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震给人们带来的损失大多是由于建筑物的倒塌所致,因此我们必须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隔震技术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也最实用的高新抗震技术,鉴于高层建筑的特殊性,这项技术原来只应用于底层建筑.近些年来随着隔震技术的逐渐成熟,在高层建筑中也显现出了良好的减震效果,本文对高烈度地区的高层建筑隔震结构进行了分析说明,并总结了一些...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抗震概念设计的必要性、设计内容、设计原则等内容展开分析,结合抗震概念设计在建筑高宽比方案选型、建筑平立面优化布置、结构体系布置等方面的具体应用,提出了适当提高结构延性、增加结构整体性、做好非结构件设计、提高主要结构构件刚度及承载力、提高结构外围构件抗侧力等加强措施以增加结构整体抗震性能,保证高层建筑结构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个多地震的国家,日本政府十分重视发展抗震建筑,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地震造成的损失。尤其是对于城市的高层建筑,近年来,特别注意从抗震的角度,提出一些新的设计观念,改革设计标准,制订抗震措施。政府高度重视为预防地震并尽可能减低危害,日本内阁府内设有一中央防灾会议,会长历来由日本首相担任,以引起全国的高度重视。在地震面前,老百姓惟一关心的就是如何保存生命。为此,日本政府早在1978年便制定出《大规模地震对策特别措施法》,规定一旦预测到大地震,在发生前两三天,将由首相亲自发表《警戒宣言》,政府随即启动全面避难救援措施。除…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一个地震高发的国家,建筑的抗震设计对于减轻人员与财产损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建筑抗震结构的设计与发展来讲虽然进步很大,但是仍有许多不足之处,主要是建筑抗震规范与我国实际情况存在部分脱节,建筑抗震设计从业人员整体上素质不高,缺乏对高层重要建筑的抗震方案设计能力,在场地与材料选择方面缺少专业能力。针对这些情况,应...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由于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推动了建筑行业的巨大进步,加之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各类建筑工程不断涌现。现代人们由于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建筑物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尤其越来越关注建筑的安全性问题。地震是引发建筑安全事故的常见因素之一,为了减少地震对建筑所带来的危害,必须要加强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在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有许多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本文主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并提出了几条有效的抗震设计措施,希望有助于这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对比了中欧抗震标准中有关钢结构抗震设计的若干条文,包括抗震设防目标、场地分类、抗震设计反应谱及抗弯框架结构的设计地震作用。结果表明:在对场地条件以及地震作用的计算方法进行一定换算的基础上,对于D类场地下不超过50 m的工字形截面抗弯框架结构,欧洲抗震标准中柱的设计地震作用基本上要高于GB 50011—2010,梁的设计地震作用基本上要比GB 50011—2010低10%~40%。  相似文献   

7.
行业聚焦     
《施工企业管理》2004,(9):64-64
大型公共建筑要严守抗震规定建设部近日下发通知,要求凡在抗震设防区进行的,超出国家现行规范、规程规定的适用高度和适用结构类型的高层建筑工程,体型特别不规则的高层建筑工程,以及有关规范、规程规定应当进行抗震专项审查的高层建筑工程,建设单位应向工程所在地的省、自治区  相似文献   

