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中规定:企业在财产清查中盘盈的固定资产,作为前期差错处理,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笔者认为会计准则的规定过于笼统,不能准确反映固定资产盘盈对企业会计信息的影响,不符合客观性原则,本文建议企业在进行固定资产盘盈核算时应根据盘盈的具体原因,做出不同的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2.
一"、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的使用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的规定,存货、固定资产盘盈等应作为前期差错进行处理,而不再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核算。  相似文献   

3.
一、“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的 使用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的规定,存货、固定资产盘盈等应作为前期差错进行处理,而不再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核算。  相似文献   

4.
《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中按照国际趋同原则引入了前期差错的概念,它通常包括计算错误、应用会计政策错误、疏忽或曲解事实以及舞弊产生的影响以及存货、固定资产盘盈等。综  相似文献   

5.
新《企业会计制度》对在期末结帐前尚未经批准的盘盈或盘亏事项如何处理没作具体说明,笔者根据对《企业会计准则--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的理解,谈谈新会计制度下的盘盈盘亏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6.
会计差错更正是指对企业在会计核算中,由于计量、确认、记录等方面出现的错误进行的纠正。会计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会因会计差错发生和发现的时间不同以及会计差错的重大与非重大之分而不同。我国目前会计差错更正屡见于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情况下,考察会计差错更正问题无疑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依据会计制度的基础原理对我国会计差错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探讨了具体的会计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企业在出现会计差错时,应充分考虑差错的重要性、发生的时间和原因、企业的性质等因素,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本文从以前年度应扣未扣支出、固定资产盘盈、小企业会计准则的特殊规定3个方面对以前年度差错的处理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8.
一、"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核算内容问题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及《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的规定,固定资产盘盈属于前期差错,记入"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不用"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核算,对此笔者认为不妥。  相似文献   

9.
在会计核算中由于各种原因,会发生会计差错。对于发生的会计差错,企业应当区别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更正处理。本文将对会计差错更正调账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浅议固定资产盘盈的账务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目前固定资产盘盈账务处理存在的问题 企业在财产清查中盘盈的固定资产,作为前期差错处理。盘盈的固定资产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笔者认为此种处理有待商榷。首先,固定资产是指同时具有下列特征的有形资产:①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②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从固定资产的概念可以看出,对固定资产的单位价值没有明确规定,在会计实务中,  相似文献   

11.
会计差错更正是指对企业在会计核算中,由于计量、确认、记录等方面出现的错误进行纠正。会计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会因会计差错发生和发现的时间不同以及会计差错的重大与否而不同。  相似文献   

12.
会计差错更正是指对企业在会计核算中,由于计量、确认、记录等方面出现的错误进行的纠正。会计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会因会计差错发生和发现的时间不同,以及会计差错的重大与非重大之分而不同。  相似文献   

13.
陈游 《财会月刊》2007,(10):74-75
针对财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目前采用了两种根本不同的会计处理方式,即把存货的盘盈和盘亏以及固定资产的盘亏计入盘点年度的财务报表,而把固定资产的盘盈计入盘点以前年度的财务报表。本文主要从可比性原则和基本经营假设两方面分析固定资产盘盈会计处理的恰当性。  相似文献   

14.
邵世风 《财会月刊》2013,(11):66-67
企业应该建立固定资产清查制度,至少每年进行全面清查,并对清查过程中发生的盘盈盘亏进行会计处理。现行会计准则对盘盈固定资产采用追溯重述法进行处理,没能具体考虑盘盈固定资产的初始增加时点因素,不尽合理,需要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15.
罗平实 《财会月刊》2011,(19):30-31
一、目前固定资产盘盈账务处理存在的问题企业在财产清查中盘盈的固定资产,作为前期差错处理。盘盈的固定资产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笔者认为此种处理有待商榷。首先,固定资产是指同时具有下列特征的有形资产:①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②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从固定资产的概念可以看出,对固定资产的单位价值没有明确规定,在会计实务中,因固定资产和存货账户分类错误等错记或漏记而导致固定资  相似文献   

16.
在新的会计准则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中,对会计处理工作中的前期差错给予了明确规定,会计差错对于会计信息的质量以及报表使用人的决策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笔者将对会计差错的更正处理进行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7.
程玺 《财会月刊》2012,(28):25-26
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固定资产按照估计价值确定其成本并计提折旧,并按竣工决算后固定资产实际成本对固定资产暂估入账价值进行调整,属于会计估计及其变更,因此不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额。但由于前期会计估计错误而导致的固定资产暂估价值与其竣工决算后实际成本的重大差异属于前期会计差错,应遵照前期会计差错更正的要求进行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18.
财产清查会计处理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财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目前采用了两种根本不同的会计处理方式,即把存货的盘盈和盘亏以及固定资产的盘亏计入盘点年度的财务报表,而把固定资产的盘盈计入盘  相似文献   

19.
前期差错,是指由于没有运用或错误运用以下两种信息,而对前期财务报表造成遗漏或误报:(1)编报前期财务报表时能够合理预计取得并应当加以考虑的可靠信息;(2)前期财务报表批准报出时能够取得的可靠信息。企业产生前期差错的原因主要包括计算错误、应用会计政策错误、疏忽或曲解事实以及舞弊产生的影响以及存货、固定资产盘盈等,不论属于何种原因形成的差错,一旦发现就应对其进行更正。  相似文献   

20.
作为企业资产重要组成项目之一的固定资产具有较高的价值,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保护固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企业需要定期地对其进行清查盘点。而对于固定资产的盘盈问题,新旧会计准则的会计处理有所不同。本文主要针对新会计准则中固定资产盘盈的处理问题进行说明和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