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财政监督》2006,(3):59-60
2005年,上海专员办根据财政部的统一部署,深入开展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工作。检查发现问题金额99.7亿元,追缴财政资金1768万元,为整顿和维护财经秩序发挥了重大作用。在调查中发现,某上市公司通过虚构各种交易业务,以各种手段虚增收入和虚减成本,从而达到虚增利润、掩盖亏损的目的,造成会计信息质量严重失真。2001——2004年期间,该公司通过会计造假,虚增收入2.57亿元,虚增利润1.57亿元,造假手法之多、违纪金额之大、持续时间之长、涉及面之广,令人触目惊心。  相似文献   

2.
朱永健  段正假 《理财》2001,(8):28-29
2000年初,国家审计署在《 2000年度经贸企业审计工作方案》中,把 1999年度企业的会计信息是否存在严重失真的问题列为检查重点之一(重大问题追溯到以前年度),并要求计算企业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损益等的差错率,揭示会计报表的失真程度。同年年底,财政部向社会公布了对 159户企业 1999年度会计信息质量抽样调查的结果。其中,利润总额不实的 157户,共虚增利润 14. 72亿元,虚减利润 19. 43亿元,利润总额失真度为 33. 4%,资产不实的有 147户,共虚增资产 18. 48亿元,虚减资产 24. 75亿元,资产失真度 0. 95%,所有者权益…  相似文献   

3.
医药行业是2001年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的重中之重。多年来,社会上对药品“回扣”成风、药价居高不下等现象反响强烈.该行业的会计信息质量状况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2001年财政部专门组织驻各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以下简称“专员办”)对82户医药、医疗等企事业单位2000年度会计信息质量进行了检查,检查发现,82户单位资产不实137474万元(其中虚增49288万元,虚减88186万元),失真度2.96%;利润不实41605万元(其中虚增22008万元.虚减19597万元),失真度18.22%。检查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4.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加强会计监督、整顿会计秩序,财政部2003年组织驻各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对152户企业2002年度会计信息质量进行了检查.并于2004年1月8日公告了检查情况。本次检查共查出152户企业资产不实85.88亿元。所有者权益不实41.38亿元,利润不实28.72亿元。其中:资产不实比例5%以上的企业23户,占被检查企业户数的15.13%;  相似文献   

5.
2007年,山西省财政厅组织省厅14个财政监察处和各市、县财政部门400余人,采取上下联动方式,对山西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48户企业2006年度会计信息质量进行了检查.共检查会计独立核算单位214个.同时对9户相关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做了延伸检查;共查出财务报表反映资产不实24.16亿元.负债不实18.65亿元.所有者权益不实4.65亿元.利润不实4.36亿元.  相似文献   

6.
2005年,上海专员办根据财政部的统一部署,深入开展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工作,检查发现问题金额99.7亿元,追缴财政资金1768万元,为整顿和维护财经秩序发挥了重大作用。在调查中发现,某上市公司通过虚构各种交易业务,以各种手段虚增收入和虚减成本。从而达到虚增利润、掩盖亏损的目的,造成会计信息质量严重失真。2001——2004年期间,该公司通过会计造假,虚增收入2.57亿元,  相似文献   

7.
1会计信息披露在当今经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1)会计信息披露不真实。一些公司为达到市场的需要,往往采取操纵行为,弄虚作假,披露不真实的会计信息。2000年12月财政部公布了第5号会计信息质量抽查结果,159户被抽查企业中资产不实的147户,所有者权益不实的155户,利润不实的157户。2001年12月财政部发布第7号会计信息质量抽查公告,抽查了320户企事业单位以及125家会计师事务所,其中资产不实73.75亿元,利润不实3.511亿元,资产不实在1%以上的占全部被查单位的50%,利润不实比例在10%以上的占全部被抽查单位的57%。发现人为调节利润、虚盈实亏的企业…  相似文献   

