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改革中的失业与再就业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中的失业与再就业问题姚裕群一、我国劳动力供求的格局1.我国劳动力资源供给压力持续加大我国人口众多,经济不发达,劳动力严重供过于求,这是我们的基本国情,也是产生就业问题的基本原因,我国现处于“人口过渡”第二阶段①的后期,尽管实行了多年的比较严格的计...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总结公共就业服务特性,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公共就业服务发展的一般规律,及中国公共就业服务体制机制特殊性的基础上,将国外经验转化为可资中国借鉴之处。中国公共就业服务存在供给不能满足劳动力市场弱势群体需求的突出问题,应进一步完善政府为核心的多元供给机制:一是对职业介绍、信息发布建立政府主导、市场和社会补充的“一主多元”供给机制;二是对职业培训、就业援助建立政府引导、市场和社会推动的“多元协同”供给机制;三是对技能鉴定、职业指导建立政府负责、市场和社会参与的“多元混合”供给机制。  相似文献   

3.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世界难题,特别在有着13亿人口的中国就业与再就业问题比任何一个国家都繁重、都复杂、都更为紧迫。就业与再就业问题的有效解决,不仅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而且有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也是我们贯彻“三个代表”要求的重大实践。因此,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财政作为政府的一个重要职能部门,在促进就业与再就业问题上责无旁贷,应担负重要职责。一、我国当前的社会就业形势极大的劳动力供给与有限的自然资源、资本资源之间…  相似文献   

4.
“全面二孩”政策出台后,未来不仅能优化人口结构、增加劳动力供给,还能减缓人口老龄化压力,但是眼下企业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情况下对女性就业的歧视也会明显的影响女性的职业发展.如何应对企业对女性就业歧视是全面二孩政策实施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需要从法律和社会的角度考虑,政府在公共政策上进行正确与明智的引导,增加“父育假”,平衡男女员工的生育成本,渗透男性在家庭中的育儿责任,法律也应向育龄女性照顾和倾斜.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要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这是我国改革理论上的一个重大突破.在现今各类市场的培育、发展过程中,劳动力市场是相对薄弱的环节,目前,还处于初级发育阶段,劳动力流动也多呈自发状态,缺乏必要的引导和管理,由此产生一系列问题.劳动力市场是生产要素市场,也是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劳动力市场的培育和管理,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市场化配置,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已是我们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目前所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6.
猴年春来早。一年一度的“民工潮”,有如春江潮水,在中华大地开始了新一轮涌流。我们有理由相信,今年的“民工潮”,会比往年更顺畅,更多亮色。第一,引导和帮助农村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步伐和城市化进程,已摆上党和国家的重要日程。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改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环境,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的培训机制,推进乡镇企业改革和调整,大力发展县城经济,积极拓展农村就业空间,取消对农民进域就业的限制性规定,为农民创造更多就业机会。要逐步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加强引导和管理,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完善流动人口管理,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平稳有序转移。加快城镇化进程,在城市有稳定职业和住所的农业人口,可按当地规定在就业地或居住地登记户籍,并依法事有当地居民应有的权利,承担应尽的义务。上述重要决定,是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文献,昭示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新时期的到来。  相似文献   

7.
国家发改委日前发布消息,由于新增劳动力将在今年达到一个高峰,中国今年的就业形势将面临更大压力。“劳动力供给增量达到峰值,劳动力需求难以大幅增长,劳动力总量仍然严重供过于求”。预计今年,多数新增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层次将趋于下降,薪酬、福利会减少,适合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高端服务业岗位也将不足,而随着部分东部城市开始讨论人口控制政策,还可能造成东部就业空间的紧缩。  相似文献   

8.
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供给人口不断扩大,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转型,就业形势严峻,失业人口、失业率不断攀升,所以建立健全失业保险制度对国家稳定和发展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改革以来,我国在劳动就业方面取得的成就是举世瞩目的。1978年至1998年,我国劳动就业』总量从40152万增长为69957万,增长了742%,ZI年总计增加就业人口29805万。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我国劳动就业还存在一些隐忧。全面考察我国劳动力存量、增量和劳动力供求的变动态势,我国世纪初面临着三大就业挑战。由于我国历史上人口高速增长对未来劳动力供给量造成“滞后效应”,在相当一段时期都将面临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局面。从劳动力存量看,全国从业人员总量69957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56.l%,比1978年增长了14.4个百分点,社会就业…  相似文献   

10.
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促进就业一靠政策二靠服务,因此政府需要有一个公益性的就业服务机构,为求职和用人单位提供劳动力市场信息,为失业人员和就业困难群体提供特别的帮助,这就是公共就业服务。在劳动保障部发布的《劳动力市场管理规定》中,专设了“公共就业服务”一章,第一次提出了“公共就业服  相似文献   

