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腐败的本质是权力寻租。本文在管理层权力理论框架下,深入分析了管理层权力与腐败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考察了内部控制对管理层权力诱致腐败行为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管理层权力越大,腐败越严重;内部控制质量越好,腐败越轻,并且内部控制可以抑制管理层权力诱致的腐败;进一步研究发现,腐败损害了公司价值,而内部控制则有助于提升公司价值。本文的研究表明,权力是导致腐败的重要因素,内部控制可以约束权力继而减少腐败,这为我国正在推行的通过依法治国来反腐倡廉提供了实证支持。  相似文献   

2.
政府腐败关系到人民大众的利益和政党的稳定.因此一直是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近年来我国的反腐败力度不断加强,被揭发的腐败案件也层出不穷。毫无疑问.腐败影响到了政治、经济和社会的方方面面:而财政学是探究政府在经济中扮演的角色的学科.因而腐败很自然地成为了财政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从财政学的角度探究中国政府腐败,结合中国实际国情。分析我国腐败的现状。腐败形成的原因,腐败带来的社会、经济的损失.进而提出治理腐败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腐败黑数是影响民众在"腐败"或"廉洁"中进行行为选择的一个重要指标,而降低腐败黑数的关键是提高腐败案件的发现率。本文就提高腐败案件发现率的意义和建议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4.
彭伟 《南方金融》2012,(5):16-19
本文研究了外汇体制、税收和腐败之间的关系,比较了在有外汇管制和无外汇管制两种情况下,外汇体制对税收和腐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腐败对产出有正作用时,外汇管制将导致较高的税收和较严重的腐败。如果腐败对产出的正作用较小,那么外汇管制将导致税收增加。如果税收扭曲的作用非常大,那么外汇管制将导致腐败下降。当腐败对产出有负作用时,外汇管制将会导致较轻微的腐败和较高的税收。如果腐败对产出的正作用非常大,足以弥补由于高税收所造成的产出减少时,政府会采取外汇管制措施。如果腐败对产出的正作用较小,并且高税收对产出负作用很大,那么政府将采取没有外汇管制的体制。  相似文献   

5.
王树武 《金卡工程》2010,14(5):231-232
政府官员腐败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存在一定程度的腐败。官员腐败现象的产生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内外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它是腐败官员对不良客观现实的反映,是腐败心理的外化。为此,探究腐败官员实施腐败行为背后的腐败心理,并觅寻与之相对的化解对策是我们有效预防腐败的重要途径。笔者认为,官员腐败是在包括矛盾心理、侥幸心理、补偿心理和贪婪心理等腐败心理内因和不良的社会环境外因共同怂恿下的必然恶果。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和相关研究述评近年来,金融腐败大案一再爆发,其规模不断扩大,频率逐渐提高,涉案金额也日益加大。金融腐败的蔓延速度俨然与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一样高速增长。在金融腐败大案中,牵涉的银行业案件尤为突出,主要原因是银行业在金融业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占用的资源较大,因此更易成为腐败的发源地。目前世界上没有测定金融腐败程度的标准数量工具以及指标组合,我国对于这方面的研究文献也并不多见。谢平、陆磊(2003)的研究提出了中国金融腐败指数(FCI)的概念,在权衡主观指数和客观定量的基础上编制了2003年中国金融腐败指数。  相似文献   

7.
陈文武 《青海金融》2012,(11):23-25
金融腐败事关金融改革与发展大局,严厉惩治金融腐败,对于金融系统内部治理,社会反腐败都非常重要。本文从当前金融腐败形势出发,分析了金融领域腐败案件的新特点及原因,并提出了遏制金融腐败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身边人腐败"与领导干部的腐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凡是身边人腐败严重的领导干部少有廉洁的。倘若领导干部廉洁,身边人想要腐败能量也有限,因土壤贫瘠营养不足绝不会养成李真那样的硕鼠。我们的领导干部,绝大多数是好的,但腐败分子人数也不少,否则,中央就不会加大反腐力度了。这些腐败的领导干部,在向腐败道路上狂奔时,往往并不明火执仗,而要讲点技术含量,这时,身边人就出场了。身边人出场的好处当然是大大的,  相似文献   

9.
腐败的本质是"权力寻租",而高管腐败作为腐败在经济领域的渗透,对整个社会和经济也具有严重的破坏性.论文拟以2011-2014全部A股上市公司数据作为样本,着重检验内部控制是否能够充当遏制高管腐败行为的有效机制与手段.论文最终结果表明,管理层权力越大,腐败越严重;内部控制质量越好,腐败越轻,并且内部控制可以抑制管理层权力诱致的腐败;进一步研究发现,腐败损害了公司价值,而内部控制则有助于提升公司价值.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足协"反黑"事件出发,通过初期的分析,首先将足协内部人腐败原因一般化,而后以理论分析的形式探讨了政府公务人员腐败的原因,就提出的假设制作了简单的数学模型。文章从两个方面论述了腐败的产生,第一部分阐述了"经济人(理性人)"假设下腐败的产生原因以及停止腐败的均衡状况。第二部分从博弈的角度,解释了腐败的演变过程及相应治理方式。  相似文献   

