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红军 《中国经贸》2009,(10):176-176
河北省迁安市是近年来发展壮大的县级市,全市总人口约68万人,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近年来随着钢铁产业的发展壮大,已经有一大部分农村劳动力从事非农产业。但经2003年调查统计,迁安市尚有男16-45周岁、女16-35周岁有就业意愿和就业能力的农村劳动力3.5万人未实现就业,并且未来几年每年还将有约8000名左右未升入高一级学校的毕业生成为新增长的劳动力。这样到2009年,迁安市将有5.9万名农村劳动力需要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这些人员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绝大多数,并且90%以上没有任何专业技能,只能从事普通的简单体力劳动。鉴于此,2004年以来,迁安市委、市政府为了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不断加大政府资金扶持力度,大力开展了阳光工程培训。2004-2006年,累计开展培训304期,培训31398人次,就业率达98%以上。  相似文献   

2.
我国目前已有1/3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仅跨地区流动的农民工就约有1亿人。农民工作为城市发展劳动力不足的有效补充,已经成为城市产业大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城市不可或缺的就业主体,而18—25岁的青年农民工又占了农民工群体总数的一半以上。  相似文献   

3.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农村劳动力开始逐渐向非农产业转移和大规模跨地区流动就业,一大批农民离开农村进入城市,从务农者转为打工者,并成为新的产业工人。截至2006年,全国进城务工的农民工突破1亿,占城镇就业人员近40%。  相似文献   

4.
辽宁省农村劳动力供给的最大特点是劳动力总量巨大,占全社会经济活动人口比重大。农村劳动力占全社会经济活动人口的比重由1987年的4414%,增加到2005年的52.5%,与全国逐年呈下降趋势形成鲜明的对比。再有,就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趋势增强,以就地转移为主。2005年末,全国农村转移劳动力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的比重为3714%,辽宁省为38.6%.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2个百分点;就地转移占已转移总量的79.6%.异地转移仅占2014%。[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提高认识,树立创新观念抓就业 目前全国4.33亿农业劳动力中,剩余劳动力约占1/3,绝对量约为1.2亿人。打工收入已占到农民人均收入的很大一部分,在欠发达地区更是如此,以来宾市为例,2004年全市贫困村外出打工人数为9.45万人,分别占贫困村劳动力、富裕劳动力总数的36.54%和5.32%,外出打工总工资收入41265万元,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加快.农民工作为现代产业工人的主体.也是当前社会中最庞大的弱势群体。目前我国有1.4亿农民工转移到城镇.到2020年.将有至少3亿的农村人口转移进城.2008年在天津就业的农民工共计209万人左右,其中男性117万人,占56%;女性92万人,占44%。25岁以下的青年农民工占了群体总数的一半以上。  相似文献   

7.
据测算,目前农民工对我国GDP的贡献每年都达到3万亿元以上。而在8亿多的农民中,约2亿为农民工,占农村总劳动力的40%以上,已经达到中国工人总数的2/3以上。近日,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周宏仁在杭州举行的“首届中国农民工信息化论坛”上表示,构建一体化的农民工信息服务系统,虽然不能解决农民工面临的所有问题,但肯定会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这些问题的解决。中国有85%的农民工愿意为一些能为他们就业、生活提供帮助的、真实有效的信息自付费用。中国跨省流动的农民工为1.2亿人,每个人一年只要出100元,这就是一个超过100亿元的市场,而由此衍生出来的产业潜力将会无法估量。  相似文献   

8.
一、基本情况 1.返乡农民工基本情况 隆安县总人12138万.其中农村劳动力25.6万人.常年外出务工的农民工人数65万人.占全县农村劳动力的25.4%。每年新增外出和当年返乡人数约在8500人左右.基本持平。2009年春节返乡过节的农民工19890人.其中正常返乡过节16870人.占返乡总人数的84.8%,这些人过节后都能返回原企业单位丁作或就近就业:滞留家乡的有3020人,占返乡总人数的15.2%.这些人需要重新择业。  相似文献   

9.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宣布,以往专门对跨地区就业农村劳动力实行的流动就业证卡管理将被废止,农民工进城不再办“流动证”。各地劳动保障部门将坚决清理农民工进城就业的限制性政策,取消不合理收费,并会同公安、工商等部门开展劳动力市场集中整治,打击职业介绍领域的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取缔各类非法职业中介机构,严厉打击欺诈行为。  相似文献   

10.
《山东建设》2005,(17):14-16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其增加值约占GDP的7%,又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就业容量巨大,吸纳的农民工已占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总数的三分之一。据统计局2004年数据,全国建筑业从业人员总计3893万人,其中施工现场操作人员基本是农民工,总人数已达3201万人。  相似文献   

