色产业"、"银发产业"。人口老龄化是一个新的人口现象,老龄产业也是一个新的产业概念,我们不能用传统产业的眼光来理解老龄产业。老龄产业属于一种综合性的产业,是  相似文献   

15.
基于我国人口老龄化持续加剧的大背景下,"未富先老"的现状成为国家和社会的养老难题,给城市养老服务保障体系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严峻的养老服务需求,应该引导和鼓励多主体参与城市养老,城市养老方式应该向多元化方向转变和发展,提倡构建以居家养老为主、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为辅的城市养老方式。文章着重描述现阶段我国机构养老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16.
谢霞 《宁波通讯》2013,(4):4-19
"最美不过夕阳红",然而许多老年人却面临"晚年何处安放"的困惑。有数据显示,宁波早于全国12年进入老龄化社会近年来,我市老龄化进程更是"跑步向前",预计再过12年,即到2025年,全市老龄人口将占总人口的1/3。面对汹涌来袭的银发浪潮,养老"大堤"能否抵挡?同时,对养老产业的巨大需求,也让不少企业家嗅到了商机,他们在这一领域大举招兵买马,让"夕阳事业"迸发出了"朝阳产业"的活力。老龄化带来的"危"与"机",再次成为今年"两会"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之一。面对严肃的养老问题,本刊不能不"老"话重谈——明天,我们如何养老?。  相似文献   

17.
贵州省是典型的"未富先老"的省份,由于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以及传统观念的影响,家庭养老依然是贵州农村养老的主要形式。在农村老龄化越来越严重的背景下,政府、民间资本、社会力量三方协作,是解决贵州省农村养老问题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当代中国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碧涛 《黑河学刊》2010,(9):153-154
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形势带来的养老模式的选择及其效果俨然成为决定当代中国发展的关键性变量。经济转轨与社会变迁使得传统养老模式遭遇衰落和困境,而经济增长与人口转变的严重错位导致了中国“未富先老”的尴尬局面。如何化解高额养老成本和提高养老质量已经成为国家与社会面临的迫在眉睫的战略性难题。  相似文献   

19.
张洪坤 《东北之窗》2014,(23):71-72
正我国人口老龄化发生在未富先老的基本国情之下,迅猛发展的人口老龄化进程,令高龄、失能、空巢等特殊老年群体不断增大,养老服务需求在短期内集中快速释放。相比之下,能够满足老年人养老需求的各类基础设施和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还较为薄弱,单纯依靠适度普惠的社会化养老方式,难以解决数以亿计老年人口的养老问题。因此,倡导和发展家庭养老,是进一步破解养老难题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20.
杨可琴 《宁波通讯》2013,(19):44-44
6月16日,泰康之家·燕园养老生活体验馆在北京昌平揭幕,由保险企业投资管理的第一家养老社区——泰康之家·燕园的雏形正式浮出水面。闻悉此新闻,不禁又为泰康这一产业布局叫好。众所周知,人口老龄化已成为21世纪中国最重要的国情,截至2011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85亿人,占总人口的13.7%,约占全球老龄人口的1/4。预计到2015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