8.
娄权 《上海会计》2001,(4):9-11
财政部对 100户经社会审计机构审计的国有企业 1998年度会计报表进行抽审,发现大多数企业主要会计要素的核算存在偏差。其中: 81户企业存在资产不实问题,共虚列资产 37.61亿元; 83户企业存在所有者权益不实问题,共虚列所有者权益 26.12亿元; 89户企业存在损益不实问题,共虚列利润 27.47亿元。显然,会计信息失真已成为相当普遍的现象。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下称新《会计法》 ),标志着我国加大会计信息管制的力度。那么,会计信息管制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会计信息管制有哪些经济功能 ?…  相似文献   

9.
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会计工作的基本要求。真实的会计信息具有如实反映、可验证性和中立性等特征。但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有目共睹,令人咋舌。近几年,财政部组织驻各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对100户经社会审计机构审计的国有企业年报进行了抽审。从公布的1998年的情况看,发现大多数企业主要会计要素的核算存在着严重的偏差。其中,81户企业存在资产不实问题,共虚列资产37.61亿元,83户企业存在所有者权益不实问题,共虚列所有者权益26.12亿元;89户企业存在损益不实问题,共虚列利润27.47亿元。作假手段,五花八门,会计确认、计量到会计报告各环节…  相似文献   

10.
报刊文摘     
八成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全国80 %以上企业会计信息存在不同程度的失真。这是财政部日前正式公告的信息。1999年岁末 ,财政部发布的会计信息质量公告称 :财政部组织驻各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对百户经社会审计机构审计的国有企业会计报表进行了抽查 ,发现大多数企业主要会计要素核算存在偏差。其中 ,81户企业存在资产不实问题 ,共虚列资产37 61亿元 ;83户企业存在所有者权益不实问题 ,共虚列所有者权益26 12亿元 ;89户企业存在损益不实问题 ,共虚列利润27 47亿元。抽审发现会计基础工作薄弱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不少企…  相似文献   

11.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 财政部于1999年上半年对110户酿酒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情况进行了抽查,发现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损益核算普遍不实。在被抽查的110户企业中,收入、费用、利润核算不同程度存在失真问题的有102户,占抽查总户数的92.7%,收入、费用不实金额24.3亿元,导致利润虚假金额13.9亿元。 2.会计基础比较薄弱。一是原始凭证不真实、不规范;二是账账、账表、账证、账实不符;三是不按规定设置、使用会计科目和会计账簿;四是会计政策、会计处理方法不一致;五是会计人员无证上岗。 3.…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部分企事业单位在会计实施中的非理性行为越来越多,其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财政部发布的会计信息质量抽查公告(第七号)显示:财政部组织驻各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对部分行业2000年度会计信息质量进行了抽查,共涉及医药、纺织、民航、冶金、石油石化等行业的320户企业和事业单位,以及为这些单位的年度会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的125家会计师事务所.其中,被抽查单位资产不实73.75亿元、利润不实35.11亿元.  相似文献   

13.
上市公司粉饰经营业绩的作假手法一般包括虚增资产和收入、虚减负债和费用.其中虚增销售收入是公司业绩作假的主要手段之一。查清上市公司虚增收入是税务稽查关注和贯彻“既不少收也不多收”的税收政策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4.
广西专员办在会计信息质量抽查中,检查了10户企业和7个相关会计师事务所,查出大量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共查出资产不实(虚减资产)2.7亿元,所有者权益不实2亿元,利润总额不实2.6亿元,已下文处理违法违规金额3.68亿元,补税和罚款1.28亿元。其中查出"小金库"6316万元,公款私存7570万元,虚开劳务费发票和运输费发票入账提现发奖金315万元。虚列成本让利"三产"1686万元。已下文建议追究企业领导及财务负责人的责任10人,企业主管部门已下文落实记过1人,警告6人,吊销会计证2人,被处个人罚款10人,罚款金额7.8万元。他们的做法和体会是:一、认真选点,周密部署。选择被查单位,如同部队选择战斗目标,选对了,选准了,才会战果辉煌。在会计信息质量检查中,他们  相似文献   