11.
2003年中国总人口继续增长,新生儿性别比持续偏高,农村人口继续向城市转移,老年人口比例继续上升,劳动力供求总量增长,“两个确保”继续得到巩固,失业率有所上升,大学生和农民工就业受到全社会普遍关注。2004年中国总人口将突破13亿,新生儿出生人数将高于2003年,65岁以上老年将接近1亿人。2004年我国将提供新的就业岗位900万个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将上升到4.79/6以上,大学生就业问题依然突出,2004年将是我国就业工作攻坚苦战的一年。  相似文献   

12.
石玉顶 《乡镇经济》2009,25(6):90-93
农民工流动就业的主要特征是:低声望职业、低技术劳动、非正规和流动就业;其局限性表现在:对国民经济稳定协调发展、农业现代化进程、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提高、土地规模经营产生影响。解决农民工流动就业的局限性问题。必须从户籍、就业、社会保障、土地改革方面进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3.
西班牙10月份就业情况继续恶化.单月失业人数创下16年来新高。而西班牙今年第3季度的失业率突破25%.是西班牙现代史上最高的.年龄在25岁以下的年轻人失业率更加严重,已经高达52%。这显示西班牙自上年年中陷入经济衰退至今.经济状况仍然没有改善。  相似文献   

14.
河南汝州农民工滕振国,经刻苦自学,38岁考上硕士研究生。毕业之后就业无门,仍以农民工的身份重新打工。这是他经营人生的失败?还是当今教育的就业之殇?  相似文献   

15.
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给农民工就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由于笔者是多年从事统计调查工作,在农村了解到。当前农民工最关注的话题有:一是需求劳务市场信息。目前绝大多数劳动力的转移多为亲友相带,为增强农民工择业的主动性,减少流动的盲目性;今年更为突出。新的一年又是外出打工选择地方的最关键时机,务工农民希望,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尽可能多地提供及时、准确的务工信息,  相似文献   

16.
外来农民工已成为宁波市劳动力的重要部分,为宁波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他们在就业中也面临不少难题。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仅从劳动力市场角度看,有农民工总量多、素质低、劳动力市场分割等原因。所以。有针对性地完善劳动力市场,更好地保障外来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无疑会有力地促进农民工就业,并达到外来农民工与当地经济共生共荣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中国老区建设》2007,(7):32-33
黑龙江省安达市是农业部列为全国农村劳动力平等就业试点县(市),几年来,全市已举办农民工培训班823期,培训农村劳动力11.3万多人(次)。2006年内转外输9.15万人,占全市农村劳动力总数的58.4名,人均劳务收入4178元。  相似文献   

18.
《调查研究报告》2007,(17):1-16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将关系农村发展大环境。不论从乡镇企业薄弱的中西部地区大量中年以上农业富余劳动力需要通过就业增加收入看,还是从亿万流动就业农民工转移尚在中途看,都需要防止贻误时机,“煮”农村劳动力转移“夹生饭”。要转变重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而轻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拉动“三农”问题解决的观念.从促进中小企业,小城镇与劳动密集产业发展、推进城乡二元体制改革、提高农民就业能力等方面采取措施,促进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白小平 《发展》2008,(3):45-45
甘肃省农民工相关状况与国内其他省份的农民工状况具有同一性,普遍表现为收入低、工作和生存状况不容乐观、劳动条件较差、社会待遇较低、多以体力劳动为主、返乡型农民工居多的特征,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民工的数量仍会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从对农民工权益保护的相关制度来看,近年来我省按照中央政府的要求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措施,如2005年甘肃九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通知》,2006年甘肃省政府出台的《甘肃省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意见》等,以切实解决农民工工资偏低和拖欠问题、依法规范农民工劳动管理、搞好农民工就业培训、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建立惠及农民工的公共服务体制和制度、健全农民工维权机构、促进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但受我省经济文化条件的限制,以及国家宏观层次上社会制度改革进程和集体劳动权利、社会救济途径的匮乏,农民工权益保护的道路还较为漫长。  相似文献   

20.
劳动力流动有广义概念和狭义概念之分。从广义上说,劳动力流动应该包括一切劳动者为从事劳动而产生的劳动力在职业空间的迁移或移动。狭义的劳动力流动是指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以获取收入报酬为目的的岗位、职业变换和就业空间的移位。我国目前劳动力流动的含义,是指离开户籍所在地半年以上而到外地从业的劳动力空间移位的劳动力之流动。本文所研究的劳动力流动就是指人户分离的劳动力流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