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冯君 《中国招标》2017,(45):21-23
建筑施工企业母公司中标工程后是不是可以交由子公司实施,这种"转交"施工行为是否应该被认定为转包?对上述问题的认知,实务中存在不同的说法和认识,业界对此的探讨也从来没有停止过。不过在近几个月中,对于这个问题的讨论"热情"似乎更加高涨,大有越辩越激烈的态势。正所谓"理越辩越明,道越论越清",那么,在如此参与者众的大探讨下,"积压"在建筑工程领域的这一认知"难题"是否可以得到一个清晰明确的答案呢?  相似文献   

2.
贾楠  张裴 《中国西部》2012,(Z2):102-105
许多父母都头痛,为什么孩子进入小学了就开始叛逆?当我向他们请教,如何确定孩子进入叛逆期时,他们的回答通常只有一个:"孩子,越来越不听话了。"如果,用听不听话来评定一个孩子是否叛逆,这似乎太过武断了。在我们给孩子扣上"叛逆"的大帽子时,我们有没有想过,这个所谓的"叛逆期"很有可能是个伪命题?  相似文献   

3.
似乎是一夜之间,冲绳问题在日本重新受到了特别的重视。无论是一年前的"冲绳复归日本"40周年庆典,还是一月前日本首次庆祝脱离美国托管的"主权回复日",冲绳问题一直与美军基地问题紧密难分。然而,进入5月,关于冲绳独立的问题甚嚣尘上,"琉球独立思潮"进一步扩大,并得到一些政治家的肯定。冲绳独立的民意基础到底有多少?由来已久的独立思潮为什么会在这个敏感的时节爆发呢?  相似文献   

4.
李曙光 《新财经》2002,(1):53-53
"政企不分"是个老问题了.1998年,本届政府上台就把"政企分开"列为改革的主要目标.四年过去了,中国又面临着进入WTO后的新形势,我们的目标实现了没有呢?前两天,一位记者朋友向我问到了这个问题,我坦率地告诉他我的想法,我认为"政企不分"的问题在实践中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而且在本届政府剩下仅有的一年执政期内,这是一个非常艰巨繁难的任务.  相似文献   

5.
对于戏剧,向来有"综合性"的说法.对于中国戏曲,我认为"综合性"更是它的一个重要艺术特征.怎样理解这个"综合性"的意义呢?熊佛西的一段话很在启发性: "根据汉米尔顿与马修斯这类的定义,后来似乎又有人加了许多别的成分,改称戏剧为'综合的艺术'.  相似文献   

6.
俗话说的好"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怎样真正的去关心老人的幸福和需求呢?尤其对于那些丧偶离异的老年人来说,是孤独的度过余生,还是应该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幸福呢?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深,老年人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再婚不仅仅是解决老年人的晚年生活问题,更是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分析老年人再婚所面临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老年人再婚及权益保障的救济途径和提高再婚质量应考虑的因素。  相似文献   

7.
俗话说:"作文半壁江山",由此看来,语文写作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然而,就现在的学生写作现状来看,大多数学生都是陈词旧事、人云亦云、千人一面,没有新意.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怎样使语文写作打破常规,"推陈出新"呢?怎样使学生写出有新意且富有时代气密、的文章呢?我想,这将是摆在广大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急待解决的严峻问题.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人们对企业文化的研究如火如荼,然而,企业与文化之间是什么关系?弄清楚这种关系对企业文化实践有何重要意义?理论界对这个问题似乎关注不多,许多企业家由于对这个问题认识不清,导致在企业文化变革的实践中走了不少弯路,如文化没有个性、搞形式主义等等.笔者试图从理论层面来探讨这一问题,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9.
"顾客满意"和"顾客信任",这两个词从表面上看,似乎表达的是同一种含义,但如果我们仔细思考一下,便会发现他们其实正反映出问题的两个层面,那么它们的本质区别究竟在哪里呢?又该如何使它们所表达的意思最终达到一种有效的结合呢?  相似文献   

10.
3月3日,全国政协委员崔永元在接受新华网新华微博记者采访时说:"‘农民工’这个称呼要不要改名,在我看来没有什么意义,怎么对待他们才是真正重要的。农民工面对的问题越来越多,像孩子上学难、春运买票难、被拖欠工资等。我并未看到有什么更有效的解决方式,遗留下来的问题越来越多,这是个隐患。"笔者对崔永元的话非常认同。究竟要不要取消"农民工"  相似文献   

