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2 毫秒
1.
对于新购的粮食,由于温度水分比较高,通过合理的熏蒸、机械通风等作业环节,有效杀死粮堆中的害虫,并降低新粮的水分、均衡粮温,提高储粮的稳定性,解决新购粮的安全度夏问题。  相似文献   

2.
科学储粮对保证粮食安全,促进高效节能作业具有重大意义。通风储粮是很重要一个环节。根据天气状况和粮情,抓住有利时机,科学合理通风,采用分阶段通风作业法,尽可能通过自然通风、低功率风机通风和间歇通风,使粮堆温度随气温阶梯式下降,避免无效和有害通风,减轻结露,节约能耗,减少粮食水分的非良性散失,降低降温成本。另外,本文还从环流熏蒸、粮堆的隔热防潮和谷物冷却等方面阐述需着重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高大平房仓收购入库的晚籼稻谷综合水分15.0%,在本地高温、高湿气候条件下,利用仓库配置的通风设备.分时段进行机械通风平衡粮堆水分,使粮堆综合水分达到14.5%,通过对储粮期间水分、粮温的检测,能够使储粮安全度夏。  相似文献   

4.
机械通风是利用风机设备产生的压力,将外界低温、低湿的空气送入粮堆,促使粮堆内外气体进行湿热交换,降低粮堆的温度与水分,从而提高粮食的稳定性,提高储藏品质的一种技术措施。浅圆仓机械通风储藏具有降低粮温,降低粮食水分,平衡粮堆温度,平衡粮堆水分的作用,即通过调节生态系统中的影响分子,延缓玉米脂肪酸值的增加,创造一个有利于保持储粮品质的环境。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机械通风,可以延缓玉米脂肪酸值的增加,有利于提高玉米的储藏品质,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2011年冬季对2号仓(玉米)、3号仓(籼稻)、6号仓(小麦)、15号仓(粳稻)4个试验仓进行节能减排通风减损实仓试验。当引入粮堆后的仓外空气的相对湿度大于等于粮食水分增加2%时粮堆空气的相对湿度,但小于粮食水分增加3%时粮堆空气的相对湿度同时外界温度与粮温温差大于等于6℃时利用轴流风机进行通风。冬季通风结束后2号仓平均粮温9.9℃,水分增加0.1%,3号仓平均粮温9.1℃,水分增加0.9%,6号仓平均粮温11.4℃,水分减少0.1%,15号仓平均粮温10.2℃,水分增加0.1%。  相似文献   

6.
(接第2期)2通风设备及其选择通风低温储粮是利用通风机采用强制通风将低温空气压入粮难,以降低粮堆温度的方法,是增进粮食储藏稳定性的技术措施之一。在冬季采用机械通风降温效果最为显著,其他季节只要不增加粮食水分含量而能降低粮温时,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机械通风除应用于低温储粮外,还可预防、延缓和消除粮食发热,抑制虫害。由于通风时不需搬动粮食,所以有减少粮食损耗、减轻劳动强度、简便易行等优点。在利用通民技术储粮时,通风机是储粮通风设计过程中的关键设备。因此,合理选用合适的通风机是保证通风网络正常运行的前提…  相似文献   

7.
玉米在储藏过程中极易发热,影响储粮品质。针对中原地区玉米度夏发热现象,本文利用自动翻粮机处理、局部单管通风处理、人工挖沟翻粮处理,并以空调控温作为对照,研究不同方法处理局部发热玉米的效果。结果表明:自动翻粮机可以将玉米温度由31.1℃快速降至22.1℃,玉米水分稳定在14.60%左右,稳定粮情;单管通风可快速将粮堆的湿热空气抽出,1 d粮温由40.6℃降至31.2℃,3 d降至27.5℃,并可将水分由15.37%降至14.39%,显著降低粮温与玉米水分;人工挖沟翻粮将发热粮暴露在空气中,4 d后可将粮温由30.1℃降至27.6℃,水分由15.01%降至14.03%,稳定粮情;利用空调控温可以将粮情长期保持稳定,12 d内粮温变化0.7℃,水分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8.
东北地区储粮粮堆由于气候原因存在一个巨大的“冷心”,冷心的应用主要方式为膜下环流均温控制和缓式通风上调冷心控粮温,这两种方式都是利用冷资源进行的粮温控制。而目前的粮堆增湿方式主要为湿膜机增湿和各种调质机增湿,利用“冷心”增湿还没有成功的案例。利用冷心增湿,内结露现象很严重,而且容易出现局部水分偏高现象,且违反机械通风操作规程1。但通过缓式通风的精确掌握和粮堆增湿理论的精确控制,精细控制,大胆试验,事实证明冷心内结露增湿方式是可行的。试验将出仓前平均水分13.5%提高到最高14.8%,平均水分14.1%,达到试验预期目的。试验仓出仓验证实际增量21.05t,效益十分可观。更重要的是避免了资源浪费,为粮食安全和粮食水分这对矛盾体找到了一个在实践中切实可行的平衡点,它的发展前景是广阔的,也必然会成为将来的一种常态储粮管理手段。  相似文献   