8.
建筑工程中的结构构件是指建筑物的骨架,即基础、墙、柱、梁、楼盖、屋盖等,其在地震时的安全可靠性一直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但是结构构件以外的非结构构件,如:门窗、隔墙、围护墙、吊顶、设备等,在地震时的安全可靠性却长时期被人们所忽视,这其中很主要的原因就是非结构构件占整个建筑物总造价比例不高,在地震时其破坏所造成的损失较小,我国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对非结构构件抗震设计问题,没有系统论述,本对所常见的非结构构件的抗震设计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为满足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要求,本文介绍了钢混剪力墙设计中边缘构件的配筋范围、配箍量以及配筋形式等常见问题与误区,对现行的有关规范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考虑上下部结构协同工作的双向张弦梁的地震响应规律,采用时程分析法对一个80m×80m的双向张弦梁结构模型进行了地震响应分析。在竖向地震作用下,对其有、无下部结构和下部结构相同而支座条件不同情况的抗震性能分别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在竖向地震作用下考虑下部结构时其撑杆轴力与无下部结构时几乎相同,而此时上弦梁的竖向位移增大,屋盖周边处甚至增大几倍;下部结构相同而支座条件不同时竖向地震作用下撑杆轴力及上弦梁竖向位移几乎相同,而上弦梁的水平位移的差异较大;支座条件的改变仅影响结构各振型出现的阶数而不影响结构振型。研究结果为双向张弦梁结构的抗震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换流阀是柔性直流输电的核心设备,它的结构抗震性能是阀结构设计时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建立阀塔有限元模型,通过反应谱法求得了阀结构的地震响应。计算结果表明,阀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在中等地震条件下运行是安全可靠的,从而论证了该换流阀应用于柔性直流输电工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邹丹丹  于海丰 《河北工业科技》2012,29(5):298-302,307
对基于抗震规范GB 50011和通则CECS 160抗震反应谱的中心支撑钢框架结构的设计地震作用进行了对比,在设计应力比基本一致的前提下,设计了4,10,20层中心支撑钢框架算例并进行了多遇、罕遇地震下的动力响应分析。根据用钢量、层间侧移角、支撑损伤等指标,给出了中心支撑钢框架结构设计地震作用取值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目前关于八度区不等层高异形柱框架抗震性能的相关研究较少,而笔者按现行异形柱规程设计制作了一榀1/3缩尺不等层高异形柱框架并对其进行低周往复加载试验,研究分析了该类型结构的破坏特征、破坏机制、承载能力和变形能力、滞回曲线、刚度退化等抗震性能指标。研究表明,该类型框架破坏机制属于混合机制,在较高地震作用下,框架梁柱节点核心区具有足够的抗剪强度,整体抗震性能良好,但在加载后期,底层柱脚混凝土破坏较严重,降低了结构的承载能力,成为结构的薄弱部位,在设计中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4.
220kV绝缘子及避雷器振动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汶川地震和我国以往的几次大地震中电网设备损坏较为严重的电瓷型高压设备——220kV绝缘子及避雷器进行振动试验研究,测定其在不同地震作用下关键部位的加速度、应变等主要参数,以此来分析电瓷型高压设备结构的动力特性、抗震性能以及设备支架和上部设备连接处的受力性能,并为综合评定结构的抗震性能和结构设计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汶川地震后,中国一批著名的土木工程师、建筑设计师进驻灾区,在过去的4年里,5·12的建筑震害被充分研究。和此次雅安地震一样,人们越来越关心一个问题的答案——如何制造出更安全、坚固的房屋。由于历史原因,在我国,上世纪80年代以前的建筑大量存在,这些建筑大多未考虑抗震或抗震能力较差。有些房屋虽经过抗震加固,整体抗震性能依然较差。在此次雅安地震和2008年汶川地震中垮塌的房屋大部分为建造较早的砌体结构和多层框架结构。  相似文献   

16.
基于性能的住宅建筑抗震设计方案既要技术先进,也要结构合理、安全和实用;既要降低工程造价,也要保证抗震设防要求和抵御地震风险的能力。基于性能的住宅建筑抗震设计方案应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应采用专家、技术人员和工人三结合;应符合现行的设计标准和规范的规定;应依据工程特点和功能要求,合理地选择建设场地和地基;应该选择有利于抗震的住宅建筑平面和立面布置、选择合理的抗震结构体系、处理好非结构构件和严格选用结构材料。  相似文献   

17.
破坏性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房屋建筑的抗震设计,须以现有的科学水平和经济条件为前提,努力减轻地震造成的破坏,避免人员伤亡,减少经济损失。因此合理确定抗震设防目标、设防依据和设防标准,是由国家防震减灾的总政策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 RC)框架结构的使用寿命,明晰长期服役后的材料劣化对结构抗震性能和易损性的影响程度,建立了考虑材料性能劣化的RC框架结构的有限元分析模型。选取材料性能未劣化(100%)以及分别劣化至90%,80%和70%时的4种工况(依次表示为flsc-100,flsc-90,flsc-80和flsc-70)进行抗震性能评估,同时绘制地震易损性曲线,并分析其在不同地震强度作用下的易损性。结果表明:1)随着材料劣化程度的加剧,RC框架结构在不同地震波下的抗震性能明显降低。罕遇地震作用下,flsc-70的层间位移角比flsc-100增大了80%;2)随着结构刚度及承载力的降低,RC框架结构在不同破坏状态下的超越概率均有显著提升。罕遇地震作用下,flsc-90,flsc-80和flsc-70发生严重破坏的超越概率比flsc-100分别增大了75%,300%和975%。因此,在既有结构抗震性能评估中考虑材料性能劣化的影响十分必要。研究结果可以帮助预测材料性能劣化的RC框架结构在地震发生时的损伤程度,为结构的加固及修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地震是一种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它给人类带的来破坏和灾难是巨大的。建筑物抗震的程度经过真实地震的检验,不断从中总结经验教训,给建筑物抗震程度一个合乎情理的答案。  相似文献   

20.
快速准确地预测城市建筑物在地震发生后的震害情况,对地震后的应急救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对传统的城市建筑物震害类比法进行了优化,在对不同震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确定的基础上,通过模糊层次分析法分别对不同结构类型的不同影响因素设置不同的权重,突出了不同影响因素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使预测的结果更加准确.运用Acess建立了样本数据,使用优化的类比预测方法能够在较少的投资和较短的时间下,迅速给出城市的震害预测结果.并以某市高层建筑震害预测为例说明该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