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唐仁 《企业经济》2003,(7):26-28
美国企业管理界大师史考特·派瑞博士曾经说过:“未来市场中的稀缺资源不再是资本,而是优秀的人才。”尤其是优秀的高级管理人才,更是极为稀缺的资源。目前我国职业化的经理人短缺已成为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瓶颈。尽快建设一支真正的职业经理人队伍,已成为我国企业迎接加入WTO的挑战,加快发展的必然选择。然而,令人费解的是,近年这种稀缺的资源却出现了一系列与市场经济飞速发展不和谐的现象:要么职业经理人纷纷被老板解聘,要么便是职业经理人纷纷跳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一、职业经理人跳槽现象分析近来,国内某些行业…  相似文献   

2.
资讯     
<正>《中国青年报》:哈佛博士身份可疑 陈琳:我的经历是真的 山东外事翻译学院:与陈琳很难沟通谁来为“海归”验明正身? 包括《人民日报》海外版在内的海内外多家媒体部曾经报道过这样一则新闻:今年5月14日,美国哈佛大学博士陈琳先生正式接受了山东外事翻译学院的聘请,出任该院常务院长,年薪100万元人民币。6月26日“哈佛博士”陈琳聘期还下到50天,就接到通知“被学校解聘”。 当晚8时,山东外事翻译学院向许多媒体发出公  相似文献   

3.
<正>三棵树涂料股份有限公司于2002年成立党支部,2013年升格为党委,现辖运营中心、营销中心和后勤中心三个党支部,共有职工近5000多人,党员323人;博士33人,硕士340人,本科2627人,外来党员281人,党员籍贯遍布黑龙江、上海等30多个省市。公司党委始终秉承“企业是船、文化是帆、党建是舵”理念,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推出“漆(七)彩党建工作法”,  相似文献   

4.
<正>科学与专业造就产品,直播带货助力品牌走向市场。褪去花哨的包装与营销,化妆品的本质是凝聚多学科研究而诞生的科研型产品。因此,化妆品的创新发展与科学密切相关,部分有专业知识背景的达人在该领域中具有天然的优势。抖音美妆账号“五个女博士健康美肤”(以下简称“五个女博士”)成员包括五名北京大学女博士,分别是营养学博士姜珺、药学博士王雨辰、中西医博士陈媛媛、妇产科博士文佳和皮肤科博士闫慧敏。她们从自身研究背景出发,结合专业知识,自主研发了主打护肤的品牌“青颜博士”,凭借直播带货,将其科研成果与市场链接起来,取得优异的成绩。  相似文献   

5.
<正>去年四月份,《第二汽车世纪》的作者霍尔韦格(Holweg)博士与华中科技大学的师生一起来到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考察调研,同时向我们介绍了他们正在进行的研究项目——“轿车制造企业按订单制造模式的实施”。  相似文献   

6.
<正>“在中国社会‘新四化’的过程中,许多经典经济学 和管理学理论已经失灵了,这时,企业应该更多地追求势 力经济而不是规模经济。”清华大学教授张玉杰博士对 《东方企业文化》说。  相似文献   

7.
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牛文光博士指出,近10年来,仅我国沿海地区就有8000多家工厂受到跨国公司关于“社会责任国际标准”的反复审查,影响了产品出口。“社会责任国际标准”已成为我国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的一大门槛。为此,建议有关部门采取相应措施,规范我国企业的社会行为。[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八面来风     
●未来中国的竞争,是文化板块的竞争。谁能把握住每个板块后面的文化底蕴,谁就能把握住竞争的主动权。 著名策划家王志纲告诉你如何成为赢家 ●市场竞争有三个阶段,叫作大鱼吃小鱼,快鱼吃慢鱼,鲨鱼吃鲨鱼。 《策划中国》书中的一个观点 ●企业是企业家个性的外化,关键是企业家怎么想,你把企业领到什么位置。 CI策划高手余明阳博士为企业家指点迷津 ●博是弓,专是箭;只博不专,弓便没用,只专不博,箭飞不远;既博又专才能弓响箭飞,准确中的。 复旦大学物理系光学博士黄玉华推崇“专”与“博”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9.
<正>“在浦东,与世界共舞、与未来相拥、与活力为伴……”上海进博会上,浦东新区领导的推介语,引来了普华永道、安永、戴德梁行、力拓、霍尼韦尔等多家企业负责人分享企业与浦东共生共赢的故事。“静安区依托企业服务三级网络,解决企业发展中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从企业选址到‘柴米油盐’,我们都会全心服务……”静安区领导在现场为企业送上“服务包”,企业很感兴趣,纷纷咨询。  相似文献   

10.
IBM全球服务公司的“实践团队”,与HP公司的“知识团队”、施乐公司的“家庭小组”、世界银行的“专题小组”等大致相同,是指企业中具有相似的工作岗位或共同背景的员工组成的团队或集体,这些团队的成长和发展一直是西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本文的作者P. Gongla博士与C. R. Rizzuto在IBM全球服务公司“实践团队”演进过程中负责该公司高级知识管理方面的项目。他们在对60多个团队进行深入细致观察和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团队演进的模型,并从人员、过程、技术支撑等方面对团队的进化进行了系统说明和分析。这一模型对于理解企业文化变革以及企业的知识管理,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限于篇幅,笔者着重对原文中的模型部分作了编译。特此说明。  相似文献   

