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推进外贸经营主体多元化是调 整外贸结构、实现对外经贸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取向的确立,改变计划经济条件下外贸经营主体单一化局面,实施外贸经营主体多元化已成为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2.
<正> 一、对私营企业开放对外经营是我国外贸体制改革的创新 自1995 年开始,我国明确了要建立有中国特色的自由贸易制度。私营企业的对外经营权问题应当是这一贸易制度的基础与核心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讲,不开放私营企业的对外经  相似文献   

3.
我国对外贸易经营主体的发展变化是与整个我国改革开放,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的历史进程相一致的.由中央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由封闭到开放;综合国力由弱小到渐强;由贸易小国到贸易大国;由外贸垄断(统制)到非完全竞争;经营主体由单一到多元;经营产品由资源性为主到以加工制成品为主;参与国际分工的方式也由产业间贸易逐步过渡到产业内贸易;经营方式也由专营到代理和自营;由单一进出口贸易到国际市场营销.这些方面交互作用的结果,使外贸经营主体多元化成为一种社会自然史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随着外贸经营权的放开,我国私营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步伐明显加快。一批有实力的私营企业率先纷纷参与国际竞争,为探索国际化经营道路做出了有益尝试。在对外贸易方面,2004年,私营企业出口创汇折合人民币1674.47亿元,占全国出口贸易额的3.42%。随着大批跨国公司来华设立研发中心的  相似文献   

5.
江西省工商局局长戴子钧透露,新近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的《条例(草案)》,明确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长期共同发展的方针,要求把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的发展纳入各级政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允许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一业为主,综合经营,可以采取自产自销、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和外经贸体制改革的深化,以国有专业外贸公司一统天下的外贸格局被打破,继之而出现的是外商投资企业。自营生产企业、科研院所和私营企业多元主体参与外经贸发展的新格局。尤其是地市外贸与省直外贸隶属关系改变以后,地市外经贸又有了新的发展,在全省外经贸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第一,地市外经贸己成为拉动全省外贸增长的主要牵动力量。长期以来,地市外贸一直为省直公司供货,没有自己的进出口实绩。从1986年到1994年间,我省13个地市和农垦总局先后获得了自己的进出口经营权。也就是从…  相似文献   

7.
一、我国进出口管理体制改革取得重大成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要决策。二十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外贸体制也进行了重大改革,尤其是在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我国的外贸体制改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一)改革了外贸高度垄断的经营体制改革开放前,我国对外贸易实行国家垄断经营,外贸口岸只有沿海的广州、上海、青岛、天津、大连等少数几个,经营外贸的公司只有十几家专业外贸总公司及其口岸分公司。目前,这种垄断经营的局面已经被彻底打破,外贸经营主体发生了很大变…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外贸体制改革的深入,外贸进出口权由审批制改为登记制,国内许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甚至是一些私营企业也将获得进出口权.同时,我国已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正式成员,将享受稳定的多边最惠国待遇.这些为我国外贸企业进一步开展对外贸易提供了良好的机遇.然而由于国际政治、经济、法律和技术环境复杂多变,国际竞争日益激烈,这使得外贸经营活动充满着风险和不确定因素.因此,如何防范和化解外贸经营风险是我国外贸企业面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9.
对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外贸经营主体的思考罗丙志一、主体错位:困扰我国外贸进一步发展的中心问题近10多年来,改革使得我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庞大的科层组织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各生产及贸易单位逐渐演变成了真正具有经营性质的独立的经济实体,演变成了市场中独立...  相似文献   

10.
斯夫 《中国海关》2003,(12):50-51
随着进出口经营权的加速放开,我国以国有外贸公司、大型生产企业、外资企业为主体的出口格局发生了变化,民营企业已经成为我国外贸出口中的经营主体之一.但目前,民营企业在外贸领域中仍处于"陪练"地位.  相似文献   

11.
鼎足之势中之国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及国有控股外贸经营主体包括国有外贸公司、工贸公司、有自营进出口权的生产企业和科研院所、以及其他有进出口权的国有控股企业及上市公司.  相似文献   

12.
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各项外贸制度全面与国际接轨。外贸经营不断降低门槛,并按照入世承诺,最终全面放开外贸经营权,在全国实行备案登记制,同时去除了关于外贸经营资格的条件要求,个人也能从事外贸经营,外贸领域各类经营主体的能量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  相似文献   

13.
我国生产企业自营出口的制度、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外贸经营主体演变中生产企业的自营出口长期以来,我国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主体主要局限于少数纯流通领域的国营专业外贸公司,政企不分造成主体地位残缺,使外贸为实现出口创汇规模不断扩张的同时,也落入了对外贸易经济效益低落所呈现的要美元还是要人民币的两难境地。为顺应经济体制和对外开放格局的变化,外贸经营主体日益沿着国家—地方—企业的轨道发展,从传统的对外贸易国家专营制,到80年代后转向由地方主营外贸,再到90年代由企业真正充当外贸经营活动的主角,逐步确认企业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市场竞争的微观主体地位。这样…  相似文献   

14.
<正>企业是对外贸易的主体,优化贸易经营主体对增强外贸发展动力活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我国贸易经营主体发展趋势及特点出发,探讨企业参与国际贸易的动因、参与方式及阻碍因素,提出增强我国外贸发展动力活力的思路和建议。一、我国贸易经营主体发展趋势及特点(一)从企业性质看,外  相似文献   

15.
<正>改革开放以来,中部地区私营经济快速发展,已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经济力量。随着私营企业规模的不断壮大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传统的私营企业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加快推进中部地区私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将有力促进以私营企业为主体的非公经济健康发展。一、中部地区私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具有重要意义(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6.
自党的“十五大”明确了“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以来,作为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一支生力军,私营企业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规模上都取得了飞速发展。  相似文献   

17.
自然人亦称个人,是最古老的国际贸易经营主体,其资格几乎都已得到各国法律的确认。然而,我国主要法律则一向未承认自然人的外贸经营主体资格,直到2004年修订新《对外贸易法》时,才确认了本国自然人的主体资格,并确立了备案登记制。各国法律、我国外贸法关于自然人外贸经营主体资格的认定和取得;我国自然人主体在国际贸易经营中的作用与缺憾。  相似文献   

18.
一、回顾“非典”是一场我们过去未曾遭遇过的在现代全球化条件下的灾害。可以说,它已不仅仅是一个纯粹的医学与健康问题。作为一种人类以前从未遭遇过的突发性危机,呈现出三个明显的特性:突发性、速扩性、危害性。“非典”引起的市场经济秩序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消费心理紊乱。由于“非典”具有未知性和突发性,对民众的心态造成相当大的紊乱。其次,市场经营主体混乱。表现之一为个体、私营企业中的一些行业受到冲击,纷纷向有关部门提出要求减少租金或解雇员工,甚至威胁要集体上访;表现之二为经营主体身份资格不明确,市场进入行为不规…  相似文献   

19.
对外贸企业试行股份制初探王志君,郭常春我国大中型外贸企业试行股份制的设想是在外贸垄断地位被大大削弱的背景下提出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贸体制改革的趋势是不断地由国家垄断经营走向分散化经营。现在外贸领域中至少活跃着三类经营主体:外贸专业公司、工贸公司和...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市场经济初步形成.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目前它还不够完善.消费主体不成熟,经营主体改革正在进行中,政治体制有些地方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很多地方,市场秩序显得不规范.我们要从消费主体、经营主体和政府三方面相结合来规范市场秩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