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朱力 《价值工程》2019,38(32):137-140
在全球生产分工体系下,中国制造业企业不断深入全球价值链。文章日益加强的环境监管背景下以出口国内增加值为切入视角,实证分析了环境规制对企业全球价值链升级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强度对于企业出口增加值的影响呈现明显的倒"U"型特征,适度设定的环境规制强度可以提高企业出口产品的附加值,因此文章针对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认为政府应当适度地提高环境规制强度,保证环境规制政策灵活有效的实施以将环境治理压力转化为企业的研发创新动力,帮助企业实现出口方式的转变和在价值链上的升级。  相似文献   

2.
文章分析了环境规制与产业创新的互动机理,构建了制度结构下的产业创新动力金字塔模型。并以制造业为例,利用2003年~2013年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环境规制对产业创新力的影响。基于无时间滞后、滞后1年和滞后2年的实证结果,发现:过去十年,我国的环境规制政策并没有促进我国制造业提升产业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3.
国际社会应对环境变化的博弈日趋激烈,污染型企业面临着巨大的环境压力。目前,环境规制已经对企业的进出口贸易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进而通过贸易机制影响着企业的技术创新。本文从中国和美国企业面临的环境现状以及科技创新水平入手,分析了环境规制对于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环境规制能通过贸易机制对企业的技术创新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这也证实了"波特假说"的观点:恰当的环境规则政策能够促进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4.
环境规制是否促进了企业污染减排是经济学家所关心的热点问题之一。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重点理论和实证文献,从规制类型和传导机制两个维度出发,按照发展脉络和逻辑关系,阐述了每篇文献的思路、方法、数据和结论。基于文献评述,对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企业经济》2016,(12):19-27
当前,有关波特假说的实证研究未能形成一致结论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环境规制的内生性会干扰回归结果的稳健性。在引入工具变量克服环境规制内生性的基础上,通过建立面板模型来验证弱波特假说和强波特假说以及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研究发现,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和全要素生产率都具有显著的非线性影响,呈现出先抑制后促进再抑制的倒N型关系,从而验证了弱和强波特假说的存在。但是,研究结论并未显示出弱和强波特假说之间具有显著的因果关系。因此,政府要制定适宜的环境规制措施,根据地区和产业具体情况采取差异化环境规制措施;培育技术创新人才,加强专利和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合理有序引进外资和引导外资流向。  相似文献   

6.
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一直是个充满争议的话题,虽然学界和政府都很关注这个话题,但从该研究开始以来,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结论。基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该领域的所有CSSCI期刊,根据课题的研究对象,通过一定的检索策略,采用CiteSpace软件对已有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可视化分析,并对相关文献进行整理与归纳,为后续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提供指导。研究发现,该主题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研究主体及研究对象都不尽相同,且多种因素会影响二者之间关系的形成,尚未形成统一研究框架。研究利用CiteSpace软件对现有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取代了传统的标准研究模式,通过数据可视化的路径展示该领域研究的热点与发展趋势,并据此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我国应加强政府治理,完善相关税收及财政补贴政策,实现我国绿色经济的转型。  相似文献   

7.
《企业经济》2017,(6):157-164
作为社会性规制的一种,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效果备受争议。本文利用我国30个省市区(除港、澳、台及西藏)2006-2012年的数据,实证分析了费用型环境规制和投资型环境规制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费用型环境规制对东部地区企业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投资型环境规制对东部地区企业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激励作用,而两种类型环境规制对西部地区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均不显著。因此,在制定环境规制政策时,要考虑不同类型环境规制的效果以及不同区域差异因素。  相似文献   

8.
《企业经济》2013,(8):22-25
推进经济快速发展是海南特区今后很长一段时期的重要任务。但是,在全国环境加速变化的背景下,海南特区保护生态环境与推进产业发展也存在诸多矛盾。如何在制定政策时做到二者兼而顾之,值得认真探讨。本文介绍了经济发展中遭遇到的环境困境问题,对协调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环境规制理论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海南省经济发展现状,研究了激励型环境规制政策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9.
10.
11.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and productivity: testing the porter hypothesis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Abstract  This paper provides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ringency of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and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TFP) growth in the Quebec manufacturing sector. This allows us to investigate more fully the Porter hypothesis in three directions. First, the dynamic aspect of the hypothesis is captured through the use of lagged regulatory variables. Second, we argue that the hypothesis is more relevant for more polluting sectors. Third, we argue that the hypothesis is more relevant for sectors which are more exposed to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Our empirical results suggest that: (1) the contemporaneous impact of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on productivity is negative; (2) the opposite result is observed with lagged regulatory variables,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Michel Porter’s conjecture; and (3) this effect is stronger in a subgroup of industries which are more exposed to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Paul LanoieEmail:
  相似文献   

