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发放调查问卷,以秦皇岛市335家小微企业为对象,对小微企业信贷需求和信贷行为进行调查分析,发现秦皇岛市的小微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财务信息不透明程度较高,企业信用等级较低,应收账款占比较高,信贷需求满足程度较低,整体呈现出"三高三低"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运用二元Probit选择模型,实证检验了小微企业信贷需求渠道选择影响因素,找出了秦皇岛市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某商业银行化工行业2006年小微企业信贷数据为基础,综合运用因子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对小微企业进行客户违约风险预警,并运用2007年的实际违约客户数据对模型风险预警能力进行验证,结果显示模型预警效果较好,这对加强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通常认为,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在于抵押担保能力不足、银行贷前及贷后管理成本高.但究其深层次根源,则是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银行难以对中小微企业的违约率进行可靠测算,从而难以估量这部分授信的资本占用,加大了银行自身资本充足率管理的难度.本文利用银行较易获取的企业交易信息(发票信息)、信用评级、信贷记录等有限信息,通过构建Logistic回归的违约率测算模型,测算出不同信用水平下中小微企业的预期违约率.在此基础上,以银行利润最大化为目标,构建银行最优信贷策略的非线性规划模型,并以此模型指导银行对潜在中小微企业客户开展授信活动.  相似文献   

4.
小微企业融资难是我国加快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所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研究小微企业信贷可得性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基于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和我国小微企业融资现状,按照小微企业基本性质、财务、企业经营、政策扶持、融资渠道五方面因素设计问卷,随机选择小微企业开展调查;其次重点围绕小微企业经营特征和融资状况,运用二元Probit模型对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霍源源  冯宗宪  柳春 《金融研究》2015,423(9):112-127
本文通过建立度量抵押担保贷款市场中关于利率主导权力偏离程度的双边随机前沿计量模型,分析了该权力对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利率的影响效应。实证分析认为,能够满足抵押担保贷款要求的大部分小微企业比商业银行拥有更强的利率决策主导权力,平均而言,该权力使得实际贷款利率低于基准价格9.46%。文章的研究启示在于,过分依赖抵押担保条件判断企业质量的信贷模式,不利于商业银行对企业信用风险的防范及小微企业融资可获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研究金融科技如何影响商业银行信贷效率,有助于银行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更好地服务小微企业发展。本文使用DEA-BCC模型测算了32家上市商业银行2017—2021年的小微企业信贷效率,实证考察了金融科技对小微企业信贷效率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本文研究发现:金融科技对小微企业信贷效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且该促进作用在大型商业银行中表现得更为明显。机制分析表明,金融科技可以通过提高银行对外竞争度和提升银行业务管理水平的路径实现。此外,银行的内部控制水平能够正向调节金融科技对小微企业信贷效率的促进作用。该研究为中国商业银行如何更好地利用金融科技赋能小微企业信贷提供了微观经验支持,对于银行如何提升小微企业信贷效率以进一步缓解融资约束难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提高银行信贷服务绩效是破解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的重要环节,金融科技的发展则为银行小微企业信贷创新提供了现实基础。本文基于动态能力和信用资本视角构建金融科技影响银行小微企业信贷供给绩效的多路径模型,并借助22个省份(自治区)561份问卷调查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开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金融科技对银行小微企业信贷供给绩效具有显著积极作用;动态能力和信用资本分别在金融科技与供给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及链式中介作用;银行信任通过强化信用资本对供给绩效的影响,调节金融科技与信贷供给绩效之间的链式中介作用。本文研究结论进一步拓展了金融科技对银行小微企业信贷供给绩效的作用路径,为银行深化金融科技应用、提高信贷服务质效提供了新视角和新依据。  相似文献   

8.
承贷企业财务风险的监控与度量研究王志清信贷资产运行的特点决定了银行信贷资产风险的根源在于各类承贷体,作为我国目前承贷主体的企业的财务风险决定了银行信贷资产风险的范围和程度。根据企业的财务状况衡量其财务风险,从而作出正确的信贷决策及风险监控已成为信贷风...  相似文献   

9.
王继升 《时代金融》2013,(21):276+280
融资难一直是制约小微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而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重要原因,在于信贷市场上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信贷配给。本文从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的现状出发,分析了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信贷配给及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的成因,并提出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10.
面对小微企业的日益壮大,开展小微信贷业务已经成为商业获得长期发展的必然途径。然而由于小微企业其本身所特有的一些特点,商业银行在开展小微信贷过程中不得不切实做好信贷的风险管理。本文从小微企业及其信贷特征入手对我国目前小微信贷进行分析,提出商业银行在开展小微业务过程中所应该注意的风险问题及应对方案。  相似文献   

11.
小微企业信贷供给近年来在量增价降方面有了突破,但小微企业的融资缺口依然存在,可能在于银行信贷供给的精准性不足,而金融科技的发展为银行提高信贷精准性提供了新的思路。基于全国20个省市404份银行问卷,构建小微企业信贷供给精准性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通过小微企业黏性和银行供给意愿双中介路径,考察银行内部能力和外部环境对精准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内部能力中商业银行的小微客户管理水平以及金融科技应用水平的提高,均能通过提升小微企业黏性,进而提高小微信贷供给的精准性;外部环境中政策支持通过银行供给意愿正向影响信贷供给精准性,但融资担保支持则对精准性作用不大。此外,小微客户管理水平和小微企业黏性对精准性的提高更为重要。基于此,应精细化小微信贷管理、系统化金融科技应用并进一步优化信贷环境,以增强服务黏性和意愿,从而提升银行小微信贷供给的精准性。  相似文献   

