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商业银行改革和外汇改革的渐次展开,金融全球化、融资证券化和金融业务创新的迅速发展,为适应应对金融服务市场开放的挑战、金融市场快速发展,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共计有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金融资产转移、套期保值、外币折算、原保险合同、再保险合同、企业年金基金、金融工具列报8个准则做出了高质量的快速反应,几乎占到了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近五分之一。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商业银行改革和外汇改革的渐次展开,金融全球化、融资证券化和金融业务创新的迅速发展,为适应应对金融服务市场开放的挑战、金融市场快速发展,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共计有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金融资产转移、套期保值、外币折算、原保险合同、再保险合同、企业年金基金、金融工具列报8个准则做出了高质量的快速反应,几乎占到了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近五分之一.这些准则不仅对传统的金融企业出现的创新金融业务,也对一般企业原来意义上的短期投资业务、使用的衍生金融工具在会计确认、计量和列报上予以了完善和突破.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商业银行改革和外汇改革的渐次展开,金融全球化、融资证券化和金融业务创新的迅速发展,为适应应对金融服务市场开放的挑战、金融市场快速发展,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共计有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金融资产转移、套期保值、外币折算、原保险合同、再保险合同、企业年金基金、金融工具列报8个准则做出了高质量的快速反应,几乎占到了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近五分之一。这些准则不仅对传统的金融企业出现的创新金融业务,也对一般企业原来意义上的短期投资业务、使用的衍生金融工具在会计确认、计量和列报上予以了完善和突破。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商业银行改革和外汇改革的渐次展开,金融全球化、融资证券化和金融业务创新的迅速发展,为适应应对金融服务市场开放的挑战、金融市场快速发展,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共计有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金融资产转移、套期保值、外币折算、原保险合同、再保险合同、企业年金基金、金融工具列报8个准则做出了高质量的快速反应,几乎占到了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近五分之一。这些准则不仅对传统的金融企业出现的创新金融业务,也对一般企业原来意义上的短期投资业务、使用的衍生金融工具在会计确认、计量和列报上予以了完善和突破。  相似文献   

5.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CAS22)指出:企业成为金融工具合同的一方时,应当确认一项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由此可见,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将衍生金融工具在资产负债表内确认。金融期货主要包括债券期货、外汇期货和股指期货等。期货合同是远期合同的一种标准形式,  相似文献   

6.
2017年3月,财政部发布《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 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 金融资产转移》《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 套期会计》等三项会计准则,构建了新金融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体系.新准则改善了原有金融工具分类随意性较大、有关企业金融资产减值计提不及时、不足额的问题.实施新准则对财务公司主要有金融工具计量及资产减值计量两方面影响.  相似文献   

7.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CAS22)指出:“企业成为金融工具合同的一方时,应当确认一项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由此可见,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将衍生金融工具在资产负债表内确认。金融期货主要包括债券期货、外汇期货和股指期货等。期货合同是远期合同的一种标准形式,它是在交易所内进行的。  相似文献   

8.
李俊 《电子财会》2006,(10):54-55
金融远期,即金融远期合同,是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所称衍生工具“远期合同”中属于金融工具的一个大类。金融远期合同,是指签约双方同意在未来约定日期、按约定价格交换某项金融资产的合同。  相似文献   

9.
2014年国家财政部对企业会计准则又一次进行了修订,修订或新增了7项会计准则、一项准则解释。因为金融市场的高速发展和瞬息万变,其中关于金融工具列报准则的修订,得到了广泛关注。金融工具列报新准则弥补了以前准则中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区分不足、金融工具列报和披露信息不完善等缺点。  相似文献   

10.
《会计之友》2006,(30):69-73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金融工具,是指形成一个企业的金融资产、并形成其他单位的金融负债或权益工具的合同.  相似文献   

11.
金融资产会计确认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金融资产定义的理解在传统会计处理中,金融资产被认为就是货币资产。财政部颁布实施新企业会计准则后,金融资产又成为了会计核算的一个新独立名词。但《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以下简称金融工具准则)有关章条中给出的解释却并不一致。第四章第24条的规定,"企业成为金融工具合同的一方时,应当确认一项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第八章第56条规定,"金融资产,是指企业的下列资产:(一)现金;(二)持有的其他单位的权益工具;(三)从  相似文献   

12.
2017年3月31日,财政部修订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 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 金融资产转移》和《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 套期会计》等三项金融工具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新金融工具相关会计准则或新准则),这是财政部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防控金融风险、促进经济稳中求进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修订完善、保持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全面趋同的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防范和化解金融重大风险,全面揭示企业信用风险,加大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和宏观经济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财政部自2017年陆续修订发布《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会计》和《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以下简称新会计准则)...  相似文献   

14.
吴鸣 《财会通讯》2007,(10):66-66
金融全球化、商业环境日趋复杂的情况下,信息披露已成为世界各国防范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重要举措。新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有力推进了我国金融工具信息披露制度建设,对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发展及其监管将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在内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新企业会计准则将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中执行.其他企业鼓励执行。与旧的企业会计准则相比.新企业会计准则从基本会计准则到具体会计准则都做了较大的改动.填补了不少会计规范的空白。由于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金融资产转移、套期保值、金融工具列报四项准则是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新增的内容.与原有的相关业务会计处理的规定相比变化非常大.因而对于银行会计核算的影响尤其明显。新准则与旧准则相比,除了对各类企业会计核算的共同影响外.对银行会计核算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6.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39项企业会计准则,其中金融工具准则充分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的理念和方法,使我国的金融工具会计规范体系更加系统化、科学化,与全面的金融开放进程相一致,是推动我国企业提高风险管理水平的良好契机。本文主要基于金融工具会计,探讨当前我国企业风险管理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2006年颁布的新准则规定金融工具、融资租赁等业务中只能使用实际利率法。《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以下简称"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是这样规定的:实际利率法,指按照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含一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实际利率计算其摊余成本及各期利  相似文献   

18.
新金融工具准则综合“选择指定权”“业务模式”和“合同现金流量特征”三个判断条件对金融资产进行逐层筛选分类,形成一个具有程序化特点和有机的金融资产分类框架体系。本文综合上述三个判断条件的联动效应结果及其优先层级的逻辑分析得出:选择指定权的优先级高于业务模式及合同现金流量特征,可以改变后两个判断条件下的金融资产分类结果;而业务模式优先级又高于合同现金流量特征,后者只对两种业务模式下金融资产分类构成约束。在此基础上,本文对《<企业会计准则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应用指南(2018)》中的金融分类流程图进行调整和简化。  相似文献   

19.
随着国际金融市场的不断变化,国内金融企业将更加深入地融入国际经济大环境中。为应对国际市场的竞争,我国金融企业应不断调整内部结构与行业准则。为促进我国金融市场的长期稳定发展,财政部制定了4项与金融企业相关的会计准则,即《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和《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_金融工具列报》。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分析我国金融企业会计国际化的国际与国内背景,针对目前我国金融企业不能完全与国际市场协调的问题提出应对措施,并得出金融企业会计国际化应在充分考虑本国国情的前提下进行。  相似文献   

20.
新会计准则中"金融资产与金融负债分类"的诠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对财政部新制定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中涉及的各类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特征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和辨别,力求为广大会计从业人员正确理解各类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