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泸县物价局把治理中小学乱收费纳入“保先”教育活动,全面开展了“一费制”实施后的中小学教育收费专项检查工作,对全县67个学校进行拉网式检查,查出违规金额1089万元,已清退金额1032万元.待退金额57万元。泸县的教育乱收费清理工作,实现了群众满意、政府放心、教师欢心、学生受益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2003年10月起,米易县价格监督检查所全力以赴,深入开展治理教育乱收费专项检查工作,检查农村中小学23所,查出价格违法金额31.15万元。责令清退金额20.29万元,现场清退1.81万元,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3.
李兴华 《四川物价》2005,(12):39-40
一、我县教育收费存在的问题 我县治理教育乱收费专项检查工作在县政府领导下,会同教育局、监察局、财政局、审计局等部门,认真开展了教育乱收费专项治理工作。治理中发现,我县学校在收费上仍存在很多问题,全县共有学校123所,检查学校123所,其中有92所学校存在违规收费,违规收费项目34项,违纪金额368.83万元。主要问题表现为:  相似文献   

4.
教育收费涉及千家万户,关系群众切身利益。近年来,渭南市治理教育乱收费取得了明显成绩。但从对中小学教育收费检查和调查的情况看,全市中小学校教育乱收费现象仍很严重。据市物价局不完全统计,在2004年开展的教育专项收费检查中,共检查收费单位1005个,查出价格违法案件717起,处理违法案件692起,清退违规违法收费金额  相似文献   

5.
教育收费涉及千家万户,关系群众切身利益。治理教育乱收费是各级政府及物价、纠风、教育部门的工作重点之一。近年来陕西省宝鸡市治理教育乱收费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从对中小学教育收费检查的情况看,部分学校仍有乱收费行为。面对这一问题,我们必须不断研究探索,找出问题存在的症结,理清思路,加大改革力度。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规范教育收费行为,维护国家教育收费政策的严肃性,福建省各级价格主管部门按照上级的部署,认真组织开展2011年教育收费专项检查工作。据统计,全省各级价格主管部门共检查各类学校及教育部门1516个,查出违规收费金额443.86万元,已实施经济制裁266.89万元,其中退还12.08万元,没收242.31万元,罚款12.5万元。  相似文献   

7.
信息专列     
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去年价格举报六大热点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近日公布了去年价格举报的六大热点,它们是:药品及防治非典相关商品价格、教育乱收费、房地产价格及物业管理乱收费、节假日交通运价和旅游价格纠纷、农村电价和农网改造搭车收费以及电信、成品油、自来水等垄断行业价格。 去年,全国各级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依据价格举报,立案查处违法案件10万多件,实施经济制裁金额5.54亿元,其中退还消费者(用户)金额4.03亿元,上缴财政金额1.51亿元。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指出,今年针对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涉  相似文献   

8.
(一)“十五”期间价格监督检查成效突出 1、价格和收费专项检查取得硅著成绩。“十五”期间,我们开展了农资、粮食、电力、铁路、成品油、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专项检查,开展了涉农、教育、建设、国土、工商等收费专项检查,2001年-2005年,全省累计查处价格违法案件31257件,查处违法所得金额128246万元,实现经济制裁金额98640万元。其中上缴财政39590万元、退还消费者59051万元。  相似文献   

9.
<正>2022年,按照江西省市场监管局、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三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印发全省教育收费专项检查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抚州市市场监管局派出两个检查组,通过随机抽取的方式对城区12家不同类型学校开展了重点检查,其中有10所学校存在教育收费违法违规行为,涉及问题金额553.96万元。从检查情况看,近年来虽经各级各部门的综合治理和信息化监管,教育乱收费行为得到了有效遏制,绝大多数学校能够认真执行国家有关教育收费政策,实行教育收费公示制度,并按照核定的收费项目和标准进行收费,教育收费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相似文献   

10.
近五年来,按照国家发改委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要求,海南省价格主管部门连续开展教育收费专项检查,加大工作力度,坚持标本兼治,教育乱收费蔓延的势头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各级各类学校的收费行为进一步规范,减轻了群众教育费用负担。一、查处教育乱收费情况2008年以来,海南省价格主管部门在开展的教育收费专项检查中查出价格违法案件件违法金额  相似文献   