12.
本书主要就推进商业银行小微企业信贷进行研究和探索。作者在介绍中国小微企业现状的基础上,剖析小微企业信贷的难点和成因,就小微企业信贷的商业模式、市场营销、信贷流程设计、风险控制、专业队伍建设以及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阐述,并就小微企业信贷的发展趋势和融资多元化进行探讨。针对商业银行小微企业信贷的发展趋势,作者认为不同类型的银行将采取差异化的小微信贷发展战  相似文献   

13.
小微企业信贷是金融科技赋能商业银行的一个重要落脚点,但现有研究对金融科技促进小微企业信贷供给的实现过程缺乏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本文构建了"金融科技赋能-软信息约束-抵押要求-小微企业信贷"链式中介模型,并采用问卷数据进行实证检验,探讨信用环境对该模型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金融科技赋能对小微企业信贷存在正向影响.(2)软信息约束与抵押要求均在金融科技赋能与小微企业信贷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软信息约束与抵押要求在金融科技赋能对小微企业信贷的正向影响中起链式中介作用.(4)信用环境通过弱化金融科技赋能对软信息约束的影响进而对链式中介作用起调节作用.本文结论为金融科技优化信贷资金配置提供了银行视角的理论解释,也为商业银行开展金融科技实践提供了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14.
本文梳理了国外学者对信贷资源的配置效率、信贷资金的投入产出效率、信贷供求双方匹配度的相关研究,总结了我国信贷支持小微企业的总体情况及基本特征.以甘南州小微企业为例,运用环境科学中基于数列时间上的匹配度计算法,测算了2011—2019年小微企业支柱行业的信贷支持力度与经济贡献的匹配度,结果表明:甘南州信贷支持小微企业力度不断增强、信贷投放与全州产业发展基本相匹配,但风险问题逐渐暴露、小微企业发展后劲不足、经济贡献度偏低等问题亟需关注,从信贷供给和市场主体两方面提出信贷投向应平稳精准、风险防控需加强和小微企业应主动树立转型升级意识、提高经营效益、增强信用意识、加快小微企业服务平台建设等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小微企业在我国经济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在经济转型升级背景下对保持经济平稳增长、改善民生等具有积极作用。但小微企业存在着金融资源供给不足的问题,已经制约了小微企业发展和经济增长。我国金融结构以间接融资为主导,因此应建立小微企业政策性融资模式,弥补信贷融资市场失灵;完善推广"信贷工厂"模式,推进国有大银行的小微企业信贷业务;改进关系型融资模式,提高地方性银行对小微企业的服务能力;各类经济主体探索"互联网信贷"模式,创新小微企业信贷融资渠道。以此来完善小微企业信贷融资模式,为小微企业提供多样化信贷资金供给。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违约概率为小微企业风险的测度标准,建立了基于财务与非财务因素的小微企业风险计量模型。计量结果表明:除流动比率等少数指标外,大部分财务指标对判断小微企业违约概率不具有显著性;非财务因素中,反映小微企业资金状况的存贷比率指标具有较高的显著性,这说明现阶段部分商业银行在小微企业审查审批和贷后管理过程中将小微企业资金结算情况作为风险评价的重要依据,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小微企业的下游客户集中程度对判断小微企业违约概率也有较大的显著性,这说明小微企业的销售渠道是评价小微企业风险程度的重要要素。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县域经济的加快发展,小微型企业的资金需求不断增加。银行要不断完善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差异化信贷政策和措施,努力构建适应小微企业特点的信贷业务运行机制,积极拓展差异化信贷产品,最大限度地满足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支持小微企业健康持续发展。1.要创新适合小微企业的信贷产品。银行应根据小微企业的特点进行信贷制度和产品  相似文献   

18.
本文考察下调小微企业债权风险权重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的银行信贷供给诱导有效性及其贷款损失准备计提会计准则规范影响的协调性。研究发现,下调小微企业债权风险权重的资本监管规则实施对银行小微企业信贷供给具有显著诱导有效性,但已发生损失模型下贷款损失准备计提对此具有削弱作用,其削弱路径主要来自会计信息的风险信号传递调节效应,与资本约束中介效应无关。进一步研究发现,相比其他银行,市场竞争力较弱的银行、以市场景气度较高小微企业为主要信贷投放对象的银行,具有更为显著的资本监管诱导有效性及贷款损失准备计提削弱效应,显示提高相关制度协调性并充分发挥市场激励作用,有助于进一步缓解小微企业"信贷配给"现象。  相似文献   

19.
从现金流风险角度出发,对企业财务困境进行预警研究:首先构建一个基于企业内部环境、宏观经济政策、货币政策及财政政策等因素的CFaR模型,识别出期望现金流及风险现金流;然后以这两个指标作为预警变量,构建一个二元Logistic财务困境预警模型;最后选取27家中国证券市场中代表陷入财务困境的ST公司及配对的财务良好的非ST公司作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所构建的CFaR模型能较好地度量两类上市公司的现金流状况,且两类公司的期望现金流和风险现金流水平存在显著的差异;二元Logistic预警模型能较好地实现对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预警,对两类公司的预警正确率分别达到85.2%和81.5%。  相似文献   

20.
从现金流风险角度出发,对企业财务困境进行预警研究:首先构建一个基于企业内部环境、宏观经济政策、货币政策及财政政策等因素的CFaR模型,识别出期望现金流及风险现金流;然后以这两个指标作为预警变量,构建一个二元Logistic财务困境预警模型;最后选取27家中国证券市场中代表陷入财务困境的ST公司及配对的财务良好的非ST公司作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所构建的CFaR模型能较好地度量两类上市公司的现金流状况,且两类公司的期望现金流和风险现金流水平存在显著的差异;二元Logistic预警模型能较好地实现对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预警,对两类公司的预警正确率分别达到85.2%和8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