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调整治沙方略 抑制沙尘暴危害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2002年3月19~21日在我国北方所发生的历史上罕见的强沙尘暴再次引起人们对沙尘暴防治问题的关注,植树造林、防沙治沙的呼声日益高涨.然而,人类和土地沙漠化的斗争为什么在最近几十年内没有取得预期的成效?其原因是治沙方略出现了偏差.为有效抑制沙尘暴,文章提出了调整治沙方略的6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旱作农区土壤风蚀过程、影响因素及其防治技术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北方旱作农业区土壤风蚀问题十分严重,不仅对当地形成生态灾难,而且风蚀的细粒物质可随风榆移到很远的地方,对广大地区的环境造成影响,尤其在沙尘暴期间,这种影响更为突出;加强北方早作农田土壤风蚀防治工作十分重要,应根据土壤风蚀发生的过程。针对影响风蚀的因素,采取有效的防治技术措施,加强土壤风蚀的防治;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对土壤风蚀的过程、影响闲素、防治的主要技术措施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沙尘暴的危害越来越严重,人们对沙尘暴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强烈。那么沙尘暴是如何形成的?应该如何防治?更是人们关心的话题。为此,我们特约请民建中央副主席路明先生为本刊撰稿,专题讨论:  相似文献   

4.
美国沙尘暴问题及治理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尘暴问题及作为其主要生态驱动力的荒漠化问题是20世纪上半叶美国面临的严重的生态问题。近一个世纪以来,美国政府和民众在防治沙尘暴和治理荒漠化方面采取了综合治理措施,取得了有益的经验。其中,完善的立法和执法体系、农牧业结构调整、土地利用管理政策、荒漠化地区资源利用政策、民众参与机制以及沙尘源控制措施等都是值得我国借鉴。  相似文献   

5.
最近,我们围绕新农村建设课题,赴内蒙古阿拉善,对阿拉善SEE生态协会(以下简称SEE)从事的社区发展项目进行了考察。SEE是一个由中国百名企业组成的环保公益组织,其宗旨是防治阿拉善地区沙尘暴,其方式主要是通过社区发展项目,帮助社区农牧民组织起来从事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发展之路。SEE在阿拉善的工作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受到了地方政府和农牧民的高度肯定。我们在考察中感到,SEE从事社区发展项目的经验模式,对当前我国新农村建设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产生沙尘暴的自然因素与人类活动因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探讨了北方沙尘暴的形成,黄土高原植被破坏的因素,近代沙尘暴增剧主要是人为因素造成,沙尘对人类有益方面的新理论。指出对自然环境要趋利避害,认识事物发展规律,评价要讲求全面效益,包括生态、社会、经济方面的正负效益。  相似文献   

7.
沙尘暴已经成为21世纪重大的环境问题之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阴山北麓的四子王旗,荒漠化极为严重,多年来一直是发生沙尘暴平均日数的高值区中心,也是沙尘源区和沙尘东移进入京津的重要路径之一,沙尘暴频发的原因是人类活动和脆弱的自然环境耦合的结果;以该区为例讨论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耦合作用下沙尘暴的年发生日数特点。  相似文献   

8.
一、防治策略、指标在2代蝗虫发生区,采取“狠治夏蝗,抑制秋蝗”的施药防治策略;在4∽5代发生区采取“狠治3代,抑制4代”的防治策略。目前采用的防治指标为每平方米0.5头,防治适期为3龄盛期,但飞机防治时间可推迟至4∽5龄或羽化始盛期进行。二、防治措施1、加强监测侦查。加强对飞蝗的监测工作,是保证把蝗虫防治在起飞之前的关键。对点片发生的蝗虫以挑治为主,或进行带药侦查挑治。具体方法是:结合查蝗对常年发生蝗虫的堤坝、路边、地埂、冈地等特殊环境采取带药、带喷雾器侦查,发现高密度蝗蝻立即喷药,将蝗虫消灭在…  相似文献   