15.
《会计师》2015,(18)
会计利润是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不仅对上市公司的经营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于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如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决策也十分关键。文章结合具体案例探讨了上市公司虚增利润时常用的一些手段,在此基础上结合财务分析方法给出了虚增利润的审计识别方法,并从上市公司自身、外部监督以及政府等角度提出了一些防范措施,从而为识别上市公司虚增利润的手段,降低会计信息外部使用者被误导的风险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6.
2002年,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建立并实施了业务报备制度,对会计师事务所上市公司年报审计业务实行报备。业务报备资料显示: 经注册会计师审计,上市公司2001年年报总体调减虚增利润189亿元,挤掉利润水分达15.9%,其中:审计调减利润317亿元,审计调增利润128亿元,调增调减利润总额445亿元。防止了利润虚增和虚盈实亏。经注册会计师审计,上市公司2001年年报总体调减资产61亿元,其中:审计调减资产903亿元,审计调增资产842亿元,调增调减资产总额1745亿元。有6家上市公司资产调减幅度超过50%,挤压了这些上市公司的资产泡沫,使年报会计…  相似文献   

17.
一、当前会计违法行为及其特点1999年至2002年,广西专员办共对广西区内外的28户企业进行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包括银行、保险、电信、石化、民航、机械、制药、酿酒、黄金等行业。其中有国有企业,也有股份制企业和上市公司;有一般企业,也有明星企业。同时,对境内外14家相关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进行检查。通过检查,发现大量的会计违法违纪问题,其中资产不实10.19亿元,所有者权益不实3.47亿元,利润总额不实3.75亿元,私设"小金库"9,296万元,其他问题5.2亿元,查出无证上岗会计人员47人,"三假"现象(即假账本、假凭证、假报表)十分严重。通过检查按规定对单位补税罚款17,765万元。对企业领导及相关责任人员罚款13.2万元,个人被罚最高4万元。建议行政处罚  相似文献   

18.
试论上市公司利润操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所谓利润操纵 ,是指会计信息提供者借助于会计上的技术处理采用违规甚至违法的方式 ,人为有目的地对利润进行虚减与虚增的行为。本文主要针对上市公司利润虚增(或利润高估)这一特殊行为进行分析 ,以探讨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相关问题。一、上市公司进行利润操纵的方式与途径上市公司对财务报表包装方式可谓“八仙过海 ,各显神通” ,其中有些是很明显的 ,而有一些却比较隐蔽。这些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提前确认营业收入与推迟确认本期费用。例如有的房地产上市公司或上市公司控股的房地产业子公司在房产未出售的情况下就以售楼合同金额及…  相似文献   

19.
根据财政部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的要求,辽宁专员办对沈阳某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度会计信息质量进行了检查。发现该公司为了达到粉饰业绩的目的,人为编造假账,虚增资产8996万元、负债1956万元、所有者权益7413万元、主营业务收入1.5亿元、利润8679万元,其中虚增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两项分别占该公司对外披露数字的37%和166%。公司利润总额由检查前的5231万,实为-3448万元。会计信息严重失真。他们的主要做法是:(一)在非财务部门的工作资料中寻求突破。在对营销中心的检查中,检查人员发现该中心6月份和12月份产品销量异常,达到了3.4万件,而上市公司在这期间正面临着中期报告和年报。顺着这个疑点在劳资部门,检查组发现实际发生的计件工资与生产量不匹配,通过计算计件工资,该厂当月生产量仅为2000件。终于查出了该中心虚增收入2269万元,虚增利润1039万元  相似文献   

20.
资产减值准则与现行资产减值制度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3年磨砺,新会计准则体系破茧而出。其中,新修订《资产减值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对资产减值的相关规定,新准则和现行资产减值制度(以下简称现行制度)相比进一步完善了资产减值准备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披露。新准则对于防止虚增资产和利润,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加快我国会计的国际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两者作一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