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委婉语普遍存在于俄汉两种语言中,现已成为研究者关注的一个热点。运用对比的研究方法,对委婉语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从"相似性"和"差异性"两方面对俄汉委婉语进行对比,并从文化的角度对俄汉委婉语的差异进行探讨,有助于辨别俄汉委婉语表达的异同,促进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认知科学的发展,概念隐喻、转喻等认知理论被应用到委婉语的研究中,其中只有概念整合理论可以解释委婉语意义构建的动态过程。本文根据概念整合理论及其运作原则,分析了英语委婉语中的典型个例的意义构建过程,对概念整合理论的实际应用做出了补充。  相似文献   

3.
委婉语是世界上各个民族都有的语言单位和语言现象,它从独特的角度反映出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和风俗习惯,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为谋求理想的交际效果而创造的一种适当的语言形式。本文从委婉语的使用范围和特征等方面对英语委婉语进行探讨,并揭示其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4.
张翩 《魅力中国》2010,(6):195-195
会话的礼貌原则是语用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礼貌是人际交往中不可或缺的手段,委婉语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语言现象,是达到礼貌的重要方式之一。本文通过实例研究委婉语与礼貌原则配舍使用,主要从委婉语的角度讨论其对礼貌原则的维护功能。  相似文献   

5.
委婉语是一种文化现象,又是一种语言现象。委婉语有两种表现形式:言语和非言语委婉语。言语委婉语涉及死亡、性爱、个人隐私、教育、性别歧视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还会牵涉政治、军事、社会经济事件、国际关系、种族主义以及对人的称谓和大众传媒等领域。非言语委婉语涉及人类的视觉、嗅觉、听觉、味觉等各个方面。委婉语是人类心理活动的反映,它的使用因受到人类所接受的不同文化以及各自所处的不同社会的影响而千差万别。英汉两种语言对委婉语的使用正是如此,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  相似文献   

6.
隐喻是近些年来认知语言学研究的重点,笔者阅读了大量的国内外的隐喻和转喻研究的文献资料,分别从同质性和异质性两个维度探究了隐喻和转喻两种思维方式的差异及两者之间认知关系。这将会对语言学者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语言语义的习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当代隐喻认知理论认为:人类所形成的隐喻性语言,往往会影响人类的认知结构,行为方式,这就是从能指和所指的关系而言的,是一种象似现象。该文从认知思维的角度出发,探讨了隐喻象似性的认知功能及其在语篇衔接与连贯中的作用,认为隐喻象似性是语篇连贯的隐性衔接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论隐喻能力在外语教学中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隐喻研究主要是认知隐喻观和语法隐喻观,两种隐喻观虽从不同视角研究隐喻,但共同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人类认知、思维现象。隐喻能力培养的途径主要有四:制定教学大纲时要考虑隐喻能力;安排教材内容时要体现隐喻能力;引导隐喻思维;设计评价体系时要激励隐喻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9.
高明 《魅力中国》2009,(29):180-180
委婉语是一种社会语言学现象,它的形成是各种社会因素和语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从委婉语这面社会折射镜中,可以了解到社会的价值观,道德观,正确地运用这种语言形式,有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进而有益于各项社会工作的开展。此外,委婉语对外语教学有启发意义,语言教学越来越重视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英语课应该适当注意了解委婉语,以增强学生学习语言的现实感。  相似文献   

10.
委婉语是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无论在东方还是在西方,委婉语都广泛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个领域。本文从委婉语的起源出发,通过举例方式来探讨了英汉委婉语的差异,旨在能够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委婉语。  相似文献   

11.
英语委婉语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和社会现象,能够反映英美民族的历史、文化背景、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它具有地域性、时代性、社会性、习语化、语域性、民族性、临时性等特点,从语义学角度可以分为正、负两种委婉语。本文重点介绍了委婉语的特点和分类。  相似文献   

12.
委婉语是人类使用语言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英汉两种语言存在大量的委婉语,它们既有相似之处,又有明显的差异.文中采用文献综述法,对比分析了英汉生理现象方面委婉语的表达形式和文化内涵,以帮助人们了解英美文化,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3.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人类认知的一种重要手段,是两个认知域的概念之间的映射,是人类用某一领域的经验来解释或理解另一领域的经验的一种认知活动。通过对英汉两种语言中隐喻概念运用的分析比较,我们发现隐喻作为人类基本的认知活动具有其普遍性和共性。但由于两种思维和文化模式的不同,在隐喻的生成和理解上都存在着不可忽视的一些差异。  相似文献   

14.
金雪 《魅力中国》2014,(26):214-215
在任何一种文化中。委婉语都普逸存在,而“死亡”这个任何人都不能避免的话题在所有委婉语中,更是占了很大比例。作为最广泛使用的两种语言。英语和汉语中关于死亡的委婉语的表达存在很大差异。本文将从宗教信仰、价值观念、封建传统等方面来探讨英汉中死亡委婉语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5.
陕北民歌歌词的创作过程中,一些修辞格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得到了大量的使用,其中隐喻的使用就非常普遍。而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修辞手段,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方式,从修辞和认知两个维度对陕北民歌语言中的隐喻现象进行归类与分析,并对隐喻在陕北民歌语言中产生的原因和功能等作出分析。  相似文献   

16.
委婉语不仅是语言现象,也是文化现象。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人和社会具有不同的忌讳,我们必须学会使用委婉语以避免交际中的尴尬或不愉快。委婉语有其特殊的产生背景。英语委婉语有其五种社交功能:禁忌避讳功能和礼貌功能、掩饰功能、积极功能和褒扬功能。  相似文献   

17.
孙玲玲 《新西部(上)》2010,(3):125-125,124
本文分析了语境、场景、话题与委婉语的关系,认为委婉语是一种常见的语言和社会现象.委婉语是协调人际关系的润滑剂,是保全交际各方面子的重要手段.研究表明:在不同的语境下,英语委婉语的使用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在日常交际活动中,人们都希望能够顺利愉快地完成交际任务,使双方达成共同的交际目的,这就需要在谈话的过程中用一种比较合理的表达方式,这种表达方式不仅能够表达出说者的意图,而且也能使听者欣然接受,这就是委婉语的使用,它充当着语言的“润滑剂”.当前国内外的学者对委婉语的研究有着广泛的关注,但是主要是从语言学角度进行研究,本文试图从语言文化学角度来阐述俄汉委婉语在具体情况下的对比,从而揭示俄汉两民族的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19.
左峰 《黑河学刊》2011,(4):21-22
委婉语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是言语交际中协调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重要手段。恰当使用英语委婉语是达到和谐交际目的的有效交流方式。从委婉语的定义出发,运用了大量的实例,结合特定的语境深入分析英语委婉语的六大交际功能,即避讳功能、掩饰功能、礼貌功能、积极功能、雅化功能及劝诱功能。  相似文献   

20.
顾秀梅 《黑河学刊》2014,(10):87-89
委婉语是一种语言修辞现象,能够委婉、含蓄地与人沟通,很好地来表达自己的不同意见等。作为一名商务人员更需要学会运用,这样才能达成交易,促进合作,实现共赢。委婉语在商务英语中的应用比比皆是,可以体现在商务谈判、商务合同、外贸函电等中,应用形式多样,方法灵活。现介绍了委婉语的定义以及其特点,并通过对委婉语在商务活动中的不同应用的研究,分析了商务英语中委婉语的不同表达方式以及委婉语的交际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