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航天工业管理》2005,(5):42-42
SpaceDev公司已经签署了一份合同以扩建其加工和试验设施,并开始建造便携式高技术火箭发动机试验支撑设备,这些设备预计将用于SpaceDev公司正在研发的低成本不可复用小型运载火箭(称作SpaceDev Streaker)的点火试验。根据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2004年10月发布的一份合同,SpaceDev公司已经设计并开始研发SpaceDev Streaker固液混合上面级火箭发动机。  相似文献   

2.
正美国空军2016年1月中旬宣布,决定向轨道ATK和Space X 2家公司投资最多2.41亿美元,旨在结束国家安全有效载荷发射对俄罗斯火箭发动机的依赖,通过投资的形式帮助美国航天界尽早研发出火箭推进系统。轨道ATK赢得了最多的投资合同额,至少为4690万美元,最多可达1.8亿美元,将研制3型推进系统样机,分别为GEM 63XL捆绑固体火箭发动机、通用助推段固体火箭发动机以及供蓝源公司BE-3U上面级发动机使用的延伸喷管。  相似文献   

3.
正轨道ATK公司近期表示,2016年公司将自筹资金投资研发用于商业发射服务的新型运载火箭,且不考虑火箭的重复使用性能,并预计该火箭最早可于2019年初投入使用。轨道ATK称,新型火箭具备更大的运载能力,将瞄准商业与政府卫星发射服务市场,与Space X和联合发射联盟等竞争对手将火箭研发的重点放在可复用性能设  相似文献   

4.
正近期,Ariane公司宣布ESA将采用Ariane 6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进行2次"伽利略"导航卫星发射,从而成为该火箭的第一个客户,同时将俄制Soyuz火箭作为后备选项。这两次任务都将使用Ariane 62火箭,此火箭采用更轻的版本并配备了2个侧助推器,将于2020年后期和2021年中期从圭亚那航天中心发射。  相似文献   

5.
《航天工业管理》2011,(10):41-42
据俄新社(RIA Novosti)网站2011年10月7日报道,俄罗斯航天局局长Popovkin表示,俄罗斯政府已决定放弃研发新Rus—M运载火箭的计划。Rus—M火箭设计为两级火箭,由俄罗斯能源航天公司负责研发,旨在替代使用多年的“联盟”火箭,计划从2015年开始在目前正在建设的东方港(Vostochny)航天中心执行发射任务。目前,俄罗斯已为Rus—M火箭投资了8亿卢布(约2480美元)。  相似文献   

6.
《航天工业管理》2010,(3):45-46
国际发射服务公司(ILS)2010年2月中旬宣布,该公司将于2011年进行第一次一箭2颗商业通信卫星的发射。届时,一枚“质子”M火箭将发射SES公司的SES-3卫星和哈萨克斯坦的Kazsat-2卫星。2009年一枚非经营性的“质子”火箭发射了2颗俄罗斯的Express通信卫星。  相似文献   

7.
《航天工业管理》2009,(1):44-44
继月球任务后,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正在研发下一代运载火箭,旨在将卫星送入轨道的成本降低到原来的一半。2009年ISRO将进行一系列静地卫星运载火箭GSLV MARKⅢ的研发试验。新火箭有望在2010-2011年间发射升空,它能够将4000千克重的卫星送入轨道,帮助Antrix公司提供最便宜的发射服务。常规GSLV火箭可将2200千克重的卫星送人轨道。  相似文献   

8.
《轴承工业》2010,(1):38-39
由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2兆瓦风力发电机增速箱用系列轴承,日前顺利下线。这是该企业风电轴承研发的又一力作。近年来,洛阳LYC公司先后研制出风机配套的所有型号轴承产品,形成了“开发一代、储备一代、预研一代”的新产品开发模式,并形成了风电轴承专用标准。据了解,LYC公司已形成完备的风电轴承研发体系,能够为兆瓦级风力发电机提供整机轴承配套服务,  相似文献   

9.
<正>2015年2月11日,Space X公司使用Falcon 9运载火箭成功将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的深空气候观测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在此次发射任务中,Space X再次尝试了火箭第一级自主海上降落技术,但由于发射当日海上回收区域风浪过大,火箭一级自主返回并在移动平台降落的试验改为箭体直接落入海中,最终火箭第一级实现了在海上的成功回收。至此,Space X进行的2次火箭第一级自主返回海上降落尝试均以失败告终。  相似文献   

10.
计划与管理俄罗斯对航天业进行重组规划最近,俄罗斯公布了到2006年组建新的航天公司名单,这是目前俄政府正在进行的军事和航天工业重组工作的一部分。根据该名单,赫鲁尼切夫中心将成为赫鲁尼切夫国有公司,包括8家公司。航空、航天和火箭仪器制造公司将改组为科罗廖夫国有公司,由9家公司组成。列乌托夫机械制造科学生产联合体将更名为列乌托夫-阿尔巴托斯军工火箭公司,主要研制巡航导弹系统。西伯利亚地区的大多数公司将归位于热列兹诺戈尔斯克的列舍提诺夫国有火箭和航天公司。能源火箭航天中心和米亚斯火箭中心将成为其它航天…  相似文献   