11.
杨祚民 《上海质量》2005,(11):24-25
9月10日,有幸听取了国际质量科学院院士H&#183;詹姆士&#183;哈林顿博士在江苏南京的“全面改进管理”报告会,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但至今想起仍然余音绕梁、回味无穷.作为企业的质量工作者和管理实践者,对哈林顿博士的观点甚为赞同,从中提取几点和大家一起分享.……  相似文献   

12.
从3万元起步,5年内成长为全球最大的华人咨询公司,年收入年张后启创建的汉普公司目标是年收入2亿元,已成为名符其实的高成长企业。其创立的“现代管理咨询”,正在使中国许多迷惘中的企业走入脱胎换骨的振兴之路。张后启,199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获系统工程专业博士;学研究所获财政学专业博士,同时兼任中华财务会计咨询公司管理咨询部经理;1997年8月,创办汉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13.
在上一期,周施恩博士从企业文化权威埃德加·沙因的分析框架入手,深入分析了我国企业文化的结构性缺陷,并得出这样的结论:我国许多企业所“表达的价值”是“天外来物”,与企业原有的价值体系格格不入,或许这就是我国企业文化难以有效落地的关键原因。那么,有效的企业文化应该从哪里来呢?作者将在本期做出回答。  相似文献   

14.
孙蔚 《企业研究》1996,(2):12-13
九十年代初以来,美国乃至工业发达国家工商管理界和学术界正在兴起一股“企业再造”热潮,也叫做“企业再造工程”或“企业重新设计”。不少人预言,它将是一场新的企业管理革命。它对当今企业的重要性将可与两世纪前亚当·斯密的思想对当时的企业界的作用相提并论。这股世界规模的“企业再造”热由前麻省理工学院电脑教授兼企管大师迈克尔·哈默博士最先提出,由他和钱辟的《再造企业》  相似文献   

15.
<正> 1992年6月,在新加坡举行了一次“全球质量代表大会”,共有国家、地区和企业等的专家200多人参加,有ISO9000和TQM(全面质量管理)方面最高权威人士,如ISO主席约翰·海因兹、BSI(英国标准学会)的国际董事长伊凡·邓斯坦博士、BSI质量保证管理部主任约翰·弗尔等。会上,索尼公司、BP化学试剂公司、富士公司、Mercecles—Benz等大企业对全面质量管理反响强烈,热切希望了解质量改进和参与国际竞争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正>很多特许企业喜欢把自己的体系称做“一个大家庭”。有道是:“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一方面,有的企业“加”而不“盟”、“连”而难“锁”,虽然看起来是做大了,但却多了无穷烦恼,反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企业家》2022,(8):2-3
<正>至少80%的企业级沟通都无效,甚至有害今夏高温,多地气温打破气象纪录。天气燥热,说话也容易激动,过去一个多月中有四家企业因为发声上了热搜,分别是蔚来、钟薛高、华为和张小泉。他们遇到的沟通困境,暂不详述。企业家通常会将“谨言慎行”奉为信条,从他们自身的角度来看,也许只是迫不得已说了实话。不过“实话”也会带来争议,甚至火上浇油,触发新一轮舆论风暴。剔除掉其中的谩骂与网暴,仅看理性的批评,关键还在“角度”:当你发一则声明,最优先诉求当然是“说自己想说的”,企业叙事中的“巴别塔”难题由此产生——你可能由此忽略了“听别人想说的”,并“说别人不想听的”。  相似文献   

18.
《国企管理》2024,(4):32-44
<正>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高质量发展是本质要求。国有企业如何突出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助推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张玉卓指出:一是“高”,即高水平的协同;二是“质”,即质的有效提升;三是“量”,即量的合理增长。高水平的协同中央企业去年采购量13万亿元,通过采购直接拉动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200万户。尤其是通过产业链融通发展共链行动计划,发布1000多项清单、与5000多家企业建立了深层次合作关系。下一步,如何进一步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各类所有制企业融通发展、“大中小”高效协同?  相似文献   

19.
<正>长期以来,在业主与物业管理企业关系的认识上存在着误区。有的认为二者是“主仆关系”,有的认为物业管理企业是业主的“保姆”,还有的认为二者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等等,不一而足。笔者认为这些观点都有其局限性。认为二者是“主仆关系”的说法忽视了业主与物业管理企业的主体独立性,而认为是“管理”与“被  相似文献   

20.
<正> 朋友是生活中的盐,虽不是主食,但不可缺少。中国企业家的朋友,正在逐渐地多起来,其中有“洋”的,也有“土”的;“洋”朋友觉得新鲜,“土”朋友感到亲切。今天,我要给大家引荐和介绍一位新朋友,它是一位“土洋结合”的新朋友——即陶量和张新民两位同志共同编写的《当代企业家之友》。这位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