9.
2010年3月我国北方地区连续出现7次沙尘天气过程,其中2次强沙尘天气对华北、华中、华东等地区人民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论述了沙尘暴形成的3个基本条件,认为沙尘暴是一种正常自然现象,我们应当正确对待。提出了应加强预警和应急处置措施,同时还应继续结合治理沙化土地,造林种草,增强植被,以减缓沙尘暴的危害。  相似文献   

10.
《浙江林业》2010,(3):38-38
日前,我国西北东部的局部地区、华北北部的部分地区出现沙尘天气,内蒙古中部的局部地区发生沙尘暴,京津地区遭受入春以来第二次沙尘天气侵袭。据悉,此次沙尘天气影响土地面积约100万平方公里,波及5个省(区、市)196个旗(县、市、区),受影响人口约6100万。  相似文献   

11.
西北干旱区荒漠化成因分析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西北干旱区土地总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25%,大部分被戈壁,沙漠所覆盖;近几十年来沙漠化扩大的速度愈来愈快,形势严峻。形成沙漠化的原因,主要包括自然原因与人为原因两方面,其中人为原因占主导地位。在人为因素中主要包括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与森林植被的砍伐破坏,其中前者占主导地位。在详细分析了由于人类活动影响,造成环境的恶化,水环境的演变又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其最终结果是造成大面积的土地沙漠化的同时,还探讨了沙漠化与沙尘暴之间的关系,提出了防治沙漠化的有关对策。  相似文献   

12.
论文以我国渔业灾害统计数据为依据,总结我国渔业灾害造成的损失情况以及造成各种损失的主要灾害,分析我国沿岸渔业灾害的类型和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台风引起的狂风、巨浪、风暴潮灾害是影响我国沿岸渔业的主要突发性自然灾害。针对当前我国沿岸渔业防灾减灾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以及渔业防灾减灾技术研究领域的欠缺,论文提出为实现沿岸渔业减灾而应开展的相关研究方向与思路。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遭受的损失不计其数,但目前我国对灾害损失的补偿机制存在很大缺失。除了对灾害进行准确的预报和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之外,损失补偿是实现灾害损失最小化的主要途径之一。本文在充分研究发达国家灾害损失补偿机制工作机理的前提下,针对不同补偿主体的效率水平,提出了构建我国风暴潮灾害损失补偿机制不同补偿主体的合理比例结构,并对该结构的合理性和可能性进行了充分的论证说明。  相似文献   

14.
澳大利亚地处世界上四大沙尘窝之一,是土地沙化较为严重的国家。澳大利亚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有效地遏制了土地沙化,减轻了风沙危害,改善了生态环境。借鉴澳大利亚经验,提出了我国应从制定优惠政策、活化机制、落实责任、加强部门协作、加强治沙队伍建设、加大治沙宣传等方面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赵昕  沈琼  李莉 《中国渔业经济》2011,29(5):145-152
论文通过对风暴潮脆弱性的指标体系构建,运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山东省沿海七市的风暴潮脆弱性排名,以及结合聚类分析将沿海七市的脆弱性进行分类。结果表明,威海市的风暴潮脆弱性最强,烟台市和青岛市脆弱性较强,日照市、东营市、滨州市和潍坊市的风暴潮脆弱性较弱。最后,在风暴潮脆弱性区划的基础上,论文提出一些应对风暴潮的灾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风暴潮灾害经济损失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对风暴潮灾害经济损失评估从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两方面进行了界定,在综述国内外风暴潮灾害经济损失评估研究的基础上,遵循科学与整体性、全面性、可操作性、可比性原则,采用主客观综合分析法并结合解释结构模型方法,构建了风暴潮灾害经济损失评估指标体系,旨在为风暴潮灾害经济损失评估的具体实施和灾害补偿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粉尘爆炸危险环境区域的合理划分对建筑结构、工艺和电气设备选型、粉尘控制及运行管理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散粮筒仓系统在生产过程中会出现粮食粉尘泄漏,从而导致粉尘爆炸危险。本文就爆炸性危险区域在散粮筒仓系统中的划分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