11.
解决多层次融资的问题究竟应该怎样走,已经成为需要我们认真反思的一个问题.这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在这个问题上已经耗费了大量时间,而实际成效并不大.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似乎还没有真正地找到突破口.  相似文献   

12.
知识分子如何"参政"?今天,这似乎已是一个不成问题的话题,或者,在某些人看来,这至少是一个在理论上已经"解决"了的问题。不是吗?要解决知识分子的参政问题,我们已经吸收了许许多多的知识分子进入各级领导部门,并且还要将更多既懂得专业又有领导与组织能力的知识分子提拔到领导岗位上来。——这,似乎就是目前许多人心目中知识分子"参政"的方式。但这种做法既不是知识分子"参政"的唯一方式,更不是  相似文献   

13.
最近一段时间,"大数据"的热潮席卷全球。美国《福布斯》杂志说,如今,在浏览新闻网站或者参加行业会议时,想看不见或听不到"大数据"这个词几乎不可能。那么"大数据"是什么?为什么有这么大的魔力?对我们有什么重要影响呢?尤其是对于人类的分析决策模式有什么重大影响呢?  相似文献   

14.
《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暂行规定》一经发布,立刻引得几家欢喜几家愁.毫无疑问"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这一在国企改制中普遍运用而又倍受争议的模式,在未来的操作难度将越来越大,由此不少尚未改制的企业不禁惋叹改制越来越难.然而经营者持股真的就能解决所有问题吗?我们不妨从管理层个人的微观层面来看一下这些国企管理层的境地,或许对管理层受让国有产权会有另一种认识.  相似文献   

15.
文化传承更重要创新工场为什么要定位于为中国创业企业提供"天使投资+企业孵化"?是因为我看到几件事情:一是在Google时,我的团队里有很多人离职创业,都做得很好,几乎没有倒闭的,这是为什么呢?我归纳了一下,认为有下面几个因素:一个是Google当时能够吸引中国最优秀的人才,他们是顶尖的人才;二是他们通过Google的"望远镜"看到了未来的趋势,而且是未来美国的趋势,这个很有价值,对中国市场有前瞻性的作用;第三,他们得到了多方面的指导。所以,优秀的人看对了趋势,再得到指  相似文献   

16.
城市化,解决一个什么问题?简单地说,就是要减少农民。但面对8亿农村人口中国有没有可能像发达国家那样,城市化水平提高到70%,甚至80%以上呢?  相似文献   

17.
在一个开放的中国汽车市场里,面对世界汽车巨头的步步紧逼,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明天的汽车市场在哪里?赢得这个未来市场的方法在哪里?今天,已成为中国汽车巨头的上汽集团要做的事,就是试图回答这几个问题-- 只有短短半个多月,巴士股份似乎已经走出重组迷雾.  相似文献   

18.
治中国经济思想史者常要回答这样一个根本问题:研究中国经济思想史有什么意义?问题提的更尖锐一些,在长达二千多年的中国古代社会里是否有作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说?这个问题,好象已经成为过去,它已经由好几部《中国经济思想史》著作的出版作了回答。但是这个问题仍然象是一个幽灵在经济学界游荡,虽然它确实得到了一些解答,因而消除了一些迷雾,然而它似乎仍然没有得到充分的说明和论证,使上述问题焕然冰释,不复存在。  相似文献   

19.
经营的布袋     
有一位小生意人,名叫阿望.他经营着一家叫做"幸福"的商店.虽然阿望非常卖力,可是商店效益却很差. 阿望无比苦恼,于是他来到了天堂,祈求上帝帮他解决这个问题.上帝呢?正坐在石凳上自我批评、修身养性.阿望非常纳闷:"万能的主啊,难道你也有缺点、不足吗?" "是的,"上帝说,"我之所以为上帝,正是因为我能不断地发现不足、改正缺点."  相似文献   

20.
吴义能  贾舒 《特区经济》2004,(12):135-136
自从1996年底中国宏观经济出现需求不足的现象以来,从需求人手来研究中国宏观经济的文献层出不穷。于是相对而言需求不足(或日有效需求不足)理论开始在中国大行其道,该理论认为,中国的主要经济矛盾和任务发生了变化:即由原来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转变为“日益增长的社会生产同人民相对需求不足之间的矛盾”。但是,刺激需求好像并没有解决中国经济中的这个最基本的矛盾。这是为什么呢?是不是相对需求不足的理论以及按这个理论开出的“药方”有问题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