11.
腐败的根源在于腐败动机与腐败机会。腐败动机是人与生具来的本能。基于这个动机,在没有法律约束的前提条件下,即在有腐败机会的条件下,公职人员在自己的私人利益与其所代表的公共利益发生冲突时,选择追求私人利益就成为必然。为了防止此种腐败行为的出现,就非常有必要制定相关的防止利益冲突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2.
在新时代背景下,腐败的形成原因和影响因素也变得更加复杂化,目前的文献研究主要聚焦于单一要素对高管隐性腐败的影响,忽略了多种作用机制之间的相互关系,无法应对复杂、隐蔽的高管隐性腐败。通过分组检验,分析内部控制和政府审计在抑制高管隐性腐败上的联合影响,探究内部控制和政府审计是否存在相互促进或相互替代的关系。研究发现,内部控制和政府审计在抑制高管隐性腐败上存在互补关系,当企业内部控制质量较好时,加大政府审计力度可以更好地抑制高层隐性腐败。进一步研究发现,内部控制和政府审计在抑制高管隐性腐败上存在的互补关系并不是源于中介效应,即政府审计对高管隐性腐败的影响不是通过影响内部控制实现的。  相似文献   

13.
我国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腐败现象的蔓延始终是人民最关心的焦点之一,尤其是近年来金融行业大案要案频发,已被视为腐败的“高发区”。本文分析了金融腐败的内涵,提出了金融腐败的主要表现形式和一般特征,并从政治、经济、文化、道德伦理等方面对金融腐败的生成机理进行了分析,力求找出金融腐败的症结,最后从金融业内外部环境上提出了治理和防范金融腐败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遭遇腐败     
“腐败”,是近年来使用频率名列前茅的一个词。人们恨腐败、议腐败,也有部分人搞腐败。腐败本虽是当权者或权力部门工作人员的“专利”。然而,在当今社会许许多多的平民百姓也时有“腐败之机”。我大学毕业奋斗20年,终于享受了副科级政治生活待遇。但所在单位又非权力部门,因而每逢单位学习“廉政”文件时,总觉得腐败与自己无缘。可是无官无权的我,近期还是遭遇了腐败“糖衣炮弹”的袭击。一天,在外当了处长的同学衣锦还乡,同在县城当局长的同窗来电话,邀我一起在宾馆为处长接风。说来惭愧,我这个副科政治待遇的干部还从未进过当地的宾馆大…  相似文献   

15.
冉勇 《上海金融》2005,(3):31-32
银行监管腐败是金融腐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将银行监管腐败的变迁归纳成三阶段,探讨了银行监管腐败的成因及反腐败的重点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自古以来权力与腐败似乎相生相伴,有权力的地方就有腐败产生的可能。腐败不仅会削弱权力运用的效能,而且在一个"民以吏为师"的环境下可能会产生严重的传染性影响。权力腐败现象的屡禁不止却引起了我们的深思:到底该如何制约权力的运行,如何发挥其最大的正面效能。探索防范权力腐败的措施需将权力看作一个完整的系统,从内部系统和外部系统两个方面进行防控,构建防范权力腐败的系统化措施,从而铸造制约腐败的坚固防线。  相似文献   

17.
如何积极有效地防范金融监管腐败是当前一个重大课题。本文分析了金融监管腐败形成的必要条件,探讨了防范金融监管腐败的制度约束办法,并建立一个博弈模型,讨论了金融监管反腐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要有效防范金融监管腐败,反腐机构要在查办和惩罚两个方面加大力度,强化金融监管部门业务经费的透明度管理,重点打击中小案件,既要事前重成慑,也要事后抓惩治,降低腐败的期望效益。  相似文献   

18.
翁新辉 《福建金融》2013,(10):58-63
本文从腐败产生的经济学原理入手,运用成本-收益分析法和腐败行为选择的经济模型,分析产生腐败的各类成本、收益及腐败的查处概率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传统的精神成本CM、法律成本CL、预期收入损失Ip及腐败查处概率P等因素的基础上,引入隐匿成本CH,分析腐败收益B对腐败行为选择的影响。并针对当前现实问题,提出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9.
张崇彬 《时代金融》2012,(14):51-52,55
改革开放以来,腐败现象在我国呈蔓延发展之势,已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严重问题,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威胁着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因此,充分认识腐败现象的表现、成因和治理腐败的对策,积极开展反腐败斗争,在我国当前显得尤为迫切。寻租理论从一诞生开始就和腐败联系在一起,以一个新的角度给予了腐败新的内容。本文综合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对相关资料进行收集整理与分析,综合运用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的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历史逻辑与归纳演绎等研究方法进行分析。从寻租理论的角度分析腐败产生的原因,探讨防腐败、反腐败的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20.
正中央党校政法部教授林喆将腐败"家族化"界定为领导干部与亲友等"身边人"都参与官员职务犯罪活动,分工协作,形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腐败利益共同体。他称,腐败"家族化"成为官员腐败的一个新特点。中纪委官员也说过:他们现在查办的腐败案件,通常是家破人亡。林教授说腐败"家族化"是新特点值得商榷。妻儿老小、亲友情妇、同僚同党与执掌权杖的官员结伙贪腐式的腐败"家族化"在中国历史上并不罕见,即便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