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酒店渠道是商家必争之地,它对新产品的推广和品牌形象的展示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对酒店终端的争夺中,各地厂商也绞尽了恼汁,使足了招术,可谓从“有招”到“无招”。那么,究竟哪种促销方式最有效?本刊经销商调查组进行了问卷调查。  相似文献   

2.
雍小龙 《中国市场》2011,(48):42-43
终端促销作为企业市场营销的重要环节,被越来越多的商家认同,基于日益变化与发展的市场环境和日益激烈的竞争态势,商家终端促销的差异性促销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差异性促销的重要性,差异性促销方式的选择来浅议企业终端促销的差异性营销。  相似文献   

3.
马来 《糖烟酒周刊》2005,(49):26-27
12月份白酒消费开始进入黄金时段了。餐饮终端的竞争也再度升温,而酒店促销正成为一把“利刃”。坦率地讲,如何开展酒店促销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不过,从市场上看,如今也多了一些“与时俱进”的演绎。  相似文献   

4.
左强 《糖烟酒周刊》2006,(39):56-59
酒店终端历来是酒水销售的一个重要阵地,由于种种原因,酉水在进入酒店销售时,会遭遇到形形色色的费用,包括进店费、包场费、买促销场费、瓶盖费、盒盖费、赠酒返利等,这已经成为业内的固定规则,并且有的费用在近来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而在促销手段上,更是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近期,通过对12个具有代表性的省会级大城市的调查分析,能够对酒店终端酒水销售的变化原因、走向观察到一些端倪。  相似文献   

5.
做酒店终端的酒类厂商都深有体会,酒店的门槛越来越高,买断费用年年涨,市场一年比一年难做。好的酒店虽然形象好,但一个买断促销权就得近百万,掐指算下来,一年卖的酒钱还抵不上买断费,有资源的企业咬着牙买终端,而对于弱势企业来说甚至无法完成进店工作。即使挤破头付了进场费,店内的促销竞争也是高度激烈,你暗促给10元我就加到20元,你用换瓶盖我就用兑奖卡,你针对服务员我就在大堂经理身上公关,结果终端费用增加了,酒也没卖多少,加上买断方对酒店的牢牢掌控,造成暗促隐蔽性较差,效果也就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6.
短信杂坛     
《糖烟酒周刊》2006,(13):12-12
在商超、酒店等终端卖场费用大、门槛高的巨大压力下,糖酒行业的经销商在不断探讨着转型与拓展销售渠道的问题。尤其在白酒、葡萄酒行业,渠道下沉——自建终端,成为许多经销商热衷的选择,与其把巨额的进场费、促销费扔给酒店或商超的老板,不如自己建一些更为便利的品牌专卖店、烟酒便利店等零售终端。展示和销售代理的产品,甚至有的经销商参股当地的酒店,为的是拥有品牌的优先销售权。,自建终端能否成为糖酒业经销商的新型主力渠道?[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从零售的角度谈饰品的终端销售,虽不全面但也可以给大家积极的借鉴意义。终端促销出成效,商家就能直接获得经济上的回报,厂家就可能进一步树立家喻户晓的品牌形象。然而出于多、快、好的销售目的,企业和商家都使出了五花八门的绝招,譬如,有的从终端的POP和各色吊旗出发,给消费者营造一种强势的错觉;有的从产品陈列面开始,追求一个视觉冲击;有的把终端价格舞得“虎虎生风”,三天一调价、五天一促销、买项链送小饰品等,把好端端的终端变成了菜市场,吆喝声时起时伏,促销员比顾客还多。  相似文献   

8.
崔自三 《糖烟酒周刊》2005,(24):B016-B017
终端酒店、娱乐场所以及大卖场等是啤酒消费或销售的最佳场所,但近年来由于“终端为王”甚嚣尘上。造成了进店费、开瓶费、促销费、专卖费等节节攀升,而效果却每况愈下,以至有人说“不做终端是等死,做终端是找死”。对此,很多厂家望而生畏,作为承载了2/3销量的传统批发、分销渠道,由于品牌集中,互相挤压,价盘难以控制,特别是返利、促销、推广等渠道费用居高不下,让市场操作“雪上加霜”,以至没有操作与回旋的余地。但是,在这种传统通路不畅。终端渠道难进的情况下,N牌啤酒企业寻找到了新的市场机会,从而跳出传统通路恶性竞争的怪圈。突出重围顺利进入了B市场……  相似文献   

9.
文淑华 《糖烟酒周刊》2005,(16):B002-B002
我国各大啤酒企业经过了2004年的兼并重组、异地建厂之后,“势力范围”基本划定,现在啤酒企业逐渐将注意力集中到研发新品上,且以中高档产品为主。高档啤酒面向的是中高层消费者,因此其主要销售渠道在高档酒店。目前,啤酒厂商为了拉动终端消费,纷纷模仿白酒营销方式:买店、促销等等,这既容易导致终端竞争异常激烈,又抬高了终端门槛。  相似文献   