11.
切实加强中小学收费管理近期,陕西省物价局、教委、财政厅、省政府纠风办发出通知,要求切实加强中小学收费管理.通知指出,中小学收费涉及千家万户,加强对中小学收费的管理,坚决治理中小学乱收费,是维护党和政府威信,加强廉政建设,保证社会稳定的一件大事.但在当...  相似文献   

12.
吴慧英 《四川物价》2004,(11):37-38
自2001年秋季在全国贫困地区的农村中小学试行收费“一费制”以来,我县中小学乱收费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纠正了过去中小学校收费政策政出多门,收费标准无序增加,逐年增长,攀比收费,学校将生源视为财源的现象。但去年春季以来,我们在学校收费检查中发现,中小学校乱收费又有所抬头,社会反映较大。  相似文献   

13.
中小学教育收费涉及面宽、政策性强,关系群众切身利益,成为近几年来政府管.理的重点,群众关注的热点。由于我国是“穷国办大教育”,一度时期出现比较严重的教育乱收费,加重了群众负担,对此,国家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行“一费制”收费政策,对有敲制止教育乱收费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由于“一费制”收费政策本身的不完善,教育乱收费又出现了新的特点。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为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收费行为.从根本上解决教育乱收费问题,切实减轻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江西省自2005年秋季学期开始,在义务教育阶段全面实行“一费制”收费办法。因“一费制”收费办法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收费彤式,在执行过程中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政策上的理解问题.结合2005年秋季教育收费专项检查,我们对义务教育阶段“一费制”执行情况进行了调查.主要存在问题如下。  相似文献   

15.
钱斌 《价格月刊》2002,(4):24-25
教育收费是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随着各级价格主管部门相继出台了制止中小学乱收费的规章制度,并经常组织专项检查,乱收费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遏制,但并未完全根治,特别在农村中小学校仍时有发生,农民负担仍然沉重。  相似文献   

16.
教育收费管理 一、中小学教育收费管理(含幼儿园) (一)中小学教育收费管理形式、权限和审批程序。为加强教育收费管理,规范教育收费行为,防止教育乱收费,1996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国家计划委员会、财政部经国务院批准,制定了“关于颁发义务教育等四个教育收费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教财[1996]101号文),对中小学教育收费管理形式、权限和审批程序作了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国家发展改革委连续安排教育收费专项检查,通过监管治理,教育乱收费行为已得到遏制,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教育收费已经走上健康轨道,学生和家长基本满意,但城市中小学收费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笔者结合多年来教育收费专项检查和日常工作实际,就进一步加强教育收费监管谈点对策建议。一、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对明令取消的收费项目继续收取。主要表现在个别高中学校和幼儿教育学校对明令取消的取暖费继续收取,学生及家长反响很大。(二)变相强制学生订购教辅  相似文献   

18.
中小学收费涉及千家万户 ,虽然政府采取了许多有效的措施 ,使中小学收费得到了一定的规范。但是 ,当前中小学乱收费或变相乱收费仍然存在。由于收费手段比较隐密 ,概念模糊 ,不便于判断错对 ,群众难以断然拒绝 ,使乱收费的存在具有一定的空间。一、存在的问题1、自立收费项目、自定收费标准。对于中小学收费 ,有关部门明确规定了具体的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 ,而一些学校在此之外又自立项目、自定标准收费。国家规定学校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 ,不准举办以各种名目收取费用的补习班 ,而在中小学普遍存在 ,向学生收取补课费 ,每学期少则二、三十元 …  相似文献   

19.
一、我国教育乱收费问题的现状和特点教育乱收费是指没有法律或政策依据的教育收费行为,主要表现为各级各类学校未经批准乱收费、收取国家明令禁止的费用、自立收费项目收费、超标准、超范围收费以及肢解收费项目多收费或强制收取服务性、代办性收费等。近年来,教育乱收费行为业已成为影响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大“顽疾”。有教育专家保守测算,10年来我国教育乱收费总额已超过2000亿元,教育支出成了普通百姓难以承受之重负。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统计,2006年上半年价格主管部门共查处价格违法案件3.6万件,其中教育乱收费案件11387件,连续6年再次高居榜首。为治理教育乱收费,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措施,但实际收效甚微,教育乱收费现象不仅未得到  相似文献   

20.
中乱小收学费何时了●喻杰中小学收费涉及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群众对中小学乱收费一直反映强烈。这个问题早已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西安市各级物价部门曾对中小学乱收费进行过全面整顿,使乱收费的势头得到明显遏制。但是,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和新事物的不断出现,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