11.
正2017年7月6日,美国私营商业航天公司Space X公司执行了今年第10次"猎鹰"9火箭发射任务,成功将重达6.76吨的Intelsat 35e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是该公司在12天内的第3次成功发射,且前2次发射均成功完成火箭一子级回收。作为全球商业航天兴起的代表,Space X公司在技术能力、任务可靠性和单位有效载荷价格等方面均具备了很强的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2.
俄罗斯一家公司准备在3年内用飞机空投的火箭将卫星发射入轨。这项计划由空中发射公司和俄罗斯、乌克兰的多家公司共同实施。该计划包括将一枚火箭装到巨大的安124AL货机上,火箭从飞机上空投后,发动机自动点火飞向空间。根据这项商业计划,将于2003年进行首次发射,再过几年就可以每个星期进行5~8次发射。一架改型安124AL可以发射35吨的非军用有效载荷,卫星将装在两级的进步号火箭上,在10~11公里的高度发射。据称,空中发射公司的每公斤发射费用为5000~6000美元,远低于标准发射所需的25~3万美元,比海上发射公司的7000~9000美元也要低…  相似文献   

13.
<正>2015年11月23日,蓝色起源公司成功实现New Shepard亚轨道火箭发射软着陆并完成回收任务,其火箭成为全球第一个发射升空后又完好无损返回地面的火箭。该火箭由其自行研发的BE-3发动机驱动,此次测试搭载的飞船达到100.5千米的高度和每小时4557千米的速度。箭船分离后火箭回到着陆点上空重新点燃发动机,经过短暂的姿态调整后缓缓地降落到地面,降落过程中火箭保持直立,落地后箭体完好无损。  相似文献   

14.
正2016年5月27日,Space X使用Falcon 9火箭成功发射泰国Thaicom-8通信卫星并再一次实现第一级海上移动平台回收。至此,Space X已经连续3次完成第一级海上移动平台回收,回收的第一级数量达到4枚,除在陆上回收的首枚火箭第一级将放在公司总部作为展品外,其它3枚正计划再次进行使用。Space X将在未来几周内联系发射保险公司,讨论公司未来计划,同时证明回收的火箭第一  相似文献   

15.
《航天工业管理》2010,(2):45-46
销售俄罗斯“质子”火箭的美国国际发射联盟公司(1LS)称,它可以以欧洲版的“联盟”火箭1/3的成本发射“伽利略”卫星。作为更广泛战略的一部分,ILS正在权衡是否向欧盟出价“质子”火箭。该战略还包括让“质子”同时携带2颗中型通信卫星进入静地转移轨道。  相似文献   

16.
20 0 0年 1月 2 6日 ,美国空军一枚米诺陶或称人牛怪的火箭从加州商用航天港起飞 ,把 4个有效载荷——美国空军的 FAL-CON卫星、亚利桑那大学的 ASUSAT、轨道科学公司和斯坦福大学建造的皮米卫星及空军研究光学校正的卫星送入轨道。火箭的第一级和第二级采用了原民兵 2弹道导弹的第一、二级发动机 ,上面加装轨道科学公司的飞马座火箭上面级。这次发射的主要目的是要验证把民兵 2导弹改装成火箭后的运载能力。根据 1991年签订的武器控制协议 ,美国军方共有 3 50枚退役民兵 2弹道导弹 ,目前美军方正在为这些导弹寻找出路。据称 ,这种火箭…  相似文献   

17.
ZY 《航天工业管理》2014,(12):41-41
<正>近期,阿里安航天公司公布了俄罗斯"联盟"火箭发射欧盟"伽利略"导航卫星至错误轨道的原因。由阿里安公司成立的独立调查委员会经过调查后得出的调查结果,火箭发动机上面级设计中的系统热分析不足导致肼燃料冻结,进而阻塞了发动机的燃料供给。2014年8月22日,由"联盟"火箭发射的2颗"伽利略"导航卫星在成功与火箭分离后未  相似文献   

18.
《航天工业管理》2010,(10):41-42
Astrium公司和SpaceX公司2010年9月宣布,2家公司达成一个协议,在15个月内由Astrium向欧洲政府销售“猎鹰”1火箭。2009年中期,Astrium与SpaceX签订了一项关于“猎鹰”1e火箭的协议,  相似文献   

19.
日、美、欧三家公司商谈联合提供卫星发射服务为了降低发射风险和保持竞争力,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阿里安航天公司和波音公司,这3家互有竞争的公司正在就提供备份发射服务的具体细节进行协商。按照计划,向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阿里安航天公司、波音公司任意一家定购火箭发射服务的用户,为了防止损失可以选择另外2家公司的火箭作为备份,如果用户首选的火箭出现技术或其他问题,用户可以改用另外2家公司的备份火箭发射卫星。目前谈判涉及的火箭有H2-A火箭、“阿里安”5火箭和波音海上发射公司制造的“天顶”3SL(Zenit3SL)火箭。世界上第一次…  相似文献   

20.
《航天工业管理》2000,(8):46-46
俄罗斯为国际空间站制造的恒星号服务舱,定于2000年7月12日在拜科努尔发射场用质子-K火箭发射升空。1999年质子号火箭两次发射失败,使该火箭的可靠性受到怀疑。俄罗斯方面称已经解决了第二级发动机问题。2000年已进行了几次成功的发射。2000年7月5日,一枚质子-K火箭再次成功地将一颗俄罗斯军事卫星送入轨道,为发射恒星号服务舱铺平了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