10.
内部促销是酒店容易忽视的环节,但它具有成本低、见效快等不可替代的优越性,因此酒店应该重视内部促销对企业的作用。基于这一视角,本文分析了进行酒店内部促销的前提,并就此提出了有效开展内部促销的方式。  相似文献   

11.
周转 《糖烟酒周刊》2007,(29):98-99
从终端操作变化来看,一些企业正在尝试通过和商家开直营烟酒店,来进行一种新的合作方式的推行。而从商家的调查情况来看,很多商家也都表现出愿意跟企业合作开烟酒店的需求。烟酒店破局系列在讨论了选店布局、陈列铺货以及促销客情等问题之后,在收尾之际,将从企业开直营烟酒店的角度来分析这种合作方式在推行时的注意问题和操作细则。[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正> 近两年,“网络制胜,终端为王”几乎成为酒类市场操作的神话。不惜代价垄断旺销酒店,启动消费,带动分销和零售终端销售,从而占领市场,也几乎成为酒类企业市场的操作的定律! 于是,酒店终端真的“为王”了。进店费用、买断费用、专场费用、促销费用节节攀升,已经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地步。事实上,通路费用越来越高,收效却越来越差。可是,酒店恶性竞争已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局面,企业苦不堪言,却欲罢不能。  相似文献   

13.
《糖烟酒周刊》2005,(37):A0050-A0051
2005年7月,锦上添花的中原市场促销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点燃了市场。河北市场不但有饮料、电动车等促销品来激励分销商,而且分布在几大重点市场的终端专卖店是锦上添花市场的一大亮点。在河北省会石家庄,锦上添花的巨型广告牌在市中心的国际大酒店上方。而在市区的各大名酒专卖店、商场、中高档酒店。锦上添花也已经占据了显著位置,为这些一类终端“锦上添花”。  相似文献   

14.
返券促销风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始作俑者是北京的商场。当年北京各大商家大打折扣战,庄胜崇光百货率先推出了“满100元返20元券”的促销。这一新的促销模式立即吸引了商家的关注,全国各大商场都趋之若骛。几年过去了,中国百货店日益蔓延的返券现象可谓愈演愈烈,正渐渐演变成一个社会问题。商家为何如此钟情于返券促销,对直接打折等促销手段却付之一晒。[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节日促销多促销,即促进销售的活动,广义上讲,包括广告、公关、地面促销等等都会对产品的销售起到促进的作用。狭义上说。只有促进销量的活动才被定义为促销。每逢节假日。往往是商家进行促销的时机。节日里确实能够给商家找到很多促销的理由。  相似文献   

16.
目前,渠道促销和终端促销正在被企业广泛使用,但是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不少企业却发现促销的效果并不如预期那么理想,更为突出的问题是,同样是促销,对渠道的促销却不一定能完全落实到终端,对终端的促销有时候却会影响到渠道商的利益。因此,有效掌控渠道促销和终端促销,实现企业、渠道商和消费者的共赢,是企业促销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许教鹏 《大经贸》2005,(5):74-75
一个商业发达的时代也是一个终端为王的时代,在这个终端为王的时代下,产品品质日益趋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格局乃大势所趋、不容回避。无情商战浩浩荡荡,智者兴愚者亡。芸芸商家苦思冥想耍促销,谁不想乱中取胜呢!  相似文献   

18.
在化妆品行业竞争激烈的今天,各商家都在为提高销售额绞尽脑汁,所采取的促销方式更是五花八门,但效果大多却难如人意,消费者经历了无数次被忽悠的洗礼,不知是免疫抵抗力大大增强,还是早已经麻木,任凭你商家怎么折腾,就是不掏人民币。很多的商家在对是否搞促销活动的问题上心情也很矛盾,“促销是找死,不促销是等死”,  相似文献   

19.
<正>影响消费者服装购买决策的因素有很多,对于零售终端的店铺来说,产品、品牌、广告和促销这些因素要么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要么超出了商家自身的能力范围。但是却有这样两个因素,它们不仅左右着消费者的购买选择,而且是商家可以完全操控  相似文献   

20.
在商业营销中终端营销的地位越来越高,终端营销的争夺也日趋白热化,在终端营销中所采取各种促销手段也层出不穷,本文从终端营销中采用常见的营销促销手段,即:打折、降价、赠送礼品、有奖销售等方面进行探讨和分析。文章认为终端营销中促销行为运用得当将大大促进商品的销售,对采用打折、降价的促销手段要慎用,善用;对赠送礼品的促销手段要送得舒畅,拿得顺心,对有奖销售的促销手段要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