9.
浅谈筒仓的熏蒸方法及对筒仓气密性要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立筒仓占地少,容量大,坚固耐用,群体性好,有利于实现进出粮机械化操作。因此,近年来在我国得到了迅猛发展。但目前建成的立筒仓多数没有专门的熏蒸杀虫设施,常常存在着熏蒸杀虫难的问题。许多科技工作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针对筒仓熏蒸杀虫技术及筒仓气密性的要求,笔者谈一点粗浅的看法。1筒仓的熏蒸方法1.1利用微气流进行熏蒸当粮堆内部的温度与气温悬殊较大时,粮堆内就会产生微气流运动,特别是在高大的立筒仓内,由于其高度与直径相差很大,更容易产生微气流。张涌泉等[1]报道了利用微气流熏蒸立筒仓储粮害虫的试验情况。研…  相似文献   

10.
大型钢板仓机械通风降温系统的设计与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库制粉车间共有10个大型钢板仓,每个储存小麦1300吨,过去由于缺少机械通风降温系统,以至发生了多起霉变坏粮事故。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为了确保安全储粮,我们在96年4月设计安装了小麦钢板仓机械通风降温系统(详见结构示意图),应用后取得了显著成效。下面就该系统的设计与使用情况做一简要介绍。1目的粮食在储藏过程中具有新陈代谢的性质。粮食水分大小及温度高低对这种代谢过程发生的快慢起着一定作用。小麦在安全水分(≤13.5%)的条件下,保持其生活力的最高温度为20~28℃。钢板仑机械通风降温系统结构示意图设计小麦钢板…  相似文献   

11.
冬春季自然通风降温储粮技术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粮食流通技术》2000,(2):32-35
利用冬春季有利气候条件自然通风降温降水,是本库一项经济适用的储粮技术。我库地处昆明东南郊,地势开阔,冬春季气候干燥、低温少雨风大。自人粮以来,已成功地运用了这一技术。九七年冬季,我们第一次对所储粮食(包装五米)进行自然通风降温,到九八年二月中旬结束,持续大约五个月;九八年冬,在吸取九七年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第二次利用这一技术,降温降水效果显著。l自然通风1.l自然通风概念及原理1.1.l自然通风的概念依靠自然的方法,使粮堆内外的气体进行交换,用以达到降温、散湿、改变粮堆内气体成分。l。1.2通风的原理空气…  相似文献   

12.
利用不同粮面压盖方式进行高大平房仓隔热控温储粮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采用25cm厚稻壳层和7.5cm厚包膜聚苯乙烯泡沫板组合材料粮面压盖的试验仓较单一采用25cm厚稻壳层粮面压盖的对照仓相比,其粮面与隔热材料交界面温度平均偏低1.9℃、最高粮温平均偏低1.0℃、粮温平均偏低0.4℃、1a内储粮水分散失减少0.3%、且品质劣变速度相对缓慢.  相似文献   

13.
粮堆通风工艺设计及其实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粮堆通风的基本参数空气从通风系统的风机弓队,通过风管,分散到整个粮堆。除需要计算风管风速、风量等参数外,还要计算穿过粮层的风速、粮堆内空气交换次数、单位粮食重量在单位时间的通风量、风机和所需功率以及粮层阻力等。这些参数都和粮堆通风的数量、粮堆高度、粮食种类、通风速率等有关。现分述如下:1.1通风量Q粮堆的总通风量Q是指整个粮堆在单位时间内的通风量,可按下列公式进行计算通风量QcQ—q·o一q·r·r·r,米’/时;式中:q——每吨粮食每小时的通风量,米’/时·吨F——粮堆横截面面积,米‘;L——粮堆高度,米…  相似文献   

