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对标并非一定要精确对比出自身和标杆的数字差异,关键在于深刻理解标杆实践的本质,只有学到本质,才可能有所创新,进而实现引领。2022年2月2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关于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指导意见》,提出世界一流企业“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的16字标准。笔者认为,“品牌卓著”是世界一流企业的结果体现,  相似文献   

2.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以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为重点,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作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旗下最具代表性的工程建设企业,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CPECC”)提出“建设基业长青的世界一流国际能源工程公司”的企业愿景。  相似文献   

3.
在今年全国科技大会上,胡锦涛主席提出了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到2020年我国要跻身于创新型国家行列的目标。胡主席特别强调要“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全面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中央提出的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充分地表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已成为我国的国策;充分地显示自主创新是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更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充分地明确了企业在自主创新道路上所扮演的角色和应起的作用。近百年的世界产业发展史证明,真正起巨大推动作用的技…  相似文献   

4.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世界经济一体化、全球化和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的新形势下,企业必须着力培养员工的向心力和创造力。这是当前搞好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从某种意义上说,竞争力就是“向心力 创造力”。影响员工向心力的原因——企业没有真正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事业成败,系于用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仅要强调满足市场、用户需要的重要性,确立“市场是导向、用户是上帝”的观念,更要通晓能够给用户带来  相似文献   

5.
数年前,人们所呼唤的以营销与研发两头并重的“哑铃型企业”取代传统的以生产为主的“橄榄型企业”,至今依然是中国企业喊得最响亮的发展战略之取向。确实,市场营销与产品研发,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对企业来说,永远都是生命线。但是,就我国刚刚进入世界经济舞台的绝大数企业而言,由资金、技术、管理、品牌多方面的制约,所能扮演的角色还只能是“制造者”;因此,“中国制造”、“世界工厂”便成为理性的、明智的企业家们必然的选择。如此,欲成为“世界工厂”的制造者,又要进行“哑铃型企业”的定位与追求,显然便构成一组尖锐的矛盾。  相似文献   

6.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商务速度的加快,企业而临经营环境的不断变化,并经常面临各种危机事件的冲击,企业要想处于不败之地,就需要对各种信息实时做出反应与应对,许多世界著名的公司已认识到“实时”对于企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一些世界知名企业已经开始把建设“实时企业(RTE)”作为一个理想目标,利用现代IT技术等手段千方百计地降低企业关键业务流程中的管理与执行的延迟,提高企业的反应速度。  相似文献   

7.
解读格兰仕竞争战略与竞合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中国加入WTO前,国内经济界特别是企业界一片“狼来了”的惊呼,格兰仕、海尔等企业则呼吁“我们首先要把自已变成狼”。结果,中国加入WTO之后,反而是中国产品和中国企业蜂拥而出,让世界不少发达国家招架不住。格兰仕微波炉和空调及其小家电已进入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流市场.格兰仕正在成为“全球家电制造中心”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格兰仕真的变成了连有的跨国公司也望而生畏的“狼”,日韩同行企业干脆就直呼其为“中国狼”。国家之间的竞争,更是企业之间的竞争,企业的竞争力代表着它的国家的竞争力。格兰仕成为让跨国公司敬畏的“中国狼”,不仅是一个中国企业竞争力的一种显示,  相似文献   

8.
<正>2018年国资委提出“要培育一批在全球产业发展中具有话语权和影响力的领军企业,从而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2022年习近平主席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关于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指导意见》,强调“要加快建设一批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的世界一流企业”。当前,国企改革正处在三年行动收官和新一轮改革启动的衔接过渡阶段,将更加突出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以提高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为重点,乘势而上深入实施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创建世界一流企业既是深化国企改革的驱动因素,也是国企中长期改革发展的重大目标。  相似文献   

9.
首都企业 界座谈国企改 革——红狮涂料厂:“已到了死死守住最后一道防线的时候”;东方电子集团:“新政策一出台,企业又……”;新型建材总厂:“世界本来多姿多彩,青一色怎么行?”北京部分企业人士就当前形势谈感受。  相似文献   

10.
《乡镇企业导报》2014,(4):10-11
获奖感言: 我对授予的荣誉充满感恩之心。 首先要感恩改革开放,让我“洗脚上田”,把皮革小作坊做成了迈向世界的企业;也要感恩中华美德,教育我弘扬诚信,让“脑袋”里的财富带动“钱袋”.  相似文献   

