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物流》2004,(3):19-19
备受关注的长三角都市圈调整公路网络蓝图正徐徐展现。5月中旬在杭州召开的第三届长三角都市圈省(市)公路交通发展论坛上,沪苏浙三地交通部门首次抛出了《长三角都市圈高速公路网规划方案》,展示长三角高速公路网络的未来布局。届时,长三角以上海为中心的“3小时都市圈”所有54个县城将实现20分钟内即可上高速公路网,都市圈范围内可实现当日往返。  相似文献   

2.
舒冲  杨俊 《上海企业》2004,(8):39-41
一、长三角都市圈与东京都市圈在各国经济地位的相似性比较 我国目前已初步形成以上海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都市圈、以香港为龙头的泛珠江三角洲都市圈和以北京、天津为双核的环渤海湾都市圈,成为支持我国经济的“三条腿”。相比而言,长三角都市圈是我国经济实力最强的地区,目前被列入圈内的共有16座城市。2002年长三角都市圈的这16座城市陆地面积约占全国的2.2%,人口占全国的10.4%,创造了国内生产总值的22.1%,贡献了全国财政收入的24.5%和全国进  相似文献   

3.
《上海企业家》2005,(1):61-64
在我国十分重视和关注并倾力打造世界第六大都市圈——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域的历史性的发展时期。长三角区域乃至泛长三角地区的以经济发展为主要目标的联合发展日益显现出其重要性和紧迫性。在长三角的联合与发展中,不仅政府部门、经济部门,而且介于二之间的第三部门,尤其是各级企业联合会的作用,日益显示出其重要性。为充分发挥企联组织的作用,全力推进长三角都市圈的发展,12月9日上海企联组织发起召开了主题为“联合与发展”的“华东六省—市企联系统会长、秘书长联席会议”。  相似文献   

4.
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要求形成强有力的区域发展集群,提升城镇化整体发展质量,成为参与全球化竞争的重要力量。城市群和都市圈是实现集群式发展的核心载体,而交通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对于城市群、都市圈融合发展具有引导性、支撑性作用。上海“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的综合交通体系框架已经基本建成,面对新时代、新要求,需要强化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国三大都市圈大比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剑 《企业导报》2003,(4):20-21
<正> 在中国的经济版图上,业已形成三大都市圈:以粤港为中心的珠三角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成功的农村改革和迅速的工业化,为城市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都市圈的雏形得以显现;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凭借其雄厚经济实力、独特的区位优势与巨大的发展潜能,厚积薄发、日益崛起,大有后来居上的趋势;由京、津领衔的环渤  相似文献   

6.
在全球化背景下,以多个城市政府共同联合参与的都市圈或城市群作为基本单元融入国际竞争与分工成为我国大都市地区现阶段发展的趋势和必然.本文以空间功能要素集聚与扩散特征为判据,将都市圈的演化过程分为四种状态、三个阶段,并依据于此对济南都市圈的空间结构演化特征和空间矛盾进行了量化分析,认为济南都市圈处于由“中心城市绝对集中的空间状态”向“中心城市相对集中的空间状态”转变的转型期,即都市圈发展雏形阶段的后期,并将进入都市圈成长阶段.最后针对济南都市圈核心都市区实力不强、都市圈功能不密、资源整合利用效率低等三大核心空间问题,提出了空间优化调控的机制.  相似文献   