14.
PH3的渗透力和粮堆微气流(指热力对流,下同)问题,自1976年以来的20年中,一直存在着争论。尽管气流熏蒸法已纳入《粮食储藏技术规范》,但并没有为所有粮食仓储工作者所接受,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认识问非。1如何正确认识PH。的渗透力和粮堆微气流长期以来,都认为PH。在粮堆中有很强的渗透力,能渗透到3米以11的粮难底层。仕这种理论指导下,不区别情况,一律实行粮面施药杀虫,以改AIP等的使用方法长期处于盲目状态,高剂量用药、连续多次施药,一隼中反复施药等现象屡见不鲜。随着对PH。杀虫效果的认识深化,逐步出现…  相似文献   

15.
论影响粮食仓库仓温的因素及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序言低温储粮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其优越性表现为1.1抑制害虫的生长:储粮害虫最适宜温度为27—34℃,低于20℃可限制多数害虫生长;1.2保护粮食品质:在t=0-50℃范围内,温度每降低5℃,种子寿命增加一倍。温度降低10℃,食用粮的生化反应速度就减少一半。1.3限制微生物繁殖。由于国家建仓资金限制,不可能大量建造利用人工制冷进行低温储粮的仓库(低温仓)。这是因为低温仓初投资较普通粮仓大及维修运行费较高。经过实践证明,机械通风储粮技术是适合我国目前国情且已得到广泛推广应用科学保粮措施之一。如中央粮食储备库…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不同粮种、不同仓型结构、不同装粮深度等条件的储粮进行的整仓通风实验结果表明,可以达到与常用固定式通风系统同样的处理规模和应用技术指标要求.由于其改变了传统的固定风道结构模式,以活动的设备结构适应粮仓和粮情需要,根本解决了粮堆通风死角和纵向分层等应用固定式风道系统无法克服的关键技术问题,从而保证了粮堆通风的均匀性和有效性;以设备的分散组合使用(用于局部处理)和多仓轮用方式,充分提高专业设备利用率.为进一步发挥设备功效,提高我国粮食仓储技术水平开辟了新的基础性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7.
在高大平房仓管理中,由于数量限制等原因,常存在入粮高度达不到装粮线或半仓情况,使原本按装粮线高度设计的机械通风风网出现空气途径比>1.5,不能满足通风的需要。一些储粮单位曾做过支风道之间单管风机配合,或支风道正上方压盖聚乙烯薄膜的研究。但在实际工作中,单管风机能耗大,劳动强度大,通风不均匀、聚乙烯薄膜不易操作,效果不好。针对这一问题,我库进行了高大平房仓内低粮面通风降水降温的生产性试验。通过对多种方案的对比,探索出一套经济有效的通风方法,取得了良好的降水降温效果。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辽宁省鞍山银珠米业有限公司以科学技术为先导,在进一步提高自然条件对储粮控制能力的基础上,有机的结合害虫防治技术、粮情控制技术、谷物冷却技术、储粮降水技术等,逐渐走上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绿色效益储粮”之路,达到了粮食保质保鲜无污染,取得了显著的科技成果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仓内控制系统用于粮食的通风降温和粮食的自然通风及补热干燥的控制中。这两种控制的目的是不同的,因此分开讨论。1通风降温通风的主要目的是把在12-15%水分下贮存的粮食周围温度保持在3—6(”。通风的过程是以0.001-0.11m3/mint的流速让周围的空气吹过粮难。由一个通风控制器决定在什么时候通风和需要通风多长时间,最高级的可编程通风控制的需要测量周围空气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及粮食的温度和平衡柏对湿度。控制器使用了两个探查位置:一个是风机的进口;另一个是仓内粮食最容易升温和变质的位置。(即:空气气流最小的区域,仓中心…  相似文献   

20.
用2种不同功率的风机对高大平房仓进行压入式通风降温对比试验,将各试验的降温情况、通风效率、水分变化、通风均匀及能耗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用2.2kW的轴流风机通风具有大功率离心风机的降温效果,且水分损耗少、降温均匀、单位能耗低、拆卸操作方便,不影响风道口密闭隔热等优点,很适合本地区粮库进行通风降温储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