11.
中小企业,痛苦并快乐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国云 《企业导报》2001,(11):35-37
<正> 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轨迹表明,一个国家中小企业能否健康向前,已不仅仅是一个微观经济问题,而是涉及到宏观经济质量的重大问题。近年来人们对“东亚模式”的反思,得到一个重要启迪,再也不能盲目追求企业的规模了,片面“做大”企业易染“肥胖症”和“恐龙病”。 湮没不了辉煌 我国依照生产能力划分企业规模,即年销售收入在5000万元以下,统统划归为中小企业。据最近国家  相似文献   

12.
一、研究技术经济学是“新的工业革命”的需要现在世界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工业革命时代,新的工业革命,对我们今后向四化进军来说,是一个机会,也是一个挑战。在这“新的工业革命”时期,一方面要抓紧推广已有的新的科技成果,对现有企业和各项传统工业进行技术改造,从而迅速地提高企业的经  相似文献   

13.
《东方企业文化》2023,(1):64-65
<正>班组格言对标世界一流,争做中流砥柱,开拓创新。立足纺纱需求,纺出臻美品质,继往开来。自动络筒机是纺纱的关键设备,因其技术含量高,开发难度大,曾被列为国家“八六三”计划、“两机”项目、未来纺织工业发展装备的“重中之重”。通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青岛宏大纺机公司已发展成为世界四大络筒机供应商之一,国内仅存的全系列自动络筒机生产厂家。截止2021年12月底,自动络筒机已销售超过10000台,装备了国内25%左右的纺纱企业,已基本具备取代国际同类产品的技术和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为什么不宜笼统提“国退民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早几年,一些地方在推进企业改革中提出“国退民进”的思路。这里的“国”和“民”,自然是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的“缩写”。“国退民进”的含义,从字面上看,是指国有经济要“退”,民营经济要“进”。民营经济的“进”,或干脆说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大概争议不大,至少,持疑义者已微乎其微了。因为民营经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研究WTO规律     
我把加入WTO视为一场不动刀枪的国际性硬仗,要打赢它,贵在不断分析对比“敌”“我”双方的优势和差距,并善于取人之长,补已之短,达到化干戈为玉帛的效果。在考察号称“世界精密机械王国”的德国时,我们注意吸收国外技术与管理之长。近几年,在企业管理上试行供应招标制、质量工资制、销售买卖制的“三制”管理模式,将企业的原辅材料购进,产品质量、工作质量和经营销售三要素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企业内部形成质保、降本、增收的管理链。前两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的由60多个国家参加的1999年世界管理大会将我们创造的“三制…  相似文献   

16.
“世界工厂”需要准备什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一个时期以来,许多企业、政府部门、学术界人士,十分关注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有的国外媒体甚至说,中国已成为“世界工厂”,“中同制造”在世界无所不在;国内有些人士也默认,中国能否在本世纪成为世界最大的加工工业中心,这不是不可能,而是现实。对此,我们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质量有三种前途:一是象日本、美国那样追求卓越、不断改进,成为世界一流;二是象英国那样满足于质量控制(已颁发ISO9000证书44107份,占全世界所颁发证书总的46.2%),成为世界二流;三是像印度那样,主要是搞检验把关,成为世界三流。我们的质量,要赶日超美,变成世界一流,应该做到三点:第一,全党、全民要高度重视质量。市场如战场,竞争如战争,现在质量竞争已达到白热化程度,因此,应“一级战备”,推广无锡“小天鹅”洗衣机厂“末日管理”的经验,增强危机感,真抓实干,打一  相似文献   

18.
<正>“世界一流企业创建示范工程”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系列专项行动之一,旨在加快建设一批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的世界一流企业。作为国务院国资委选定的11家“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之一,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国家能源集团)按照“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部署和国务院国资委“三个领军、  相似文献   

19.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我们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为中央企业继续深化改革创新、强化风险防控、提升价值创造能力、推动可持续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路径。  相似文献   

20.
<正>关于中国是否已成为“世界工厂”的讨论,大体是由2001年日本通产省发表的白皮书首次提到中国已成为“世界的工厂”而引发的。从文献看,国内学术界、产业界集中讨论这个问题是在2002年第三季度,讨论集中在什么是“世界工厂”、中国是否已成为“世界工厂”以及中国何时能成为“世界工厂”几个问题上。至于中国成为所谓的“世界工厂”要付出什么样的成本与代价,则是近两年人们才开始注意到。在谈论这个话题的文献中,有几篇是不能不提的:——2004年4月28日,“搜狐财经”发表赵晓《中国世界工厂的美景与破坏增长的困境》一文,论述了“中国的‘世界工厂’化进程与不能承受之重”。文章指出,中国自身的资源势必难以支撑传统工业的持续增长,环境的恶化亦更难以支撑过去那种“高污染、高消耗、低效益”的生产方式的持续扩张。文章呼吁:“中国人首先有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