12.
用供应链管理的思维模式和方法,研究物流业如何根据三大产业生产特征将物流活动嵌入相关企业的生产计划和执行环节中,通过专业物流规划设计降低物流成本,并进一步提出产业联动发展需要的政策支持,为物流业与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3.
This study analyzes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s and trade performance in manufacturing sectors under static and dynamic conditions. We investigate environmental innovation induced by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s and the spillover effect on manufacturing sectors, determine whether the spillover effect offsets any negative effect found under static conditions and analyze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s on the import side. For this, we formulate a trade model that incorporates the environmental innovation equation. We analyze environmental tax, energy tax and the Emissions Trading System (ETS) using strong, balanced panel data from 19 OECD countries for 1996–2009. The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static effect of energy tax on exports is negative, but the dynamic effect is positive; however, the positive effect does not offset the negative effect. In short, environmental tax and energy tax decrease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the manufacturing sectors. Environmental tax and energy tax limit imports, especially in the high‐energy consumption group. The analyses of the ETS further complicate the overall picture. It shows that the further research on the effects of ETS on manufacturing firms' competitiveness over their foreign competitors in the global is required. Copyright © 2017 John Wiley & Sons, Ltd and ERP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14.
现代物流业是经济增长的重要贡献力量和拉动力量,与宜宾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长期而稳定的正相关关系。宜宾物流业发展与三次产业增长之间均呈现出较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物流业对宜宾第一产业的拉动效应和影响较弱,对第二、三产业拉动和影响较强。为更好地发挥现代物流业对宜宾经济的促进作用,需要加快推进宜宾区域现代化物流园区建设,推动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工程。  相似文献   

15.
徐旭 《价值工程》2006,25(8):10-12
大多数经济时间序列存在着惯性,或者说具有迟缓性。通过对这种惯性分析,可以由时间序列的当前值对其未来值进行估计。本文从我国历年(1953-2004)的第三产业总产值数据出发,将这些数据平稳化,建立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RAM),从中找出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性。  相似文献   

16.
安徽省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演进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玉玺 《价值工程》2007,26(7):27-29
按第三产业4个层次的划分,对1994年以来安徽省第三产业内部的演变过程做纵向分析和横向分析,通过利用最小二乘法建立线性回归分析模型,揭示其内部各层次之间演进的规律性及其潜在的内部演进趋势。  相似文献   

17.
我国主要城市第三产业综合发展水平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构建了第三产业综合发展状况指标体系,并依据1990、1995和2000年城市统计年鉴数据,用因子分析法对全国55个主要城市的第三产业综合发展状况进行了定量动态分析。首先对所选的经济指标做因子分析得出三个意义较为明确的公共因子,再用这三个公共因子对所选出的55个主要城市得分排序,得到中国主要城市第三产业发展状况的排名;发现我国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呈现出东高西低的不平衡局面,而且近年这种差距有扩大的趋势;总体上特区城市的第三产业发展最好,其次是东部沿海开放城市,发展最差的是既无行政级别又无地理优势的一般的大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紧密相关,与政策的偏向性正相关,与地理位置的优劣程度正相关,但是与人口规模几乎不相关。  相似文献   

18.
利用对中国直接投资排名前33位国家和地区的面板数据,对环境规制等因素与不同来源国FDI流入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环境规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来自发展中国家的FDI,但对发达国家的FDI并未产生影响.由于我国FDI大部分来自发达国家,因此我国环境规制对FDI流入的影响是有限的.提高我国的环境规制水平不但不会抑制FDI企业的进入,反而可以提高高新技术企业的竞争优势,发挥这些企业的技术扩散、外溢效应,更好地实现招商引资的战略目的.  相似文献   

19.
The impact of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o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has been widely discussed in the academic circle. Based on the panel data of 403 Chinese manufacturing firms from 2010 to 2015, this paper explored the role of voluntary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i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e following: First, both voluntary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disclosure an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 certification had a positive effect on corporate innovation investment. Second, compared with the impact of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disclosure, the impact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 certification on corporate innovation investment was more significant. Third,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interaction betwee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disclosure an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 certification. Finally, the effect of voluntary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on corporat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heavily polluting industries was stronger than that in lightly polluting industries.  相似文献   

20.
李倩倩  宋颖 《价值工程》2009,28(6):56-58
随着中国加入WTO,跨国公司大举进入我国,不能否认他们对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贡献,但在促进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却一定程度上给环境带来了消极影响。从环境规制内涵、在华跨国公司给中国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和对我国环境造成破坏的主要方式三方面阐释了对在华跨国公司进行环境规制的必要性。探讨了我国对跨国公司环境规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如跨国公司与规制者(政府官员)合谋,使得规制效率低下或无效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对在华跨国公司环境规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