7.
鉴于地理上接壤的特殊性,江苏与安徽正联合酝酿“统筹区域发展先行示范区”。不久前结束的长三角南京都市圈建设论坛,传出这个消息。  相似文献   

8.
刘先梦  胡康 《价值工程》2022,41(9):51-53
多层次轨道交通融合发展是都市圈一体化建设的一大趋势。本文提出“功能互补、衔接高效、资源共享、运营一体”的四网融合发展思路,并结合重庆实际总结出“功能有机协调、通道资源整合、线路互联互通、枢纽便捷换乘、运营组织协调”五大融合发展路径,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长三角商业地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三角14个城市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由此构筑了世界第六大都市圈,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房地产市场近几年蓬勃发展,而伴随上海商业房产热的兴起,其他的13个城市也加快了商业房产前进的脚步。上海的开发商更多地走出上海,长三角商业房产方兴未艾。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十分重视和关注并倾力打造世界第六大都市圈--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域的历史性的发展时期。长三角区域乃至泛长三角地区的以经济发展为主要目标的联合发展日益显现出其重要性和紧迫性。在长三角的联合与发展中,不仅政府部门、经济部门,而且介于二者之间的第三部门,尤其是各级企业联合会的作用,日益显示出其重要性。为充分发挥企联组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空间经济学为理论基础,考察了长三角都市圈16个城市1981年至2010年间区域集聚扩散功能的演化,并将影响该功能的潜在动因划分为城市空间效应和总体经济增长效应。随后构建空间权重矩阵,利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考察区域之间的互动关系,实证研究证明,在过去近三十年间长三角都市圈呈现明显的经济扩散效应,这种扩散效应既是长三角都市圈内城市之间存在空间竞争效应和空间补充效应的结果,也是部分城市存在空间总体经济增长效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陆邵明 《城市发展研究》2012,19(2):127-129,132
本文通过运用跨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对制约整合长三角河道湖泊资源发展水上休闲的主要成因进行了分析诊断,并借鉴英国案例的成功经验,探索区域水上休闲旅游资源整合的有效路径与策略;论文阐述了以"廊道"叙事模式来连接现有水上旅游的文化与自然资源的景点;并以长三角核心区域为例提出相应的措施,为长三角今后一段时期内的水上休闲产业发展建设提供明确的运作策略。这将对长三角区域水上休闲业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地域文化遗产的深度保护性开发、历史场所的文化认同建构具有推动作用。此外,对于当今我国其他区域的水上休闲旅游一体化发展具有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3.
葛扬 《上海房地》2020,(3):51-54
未来随着长三角一体化的深化,都市圈发展将不断推进,都市圈经济实力强劲的核心城市将给中小城市房地产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距离核心城市的地理距离将起到重要作用。伴随着中小城市的进一步崛起,存量需求与城镇化快速推进所引发的增量需求相叠加,新的"刚需"人群有望被激发,成为扩大房地产市场容量、推进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的主要动力。  相似文献   

14.
<正>一引言目前环渤海经济圈已被国家列入重要区域发展规划,已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第三极"。京、津、冀都市圈处于环渤海经济圈核心位置,该都市圈健康快速发展对环渤海经济圈隆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金融作为推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其健康快速的发展将有助于京、津、冀都市圈经济的加速崛起。本文从区域金融发展及金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构建不同的空间权重矩阵将金融集聚促进区域技术扩散的融资支持、信息传递、风险分散三大机制引入空间杜宾模型,利用2006—2018年长三角地区地级市层面数据,实证分析并比较金融集聚对长三角六大都市圈技术扩散的促进机制与成效差异。结果显示:上海大都市圈金融集聚促进技术扩散主要体现为融资支持机制,宁波都市圈主要体现为融资支持和信息传递机制,苏锡常都市圈和杭州都市圈的作用机制全面且成效显著,南京和合肥都市圈内技术扩散成效不显著;从金融子行业集聚来看,银行业集聚在各都市圈技术扩散中起主导作用,证券业集聚对苏锡常和杭州都市圈的促进成效突出,保险业集聚的技术扩散成效不显著;在各都市圈中心城市构成的Z字型辐射带域中,上海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南京、苏州、杭州、宁波、合肥对所处都市圈的技术扩散起到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  相似文献   

16.
基于轴辐式系统的都市圈城际快递网络规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目前都市圈内快递企业的现状以及轴辐式系统的应用研究情况,根据都市圈内枢纽城市的地理分布特征,提出了两种轴辐式都市圈城际快递网络规划理论模型,旨在实现城际快递资源整合的基础上提高都市圈城际快递的运作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减轻城市交通压力,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长三角分布着众多的中小企业.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正以信息化战略与产业集群相结合的产业竞争模式取得竞争优势甚至国际地位。长三角在经济上具有三重意义的概念即分别为地理概念、工业经济概念和长江三角洲都市圈概念。无论从何种角度来看。上海均为长三角中的龙头。以上海为龙头的苏中南、浙东北工业经济带正在中国的经济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东部三大都市圈经济发展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30年来,东部地区的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都市圈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典型区域。本文分析了中国东部三大都市圈经济发展的共同力量,即沿海的地理优势和中国经济改革的优惠政策。进而运用数据对比,挖掘东部三大都市圈经济发展中差异化的主导力量,京津冀都市圈是政府干预主导下的经济发展;长三角都市圈是市场力量主导下的经济发展;珠三角都市圈是由政策引导和外向型经济等外在力量作用下政府干预和市场力量共同作用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9.
京津冀都市圈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京津冀都市圈是继"珠三角"和"长三角"后,在我国经济格局中占据着相当重要地位的区域.其内部的合作不仅对各组成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统筹全国区域发展和推动中国社会经济整体发展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因此,对京津冀都市圈经济发展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更加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哈尔滨都市圈发展潜力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专家预计,东北地区将成为继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唐之后的中国经济第四极,东北城市经济圈(哈尔滨都市圈、长春都市圈、沈阳都市圈、大连都市圈)将成为东北经济发展和经济振兴的主体.哈尔滨是东北北部的区域中心,且最早提出都市圈概念,但由于产业结构和发展背景与其他三个都市圈雷同,区域发展面临的竞争较为激烈,要提升哈尔滨都市圈在东北北部经济发展中的核心作用和在东北地区的竞争能力,必须明确其优劣势与不足,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为制定有效的提升战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