11.
胡茂 《集团经济研究》2006,(15):230-231
引言 理论意义上的劳动力市场,是劳动力在部门间、行业间、区域间的配置,表现为市场供给与市场需求之间,通过自由交换而自动平衡的结果.我国以市场导向经济体制改革正是要让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由市场力量决定劳动力在部门间、行业间、区域间的流动,形成竞争性劳动力市场,这意味着就业和失业问题今后要更多地靠市场去解决.  相似文献   

12.
广东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与扩大就业的协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然而在实现这一转变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许多摩擦、起伏和痛苦。这些困难不仅根源于经济体制,并且根源于我国独特的人口经济国情。如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与扩大就业之间的协调,不但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难点,也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所在。 一、广东人口与就业状况 劳动力供给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人口增长型供给,即劳动力的自然供给;二是发展型派生供给,即一部分已经就业的劳动力由于体制改革或经济结构调整等原因和发展性原因转为需要新的就业岗位的供给。广东…  相似文献   

13.
结构调整与就业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我国就业问题的特殊性 我国的就业问题有三大特殊性,这是我国解决就业问题必须考虑的基本国情. 一是资源赋存的特殊性.经济发展有赖于自然资源、资本和劳动力的投入,也离不开技术、管理和信息的介入.现阶段,我国人均资源或资本的占有量都不是丰富的,不具有优势;而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却是最突出的.由于劳动力资源较丰富,使我国自然资源和资本的人均占有量与总量之间在国际比较中出现反差,使非物质要素投入的作用更加依赖于人力资本投入的作用.我国经济发展必须从极其富裕、近乎与无限供给的劳动力资源这一基本特点出发,选择有效的发展途径.对这一基本国情的任何偏离,都有可能导致经济发展内在的结构性扭曲,最终会损害效益和竞争力,甚至有可能加剧社会矛盾.我国劳动力多,就业压力大,这是最大的国情,利用得好有可能成为财富;反之,则可能形成"资源性失业".  相似文献   

14.
一直以来,就业问题都是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它不仅涉及到宏观经济的发展.而且事关普通百姓的生活。但在研究领域,学者们对中国的就业问题认识并不一致,有的认为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已经跨过“刘易斯转折点”,劳动力不会再出现无限供给,有的则认为,失业。特别是就业不充分问题仍将长期存在。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劳动力供给总量因为人口的自然增长、企业改革以及农业改革催生过多剩余劳动力出现,从而呈现出不断上升的态势;而劳动力需求总量也成上升态势,但是就业弹性却处于不断波动之中。劳动力供求缺口仍在加大。不过,从长期来看,劳动力供求的矛盾会由于劳动力供给量的减少而不断得到缓解。  相似文献   

16.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有效转移,是解决我省“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也是建设“和谐山东”的必然要求。促进我省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必须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要统筹规划,合理确定流量和流速;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实现城乡劳动力平等竞争;加强培训,提高农民的就业竞争能力;营造有利于农村劳动力竞争就业的制度环境,包括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等,引导农村劳动力实行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转移。  相似文献   

17.
所谓“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的经济成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一国人口生育率的迅速下降在造成人口老龄化加速的同时,少儿抚养比亦迅速下降,劳动年龄人口比例上升,在老年人口比例达到较高水平之前,将形成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抚养负担轻、于经济发展十分有利的“黄金时期”,人口经济学家称之为“人口红利”。中国目前的人口年龄结构就处在“人口红利”的阶段,每年供给的劳动力总量约为1000万,  相似文献   

18.
熊颖 《人力资源》2016,(5):26-29
根据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监测中心发布的数据,2010年以来,我国劳动力市场的求人倍率(劳动力市场在一个统计周期内有效需求人数与有效求职人数之比)始终大于1,表明我国进入了需求大于供给的劳动力短缺时代.然而,与日本、韩国等经济体不同,我国内地的劳动力短缺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尤其是劳动力结构性短缺问题突出.总体来说,我国第一产业中劳动力总体供大于求,第二、三产业内部不同行业间劳动力短缺程度也不尽相同.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关于“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的精神正是在这个背景下提出的.  相似文献   

19.
严良军  丁杰 《中国就业》2006,(10):50-52
泰州市地处江苏中部、长江北岸。全市502.76万人,其中农村人口391.54万人;劳动力资源总量242.61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192.04万人;全市现有被征地农民5.8万人,外来劳动力约25万人。近几年来,该市以贯彻落实“开发就业、平等就业、素质就业和稳定就业”为目标,努力在全市建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和城乡统筹就业格局。全市累计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34.93万人,转移比重67.33%,培训农村劳动力23.96万人。今年8月,劳动保障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农业部将该市确定为全国首批城乡统筹就业试点城市之一。  相似文献   

20.
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做好就业工作,从长远来看,要逐步加快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建立以劳动者自主就业为主体,以市场调节就业为基础,以政府促进就业为动力的就业机制.也就是说,应加快就业市场化进程,通过劳动力市场,运用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调节劳动力供求关系,引导劳动力合理流动,实现劳动力最佳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